景观城社区
❶ 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区别
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三类,即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属于这三种类型或三种类型的复合版。前瞻产业研究院将这三大类型做了详细介绍。
类型1:产业类特色小镇
产业类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产业园区的升级版。无论是特色产业型、文化创意型还是金融创新型、高端制造型,其核心仍然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入,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的区别在于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城融合度更高,产业生态和配套更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环境更加优美。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常住居民,主要由原有的镇区居民和产业人口构成。其中,产业人口主要从事小镇的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产业园区没有任何区别。基础性收入就是物业租售和物业管理收入,增值性收入就是产业服务收入,产业生态型小镇可以有投资性收入。大多数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旅游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景观打造,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入驻企业和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为游客服务,因此不宜一律按照景区标准建设,而应该按照宜居城市标准建设。很多高端产业型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研发企业,更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游客混杂的环境。
类型2:旅游类特色小镇
旅游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就是景区或者是景区的变形版。无论是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还是特色风情型,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挖掘和景观的打造,吸引游客,获得旅游收入。
旅游类特色小镇往往由于受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评价限制,很难和大型社区相结合。因此,常住居民以镇区原有居民和旅游从业者为主。
旅游类特色小镇规划的要点在于通过选址、景观和品牌打造,以获得最大的客流。但和现有大型景区相比,客流少可能是旅游类特色小镇最大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类特色小镇不能与养老、教育等产业结合,仅仅靠客流、靠“吃住行游娱购”来平衡收入,投资回收压力会非常大。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时需要格外慎重。
类型3:社区类特色小镇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功能以居住为主,兼顾产业培育和文化、景观的打造。核心是通过大型社区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平衡收入;通过产业发展树立产业地位;通过文化挖掘、景观营造增强社区吸引力。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居民,由镇区原有居民和城市迁入人口构成。其中,城市迁入居民的绝大多数与小镇的主导产业没有关联,这是社区类特色小镇区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特色小镇的最大特点。
❷ 鸿坤•理想城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理念及思路
4期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人文邻里,文化记忆重筑社区,本次设计以北宋时期的《清明专上河图》为属蓝本,重塑里坊街区,融入唐宋文化,通过合理的布局、多样化的空间、有效的资源利用共同建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文邻里社区;
5期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通过景观的手法营造孩子成长的环境,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丰富有趣的活动空间,安全的设施,绿色的环境,把儿童吸引到户外,儿童在游戏中建立友情,父母在交流中建立圈层,这种睦邻的友好就像蝴蝶效应逐渐传播,整个社区都和谐友好了
❸ 无城镇的行政区划
无城镇共辖15个社区(城市社区11个,农村社区4个)及16个行政村。
城市社区:五华、文景、太平、皇武、芝山、金河、泰山、西苑、城东、滨湖、同心共11个社区。
农村社区:檀树、城北、仓头、黄雒共4个社区。
行政村:马厂、黄汰、新民、凌井、凤河、七里、东河、董桥、王福、官镇、革贪、七广、周店、黄闸、陈闸、圣咀共16个村。 五华社区位于无城东南部,东起东门大桥,西至无为一中,北到西大街、米市大街,南到南门大桥。面积约1.1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下辖五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环保局、烟草局、农业银行、绣溪小学等行政事业单位和五华山小区、天龙小区、锦绣苑小区、安阳小区、南苑小区等居民小区。是无城商业集中区。
文景社区位于无城老城区中部,东起临湖路,南到西大街,西至西一环,北至环城北路。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下辖11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无为中学、职业中学、师范附小、县医院等单位和九洲花园小区、育人花园小区等居民小区。是无城商业、教育中心。
太平社区居位于无城东北部,东至环城河粮食储备库,南到电信局,西大街临湖信息中心,西抵临湖路陶瓷酒家,北边与北大桥、石油公司毗邻,占地面积0.95平方公里,社区内有2所小学、2所幼儿园,西有电影院、米公祠、老年活动中心,南有中心菜市场、供电局、五家银行等单位。民营企业12个、个体工商户559户,社区居民3586户,10486人。暂住人口527人,是我县电力、金融、粮食、文化中心。辖区范围内拥有大江剧场小区、华苑小区、银杏苑小区、凌风山庄、鞍子巷小区、临湖小区、大猪集小区、铁山小区、隆兴苑小区、安纳小区和京华苑小区等居民小区。
