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共治
1. 如何做好"五水共治"工作
1、一是按照“规划先行、摸清家底、明确重点、近期优先、有序推进”的思路,完善城镇内涝防治、污水、供水、节水各项规划,重点完善城市排(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年年底全面启动11个设区市和若干重点城市防洪排涝综合规划编制,2014年3月完成审查,6月底前完成成果审批和备案工作。
2、二是重点解决城市防涝、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次供水管理等问题,完善水价、电价等联动机制,合理确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和方法。
3、三是落实项目责任和时间节点要求,健全各级建设、规划、水利、国土、民政等部门的分工协作、合力联动的工作机制,将治水工程项目纳入审批程序“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和建设管理效率。
4、四是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以地方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明确各地每年将3% 5%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治涝,除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外,省级财政设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地方加大治水工作力度。
5、五是将治水各工程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省政府对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并对治涝和治污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对城市防涝、治污、供水等设施运行管理状况的检查督察。
6、六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为城市治水工作建言献策。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防治内涝、整治污水、节约用水等相关知识,增强群众参与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自助自救能力。
(1)景观共治扩展阅读:
从经济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治水的投资,就是有效的投资;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在最近几年民间投资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引、政府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好的投资项目对保持有效投资增长至关重要。治水能够为人民提供一大批优质项目,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这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
2. 五水共治后对运河水质的影响有多少
一、什么叫“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五水共治”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有哪些?
县农办: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作用,承担农村“五水共治”政策研究、督查检查等职责。牵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县经信局:按照县域功能区规划,充分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节水宣传,淘汰高能耗。
县环保局:配合做好“三级河长”制度深化工作;严格落实区域限批、限期搬迁、关停整改等措施,淘汰高污染产业;建立水环境联动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从严从重查处环境污染案件,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行政处罚的一律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加强交接断面、主要河流和引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业废水按标纳管或达标排放。
县住建规划局: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一级标准、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快推进截污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管网及配套泵站建设、改造和维护,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县水利局:配合做好“三级河长”制度深化工作。强势拆除侵占河道水面违法建设。落实水面保洁,抓紧生态补水的论证工作。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定期清淤疏浚,改善河流水质,加快河道绿化,丰富河道景观,减少水土流失,提升水文化。
县农业局:深入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种植业测土施肥和农减量化控害工程,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禽养殖场的治理和搬迁,推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对废渣、废气、废水进行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对已经治理的养殖场要进行深度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县城管执法局:全面调查并推进第三产业餐饮行业整治,建成城区第三产业餐饮行业数字城管;以拆违促整治,坚决拆除沿河两侧的违法建设,做到应拆尽拆。
县发改局: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严重影响水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批。
县公安局:加强对水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和非法用酸的打击力度;维护拆违秩序,做好安全保护。
县财政局:统筹保障“五水共治”资金,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县林特局:开展山林护育,对破坏水源地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县旅游局: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旅游项目监管,严控新上旅游开发项目,已建的旅游设施要限期达标整治。
县工商局: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的。
县供电局:对私拉乱接电源的,及时予以断电。
县查违办:协调拆除违法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