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景色有关的散文
A. 关于描写自然风景的美文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的主题在中学课本里历来是这样叙述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之中,夹杂着不满黑暗现实但无法超脱的哀愁。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B. 求一段关于景色的散文诗!!!
春之歌
她是美丽圣洁的使者,她将春的福音传送给每种生物,将春的气息挂在每个人的脸庞。她给了人们生灵的补剂,给了大地春雨滋润。她的歌声寄托于鸟语,她的纤柔化作花香,这一切使大地生机勃勃。她就是春之歌,可她总觉得缺少什么,于是她带着春的美丽去大自然中寻找……
歌声飘向小溪,小溪立刻脱去她的冰衣,合着春之歌,跳下山岗,汇入河流,奔向大海。春之歌找到了流水的声音。
歌声奔向树林,大树们擦掉身上的残雪,调皮的生出新枝,随着春之歌发出“沙沙”的响声。春之歌找到了万木的声音。
歌声流向花园,百花争艳,每一朵花儿都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瞧那朵玫瑰,鲜红的外衣像热情的火焰,翠绿的枝叶小心地衬托着他的公主,用晶莹的露珠小心的灌溉着她,呵护着她。在看那朵百合,纯洁得让人心醉,那雪一样的白色像圣母玛丽亚一样和谐。瞧着辛勤工作的小蜜蜂在华多种嗡嗡的闹着,为那香甜的蜂蜜而努力工作者。小蝴蝶更是每秒,它们在花下飞来飞去,蹁跹起舞。花坛里的小草也争先恐后的挤出了小脑袋。它们一棵挨着一棵,肩靠肩,手拉手,连成了一片,好像在编制一张绿色的地毯。哦!花园中的景色使春之歌久久不能忘怀,她找到了花草的声音。
歌声又追向了远方的田野,那里的农民伯伯正忙着撒下希望的种子,大家一同长期了嘹亮的军歌。春之歌找到了劳动的声音。
啊!流水声、万木声、花草声、劳动声,纯这个已经找到许多种声音了!她欣喜不已,急忙将这一切都融到了歌声里,大家随着歌声感受着春天的美好与欢乐!
C. 描写景物的抒情散文
一、《夏日观雨》
看惯了人世间的各种汹涛,各种风骚,各种雄壮,我觉得雨才是世间最美好的景色,更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带走世间的污秽。因而,我喜欢观雨。
小时候听奶奶说,雨是天上来的使者。于是我愣愣地仰望天空,望着那些使者满怀柔情地轻吻大地。但令我伤心的是,雨落在地上,便再也不见了雨的踪迹。奶奶叫我不要伤心,雨只是化作水带着世间秽物离开了。当时的我虽然不懂奶奶的话,但我却从此珍惜每一次看雨的机会。
而如今我长大了,我才明白了奶奶的话,和雨的使命。
那是入秋的第一天,天空中飘起蒙蒙细雨,雨不大但却很密,我走在路上仰望着天空,什么都没变,灰色的云衬着无色的雨。雨轻柔地滴下,流过皮肤,流过了心灵,流过心中最美好的自留地,瞬时,我有一种解脱感,随着雨水从指尖滑落,如一次长吻的结束,雨带走了我的痛苦、不满、欲望、嫉妒和贪婪。
任何失利、创伤、挫折和失落在一瞬流逝不见。我如初生的婴儿,用至纯至洁的心灵来接受这女神的赠礼,轻轻地、真实地感受到最纯净的自己。
接受完雨的洗礼,我注视着从指尖滴落的雨水流进了阴沟,随着秽物流出了我的视线。
我喜欢观雨,不仅是因为他带给了一个真实的我,更是因为它为人洗礼,却甘心化作秽物,离开人们的视线。造物主造雨,不!造这些爱的使者,正是想让人们像他们一样,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
窗啪啪作响,我抬起头,望着窗外,又下雨了。
(3)与景色有关的散文扩展阅读: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将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在反映生活的方法上与诗近似,但又不象诗那样讲究节奏和声韵,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我国当代抒情散文中的优秀作品。
抒情散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
①托物抒情;
②因事(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
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
D. 有关景物的优美散文(描写细腻·优美)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为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嬉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骑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虽然给人一种低平的感觉,但位置却在海拔两三千公尺以上。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是扫着草原,洒下阵雨,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去,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你用不着客气,任何一个蒙古包都是你的温暖的家,只要你朝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
当家家蒙古包的吊壶三脚架下的野牛粪只剩下一堆红火烬的时候,夜风就会送来东不拉的弦音和哈萨克牧女们婉转嘹亮的歌声。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处的牧民们齐集到一家比较大的蒙古包里,欢度一天最后的幸福时辰。
过后,整个草原沉浸在夜静中。如果这时你披上一件皮衣走进蒙古包,在月光下或者繁星下,你就可以朦胧地看见牧群在夜的草原上轻轻地游荡,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遐思。
E. 关于描写景物的散文
天山景物记