皇武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现有7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40栋,住户3541户,常住人口10625人,流动人口213人,辖区单位16个,学校2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个体商业网点280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5人。
芝山社区位于老城区西南部,东抵锦绣苑小区,西南沿一环路,北临西大街。面积1.1平方公里,下辖5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体育局、房产局、长江河道管理局、无为一中、运管所、绣溪公园等行政事业单位和君临四季花都、时代广场、一中教师新村、芝山新村等居民小区,是商业、教育、交通集中之地。
金河社区坐落于无城新区中心地带,东南临环城河景观带,西北环绕金塔路、巢无路,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住宅小区27个,人口1.8万。辖区内有县政府、无城镇政府等机关事业单位58个,规模以上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800余个。随着无城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金河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得以不断进步。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社区拥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近千人,群众性文体活动生机勃勃,城市、县、镇多次授予荣誉称号。
泰山社区地处北门大桥外,有常住居民5713户,17241余人,社区的特点是以建设和谐服务新社会,扎扎实实开展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志愿者服务、社会保障、慈善事业,社区干部以服务于民为宗旨,恪尽职责,为居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在党员和社区干部的带动下,“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成了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西苑社区位于无城西南城郊结合部,东从南门大桥经南门大转盘、沿无襄路至江西桥,东北沿南环城河至无开路口。下辖4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公路分局、县自来水公司、保盛都纺织公司、鸿羽羽绒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西苑山庄、南方商厦、一字城、融城绿景、月牙山庄、水苑等居民小区。西苑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2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40栋,住户5081户,常住人口14752人,流动人口350人,辖区单位8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220个。
城东社区位于无城东门,东起无为县原万康饮料厂,西至东门大桥。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总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户2108户,社区总人口521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镇聘人员7人,国家公务员1人,军转干1人。社区现有党员73名,总支委员5名,下辖4个支部;社区居委会于2009年8月进行换届选举,产生居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5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热忱服务。社区内有各类企业28家、县直单位1个、1所小学、1个汽车客运站、2个卫生服务所、3所教堂(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随着无为县城区建设的不断扩大,座落在城东社区的县中医院和无为一中以及有关商住小区正在建设中。城东社区未来将会更加美好。社区书记主任水从根同志率全体工作人员热情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城东社区投资兴业。
滨湖社区成立于2008年元月,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16栋,住户3512户,常住人口14149人,流动人口398人,辖区单位6个,其中机关单位3个,学校2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0个,个体商业网点542个,有志愿者队伍3支859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名。
同心社区位于革命老区-无为县无城的西北部,新力大道、巢无路、金塔路、凤河北路环绕四周,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财政局、市住房公积金无为管理部、县广电台、县行政服务中心、县住建局、县烟草局入驻其中,安徽天龙集团、安徽新科集团、安徽蓝神集团等19家企业在社区经营发展。现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辖御景苑、秀水、同心1-2期、御龙湾及同心3-4期五个居民组。随着社区发展和拆迁户的入住,总人口可达5万人。 檀树社区由原先檀树村和姚庄村合并而来,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38个村民组,1593农户,总人口7894人(包括迁挂户)其中非农4103人,农户3791人,3414个劳动力,其中女动力1674人,男动力1740人,农业人业人员1310人,工业从业人员330人,建筑业490人,运输业80人,餐饮业40人,批零业80,其他行业1014人。
城北社区位于无为县县城北门外,耕地面积为689亩,总人口为51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62人),总户数为826户。城北大队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2006年转为城北社区居委会,社区下设17个自然村,一个居民小组。
