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研究
A. 西方风景画和中国风水画在出现时间、材料、表现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风景画是landscape,过去认为它最早是从德语过来的,后来变成英语的landscape,表现的是风景、山川、河流这些内容。其实西方人写的美术史里面把我们的山水就叫做landscape,所以中国的山水和西方的风景是一个概念。中国人之所以叫山水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是所谓的“仁智之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者搁在一起的时候,“山水”听上去可能更符合中国人对风景的理解。但是如果一定要去追究的话,其实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大于差异。
很多人对西方的风景画可能有误解,认为风景画就是地质画,是简单的复现。其实不是,它起初是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的,是理想化的一种风景,有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自然山川的理解。虽然工具上有差异,但两者在内涵和精神追求上基本上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西方的风景画兴起相对中国较晚——中国山水画理论在魏晋时期就有了,隋唐时期有李思训、王维,五代宋时达到高峰期,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西方的风景滞后一点,很长一段时间风景作为主题绘画的陪衬出现的,比如一个人物和具体的事件,背后是风景,背景和人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或者暗示发生的地点,背景实际上是对主题人物的说明,说明人物的人格,比如说高尚的人物背后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等等。最早的风景画是16世纪初的一个叫阿尔特多佛尔(Albrecht Altdorfer)的一个德国画家创作,后来由尼德兰人继承,他们的作品里大量表现风景。17世纪的时候风景画真正独立出来。为什么形成呢?因为大家对风景的喜爱,这种对风景的喜爱一方面是大家对自然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城市化,城市化导致人们对城市生活不满,他们更希望在乡村乡野自然环境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当然在西方的艺术史中,从文艺复兴以来,风景一直被认为是次一级的画种,最重要的是历史画。但是画家们有意识地在风景画中灌注其他内容,比如英雄式的风景,洛兰和普桑的一些作品就将古希腊的故事加在风景里面,风景中的故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多的看到是自然风景的表现,很多人认为这也是风景画的凸显。还有一种是田园牧歌式的风景,这种风景更多强调的是风景跟田园诗之间的关系。早期的西方风景画跟中国山水画缘起接近,有一种移情作用在里面,让观者有一种心灵的舒畅,宗炳在《画山水叙》里就说山水可以畅神,后来才比德于物,将山水象征高洁,成为知识分子和文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东西方的山水风景其实是一体的,都融入了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从实践的角度谈一下对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之间的理解。
这个过程伴随着两种不同的文明,或者是两个不同的艺术进程,有的时候相同,有的时候相异。从艺术精神上的永恒角度讲,大家的精神诉求应该是比较一致的。但是从写生和观察、表现自然的角度,我觉得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宇宙观、审美观导致了各自在面对相同的事物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在黄山写生对话中体现得比较清楚。我自己觉得有两点,一个是相对于我们的东方山水而言,西方的风景更侧重于视觉的体验;相对于西方的风景而言,中国的山水画更侧重心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这就导致了最终的风景画和山水画呈现的结果不一样。第二点,我认为西方的风景画可能更多地把视觉建立在科学的观看和研究基础之上,透视、结构、空间关系,特别是三维空间在平面画布上,中国山水画可能更多的建立在人文哲学观的基础上,而不是西方的自然科学价值观基础上,所以我们中国的山水画在最终呈现的时候更多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我说现实是指视觉中的现实,西方的风景画在这一点上更多的侧重于相对客观的描写,由于上面说的这两点原因的不同,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自然写生的时候是艺术创作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当面对黄山的云峰、树木以及整个境界的时候,会觉得手中的材料、纸张或者颜色,作用特别小,很难用来去捕捉或者记录。我自己学习绘画更多的还是了解了关于西方风景画的观察表现方法,这样的方法在黄山上很难有效——当一片云彩飘过来,你在云里面逐渐地再次看清,你先前看到的对象以已经跟现在看的不一样了,这对于写生而言非常大的挑战。我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黄山的精神性的象征上,在琢磨什么是黄山的特点,什么是黄山的精神性的东西,尝试着用笔去表现它,这个时候我发现写生的性质有点变了,它既不是东方的山水画的写生,又不是西方风景画意义上的写生。我想对于现代画家到黄山上写生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画家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游遍名山大川,也不可能像西方风景画那样画一种传统风景画,我想两边都做不到,只可能做出自己应有的判断和选择。
B. 现代风景画艺术特征
中国的画是写意!她是在写实的基础上
而外国的画是写实
他没有达到中国画的境界
中国画的境界更高一些
中国画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的