作者:碧野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为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嬉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骑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虽然给人一种低平的感觉,但位置却在海拔两三千公尺以上。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是扫着草原,洒下阵雨,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去,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你用不着客气,任何一个蒙古包都是你的温暖的家,只要你朝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
当家家蒙古包的吊壶三脚架下的野牛粪只剩下一堆红火烬的时候,夜风就会送来东不拉的弦音和哈萨克牧女们婉转嘹亮的歌声。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处的牧民们齐集到一家比较大的蒙古包里,欢度一天最后的幸福时辰。
过后,整个草原沉浸在夜静中。如果这时你披上一件皮衣走进蒙古包,在月光下或者繁星下,你就可以朦胧地看见牧群在夜的草原上轻轻地游荡,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遐思。
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
夜暮中,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安静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只有当黎明来到这草原上,人们才会发现自己的马群里的马匹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而当人们怀着惊喜的心情走拢去,马匹立刻就分为两群,其中一群会奔腾离你远去,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像许多飘曳的缎幅。这个时候,你才知道那是一群野马。夜间,它们混入牧群,跟牧马一块嬉戏追逐。它们机警善跑,游走无定,几匹最骠壮的公野马领群,它们对许多牧马都熟悉,相见彼此用鼻子对闻,彼此用头亲热地磨擦,然后就合群在一起吃草、嬉逐。黎明,当牧民们走出蒙古包,就是它们分群的一刻。公野马总是掩护着母野马和野马驹远离人们。当野马群远离人们站定的时候,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屹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
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最便于去发现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草原上了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你对着它驰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直径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一只手忙不过来,你自然会用双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装不完,你自然会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马靴去装。第一次采到这么多新鲜蘑菇,对一个远来的客人是一桩最快乐的事。你把鲜蘑菇在溪水里洗净,不要油,不要盐,光是白煮来吃就有一种特别鲜的滋味,如果你再加上一条野羊腿,那就又鲜甜又浓香。
天山上奇珍异品很多,我们知道水獭是生活在水滨和水里的,而天山上却生长着旱獭。在牧场边缘的山脚下,你随处都可以看见一个个洞穴,这就是旱獭居住的地方。从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獭要整整在它们的洞穴里冬眠半年。只有到了夏至后,发青的酥油草才把它们养得胖敦敦,圆滚滚。这时它们的毛色麻黄发亮,肚子拖着地面,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正可以大量捕捉。
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根部扎入岩隙间,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柔静多姿,洁白晶莹。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海拔几千公尺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女良药。
天然湖与果子沟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惟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传说中有这么一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
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孙们现在已在放牧着羊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当然,这象征着哈萨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经变为实际的幸福湖。
山高爽朗,湖边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牧民们的蒙古包随着羊群环湖周游,他们的羊群一年年繁殖,他们恋爱、生育,他们弹琴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高山的雪水汇入湖中,又从像被一刀劈开的峡谷岩石间,泻落到千丈以下的山涧里去,水从悬崖上像条飞链似的泻下,即使站在十几里外的山头上,也能看见那飞链的白光。如果你走到悬崖跟前,脚下就会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俯视水链冲泻到深谷的涧石上,溅起密密的飞沫,在日中的阳光下,形成蒙蒙的瑰丽的彩色水雾。就在急湍的涧流边,绿色的深谷里也散布着一顶顶牧民的蒙古包,像水洗的玉石那么洁白。