仓头社区位于无城北郊6公里处,地处无为县第二大圩三闸圩腹地,无仓路连接县城.我社区是一个农业社区,面积 3.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500 亩,总人口 7500 多人。仓头社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社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面资源丰富,现有可养水面 200 余亩,各类鱼塘星罗棋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油料等,其中经济作物甘蔗,乳瓜,菩荠已成为我社区的优势产品,大棚蔬菜生产已形成规模,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社区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社区现有中心敬老院1座,中学1所,小学2所,中心幼儿园1所,有线电视台一座,且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水泥路。
黄雒社区位于无城北郊,东和陡沟镇为邻,西和石涧镇为邻,北至含山县,我社区总户数1041户,人口3538人,含一个街道,20个村民组。黄雒党总支成立于2006年5月,现有党员146名,其中女党员26名,下设4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村党总支自成立以来,在无城镇党委领导下,始终以社区党建为核心,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扎实、细致开展工作,社区党总支以宣传栏、广播、报告会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开展教育,搞好流动党员管理,为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子,新方法,拓宽我党建工作覆盖面。 马厂行政村坐落于无城西郊,无城工业园区内,交通便利,花渡河傍村而过,北以季闸水系支流与邹村分界,全村占地面积7818亩,耕地面积3392亩,户数1321户,总人口5419人,村民代表66人,投资85.6万元新建村综合办公楼826平方米,及卫生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活动室、健身场所、计生办、村部办公室于一体,充分发挥了“五个中心”的作用。主导产业为水稻、棉花、小麦、油菜,主要资金来源以外出个体经营为主,年人均收入8000多元。
黄汰行政村是无城镇北门新巢无路贯村而过,无为县农业现代科技园坐落在本村,全村管辖32个自然村,1079户,总人口4843人,耕地面积3212.79亩。大小圩口10个。村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同时涉及水产养殖等。三缘公司、永安汽车配件公司、隆兴集团御龙湾在本村巢无路两旁,黄汰农家乐,以饱满的热情热烈欢迎社会各界领导光临指导。行政村以科技园为依托,以三缘公司为龙头,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千亩水面吸引了以养蟹为主体的水产养殖。同时还发展了龙虾,河蚌等水产养殖。并以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家禽养殖,收效显著。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4千多元。
新民行政村位于无城镇的西郊,地理位置优越。新民村总户数1246户,人口5585人,耕地面积1800亩,新民村党总支成立于2006年5月,党小组26个,党员153名。行政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全村共种植蔬菜约800亩,花卉30亩,莲藕100亩,养猪约3000头,养鱼500亩,精养河蚌150亩。并且我村位于城郊结合部,具有一定的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凌井行政村总人口为6298人,共有耕地4308亩,拥有40个村民组,村里有4个发电站。
凤河行政村地处无城北部,位于城乡结合部,面积为6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小组,1092户,4457人,14个党小组,102名党员,耕地面积为3200亩,水利交通便利。凤河村于1947年原取名:凤凰山和东河沿(凤凰山和东河沿均在我村境内),1962年分为凤河、七里、鲁楼三村,2006年6月于鲁楼村又合并为凤河村,我村东边有5公里西河围绕,西边有3公里无仓路直穿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千年古塔矗立在我村境内。工业方面:国有企业丰原药业集团、丰原包装厂,私营企业宗平冷冻厂、亚环羽绒有限责任公司、鑫和纺织、东隆公司,解决了我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我村并成为无为鹅毛鹅绒基地。 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棉花,以及水产养殖。行政村务工经商人员居多,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和繁荣,人文地理条件优越,投资环境优良。
七里行政村于2006年5月由原七里、六圩二村合并而成,南邻凤河村、西邻东河村、北邻石涧镇柘诚村东邻仓头社区,辖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00余户,总人口4370余人,农村劳动力3090人,耕地面积3420亩。无城羽毛羽绒工业园座落于我村,并有上海500强企业东隆羽毛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园区。
东河行政村东至七里村,南至城北社区,西至董桥村,北至石涧镇,共有34个自然村,总人口4502人,耕地面积为2400亩,村内南北向主干道水泥路二条,东西向沙石干道二条;二级抗旱站4座,抗排站1座。合资大米加工厂一座,北桥养殖厂一个,东河养猪厂一所,幼儿园1所,村卫生室1所。
董桥行政村位于无城西北部巢无路,新力大道贯穿其中,辖区2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287亩,人口3854人,总户数917户;无为华星学校位于我村西北部。自2009年以来,行政村通过“一事一议”维修抗旱站及修建村柏油路和“新金”路等民生工程;村内拥有羽毛加工厂企业32家,2011年工农业产值达6.2亿。
王福行政村位于无城东郊,西距城中心不足2公里,东临芜湖仅半个小时车程,高新大道直通高新工业园。面积9000多亩,耕地面积6000多亩,总人口5784人,其中村民组48个。我村隶属城郊结合部,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但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官镇行政村坐落在无城南郊,上至南门大桥,下至江西大桥,通江路和二军路直贯全村,水路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所辖44个自然村,共约有6196人,1382,耕地面积3200亩。多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努力,立足本村实际,克服了人多地少的不足,充分利用“四边”(城边、厂边、路边、水边)优势,夯基础兴企业,大力鼓励、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促进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全面提高。村村通公路,户户用自来水,已建成标准化小康型住宅小区3个,近140户。
