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的描写
① 描写景色的优美文段
爱在秋天
最富有诗意的季节莫过于秋季了,多少文人墨客为秋季写了一曲曲的赞歌,他们极力渲染秋的美景,毫不吝惜笔墨,可见,秋是多么的迷人了。
秋最会分配自己的感情,无论走到那里,都会使人感受到它的爱抚。秋最会挑选礼物,它送给每一个人的礼物都各具特色,又用最美丽的爱装饰起来。
秋是那样可爱,使人无法不为之心动,我禁不住秋的召唤,去收集那无处不在的爱意。
秋天的爱在田野里,看!
一片片金灿灿的颜色,满树沉甸甸的果实都是秋的馈赠。秋是慷慨的、无私的,然而它只对勤劳的人慷慨无私,它的礼物是对他们的回报。那遍地的金黄使我想起了春天的迎春花,人们喜爱迎春花的金黄充满了成熟的魅力。
明朗的颜色映入人们的眼中,又化作了浓浓的笑意挂满眉梢,布满眼底。我虔诚地捧起一片金黄,把它放在心底。
秋天的爱在深远的天空中。抬头仰望,满眼都是鲜润的蔚蓝色。偶而,几片轻柔的浮云在眼前悠然的飘动,像小船轻轻地划过。我突然觉得,不是我在仰望天空,是天空包容着我,用它那宽广的胸襟包容着我。此时,我仿佛脱离了自我,完全沉醉在它温柔的怀抱中了。
秋天的爱在怒放的花朵上。那出类拔萃的花朵是菊花。菊花,它既不娇艳也不华贵。但它非凡的气质、傲然的姿态吸引着每个人。在它面前,你会想到“高傲”这个词。是的,它们是高傲的,它们也并没有掩饰傲气,也没有故作姿态,只是凭着自己的铮铮铁骨昂首挺立,骄傲地、坦然地承受人们的目光。我们应该感谢秋天给予我们的厚爱,在百花凋落时,在严寒到来前,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该是给我们最好的赠品了。
秋天的爱在秋风落叶里。秋风落叶是秋天最不可缺少的点缀;有了它们,才能叫完整的秋天。
难怪秋天最深沉的爱总是洒落在叶随风飘、风伴叶舞的时刻,它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可以在一个迷人的傍晚,尽情地欣赏落叶的舞姿,静静地倾听秋风的低唱,任它们牵动着心底那一缕缕柔情。
有人说秋风无情,也许是因为它摇落了枯叶,吹散了温暖。然而,秋风真的无情吗?我认为它“道是无情却有情”。当一丝丝秋风吹过,便带来了秋的消息。它展开笑颜,轻轻地拂去了夏日的烦躁,它翩翩起舞,托着落叶奔向大地……
秋天,创造了无数神奇的礼物,它给予我们深厚的爱意。渐渐地,秋天离我们远去了。
我等待着,期望着它的重新来到,因为———爱在秋天……
② 描写风景的美文。
【 第一篇 】
五月的初夏 作者: 一念放下
年年此日一花开,却是石榴知立夏。杨花落尽浓荫日,芳草萋萋五月天。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带着劳动者的丝丝欣慰,伴着青春浓浓的热情,和这淳淳的舐犊情深,来到了五月,来到了这枝繁叶茂的五月。
我从深春的窗前向着初夏的窗外遥看,那一庭庭的果树,一池池的碧清,一条条幽兰的古巷,一垅垅的麦青,一树树的绿叶,一柳柳青青的垂诞,一山山野花的绽放,看得我如痴如醉。这如水的初夏散发着淡淡的清欢,那些浸染的情怀,让我在这风柔心宁的日子里流连忘返,真的好想就这样安逸的度过这明媚清浅的初夏。
空灵也许才是这一季的曼妙,轻轻折一枝曼舞的藤花,默默挹一口熏得游人醉的暖风,偷偷咂一下来时路不减的绿荫,就这样时不时来撷取这初夏的容颜,时不时来戏谑这浅夏的味道。
五月的天,淡阳初夏,湿暖的光滋养着万物。林下树阴成片,簇簇间点缀着片片粼光。润白的槐花儿,紫粉色的梧桐花儿,还有这艳红似火的石榴花儿,都好似接到通知一样,一个儿接一个儿的在天地之间尽情的挥霍着悠悠的花香。
你听,说不定,闭上眼,竖起耳朵,就可以听到这夏花“你追我赶儿”的嬉笑声,就可以闻到这亲切的阵阵花香。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或着薄衫,或着半袖,从容自若的穿梭在春夏之间,逍遥在天地之间。
这时,就连天空偶尔飘来的几许云彩,偶尔洒下的几缕微凉,都显得那么的迷人,这么的让人沉醉不已。此时,真的好想,闭上眼,竖起耳朵,听这夏花盛开的声音,听这微风滑过的微凉,仿佛这一切的一切就只是为了初夏,就只是为了跟我们一起美美的享受这淡淡的温暖的五月阳光。
韶华似水,时光绕指渐行,还未来得及赏透悟透这如痴如醉的晚春,初夏就毫不客气的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洁的清梦,悠然地坐在了季节的肩头,停留在有你有我的彼岸。
我曾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的云儿;我曾躺在屋顶上,看那漫天的星儿。但却不知那片云儿,才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才是放飞的希望;那片星空,才是灵魂深处的流星花园,才是诺下的地老天荒。难道,那希望放飞的一瞬,那流星滑落的一刹,就只是一杯倾城一杯醉,就只是一杯销魂一杯欣慰。那么,何人忧伤何人醉?
【 第二篇 】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作者: 一念放下
四月,虫儿低吟,绿意滴翠,阳光明媚,嫩枝娇花羞含情,最是一年春好时。瞧,风轻轻,云淡淡,温暖的阳光,和熙的春风,远山近水都无不在一片温润明净春日里,弄了诗意,一枝嫣红醉了流年私语……
