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观
『壹』 什么是园林新景观
走向新景观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是针对旧的传统中国园林 而言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诗情画 意……并不是它们不优秀,而是它们离我 们太遥远,离当下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方 式和现实的环境需求太遥远,离我们要解 决的问题太遥远,离当代中国人的身份太 遥远。 当代人的生活、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 和环境挑战、当代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有 新的对策和设计表达,这便是新景观,当代 中国的景观设计。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是因为应对了新的问题: 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生态与环境恶化、人地 关系的空前紧张。不管我们的前人多么优 秀,他们都不可能为我们预设应对这样前 所未有的挑战的对策。 当我们看到不久前圆明园遗址翻新改 造中茂盛的乡土野花和杂灌——那些土生 土长、那些不需要任何灌溉、不需要任何人 工维护的本土植被——被无情地铲除,而 代之以牡丹芍药、海棠桃花——那些需要 精心管理、灌溉的,高成本的“园林花木”, 并美其名曰“美化”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 看到,旧“园林意识”是如何不适时宜,它 们不但没有为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做出贡 献,反而增加了城市的生态与环境负担。从 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的 所谓自然天成、天人合一,如果用当今的环 境现实和生态伦理去评价,是何等的虚伪 和空洞。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是因为作为景观使用者 是新的中国人:他们不再是士大夫,那些曾 经使中国园林充满诗意的晦涩的典故和经 文,已逐渐变得陈腐如西文中的拉丁语,高 贵却渐被尘封;不管我们的社会精英们如 何努力倡导文言古文,年轻的一代却以“坐 地日行八万里”的不屑和轻松,乘网络的时 代列车,忽悠而去;那种“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的园林风月,那种“留着残荷听 雨声”的庭院雅致,在当代恐怕是只能用孤 独落寞和衰败凄凉来形容,旧的诗意,在新 人面前则是地道的空洞和无病呻吟;古筝 和昆曲的蔓径和碎步,怎能容忍摇滚和迪 斯科的节奏?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是因为现代科学是因为现代科学是因为现代科学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与技术与技术与技术与 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生态学和景 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钢筋水泥、玻璃与钢及各种 人工材料,都使经验的《园冶》成为过去的 遗产。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还因为我们有了新的艺 术可供借鉴和融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的表达,环境艺术、装置艺术的体验,多媒 体艺术的空前繁荣,都为新景观创造提供 了创新的源泉。 当然,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也是针对也是针对也是针对也是针对““““城市美城市美城市美城市美 化化化化””””式的展示性景观而言的式的展示性景观而言的式的展示性景观而言的式的展示性景观而言的:那些充塞在我 们的城市里,侵占我们的公共空间的巴罗 克式的纪念性的轴线和广场、堆砌的图案 与符号、收珍猎奇与巨木异卉……并不是 它们不壮丽、气派仰或现代,而是它们与中 国封建士大夫的园林和景观同样,甚至更 挥霍无度,离平民更遥远,离改善我们所面 临的严峻的人地关系更遥远,离当代中国 人的民族身份更遥远。 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所谓新景观,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 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作为对新景观的探索,这里发表了几 个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案例,选择小尺度来 说明,是因为它们可以与相当尺度的旧园 林相对比,而实际上景观的概念远非这些 案例所说明的,它本质上是土地的概念它本质上是土地的概念它本质上是土地的概念它本质上是土地的概念。。。。这这这这 些案例中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些案例中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些案例中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些案例中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它们可以它们可以它们可以它们可以 作为作为作为作为““““新新新新””””的注解的注解的注解的注解:::: 第一第一第一第一,,,,场地与地域性场地与地域性场地与地域性场地与地域性:场地的自然与文 化遗产,自然过程和格局,场地所在地域的 自然和文化特征都使新的设计带上不可抹 去的烙印。保留、再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一 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 用与审美功能,是新设计的基础,哪怕是野 草和生锈的机器,都在表达场地对设计的 要求。 第二第二第二第二,,,,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顺应自然 过程,尽量让自然做功,利用乡土材料和本 土植物,使新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 少,并有利于生态条件的改善。 第三第三第三第三,,,,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关怀:亲切宜人,满足每 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 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非人性化的展示性 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 第四第四第四第四,,,,现代艺术的融入现代艺术的融入现代艺术的融入现代艺术的融入:现代环境艺 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与景观的结合, 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 乡土的本底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综上所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新景观 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白话”景观的 特色。