革贪行政村位于无城北郊10公里处,地处无为县第二大圩三闸圩腹地,无仓路连接县城。我村是一个农业村,面积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24亩,总户数968户,总人口4037人,共有17个自然村28个村民组。革贪村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村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面资源丰富,现有可养水面1000余亩,各类鱼塘星罗棋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油料等,其中经济作物甘蔗、乳瓜,菩荠已成为我村的优势产品,大棚养花生产已形成规模,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村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行政村现有小学1所,且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水泥路。
七广行政村由原土城、七广、蔡湾三村合并面成,东邻陡沟镇、西邻石涧镇、北邻黄雒社区、南邻黄闸村。辖34个村民组,总户数1001户,总人口4031人,劳动力2865人,现有耕地面积4516亩。村两委一班人在无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狠抓落实,优化服务,勤政为民。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找准发展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群众实际困难和难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周店行政村是由原周店和永固两个村合并的新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200人,1017户,耕地面积4243亩、22个自然村,45个村民小组。村内有周店、张广两所完小,有国家教师17名,民办教师6名,全校共有学生369人。现有钢混结构平房8间,村部所在地没有村两委干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吸务室,人口学校综治民兵营办公室,广播室、会议室、功能齐全。和新建卫生室。村内有仓石、柏油路横穿全村3公里,村仙有4条水泥路通往各个自然村,三条沙石路通各个自然村。村内有8个低压配电台区,10个电力抗旱站、16只高言喇叭连往各个自然村。
黄闸行政村位于无城北郊,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31个自然村,设立1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总人口4500多人,党员人数168人,耕地面积5500余亩。该村是无城镇农业大村,经济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种植为主,鸡、鸭、鹅、生猪养殖,存栏量均在全镇各村居首,村东濒临西河,境内沟渠纵横,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渔、虾、黄鳝、贝类等水产品,近几年来,该村工业悄然兴起,势头强劲,已建有三家精米加工厂,一家油脂加工企业。该村交通十分发达,仓黄、仓杨两条县,乡道以东西向、南北向横贯本村,与全村已修建的村村通延伸道路紧密相连,形成遍布全村各自然的交通网络,国家重点工程,正在兴修的京福铁路直穿本村,成为全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陈闸行政村地处无城镇西北边陲,属于深圩区,总人口3726人,耕地面积424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拥有完小一所,村卫生室一所,粮食加工厂一个,特种水产品繁殖厂一个。
圣嘴行政村位于无为县无城镇边远的东北边,和福渡镇、陡沟镇隔河相望。面积约3平方公里,下辖35个村民组,总人口3541人,全村有102名党员。圣嘴村历史悠久。1949年7月始建为圣咀乡人民政府。圣嘴村物产资源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水稻、棉花、油料为主要,西河贯村而过。改革开放30年来,全村人民解放思想,发愤图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圣嘴村地理复杂有四个圩口﹙义兴圩、小义兴圩、永胜圩、三闸圩﹚。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加快了义兴圩、小义兴圩的堤防加固和道路建设。对全村的塘、沟、渠进行了清理,初步完成了全村防洪、防涝、灌溉三大水利建设。
❹ 鸿坤•理想城社区整体园林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4期整体园林布通过探寻现代都市雅居的梦想,将里坊规制与唐宋美学完美结合,通过“双轴、一环、四坊、多节点”的整体布局,呈现出恢弘的景观胜境。
双轴景观尽享尊贵典范,一环健身步道绿境环绕,“清、和、淡、雅”四坊尽显文化底蕴,多节点功能完善,品味绝美生活。
双轴景观尽享尊贵典范;
宽府大门是项目对外呈现的第一道形象界面,主入口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凸显主入口标识感与尊贵感;入口景墙采用红砖艺术砌筑,日光倾泻,产生梦幻般的光影,方坛映秀,水声汨汨,精致的铜门与景墙相互映衬,御道迎宾,高大整齐的银杏、精美的灯柱、对景山水画瀑,营造出尊贵的景观效果。繁华的商业为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保障;
一环健身步道绿境环绕;
整个园区秉承健康社区的理念,把贯穿全园的环形道路打造成为一条健康跑道,让业主漫步其中,享受私家花园带来的健康清新空气;
四大里坊景观主题:
整个园区被交通组织划分为四大里坊组团,每个里坊又形成了独立的半公共景观空间,形成里坊间的归属感。
清(坊):文化主题:琴 ;景观元素:曲水流觞;
清(坊)位于园区的中央位置,为了彰显楼王的品质,景观设计中打造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龙形水系,采用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将水系打造成为整体景观的灵魂,设计依据场地不同特征以及景观情绪的变化分别以起云、枕碧、揽翠、入画、泄玉、探幽六种理水手法点缀整条水系,从而将水的各种形态得以呈现 ;犹如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登门而闻泉响,穿过宽府大门和御道,峰回路转,人的视线立刻被迎面一幅优美山水画瀑吸引,流水细弱银丝,入水微漾,墙顶绿植垂落,雾气云霓…水源起云犹如仙境一般,寻路前行,跨过一座精美的小桥,溪水从门前流过,“枕水人家”的景观意境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忽闻一首悠扬的乐曲从远处飘来,凭栏眺望,一座中式敞轩伫立于水中央,几位老者正在此抚琴弹奏,琴声悠扬,流水潺潺,四周绿境环绕,真是令游人忘归;伴着琴声,继续前行,到达了一宽敞平台休闲区,木质地板上几顶阳伞供人休息,寓意吉祥的汉白玉吐水神兽一字排开,呈现“神龙吐水”的壮丽景观。滨水大宅在密林的掩映下探出一方方亲水木平台,景观通过植物和地形等障景的设计手法,使其拥有高度的私密性,不会被游人干扰,足不出户就能亲水;大大提升了景观价值;