如果你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沿途汇入千百泉流就逐渐形成溪流,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
就在这种深山野谷的溪流边,往往有着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这种野果子沟往往不为人们所发现。其中有这么一条野果子沟,沟里长满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凋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长起来。多少年来,这条五百里长沟堆满了几丈厚的野苹果呢。
现在,已经有人发现了这条野苹果沟,开始在沟里开辟猪场,用野苹果来养育成群成群的乌克兰大白猪;而且有人已经开始计划在沟里建立酿酒厂,把野苹果酿造成大量芬芳的美酒,让这大自然的珍品化成人们的血液,增进人们的健康。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处处都有丰饶的物品,处处都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我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可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也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
(选自《秦似杂文选》,三联书店,1981年)天山景物记
碧野(1916~):原名黄潮洋,中国现当代作家。广东大埔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及湖北分会主席。青年时期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投身抗日部队,后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碧野以他的散文享誉文坛,其散文追求“诗的意境”,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他的描写新疆边塞风光、民族风情的散文在建国后的散文创作中独树一帜。在散文集《天山南北好地方》、《情满青山》、《月亮湖》、《边疆风貌》等12部,另有《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丹凤朝阳》等9部长篇小说和《乌兰不浪夜祭》等5部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碧野散文集》是他几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小结。
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威尼斯》都是描写景物的。古文里面也有好多出色的景物描写。
F. 有关风景的散文
清秋,绽放成一树静美
2015-09-24,莲韵
流年,芬芳了一季时光,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转眼,又飘零了片片秋黄。总有太多的来不及,辗转经年成往事,指缝的光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捡拾一枚落叶,感知一叶知秋的沧桑,那些逝去的年华,依然在时光深处活色生香。
生命,本是一场匆匆的奔忙,其中,有相遇的美丽,也有别离的忧伤。经历的太多的悲欢离合,看惯了世事变迁,终于明白,学会坦然,学会遗忘,学会珍惜,学会典藏。将自己活成一株秋天的植物,拥有一颗草木闲心,枯荣随缘,不惊不扰,随遇而安。
秋,褪去了春的浮华,隐去了夏的躁动,沉淀下来的是一份秋水长天般的情怀。逝去的如风,流走的如水,留下的只有心中一团绰绰的花影。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四季轮回,能够拥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在这个静秋里,依然可以像丹枫一样,绽放成一树静美。
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种花草树木。无论哪个季节,只要一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颗雀跃的心,就像长了翅膀的小鸟。草木有她的本色,天然去雕饰,从来不用伪装自己,姹紫嫣红,翠绿墨染,五彩缤纷。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浑然天成,入心入目,不语花自香,无言成大美。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人生的旅途上,总会邂逅一场又一场的花事,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花香。这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请用一颗温柔的心去对待。
喜欢这样一个静美的秋天,清雅,寂然,明媚,幽静,沉稳,低敛。走在路上,正是陌上菊黄,一片金灿灿的野菊,在渐凉的秋风里,像低眉娴静的女子,兀自怒放着。那明艳艳的色彩,给寂寥的清秋,增添了几分妖娆,几分妩媚。“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的傲骨,清雅,脱俗,多么令人羡慕。
你看,那一丛丛碧绿葱茏的美人蕉,托出朵朵鲜艳夺目的笑颜,红的火红,黄的娇艳,“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像一个个擎着红黄绸子的舞娘,在向晚的暮色里,演奏着生命最美的绝唱。
我从来不用薄凉写人生,即使在最命运赐予我最低谷的时候。薄什么呢?凉什么呢?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能够健康的活着,还能够相遇一场一场的花开,邂逅一份份真情与温暖。有亲情在,有友情的暖,有爱情的甜,足够了呀!