时光清浅,体会着这世间的美好,哪儿都被写上了美丽的字眼。在这醉着含香的四月,一份誊着花香的眷念,又是否总会在心中千回百转?是矜持的清醒,孰是这心灵的跃动,神思的空灵?
随便,走在一条小径,总能邂逅一树繁花,脉脉绿意。春的眉眼间,季节深处的絮语就这样浅然婉约成了一抹温香不经意间轻触了心中的柔软。眉间的柔情,嘴角的浅笑,还有那心底对春天的无限渴望,都瞬间和着这四月的一树树花香,酿成了这一坛爱的原蜜,“这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顺着阳光温柔的轨迹,分分秒秒都在眺望。“花在枝头俏,鸟在枝头叫。”一朵朵绽放的喜悦,一枝枝青翠的蓊郁,生活的美好与诗意不禁迎面拂来。恬淡清新诉说着清丽的主动,花韵般悠绵的情思在微风中轻轻的滋长。
或许,这温润的生命里最温暖的相遇,莫过于四月这一场春意盎然的重逢。春风送暖,满目葱茏,鸟语花香,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欢歌。一页春情,几浅诗意。匆忙间短暂的搁浅,时光恍留的一刹那。窗台上掠过的一缕阳光,午后发呆时不晓一丝的微风拂面。
花树下静静的等待,侬是否又能听得懂那首曾经熟悉曲调的悠扬?霎时的相逢跟着希翼的光,为这人间四月诺下了一个永久,“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又或者,我们还会不觉低眉浅笑,轻抚这一朵光阴的美,或轻倚四月,折一枝柳在这大好的四月,听任在笛声里悠然自醉。
春儿在万紫千红中着色,心儿在缕缕阳光中翩飞。“生命里有了春天,便有了希望。”盈一抹微笑,念一个浅浅的回眸,四月那最美的风景正沿着时光的藤蔓默数着这一朵朵花开,抖落这一身的花瓣,欣然落在您的眉弯,将一些人、一些事都统统隔到了光阴的对面,枉留您和风深嗅花香,汲取这人间四月天的余味。
凝眸时光,静语流年。人生的风景,说到底就是心灵的风景,人生的菩提。转眼四月又尽尾声,芳菲醉心醉人,眸中的眷念,心中的呼唤,云水禅心着四月的气息,不觉长出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日子。弹指流年,不落痕迹。其实,四月的这些花儿也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曾静静的开过。
您又可曾清楚的记得,那这一场花开她婉约了谁的经年往事,还是幽幽的暗香沁人心脾,洇染了灵魂深处的这份脉脉深情。正如有些爱,不是非要到达,只是为了给平静的生活徒添一份喜悦。或许,红尘牵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安静的角落,用来盛一首诗、一段情、一处风景、一朵温情的花开。
又或者,我们总以为兜兜转转间能找到更好的自己,但实际上,自己早已迷失在年轮里,又甚至我们渴望时光还能再来一次,可却不再是那个少年。不如,就好好生活,好好爱。让温良的时光在平静的水面上,泛着丝丝涟漪,给生命留一点罅隙,给自己留一点安静的时间,来平和的品读心音,聆听时间留下的这份回味绵长。
栖息在时光的深处,时刻静静的为您守候。生命是一场花开,那些光阴沁染的情怀也总是停留在了记忆深处,让所有经历的风景都定格成了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感动。
人生没有重来,那么,请让我们执着于自己的内心,一直微笑向前。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光,只愿每天都沁着暖,在心中留一处原乡,给心灵刻刻时时安个家,让心儿她永远都活在这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③ 描写景色的佳句
☆. 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令人向往,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
☆.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 秋天的天空里,团团白云像弹好的羊毛,慢慢地飘浮着。
☆. 有人说,秋天是寂寥和凄凉的。也有人说,秋天是一种美丽和希望。秋天,这个季节,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更高层次的责任和美丽。这种美丽不是表面的,不是外表的,这种美丽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是满枝头挂满的果实,还有经历了风雨后满园盛开的花朵。
④ 长城景色描写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县境内,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是明代长城的精华部分,自古就是“京师北门,长陵玄武”的要地。
慕田峪长城旅游风景区山峦重叠,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松柏苍翠,果树满坡,四季景色绚丽。春季群芳射蕊
