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道路坡度
㈠ 景观道路设计规范有哪些
景观道路设计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钢结构设计规范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1、木结构设计规范
12、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㈡ 景观中多少坡度以上,要求设置台阶。
百分之10
㈢ 景观格局的坡度分布特征
本文在ArcGIS工作站下,把1987和2000两期林地资源分布图和地形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建立起研究区域内林地资源在坡度上分布状况,进而研究不同时期林地资源的变化情况,如图4-11、图4-12。
图 4-11 林地与坡度叠加的分布图( 1987)
对坡度和林地资源叠加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林地资源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情况,用面积表示,结果见表 4-3 和表 4-4:
图 4-12 林地与坡度叠加的分布图( 2000)
表 4-3 坡度和林地资源叠加的面积( 1987)
表 4-4 坡度和林地资源叠加的面积( 2000)
对坡度和林地资源叠加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景观要素在不同坡度的面积分布图,结果见图 4-13 ~ 图 4-15。
图 4-13 林地在不同坡度的面积分布图( 1987)
将坡度分为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进行景观格局在不同坡度带中的分布统计。从图4-14、图 4-15 可以看出: 无林地、云冷杉林、落叶松、白桦和杂木有一半以上分布在 0 ~ 5°的坡度范围内,分别为 67. 5%,65. 8%,83. 8%,87. 9%和 85. 0%,阔叶混交林也有一半的部分分布在该区域,说明这一坡度范围最适宜于林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景观类型比较丰富。其次分布比较多的是缓坡,斜坡和陡坡的分布面积较少。变化较大的是混交林有向平坡发展的趋势,由 1987 年的占总面积的 67. 4%增加到 2000 年的 90%,说明林业经营为主,因为小的坡度范围适合人类生产活动。柞树有向陡坡发展的趋势,由 1987 年的占总面积的 76. 4%减少到2000 年的13. 5%,相应的缓坡和斜坡所占的面积有显著的增加,缓坡由1987 年的占总面积的 18. 8%增加到 2000 年的 50. 9%,斜坡由 1987 年的占总面积的 4. 2% 增加到 2000年的 26. 6%。阔叶混交林有向缓坡和斜坡上移的趋势,在 1987 年阔叶混交林中平坡占78% ,减到 2000 年的 19. 2% 。缓坡的比例由 36% 增加到 57% ,水胡林在缓坡的面积显著增加,由 48%增加到 63%,白桦在平坡的面积比例明显增加,58. 6% 增加到 87. 9%,杨树在平坡的分布从 51. 3%减到 31. 3%,而缓坡则从 39%增加到 53%。总之,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景观的空间分布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这主要取决于森林经营和不同树种的适应生长能力。
图 4-14 林地在不同坡度的面积比分布图( 1987)
图 4-15 林地在不同坡度的面积比分布图( 2000)
㈣ 园林设计中主路坡度最好是
游步道坡度不要超过12°
但坡度受路面材料、路面的横坡和纵坡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等因素的限制,
一般水泥路最大纵坡为7°,
沥青路6°,
砖路8°。
㈤ 山地道路的最大坡度
根据公路等级,最低等的四级公路山岭最大坡度为9%。如果超过了,就是等外公路。很多山区公路都是等外公路,坡度高达20%。
山地景观道路的处理。当道路坡度在6%以内时,可按一般道路处理。当坡度大于6%-10%时,应按等高线做山路,以减小坡度。如果山路纵坡超过10%,人们下山时会感觉站不稳,需要设置台阶。如果坡度小于10%,可以在本地设置台阶。山路每走15-20步,最好有一段相对平坦的路段供人休息。
(5)景观道路坡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山地行走中,有很多种岩石斜坡和悬崖。所以攀岩是登山的基本技能。在攀岩之前,要仔细观察岩石,仔细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岩方向和路线。
2、在靠山公路上行驶时,注意靠山一侧的道路,尽量选择路中间或靠山一侧行驶,不要游览悬崖下的深涧,以免分心和恐惧。
3、山路上有许多弯道。在连续曲线上行驶时,车速应缓慢。注意行驶距离。山路上的行车距离应大于一般水平道路上的行车距离。两车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接近转弯穹顶时,车辆应先鸣喇叭通知对方车辆可能来或非机动车可能在道路右侧行驶。
㈥ 园林中道路的排水坡度是多少,广场排水坡度是多少,草地排水坡度是多少
一般情况为坡度不低于2%;
2%理解为平原地区的通常最低排水坡度,如果基面过于平内坦(低于2%)则不利于排水,需容要人为通过工程手段形成2%的排水坡度。
排水坡度没有上限值的规定,坡度上限需要考虑交通要求和构造稳定的要求。
㈦ 园林道路能计算坡比吗
起伏很大吗?按表面积测量就是了。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
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如图1)。
图1
3.园路的线形设计和布局
3.1园路的线形设计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3.2园路布局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
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4.1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4.2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4.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4.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5.园路的铺装设计
5.1园路铺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图3
图三
园路可根据景观要求选择提高路面的艺术效果。将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作,在园林中用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特色。在园林中,铺地的纹样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铺地纹样具有空间的指引性,在长方形的空间中装饰重点在道路的两侧或对整条道路进行装饰,或强调某路的起点(如图2)。圆形、方形、十字型等形式的空间,具有向心的指向性,重点在中心:L形的空间具有转角的指引性,也是装饰的重点。根据不同场地的功能对地面进行铺装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如休息场地的地面,设计成带图案的地面,或卵石镶嵌成各种纹样材料的选择,看是否与环境协调,一般选用自然化、乡土化、石才、石板、天然石块、鹅卵石等在清静、淡雅、朴素的林间小道,设计嵌草路面:在草坪中点缀步石 (如图3)。石的坚强、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从不同素材中看到了美。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以香港的仿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方法,将卵石铺地配以山石和日本式的石灯即满足了居住区居民的健身休闲的目的,又是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供人们欣赏。休闲、娱乐的小广场铺装设计应该做成镶嵌花纹的铺装(如图4)。
5.2 园路铺装的排水性
图4
通常园路是排除雨水的渠道,为了防止路面积水。所以,园路的设计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横坡为15-20%,纵坡为10%左右铺装设计要注意透水透气的设计,以免积水,如嵌草铺装增加地面的透气排水性。
㈧ 景观堆坡坡度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不要超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