感恩着,大自然总有一些好花盛开,感恩着,这个世间总有一些好人在,感恩着,这个温情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爱在流转,温暖在传递。相信,只要我们用阳光来播撒爱,总能抵御寒流,驱散雾霾。
经历了世事的纷纷扰扰,冷眼看红尘,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用一份洒脱平和的心境来面对。一颗心,早已被岁月打磨的如一枚温润的老玉,晶莹剔透,沉静,内敛,不张扬,不娇媚,朴实无华里,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与风华。又正如这一季静美的秋,不骄不躁,深沉含蓄,低眉娴静,人淡如菊,花谢无语。
G. 有关与风景的散文
爱上一处风景,它虽然不在著名的风景区里,但那里的风景却让人流连忘返。
喜欢在春末夏初去那里,因为是海拔较高,六月份正是山花盛开的季节,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间溪水不紧不慢地流淌着,两岸绿草如茵,如盖的青松下野花点点,这里是马兰花的天下,一丛丛一簇簇,如几千几万只蓝色的蝴蝶驻足草尖。
山坡上生长着低矮的灌木。正值花期,白的、粉的、黄的小山花雾一样蔓延到远方。山间的小径上,时常会有野芍药探头探脑地耸出几支艳丽的花朵来。这里多的是流蜜的花,山凹间,溪水旁,一处处养蜂人的帐篷搭建起来了,蜂箱一字摆开,黑压压的蜜蜂嗡嗡着徘徊在蜂箱上空,令人望而却步。
山花盛开的时候 ,树林也一天天地青翠起来,在转弯处的一个山谷里,长满了茂盛的草木,阳光像掂着脚尖的舞者,在花朵上跳跃着,花儿兴奋起来,在风的帮助下也和着阳光的节奏摇摆着,于是阳光的灿烂和花儿的绚烂蕴氤成一条光带,不时有几只蝶儿鸟儿飞来又飞去,山谷便迷茫起来,时间好像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色停滞了。
最爱的是草丛中的几处泉眼,泉眼细细的流淌着,流出开满野花的草坡,汇入山间溪水,每次去那里,总不忘带回几瓶水来,用山泉水泡出的茶水更是甘醇。
牵挂于此,便不免在朋友面前提起,不想竟引起他们的兴致来,于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一行人驱车而来。不意前天刚下过一场暴雨,溪水暴涨后刚刚退去,水面混浊不堪,而泉眼依然清澈,时值夏日,繁华退却,然山间树木更加苍翠,绿意逼人。孩子们欢呼着冲向溪水,顾不得脱下鞋子就跳进水里,而大人们却怅然而立,不到一会儿,但呼唤孩子们回去,也许此处的景色不过而而。
一样的风景,在不同的人眼里,能看出不同的景致来。用心去感悟,用眼睛来发现,多一份看风景的心情,那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吧!
H. 描写 景色的散文 1500字
登泰山观日出
十余岁时便知“有眼不识泰山”一词,但近不惑之年仍是“有眼未识泰山”。几十年来,对位居五岳之首的泰山始终深存向往与崇敬之情,因而离开孔老夫子之家曲阜便满怀不登泰山非好汉之志乘车直奔泰安市。
为了能在日出之前登上泰山,凌晨两点我们便乘车来到登泰山的始点——岱宗坊。虽然山下有电动缆车可乘,有人力滑竿可坐,但我还是选择了徒步登山,借以检验一下自己的体质与毅力。3点40分,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夜色深沉,我随着众多游人一起迈上了登山的第一个石阶。起初,上山的路阶要比想象中的平坦得多,人们走得都很快,有些人与我一样边走边数着台阶。路上很静,除了夜风偶尔送来松涛之声外,能听到只有同行人登山的脚步声、微微的喘息与窃窃的私语声。过了壶天阁以后,山势渐陡,回头望去,远处的泰安市万家灯火,五彩缤纷。向上看,夜色中朦胧可见的泰山,像无边无际的城墙横在眼前,大有与地同大、与天齐高之感。走着走着,原来拥成几个方阵同行的游人渐渐拉开了距离,步轻腿快的窜到了前面,心跳脚软的不断停步喘歇。路边上,抬滑竿的山里人三三两两地散坐着,两眼紧盯着那些一步三喘的登山人,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势。越往上,同行的人越稀疏,越显得寂静,此时此地不由让人想起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气喘之中早已忘记踏过的石阶究竟有多少,问同行人也皆笑曰只知其累不知其许多了,无奈只好放弃数一数泰山到底有多少级台阶的念头。