和(坊):文化主题:棋 ;景观元素:茂林修竹;
和(坊)位于园区的西侧位置,以棋文化为景观主题,围棋又名手谈,玄妙无穷,一张方圆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围棋能修身养性、生慧增智,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棋声》,道出了文人爱好手谈的情结,“何处仙人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一枰玉子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以竹为植物的设计主调, 竹,乃中式园林之大雅,意为爱好手谈的人们营造一处竹里通幽的竹境空间,棋声、竹影、清风,让人远离了市井的烦扰,在棋盘上挥斥方逎;
北侧入口进入,竹境幽幽,回家路穿于其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一片方正疏朗的草坪使空间豁然开朗,茂林修竹围合四周,形成一个围合的庭院,竹亭隐于瑟瑟绿竹中。园区内种植名贵的“金镶玉”竹为主,(自古“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其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更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
淡(坊):文化主题:书 ;景观元素:翰墨书香;
淡(坊)位于园区的东侧位置,由翰墨和书香两个主要的景观空间组成,从北侧进入,两座迎宾的抱鼓石景墙立于左右,道路两侧白色砂石散铺,形成旱溪的形式,闲庭信步间来到了翰墨花园,方正的空间,围合出一方草坪,对景是一面红砖景墙,采用艺术镂空的形式,散发着迷人的光影,景墙中间则是由紫铜装饰的一面书法墙,墙上题的正是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一位老者正在用水当墨,在精致的灰色石材铺装上写字题词,我们希望用这种特有的文化气息,营造宁静雅致的翰墨文化空间,让人与景观产生互动;顺着园路来到了书香园,本园广场中央的矩形水景模拟活字印刷的方式,在石材上雕刻字体,凹凸有序,唤起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崇敬;
雅(坊):文化主题:画 ;景观元素:儒林雅境
雅(坊)位于园区的南侧位置,和其他三坊不同,建筑形式以联排为主,更显其尊贵,景观以“画”为主题,利用锦屏、景墙等形式围合成了一个幽静的合院,采用借景、障景等表现手法,使人产生无尽的意趣和诗意。打造自然的中式景观气质,隐逸山林,儒林雅境。
多节点,功能完善,融入5+1体系,悦享活力社区;
园区内不仅有体现唐宋文化的“四坊”花园,还设计了多处供邻里间的交流和健身的五享花园,
在园区内南侧择一处场地空间大,日照充足,服务半径适宜的地方布置了儿童乐园,在空间布局上把幼龄和大龄儿童活动区单独设置,防止碰撞,林荫下设置看护场地,同时场地内器械均采用圆角处理,防止磕碰,在植物的选择上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并选择无毒、无刺、无刺激的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各个细节体现出为孩子着想的友善感;
5期园林形成了一轴、一环、一中心、三花园的景观布局;
一轴:入口主轴礼仪空间采用行列式种植布置,树冠相接,形成仪式感的林荫大道,端头是气势恢宏的山石叠水,营造出尊贵的归家感受;
一环健康跑道是宁静的、纯人行的绿色空间;是人们日常慢跑休闲的场所;
一中心儿童全龄活动场地,能满足0-12岁不同孩子的需求;经过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里研究,分别设置了认知乐园、冒险林和探险岛三大活动区域;
四花园分别设置了景观会客厅、魔法舞台、秘密花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❺ 公共景观设施包括哪些
这个包含的东西非常多,休闲座椅、垃圾桶、公共厕所。电话亭、报刊亭、公交站台、售货亭、花车、标识标牌、雕塑、花箱花池、景观灯、洗手池、灯笼等等。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提供的属于社会的给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或设备。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公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城市公共设施不同于农村公共设施,具体来说,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垃圾(包括粪便)处理系统、城市道路、城市桥梁、港口、市政设施抢险维修、城市广场、城市路灯、路标路牌、城空防空设施、城市绿化、城市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按收费与否,有收费和不收费之分。从空间布局来分,有全市性公共设施、区域性公共设施、邻里性公共设施三种。
❻ 华侨城社区环境
华侨城占地面积4.8平方平方公里,华侨城集团公司一贯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色、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一系列“环境第一”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原则,积极引导和开展“绿色理念、绿色行为、绿色消费”活动,在争创国内一流的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华侨城优美的环境不仅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居住、休闲、生活和工作的“绿色家园”,而且也对提升集团的资产、品牌、社会效益以及华侨城社区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华侨城集团的净资产达110亿,总资产达350亿。业主在选择环境、选择社区、选择文化氛围、选择地产时华侨城均被列为首选,华侨城地产2002年开发的天鹅堡半年销售90%、锦绣三期三个月销售80%,至2005年华侨城商品房销售率为100%。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位,华侨城又于 1999年初开始了“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将“环境文明小区”创建提升为“绿色社区”的创建。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环保观念”是华侨城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核心轴线