,争奇斗妍;夏季满目青翠,绿荫遮日;秋季果实累累,层林尽染,是观赏红叶的好地方;冬季如遇雪后,峰峦树梢,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被中外游人誉为“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
旅游风景区内建有体现大自然野味情趣的“鹿鸣动物游乐园”,流满诗情画意的“中华梦石城”和惊险剌激的“施必得滑道”。
⑤ 关于景物的描写
1、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2、仰首望上去,湛蓝的天空下,阳光灿烂地做着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悬崖峭壁奇石怪垒的身架,更是把人们所有的崇敬和赞叹都写在了高处。
3、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4、炎炎的太阳,高悬在世界的当空。红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地面着火了,反射出油一般在沸煎的火焰来。蒸腾,窒塞,酷烈,奇闷,简直要使人们底细胞与纤维,由颤抖而炸裂了。
5、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6、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7、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8、田野里,美在那里跳舞!春天,田里禾苗绿油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绿精灵在跳舞。转眼秋天了,田野里一片金黄,一阵微风吹来,层层梯田翻金浪,沉甸甸的稻穗摇摆着躯,仿佛一个个黄精灵在舞蹈。
9、秋天已到,虽然还未在福州感受到这般凉意,但是却不免会思念起家乡的秋天,这时候我窗前的梧桐树是不是已经穿上金黄的外套?放几张秋天的景色 图片和几句古人描写秋天的诗词,权当抒发自己的思念。
10、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11、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12、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13、我喜欢,我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冬天可快乐地打雪仗。我喜欢,我喜欢鹅毛大雪的冬天。因为冬雪是那么赏心悦目。冬天给人们带来特别的惊喜,北国风光是那么吸引游客。人们在雪地里尽情地划着雪橇,欢乐的笑声响彻云霄。
14、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⑥ 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三、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6)美景的描写扩展阅读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⑦ 安静景色描写
1.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好象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2.最喜欢早上,好像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中午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忧伤,晚上最难度过,日日如此。
3.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似乎可以清楚的听到东南角的那个同学有韵律的呼吸着。
4.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5.夜已深了,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晚风吹拂着人的面颊,感到阵阵清凉。
6.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7.格斯挺直了腰,瞪着别格,随即又瞪着道克,道克正望着前面窗外。
8.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郎。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心犹如一泓碧绿的泉水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9.夜,静了。窗外的灯火通明,窗里的一席落寞。或许有一天,我会安静看世事变迁、云卷云舒,然后告诉自己,别那么执着。
10.路还是路,走的人还是我。没有被你记住,只有被风遗忘。出尘世的独你,看风景的独我。
望采纳,谢谢!