登至对松亭时,天色微明,虽有云雾笼罩,但山势仍依稀可辨,尽管山路更加险峻,好在已非“睁目盲行”,便再鼓起勇气,直登南天门。站在门亭之下抬腕看表:5点25分,从岱宗坊登至南天门耗时1小时45分。初秋的泰山充满寒意,再加上登山之时汗透衣衫,被山风一吹不禁直打冷战。好在善做生意的泰山后生在此开设了一个个专门承租棉大衣的铺店,便不顾新旧,挤租了一件穿在身上随人流登上了泰山的最高点——观日峰。此时观日峰的“观日长廊”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静待日出的游人,二、三千人十有八九身着草绿色仿棉军大衣,面东而立,真像一支列队待敌的“绿色军团”。此时,众人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盼望那轮虽几乎天天可见但在此地尚未见过的太阳早点跃出地平线。那种等待与企盼的焦急,绝不亚于在产房外踱步徘徊的父亲急盼婴儿哇哇坠地、母子平安时的心情。
站在观日峰,举目四望周围云雾环绕的群峰,果然是“一览众山小”,远山近岭皆入眼低,仿佛唯我独尊。遥望东方,天际中几抹灰色的浮云中露出薄纱般光洁、柔和的晨白,而且不断升腾、扩大,上部渐渐泛出了淡淡的红色,使刚才还很灰暗的云雾变成了白色。随着那红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把整个东方都变成浓浓的红色。猛然,像是一双巨手拉开了天边上的帷幕,比红色的云雾更火红、更光亮、更鲜艳的太阳露出了一条边弧,并缓缓上升。四周的云雾似乎忍受不了她那光茫的照射而淡化、隐退,而太阳则以更勃发的生机迅速上升,并很快挣脱云雾的缠绕、夜色的挤压而跃出地平线。不知是视觉的偏差还是光线反射的结果,在这轮巨大的“火球”跃出地平线的一刹那,圆弧的底部好似拖着一根系在地平线上的粗大红线,随着“火球”不断上升,那根红线也越来越细直至扯断,使太阳终于露出了她圆圆的、红红的脸盘,光芒映红了天地江河、映红了山峰树木、映红了观日峰上的你我他……。
此时我领悟到为什么人们都以能登上泰山观日出为幸事与自豪,因为泰山日出的确是一幅难得赏见的绝妙图画。我在平原、在江边、在湖畔曾数次观赏过旭日东升,但与临泰山绝顶观日出东方,不论气势、色彩和心境都迥然不同,如果把在平原上、江湖边观赏到的日出比喻为温柔多情的少女,那么,在泰山观赏到的日出就是婀娜多姿的天仙,其美、其艳、其妙你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观罢日出奇景收眼四望,但见朝霞映照下的泰山,群峰起伏,云雾如海,涛涌波浮,九曲十八盘的石阶小路似戏水游龙,在峰峦间若隐若现。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南天门缓步下山,我这个走惯了平路坦途的人简直比蹒跚学步的孩童强不了许多。登山之时,一是天黑路暗不知其险,二是逞一时之勇不觉其难,只恨不能“一步登天”早抵山顶。下山之际,陡峭如天梯的山路之险尽收眼底,险峻之处虽有铁栏相护仍不免心虚冒汗。饱尝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滋味,待一步一石阶地挨至回马岭,一段举目可望的路程已累得脚痛腿软。喘歇中从几个挑山工身上受到启发,只见他们不论上下,行走的路线都是“之”字形——从山路石阶的一侧起步斜行上下,行走了十余个台阶就到了山路的另一侧,再转身仍斜行十余个台阶又到了山路的那一侧。初见时不解其意但仿之一试,不但身体容易保持平衡,而且也没有“挫脚”之痛,这一“偷”来之艺使下山之难容易了许多。
归途的路上,我还领略了泰山的另一景观——碑刻。记不得一本什么书中曾赞誉泰山碑刻为华夏名山之最,堪称中国历史长卷的缩影,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0多个君王到泰山封禅刻石立碑。
果然,沿途石壁之上,从古到今,篆魏楷草字体各异的碑刻随处可见,尤以玉皇顶为最,四周山石上凡可视可凿之处举目皆是,足有几百幅之多,有的洋洋数百字,有的仅一、二字,内容多是形容、赞誉泰山之雄伟隽秀,也有的抒发登山之豪情意趣,百态千姿甚为壮观。在岱宗坊候车返泰安时,听到许多游人在高谈阔论登山之得失。有人抱怨自己登山是花钱买罪受,太不值。我不知这些人是不是“有眼不识泰山”?诚然,从岱宗坊一步一个石阶地攀至观日峰,九曲十八盘遥遥十余公里,7000多级台阶一步一个新高度累在必然。然而当你迎着飒飒山风,凝目注视旭日冲破黑暗撕裂云雾喷薄而出之时;当你站在泰山之巅举目远眺把“崇山峻岭几多秀,云锁高峰水自流。黄河千里飘玉带,一轮朝阳滚金球”的绝妙景色尽收眼底之时;当你伫立在古今文人墨客留下的碑刻面前抚今追昔之时,你是否与我同感不虚此行!因为只有亲临泰山绝顶,方能领悟孔圣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才能真正释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句。泰山,不仅历史悠久,景观雄伟,而且文化灿烂。难怪凡夫俗子、平民百姓都对泰山那么尊崇,因为雄伟的泰山无愧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缩影。齐鲁行,游蓬莱仙境,赏崂山秀色,谒曲阜孔圣,登东岳泰山,令我更爱锦绣之中华苍翠神州,也令我增知长识,饱饮情趣。
啊,难忘齐鲁地,不枉齐鲁行!