太似那就太俗 不似那就不是画
中国画突出一个意境她是一种更高的表现手法
解说词:西方绘画艺术概括地讲有两大派,一是写实派或称具象派,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方式是纯客观的,始终贯穿着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画家观察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对景写生。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所以,画家的功夫都用在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和光影上,不允许增加任何个人的意念和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表现X光、红外光谱、光速、激光照明效果等,用肉眼看不到的内容和画派,意在进一步从画面上体现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二是抽象派。西方艺术贯走极端,艺术家们在对具象写实感到厌倦以后,从印象派开始,仅在数十年内,有些人就从具象这个极端急剧转到抽象——另一个极端。抽象派与严格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写实派正好相反,创作方法是使自然物象变形,追求抽象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或用光色和几何形态的抽象组合形式表现个人主观的思想体验,甚至是潜意识、下意识,以及种种隐秘的心理。随着夸张变形的创作方法越来越走向极端,有些人甚至干脆丢掉画笔搞起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某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前卫,实际是远离现实,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观念,越来越趋向病态的自我表现,给正常的艺术发展造成重大干扰和破坏,也必然难以引起观者的共鸣,无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欣赏的课上学习和老师的精心讲解,我对中西方绘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中西绘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我们先说说中国绘画。中国画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我以不能用它来形容中国画了)得意境美。她从不把真实地表现自然作为自己的目的。她所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源于现实又包孕着画家的主观思想的人格化自然。而西方绘画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和模拟。西方绘画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我不敢说那一种好或则坏。中国画描绘的是心灵的故乡,而西方绘画描绘的是生命的家园。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又取决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又取决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萌芽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成熟与封建社会先秦时期。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作整个自然的一部分铸就了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与此相关,它找就了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对自然的眷恋使中国人将山川是作民族的母亲。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
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也许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放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中是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C. 求一篇论文 当代风景画的社会价值取向 我是本科生啊 帮心爱的研究生姐姐弄得 求大神指点啊
首先,哥不是大神,所以哥的话不多,你懂的。
风景画。
自然要在描绘出美的同时,深刻的体现时代的趋势。可以对时代预言,可以对社会披露。可以当做生活的发泄,可以当做修身养性。归于宁静,归于自然。
完成自我,才能引导他人,引导时代。
(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这里面学问多呢,总之没有历经过大风大浪,了解事态炎凉的人搞不出什么好东西,顶多是在过家家,顶多表现表现自己的小巫,哪能搞出什么大巫来了,哥实话实说,希望这学科的童鞋们不要气馁。总之多多经历这个社会的大事小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思考,你自然就会把自己的内心展现在你的笔下,能真正有所作为的人,请相信,要有颗慧眼,不要只看到表面)
毫无疑问,对社会的价值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概念的理解与划分。
人们需要把一些具象或者抽象的现实风景,比如说云,
晚霞,巍峨的山,茂密的数林,等等等等,
通过理解,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我们看见一只鸟,马上心里就会冒出鸟这个词,
然后或许会说,看,天上有只鸟。
我们通过语言的形式展现出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
但“鸟”是经过人为处理后得出的字。
它也可以不叫鸟,叫其他的树什么的都可以。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即便是你把它描绘的再像,无可否认,
你肯定会觉得为什么我部拿照相机拍下这美丽的画面。
而偏偏要画下来。
为了展示自己的造型天赋吗?