『贰』 如何用新思维创造新景观
活学活用是一种财富。
经营的世界天地广阔,五彩缤纷。它给每一个肯动脑筋的经营者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机会,它也给企业家和企业带来了赚取财富的机会,能否活学活用是其中的关键。
善于活学活用的生意人,在生意的发展中定然会走向成功与卓越,定然会获得财富,实现其人生价值。智者与愚者的差别,并不是明明白白地在脑门上写着的,而是隐逸于他们的经营思想行为、日常生活及立身处世之间。智者胜,较之于常人,有时仅胜于一念之差、一思之异、一谋之别;有时则胜于三载之功,十年之苦,半世之劳。智与非智因一念之差而造成经营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
倘若生意人缺乏这种应有的经营眼光和活学活用的精神,通常会“闻得鸡好卖,连夜磨得鸭嘴尖”,一哄而上,硬往一条道上挤;盲目开发新产品,不考虑市场占有率有多大,各种层次的消费者各占多大比例,发展前景如何;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等等。这就是缺乏经营谋略的表现。
成功的生意人往往在那些有利可图而又无人涉足的空白领域兴起,往往在与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根本不同的境界上思考,往往在风险大但效益高的市场中搏杀,往往是敢于提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经营观念,这恰恰是其有“志”而又有“智”的过人之处。
广东华隆公司总裁卢俊雄,家产已超过亿元,而当初他创业的时候,却是半分钱也没有。他靠做旧书生意积累了最初的财富。旧书生意使卢俊雄脑子变得聪明了,知道了如何赚钱的一些门道。但真正使卢俊雄发财而成为亿元富豪的,却是一次意外的事件。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卢俊雄的命运。
1980年的某一天,卢俊雄到广州白云宾馆去进些专门卖给华侨而不是老百姓的书,想拿到大街上卖给老百姓,满足普通人的猎奇心理而多赚些钱。结果,还没有得手就被作为嫌疑分子给扣住了,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才放他回家。他的父亲听完了他的陈述之后,和蔼慈祥地对卢俊雄说:“孩子,就算穷一点,也要穷得有志气。要赚钱没有错,但要光明磊落,不能再这么干了。这样吧,我给你三本邮票,你去集邮吧。”
就是这次被扣事件,就是这三本邮票,彻底改变了卢俊雄的一生。卢俊雄拿着三本邮票,他所要做的,并不是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点靠卖书卖报赚来的本钱去当什么集邮专家、邮票收藏家,他的目标是发财,是赚钱,所以涉足邮市的第一步,他便当起了“炒”家。
邮票市场和其他行市不同,它有着极为独特的游戏规则,邮票价格的总趋势永远会上涨。一般邮票的升值率为30%(年均数),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且远远大于其他生意。卢俊雄看准了这一点。
还在初中二年级时,卢俊雄就筹建了广州市第一个自发性质的中学生社团“省实集邮社”。当时,卢俊雄只是帮助爱好集邮的学生代买各种邮票,而从中捞取一点点“劳务费”。
随后,卢俊雄利用邮市中的一条规则,“邮票无国籍,凡200枚以内的邮票夹在信封里邮寄无须纳税”,开始步入了国际邮票市场。
1986年底,还在念大学二年级的卢俊雄又创下了一个惊人之举:他要给深圳大学那些勤工俭学者从广州批发贺卡。更绝的是,卢俊雄不要当年的时鲜,而指明只要去年的积压货。在这一点上又一次显示出他非凡的生意眼光。因为地域不同,这些在广州的积压品到了深圳,依然是新鲜抢手货。奇迹就这样创下了:10天之内赚到3300元。
1987年,卢俊雄用卖贺卡赚来的钱办了一份《南华邮报》,并将报纸免费寄给全国2000多名搜集来的集邮爱好者,仅在1月份就做成三万多元的邮票生意。1987年5月,《南华邮报》发行达5万多份,营业额达30多万元。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大陆第一邮商的地位,并为其后来投资房地产积累了经验和资金。
卢俊雄的发财轨迹明明白白告诉每一个求财者,即使你一无所有,或者你曾经拥有却在一夜之间变得身无分文,你也不必担心,不必害怕。生意人只要有足够的胆识,足够的机智,就可以无本生钱。
『叁』 新景观一日游珠宝店骗局
去消费者保护协会吧,不能就这么算了,把以前受骗的人也找出来一起
『肆』 从达摩克利斯之剑到新景观 阅读答案
原文"达摩克利斯(头上)的剑"的意译,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或到来的杀身之祸。此典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故事出自西塞罗的文章<图斯库拉谈话录>)。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dionysius(公元前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可靠。廷臣达摩克利斯damocles讨好国王狄奥尼修斯一世,经常大肆吹捧国王财势双全洪福齐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明显有篡位的野心。国王于是用形象的方式向他表示警告并告诉他国王的忧虑。
迪奥尼修斯dionysius有意布置了一次宴会,让达摩克利斯在宴会上做到国王的宝座上。于是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制的王冠,坐到国王的宝座上。当他举起酒杯,突然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达摩克利斯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只想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王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天都在威胁我的危险象征。这把剑我天天看见,它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侯什么人或物就会斩断那根细线。或许哪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临国的国王会派兵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杀身之险与权力同在。从此达摩克利斯不敢再有造次之想。
『伍』 历史:清末民出新景观
清末民初新景观
政治符号的变化 移风易俗 活动的影像
一、政治符号的变化
清朝的国旗、 清朝的国旗、国歌 中华民国的国旗、 中华民国的国旗、国歌
清朝的国旗黄龙旗
《巩金瓯》 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巩金瓯 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皋, 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皋,帝国 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今译为: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 今译为: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 百姓欢欣鼓舞, 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 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 事,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 大清帝国有上苍的保佑, 大清帝国有上苍的保佑,像天不 会坍下,像海不会枯干。 会坍下,像海不会枯干。