I. 关于风景的名家散文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2、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这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故都的秋》。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散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这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荷塘月色》。
4、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⑾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绿》。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
J. 关于美景的散文
参考例文1
今 天 真 好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时,外公常常跟我讲起小姨的故事。40年前的一个中秋夜,外公的一个远房亲戚从香港来做客,谈及他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想让我外公把小姨送他作女儿。当时的小姨虽然已经6岁了,但仍像个绿豆芽似的,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外公心疼地说:“跟着我也是受苦,不如跟阿叔到香港去吧。”临别的时候,小姨拖着外公的腿,哭着不肯离开,可怜地说:“阿爸,我不走,不去香港,我不离开你……”外公咬咬牙,把她推开,狠狠地转过头,跑回了家。
此后,每到中秋节,外公总忘不了小姨,吃饭的时候总要摆上她的碗筷,嘴里喃喃地说:“阿娟,吃饭了。”然后便是满眼泪水。
我上小学那年的中秋节,外公对着圆月流泪叹道:“月儿不圆啊!”我不明白地问:“好圆好圆的月亮,为什么说不圆呢?”妈妈深情地说:“外公心上的月,缺少你小姨的那一瓣。”
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中秋节,小姨从香港寄了盒月饼回来,外公抱着月饼盒老泪纵横,不时地拭着眼泪,还喊着小姨的名字:“娟呀,你快回到爸身边吧,娟儿呀……”这一整天,外公电视也不看,书报也不读了,只管坐在电话机旁。我奇怪地问:“外公,小姨并没有说要来电话呀?”外公不理我,自言自语地说:“一定会打电话来的,一定!”晚上,小姨真的打长途电话过来了。外公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喂,娟儿吗?”对方沉默了,许久,喊了一声:“爸爸!”外公百感交集,连电话都拿不稳了,一个劲地说:“娟儿,娟呀,是你呀,真的是你呀,爸对不起你呀……”妈妈抢过电话:“小娟吗?等明年香港回归,你一定要回家呀!”“一定,我一定回——家。”
去年的中秋节,我家可热闹啦,真是四喜临门——一喜我家又一栋六层楼房落成;二喜小姨和我家的公司联手开拓美国市场成功,年产值超五千万;三喜提前为外公做80大寿(本地风俗);四喜我在全省初中生计算机比赛中获得银奖。
月上柳梢头时,爸、妈、小姨、姨丈都喜笑颜开地抢着要用不着“奔驰”载外公去村办的四星级酒店庆贺。这时,外公却突然脸一沉,“呜呜”地哭起来。我们都呆了,莫名其妙,七嘴八舌地劝了半天,外公也止不住老泪。倒是妈妈的一句话吹开了外公的一脸乌云:“爸,你的心思我知道,你烦我们天天吃在酒店。今天,我们不去酒店,就在家里吃团圆饭!”
外公这才转怒不喜,笑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全家人哪儿也不准去,就在家里团团圆圆!你们要嫌做饭麻烦,我下厨!”
谁敢让“老太爷”伺候呀?这不,外公话刚说完,大家就忙活开了。哎呀,那个忙呀,那个乱呀,那个热闹呀,甭提了,只有外公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念叨:“今天真好,今天真好!”