高科技的时代,单单只是有高超的造型能力,描绘能力,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当然也就毫无意义。
那么,为何一副古人名人遗留下来的山水画,有的夸张来说,价值堪比一座城市。
我想,很多童鞋都知道,“那是因为它是名人的画啊,而且历经了沧海桑田才留存下来,肯定就贵重嘛”
是的,因为他是名作,并且有历史价值,所以就珍贵。
但是很少有人去分析,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副风景画是否够好,往往在于它的历史意义是否有价值。
在于它是用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心态来描绘当时社会的审美,以及对美的概念,
它更能体现出当时作家所处社会地位,时代背景。
战火连绵的时代,你去感受感受那种风景画是否巍峨险立;
太平盛世,你去享受享受那种风景画他是否畅快愉悦;
王公贵族,你去聆听聆听那种风景画是否怡然自得;
世外隐士,你去思考思考那种风景画是否活灵活现。
当然,这看起来和现代的风景画没什么关系。
天下美学都是一家的。管你什么风景画人物画。
脱离了现实社会,哪怕再美再漂亮。
终究只是个杯具(摆设)
没有内涵。
其他的楼主自己去研究,码字好辛苦,一码一下午。
希望对你有用
D. 欧洲风景画的发展过程 现求 完整内容
西方风景画的发展演变过程
E. 英国风景画是如何发展的
风景画的发展是英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对整个西方美术的进程都发生了影响。英国风景画的真正奠基者是威尔逊和庚斯博罗。他们在意大利古典主义和荷兰自然主义风景画的影响下,一往情深地描绘英国的自然风光,使风景画由不为人重视的地志画和风俗画地位发展为与肖像画、历史画比肩,代表英国风景画最高成就的是特纳和康斯太勃尔。英国水彩画几乎是与英国风景画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以地志画为基础,吸收了欧洲大陆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在英国特有的湿润气候中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热爱大自然,直接研究英国自然风光的优秀水彩画家。
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1713—1782)出生于威尔士,1757—1758年到意大利学习。他最初运用意大利古典主义手法描绘罗马风光,回国后将古典主义传统与英国本地风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的画中已经传达出自然主义的气息,但仍受到古典主义结构的局限。代表作品有《河上的荷尔特桥》、《溪谷》等。
托马斯·格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虽然只活了27岁,但在英国水彩画的发展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使水彩画从早期素描淡彩的画法中解放出来,将其发展成为充分运用色彩并具有丰富色调的画种,并对特纳及以后的画家都发生了影响。主要作品有《德文郡克塞河上的彩虹》(179)和《北威尔士道尔格里附近的凯因瀑布》等。
特纳(Turner,1775—1851)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个理发师。他178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790年在美术学院第一次展出了水彩画。1796年的《海上渔民》引起广泛注意,这幅画反映出他运用自然光色表达自己感情的天赋。他在1799年人选皇家美术协会,1802年进入皇家美术院。特纳并不是纯粹的风景画家,在他的艺术中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面对着大自然永恒的壮美,人生的历程是短促而虚幻的。他曾到意大利和法国旅行,深受古典主义影响,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具有悲壮雄伟的戏剧性力量,但在表现手法上则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他的技法对以后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纳的代表作品有《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1812)、《国会大厦起火》(1835)、《奴隶船》和《蒸汽和速度一大西方铁路》(1844)等。
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家乡在萨福克,父亲是一个乡村磨坊主,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对他一生的艺术都产生了影响。他在179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康斯太勃尔强调直接向自然学习,追求人的精神与自然的一致。他在仔细观察和热情描绘大自然的过程中发展了油画技法。在英国画家中,他是最完整地领会了油画造型语言的大师之一。但他的成就并不为当时英国美术界所看重,直到1829年他才被选人皇家美术协会。他的画在法国产生很大影响,德拉克洛瓦把他誉为现代风景画之父。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弗莱福特的磨坊》(1817)、《德汉山谷:黎明》(1811)、《跃马》(1825)、《干草车》(1820)等。
F. 国内外油画风景现状
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中,自然已与生态、环境等严竣的现实课题紧密相连,版风景画的转型是一种历史的必权然,也是它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的唯一可能性。