⑧ 描写景物的好段
大山的呼唤
青青的山,凉凉的水,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切的一切都使她难以忘记。
记得小时候,顽皮的她经常在山间玩耍。那幽深的树林,曲折的小路,经常使人迷路。而她,在山里住了七八年的她,天天在小树林里玩耍的她,那里就像是她的家。
多少次,因顽皮被父母骂,多少次,因乱跑而迷路,但她,始终没有改变那顽皮的性格,也始终没有改变对那大山的喜爱。
那一年,她带着全村人的嘱托,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离开了大山,进了城。走在那出山的小路上,倔强的她哭了,哭得很伤心。
十几年过去了,她又回到了大山的怀抱。现在的她,童年的稚气没有了,言谈中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富贵。她仍喜欢大山,喜欢它的树木,因为那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随着她的归来,大山上耸起了一座座工厂,人们也住上了小洋楼。人们感谢她,信任她,是她,给人们带来了金钱,带来了幸福。
然而,她不只带来了这些。她的到来,使农民那勤劳简朴的作风渐渐淡化,也带来了另外一件更可怕的事……
从那以后,出去闯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没有忘记大山的哺育,都回到了家乡,为人们致富。村里那一根根耸立的烟囱,被人们看作骄傲;那隆隆的伐木声,被人们当作自豪。人们越来越富,大山越来越秃。
终于有一天,狂风带来了沙土,淹没了这个村庄,淹没了人们那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聚宝盆--工厂,也该
⑨ 景物描写精彩片段
天空,是一块怎样的地方啊!它宽广无边,它深邃无际,时时刻刻透露神秘。而白云,像是它的神秘面纱,遮来荡去……
春天,大自然一片生机,天空则设计了一个优美的背景。淡蓝的颜色,有些透明,像一块在强烈光照下的蓝宝石,无暇的找不出半点疵瑕。云儿也不知上哪儿玩去了,剩下个特大特明亮的太阳,照得天空泛白。万物在这背景下都是那么的奇妙美好,无处不弥漫着阳光的气味。天空,多么像一位诗人,创造了春天这么美的意境!
夏天,天空成了一位性格古怪的老头。心情好时,万里无云,天空空旷得让人心里有点慌,太阳把天烫了个大窟窿,阳光无情的像利剑一般射下。心情坏时,天边起了一丝黑色。慢慢的,一点一点忧愁爬上了天空这个老头的脸。越来越多的乌云压过来,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天空要塌下来。太阳吓跑了,天空昏暗了,恐怖临近了。终于,天空发怒了,怒号着散出道道闪电,把雨倾盆洒出,仿佛要覆灭整个世界!但风雨过后,天空又变得慈善了,怜爱的洒下道道光芒,让大地重新获得光辉。天空,多么神奇,古怪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秋天,天空好像为了迎接丰收而特地打扮了。让白云把天空擦了又擦,最后像湖面一样平静,像大海一样深沉,蔚蓝色浸透到空气中每一处。望望那天空,那么高,那么宽,把人的心都给弄得开阔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只只大雁飞过,留下美丽的瞬间,喧染了一种凄凉美,更是把天空映衬得更高不可及。天空,多么的美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冬天,寒冷北风把天空也给冻结了,一片灰白。片片灰色的乌云凝固在天空,露出严肃的面孔,不由得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这是一个凄惨的季节,天空也一直板着脸,不时地洒下雪花除去单调和寂寞。无奈地等待春天的来临。天空,多么凄惨,但也孕育着希望!
拓展资料
景物描写的简介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 模糊”、“ 惨淡”、“ 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