简评:以时间词为过渡,以“中秋情”为线索,把40年离愁别绪,娓娓叙来,精取细节,无意渲染,却处处催人泪下。
二、 段首首括句组接结构
首括句就是指段首用以概括中心大意的句子。文章运用几个首括句,更能突出重点内容,也能使读者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如一位同学写的《我喜爱吟诗》一文就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首括句:“沮丧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快乐”,“烦恼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坦然”,“寂寞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美丽”“平静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单纯”。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欢吟诗的原因,使得段落的中心和文章的层次一目了然,富有一种美感。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如果运用几个首括句,先得综合考虑它们的概括性和先后顺序;而后力争语句形式的基本一致,以获得排比句式的效果。
参考例文3
把梦想带给花季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我喜欢诗歌的清新、散文的隽永、小说的新奇、还有杂文的深邃。我欣赏汪国真《感叹》的含蓄,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琼瑶《烟雨蒙蒙》的浪漫,鲁迅《“友邦惊诧”论》的犀利。萌生了文学梦,我的花季更加充实。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妙的名人梦。我幻想自己能拥有国学大师钱钟书的渊博知识、茅盾的满腹经纶和那超人的记忆力;我幻想自己能拥有比尔·盖茨那旷世的经济头脑;我幻想自己能成为21世纪的杨振宁、李政道,为中国21世纪的科学领域贡献自己的才华;我幻想自己能拥有F4、谢霆锋那高超的演艺才能……如果能同时拥有这些,我就成了无师自通、无所不精的博学者了,做个名人该不是一种奢望吧?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五彩的教师梦。我渴望拥有教师那一颗绿色的心,浸染着春天的颜色,生机勃勃,希望无限;我盼望拥有教师那颗属于春天的心,在这颗心中,生长着一棵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我希望拥有教师那颗淋漓再现春天的心,有明媚的阳光,也有飘逸的雾霭;有吐绿的新芽,也有绽放的花蕾;有怡人的和风,也有连绵的细雨。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我的花季便永远沉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
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简评:开头结尾呼应,主体三个排比式的首括句,使得整个结构有一种和谐美。
从上面的两篇例文我们也能看出,这样的结构,主体一般是用散文化的笔调来写景抒情,平平淡淡叙事的不多。显然,这种结构更适合长于抒情的同学。
三、 段间过渡句组接结构
过渡句在文章中承上启下,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由前一层意思过渡到后一层意思,且不会感到中间有什么空隙。叙写几件事时,如果我们采用排比式的段间过渡句来组接主体,也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之美。
参考例文5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膀,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艳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拢了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简评:三个画面是由三个笑容联缀而成的。画面是跨越时空的,作者巧妙地通过过渡句将其衔接起来,别具一种情调。结尾将三个笑容融化在爱的调和里,体现了冰心早期作品中所唱的“爱”的赞歌。
四、 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
叙写多件事时,如果我们每叙写完一件事,就适当地加以抒情,而且这抒情的句子结构又相似,有排比式的效果。这便是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这样来组接主体,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
参考例文6
品 味 初 中 生 活
开学那天,当我迈进一中的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棵棵挺拔的树,树叶嫩绿嫩绿的,在温和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小鸟在一片碧蓝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着,不时卖弄一下清脆的嗓音。好一派清爽的景象!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以后不能经常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我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第一天晚上在寝室里睡,很久都没有入眠,整个空间一片寂静。偶尔有一束月光穿过云层透过窗子照进来,月光是那样的洁白,仿佛带着独一无二的清香。
哦!上初中的感受原来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我得慢慢品味。
第一天上课,我便认识了几位任课老师。语文老师那黑亮的头发仿佛是在象征她的聪明才智慧,眼睛上搁着一副眼镜展示出她的和蔼可亲,第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使我至今难忘;数学老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他的风趣,一堂幽默的数学课就这样一晃而过了;英语老师流利的口语不得不令人敬佩,细致的讲解不得不让人陶醉。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无限的渴望,我得细细品味。
没过几天,学校组织跑步,一向体育成绩差的我不免有些害怕。阳光火辣辣地烫在身上,额头上的汗珠流了下来,我的腿开始麻木了,身上像有块大石头压着。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停下脚步,我也咬咬牙,定定神,又跑开了新的一圈。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我得用心品味。
如果生命是火红的太阳,那么你的感受就是炽热的光;如果生命犹如小河流水,那么你的感受就是起伏的波浪…………让我们来一起感受这一切吧!感受生活里平凡的每一处。
简评:写作上,作者运用了段尾抒情排比式结构。三个“哦!”既从三个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初中生活的品味,也具有了整齐的结构美和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