从根本上说,自然主义仍然是油画风景最本质的因素,因为油画所具有的真实再现现实的能力,使风景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在视觉传媒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风景画的再现功能逐渐被其他的现代传媒所取代,因此风景画的商业化和观念化的分野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风景画的观念化在本质上并不是对自然主义的背离,它舍弃的只是在外形上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在主题与内容上则是对自然的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G.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区别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区别在于:表现形式、表现特点、空间表现方面、线条与色彩方面。
1、表现形式的区别
中国山水画以意境表现情感为主,给人以自由发挥而不受现实空间制约的感觉。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坚持遵循以线为主、以色彩为辅的原则,十分重视装饰感的表现形式。在表现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视艺术作品的形神、意境和气韵,注重山水画作品的审美体现。
在西方绘画中,画家们会重视研究物象的光线、明暗和色彩等,灵活运用手法和色彩提高画面视觉上的逼真效果。在西方传统绘画中无论是人物、景色还是静物都追求视觉的效果。通过对形体、明暗、色彩以及透视原理等的研究,画家可以使物象自然、真实、立体地再现,其逼真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2、表现特点的区别
中国画家并未采用再现现实空间的手法,而是侧重于展现近似乎平面的形象,通过一些笔法将情感和精神寄托于画面之中。
在中国绘画中,画家尤其重视对“达意”的追求,这一思想受到中国哲学中“立象尽意”和“得意忘形”的影响,使中国传统绘画中更倾向于“芟繁就简”和“精而造疏”的手法,力图将画家的情感抒发出来,实现“达意”的目的。
西方画家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与世界之外存在,要用看和听才能感受,而且西方画家认为上帝才是世界和美的创造者,因此在绘画中对于美的表现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上帝靠拢。
3、空间表现方面的区别
中国画家是在视线的流动中把握空间万象,并没有限制固定的位置,因此在空间表现上也侧重于表现画面的流动特点。在中国山水画中,强调自由发挥,围绕着画家情感变化展开绘画。
在西方风景画中十分注重视觉效果的真实性,而焦点透视原理就是根据人们观看时的静态所见,符合人们的观察习惯,这样就可以使描绘的画面具有一定深度感,与其物理性相符,也更加真实。
4、线条与色彩方面的区别
中国绘画在不断积累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线”并在画家的手中成为抒写情感和胸怀的重要方式。在山水画中,画家用“线”将山石等的特性塑造出来,从而形成了形态迥异的“线”,而“线”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作品的质量。
西方绘画中,画家将描绘对象当作“面”来理解,表面出的东西更容易理解,而且与中国山水画相比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西方风景画中的湖光山色基本是由“面”组成,给人以真实、立体的视觉效果。
H. 怎么画好风景啊
要注意方法和步骤,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回复到整体,使作品逐步达到深入和完善。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落幅、素描稿、上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在上色顺序上,一般是从大面积的色彩或从画面主要物体开始较好,这样对于确定一幅画面的基调,保持全画大体关系的正确,是有好处的。也有的作者习惯从浅色或者像画油画那样先从深的部分开始,也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作画习惯来决定。着色时要注意计划性,如画面上某一部分需要待底色将干未干时加色,另一部分必须待底层颜色全部干后再上别的色,这都要“成竹在胸”,一步步地进行,这对于刻画对象的不同特征,表现物体的空间感、质量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技法是比较多样的,但大致不外乎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所谓干画,即少用水的意思,并非不掺水而仅用颜料干擦,作画时要待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明晰的界限,所以也有称之为多层画法。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以求表现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干画法应注意的是:在底色未干时不要急于覆盖,以防止底色泛上来;且颜色覆盖的次数也不宜太多,覆盖大多或颜色堆得太厚,会使色彩变灰、变腻。干画法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对于初学者锻炼严格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干画法不易发挥水色流动的特色,运用不好会产生干涩、生硬等弊病。 