多年来,华侨城倡导了 “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结构就是效益”、“环境规划先行,要在花园中建城市,不要在城市中建花园”等现代发展观,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处处以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为主导,一改城市开发的“推推平、排排座、火柴盒”等惯用传统模式,始终坚持保留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所有建筑物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山水自然协调、随形就势等原则,并确立了不引进重污染项目,以高科技无污染的电子轻工业为主,大力发展旅游业,开拓房地产业,并使之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的企业发展方向。正是这些观念、原则和方向,使华侨城保持了环境优势,形成和创立了华侨城独特的环境品牌。
二、“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是创建活动的核心目标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华侨城集团不仅把4.8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开发建设对象,而且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加以协调和引导。力求人、自然、社会相适应,使华侨城成为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地。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自然地理层次上选择了保护原有山水,依山就势建“花园中的城市”(社区);
二是在社会功能上选择了具有现代国际社区水准的旅游城、数码城、科技城、环保城作为社区功能定位;
三是强调开放的、自然的、文化的社区概念,倡导建立一种亲近自然、生机勃勃、具有人工社区氛围的“绿色家园”,并围绕上述三个层面加以实施。
三、将“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理念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一)创新“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新内涵
华侨城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融入了“环境+文化”新理念,她以可持续发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于人居环境提高与追求,并使之贯穿在整个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它超越于传统的社区活动仅限于蹦蹦、跳跳,而是在社区活动中引导和加强了人与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积极组织和参与保护地球、珍惜资源、节能降耗、环保从我做起的活动。
(二)确立“一个目标”、“两级创建工作小组”、“三级管理和监督体系”
“一个目标”——“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
“两级创建工作小组”——集团公司和社区工作的一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了以任克雷总裁为组长、董亚平同志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物业创建工作小组;
“三级管理和运作体系”——“集团公司、城区管理部---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三)狠抓创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1.“两个结合”——环保集中活动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城区建设与环保管理相结合。
2.“三个目的”——环保活动“知”(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会”(从哪些方面着手)、“行”(参与环境行动)。
3.“四个层次”——决策层(组织体系和资金落实)、操作层(管理与实施网络)、青少年层(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做起)、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全侨城居民参与的行动)。
4.“五个方面”——硬件条件(建设内容)、软件建设(计划、组织、责任、制度)、行动措施(活动、实施)、工作效果(参与层面、参与意识、活动效果)、目标管理。
5.资金保障——4年来集团公司拨出1.2亿专款用于创建活动。
(四)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
在集团公司的总体指导和策划下,康佳集团、华侨城物业管理公司、锦绣中华和华力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了华侨城“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五)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
华侨城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致力于青少年环境教育连锁体系的形成,并在环境建设经费上给予保证,在教育方向和形式上予以指导。多年来,华侨城中、小学和幼儿园始终把环境教育科学合理、贴切自然的融会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校园环境建设中,除狠抓学科课堂渗透教学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提出了“把环保带回家”等口号,实现了环境教育社会化、家庭化。由于环境教育成绩显著,华侨城小学被评为首批“国家绿色学校”,华侨城中学和华侨城第一幼儿园均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六)、营造高雅、高尚的文化环境,共建温馨家园