清朝的国歌
五色旗 中华民国的国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民国时期的国歌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锦绣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 锦绣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世界和平永保。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二、移风易俗
剪发辫 改称呼 易服饰
革命军在街 头剪辫子
青年时代 的孙中山 剪发后的 孙中山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 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嗣后各 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嗣后各 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 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 先生, 不得再沿前请官厅恶称。 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请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称呼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党 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民主
男士服饰
西服 中山装
女士服饰
上衣下裙 旗袍
西 装
中 山 装
民 国 时 期 女 士 礼 服
传统旗袍
现代旗袍
三、活动的影像
照相: 照相:
发明于19世纪 年 发明于 世纪30年 世纪 年代后传入中国。 代,40年代后传入中国。 年代后传入中国 我国第一家营业性质的 照相馆出现在上海。 照相馆出现在上海。 诞生于1895年的巴 年的巴 诞生于 年传入中国。 黎,1896年传入中国。 年传入中国 20世纪 年代无声电影 世纪30年
代无声电影 世纪 发展成为有声电影, 发展成为有声电影,逐 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电影: 电影:
慈禧太后照片
慈禧太后照片
茶园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1905年中 年中 国第一部自拍 电影《定军山》 电影《定军山》 摄制完成, 摄制完成,这 是一部京剧艺 术记录片, 术记录片,它 揭开了中国电 影事业的序幕。 影事业的序幕。 图为该剧剧照。 图为该剧剧照。
这是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剧照, 这是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剧照,当时这 部影片在上海连映84天 部影片在上海连映 天,创造了当时影片放映的最高 纪录。同时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 纪录。同时在 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 荣誉奖” 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早期中国电影 电影诞生于1895年,次年即被输入中国。 年 次年即被输入中国。 电影诞生于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 年 月 日 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 洋影戏” 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905年 世纪初。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 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 定军山》片断, 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 部影片。 部影片。 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 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 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 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 年 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照相技术何时传入中国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 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 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 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 依蒂耶( Itier,1843-1846在职 在职) 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1846 年带进中国的。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载: 年带进中国的。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载: 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广州,见到取影器的记述。 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广州,见到取影器的记述。因此 有人推断: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 1846年 中英《 有人推断: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年,中英《南京条 签订的第四年。那时候, 约》签订的第四年。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的人 日渐增多。 日渐增多。“周寿昌看到的这架照相机就是进入广州 的西方人带进来的。 所以,至迟1846 1846年照相机已经 的西方人带进来的。”所以,至迟1846年照相机已经 传入中国。 传入中国。
『陆』 新景观是啥意思
人文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的景观
『柒』 长春公园添了新景观,新景观是用什么做的
长春一处公园又增添了新颖的景观,而这一次的景观使用材料非常特殊,是用生态木屑做的。
其实对于公园的景观设置就是应该遵循环保,有些公园为了可以招揽游客,根本就不注意后果,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这样做原本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用木屑在空地上进行绘画,十分的有创意,看起来也相当有趣。因为是中秋节,所以特地画上了月亮和玉兔,之后还可以利用这些木屑再呈现出其他画面,而这些木屑也可以长时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