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文明,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内涵。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没有文化继承性,社区环境文化的基础更是薄弱,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增强凝聚力和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只有把文化内涵付于社区环境文化生活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现代都市社区的价值观念。因此,华侨城的社区文化也从最初的单纯性娱乐活动,溶入了具有现代意识的高尚、高雅、高品味的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并以此为契机,分别利用生态广场、华夏艺术中心露天舞台、何香凝美术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定期组织以全城居民为主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贯穿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家庭亲情、人类职责等主题,并将社区环境文化与物业管理密切结合,应用“环境+文化”这一新理念,把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融入日常的管理之中,让居住在华侨城的人树立环保意识,把握生态观念,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倡导环境育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社区环境文化活动,仅2002年就组织社区环境活动三十多次,参加五万多人次。
此外,华侨城物业公司还在住宅区组建了少工委,设立了“红领巾社区环保监督岗”,中旅学院等单位也组织了“大地社”等团体,对活动的全面开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机构、制度、计划和经费等的保证,使创建工作全面迅速地向纵深发展。
四、 环境综合治理优化了华侨城环境质量
(一)坚持“三同时”与“关、迁、治”相结合
华侨城十分重视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治理。在控制引进项目的同时,对新上建设项目严格实行“三同时”原则,如威尼斯酒店、欢乐二期、华侨城医院等工程项目;对开办于华侨城成立之前的老污染型企业则采取了关、迁和治理。
(二) 全面持久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1.地下管网雨污分流
对城区地下管网进行全面的清查、疏通和改造,全面实现了污、雨水分流,城区污水除循环利用部分外,其余均经处理后排入深圳市排海管网,确保了区域水体不受污染。
2.控制噪音
经过对城区噪声污染源的治理,包括施工管理,华侨城于1997年建成4.8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在随后每年的复测中,区域环境噪声均达到国家环境噪声标准(华侨城分属二、三类区域),所有的应急发电机均进行了降噪处理。
3.大气监测
在市、区环保局的帮助下,我们早在1990年就自购仪器建立了大气监测点并最终改建为深圳市大气自动监测子站,在多年的监测中,华侨城区域的空气质量平均值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华侨城属执行二级标准的区域),在保证大气质量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城区的排烟系统均强制性增加了处理装置;同时经近7年的改建,华侨城社区现已全部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使用率100%。
4.垃圾减量化、无害化、无二次污染
1999年华侨城投资120万元兴建了深圳市首座日处理能力为40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压缩站,彻底消除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同时在城区内放置了100多个分类垃圾箱,全面实行了垃圾分类接收。
5.专业清洁、绿化、消杀队伍目标管理
社区内的清洁、绿化和四害的消杀全部由专业队伍承担,并落实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三) 废物利用、杜绝污染
为节约自然资源,华侨城除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外,自1999年起开始进行的生活废水再利用试验(利用三级化粪池进行土壤肥料处理灌溉植物)已取得成功,如今,华侨城形成了完整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每年可节约施肥和灌溉经费约30万元;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制度和处理再利用的渠道,杜绝了化学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五、 创建活动使华侨城变成了“绿色家园”
(一) 城区绿化
至2001年底,华侨城的绿化面积已达210万平方米,可绿化面积100%,绿化覆盖率为51%,现有植物品种180余种,花类近100种,深南大道华侨城路段也改造成了“层次丰富、四季花香、独具海滨特色”的观光大道,并建成了雨水自动喷淋系统。多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荒山造林、公用绿化、专用绿化、道路绿化和建筑物的垂直绿化等城区全方位绿化,并经常性的开展家庭绿化美化评比等群众性活动。
(二) 城区环境
为了进一步创立城区的环境文化品味和艺术特色,华侨城不惜投入巨资进行融环境意识于其中的高水准的城区环境建设和改造,修建了生态广场、百果园、雕塑走廊、喷泉公园、环城连廊和具有近3000个车位的大型地下停车场等公共环境设施。一系列充满生态环境意识项目的建成,使华侨城区域正在形成深圳市继罗湖商业区、福田中心区之后的以华侨城旅游文化为主的第三景观轴线。
(三) 城区管理
华侨城城区管理部与物业公司紧密配合,开展了限定商铺摊位、规范广告标语、严格交通管理和拓宽改造道路等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强有力的管理使城区杜绝了乱摆卖、乱搭建、乱张贴和乱停放等违章现象,城区内交通畅顺、秩序井然、 温馨祥和。
(四) 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
绿色社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城区居民的生活情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社区的凝聚力,并把环境理念融入每一个小区,融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文明素质,与环境形成一个互相交叉的有机整体。社区环境活动还溶入了浓浓的人情味,如重阳登高、老人节、助残行动、琴棋书画比赛、全民健身活动等,这些活动陶冶了居民的情操,增强了人与人的亲和力,使华侨城的社区环境文化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清新优美的社区环境促进了华侨城经济发展
华侨城人自豪地将美丽的华侨城称作“绿色家园”,华侨城树立的“环境+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并使华侨城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投资经营、购房置业和旅游观光的首选地,促进了华侨城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四大主题公园营业收入稳居同行业首位;
房地产业:首创的“旅游+地产”模式成为中国“主题地产”的一大创新模式,2002年进入中国房地产业50强;
酒店业:三家酒店住房率均居深圳市同星级前列;
康佳电子:华侨城城区一道风景线;
文化事业:城区小学、中学、大学均为“绿色学校”,是居民首选学校。
七、创建活动提升了华侨城的社区品牌
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华侨城充分利用大社区的合力优势,科学、妥善地处理了“绿色社区”的推广层次和点与面的关系,强化了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规范了公众对待环境的行为,走出了一条物业管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华侨城的11个住宅区中有7个被评为深圳市“绿色社区”、10个“园林式小区”。华侨城先后代表深圳市参加了“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成为深圳最知名的“绿色品牌社区”之一。
八、创建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培养了人们自觉的环境行为
几年来,华侨城把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的主体准确定位于人,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寓社区环境文化理念实施于社区管理中,开展了一系列崇尚自然、倡导绿色、保护生态、积利于人的活动。如每年“植树节”居民的植树和树木认养活动、“爱鸟周”的红树林观鸟及保护野生动物讲座、“保护野生动物、珍惜生命之网”城区居民签名活动、抵制“白色污染”、多用环保菜篮、选购绿色食物宣传活动、家庭阳台美化评比和插花讲座、“四害”源头大围剿活动、拆除违章建筑铲除卫生死角联合大行动、电子废物的收集与处理宣传活动和环保生态游、环保知识竞赛等。每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更是丰富多彩、高潮迭起。如在2000年举办的“人居环境与华侨城”研讨会,吸引了20多位来自国内外规划、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在2001年举办的“华侨城‘六?五 ’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暨‘全球500佳’创建动员大会”上,华侨城集团公司与华侨城15家主要企事业单位联合发布了环保“倡议书”, 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努力提高自身和他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收到良好效果;为配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中国政府承办的2002年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活动的举行,华侨城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城区内气氛热烈的宣传活动和生态广场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景相映衬,使前来参观的各国代表们流连忘返、赞不绝口,为深圳市增添了光彩,华侨城也因此受到省、市表彰。
华侨城“环境+文化”品牌的创立和“绿色社区”的创建,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结合华侨城实际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科学精髓渗透于日常的社区管理中。我们坚信,通过“绿色社区”的创建,华侨城人定能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国策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道德伦理意识,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华侨城社区高分通过“绿色社区”复查确认
11月18日,海景花园、东方花园和华山村分别以高分通过了由市创绿委组织的首批绿色社区(环境文明小区)的复查工作。
根据《深圳市绿色家园系列活动管理办法》“对授予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每二年进行一次复查”的要求,由市精神文明办、环保局和住宅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于11月18日—11月20日对深圳首批绿色社区(环境文明小区)进行复查。此次复查重点检查各命名单位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绿化美化、环保行为和环境宣教。
深圳首批绿色社区共有9家,其中华侨城就占3家,包括海景花园、华山村和东方花园。华侨城以其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和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及扎实的环境管理工作,赢得了考评组的一致好评。考评组还感慨地表示:此次复查印象最深的是华侨城居民表现出来的对华侨城优美环境的那份亲切感和认同感。
11月23日,华侨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华侨城地产、侨城会联合举办了华侨城社区“首届社区康体运动会”。
本次运动会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定位运动会,一部分是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以“运动在侨城”为主题。华侨城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社区康体运动提供了资源优势,康体运动会旨在提高社区文化品位和格调,推进“运动在侨城”的社区运动理念,通过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广大业主对绿色家园的热爱,享受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❼ 新城悦隽天府的社区园林景致如何呢
在兴隆湖南面,天府大道南延线,挨着家园佳居国 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