結ヤ束 2008-03-30 16:22 您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好(0)不好(0) 对于风景写生的几点认识 在水粉静物写生中,初步掌握了构图、色彩、步骤方法及表现技巧以后,可以说已为到室外去进行风景写生做了准备。到室外进行写生与在室内的静物写生,目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写生的条件也不同。室内的静物写生,对象是比较单纯静止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度和要求安排写生课题,还可以在稳定的光线和环境中,从容观察研究。室外风景写生的对象与条件要复杂得多,画风景要依靠自己选景,能不能在广阔的自然中,选准具有绘画表现价值的景色,是一个首先碰到的问题。在风景教学中,开始往往先由教师选定一个比较简单而能入画的景色,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根据这个景色,自己确定角度和地平线位置,以及构图时取景的空间大小,这样可以减轻初次风景写生时的负担,而且也便于教师的指导。此后,可逐步转入自己独立选景作画阶段。 进行风景写生时常遇到的困难有:如何选景与确定构图。自然界中形象丰富、质感多样、气候、光线多变、色彩复杂,如何处理好广阔与深远的空间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水粉基础训练中的新课题,也是风景画习作的新要求。风景写生的进度,开始不妨选比较简单、平远的景色作写生练习。景色简单,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外光的色彩规律和塑造生疏的形象。平远风景,便于画者认识天地景物的色彩关系和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即同一色彩在不同距离和空间中,色彩在色相、冷暖及色彩含粉质状况的变化。所以一开始就选繁复的景色写生是不适宜的。在选定的写生取景中,必须去掉某些与主题无关的或有碍构图完美的景物。因此,往往需要采取移动、增添或改变自然物的形象等艺术处理方法,从而获得完美而生动的构图,并充分而集中地表现主题。其实,对取景中的景色稍加改动,并非凭想象虚构去创作。写生仍应坚持以客观的自然景色为依据,但若将所见到的一切如实描绘下来,那则是不可取的。 风景画有创作与习作之分。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一幅好的风景画创作,并不只局限于简单地模仿对象,而是以客观自然为依据,通过美术家独特的感受,创造性地将自然形态的美,升华到艺术形态的美,反映出作者的理想、愿望和感情。它应具有深刻的诗意和特有的情调。风景画的习作,是按照教学要求与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写生的作业,基本上应根据对象选取构图,表现自然形象和色彩,从而掌握风景画的方法和表现技巧。 二 风景写生的目的任务 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 (2)认识外光的色彩规律,并掌握风景色彩的表现规律。 (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色彩冷暖及纯度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多彩的色调和色彩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 (5)锻炼用色彩和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6)了解绘制水粉风景画的一些特殊技法。 (7)感受并表现出景色的意境和情调。 三 风景写生的选景 自然是一个纷繁的世界,你要从中选定一个美丽的景色来作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学风景写生的人,更为困难。所以要在平日多多观察、认识自然,提高对自然美景的激情和感受力,要增进多方面的审美知识和修养,多欣赏风景画,再加上写生实践的经验,才会得心应手。开始阶段,应从简单的景色人手,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选景的能力和水平。 风景写生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如城市建筑、名山大川、乡村风光、海岛渔村、河港码头、工地厂房、山地丘陵、溪谷田野、园林花圃、森林草原、市场街景和一些人物的社会生活场景等等。有风俗性的场景,也有富有意境的风景写生题材。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描绘自然风光的风景画,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选景不在于空间如何的庞大,或内容多么复杂,实际上一些平常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变化情况下,也会显现出十分动人的诗情画意。每一个好的景色,如山区、水乡、海岛、渔村、森林、黄土高原等,都具有不同的环境特点与情调,能给人以精巧、绚丽、雄伟、壮阔、沉寂、活跃、幽雅、古朴、浓艳、清丽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的感受,是选景取材的动机和依据。 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而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描绘的激情,所以许多画家常常喜欢到一些风景具有特色的新鲜的地方去写生。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秀丽的青岛海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还有河道纵横、黑瓦白墙、古朴幽雅的江南水乡,以及辽阔的西北草原和具有南国风光的海南椰林等。但是,也有许多画家,专心致志地画某一类题材的风景画,他们深入体验、观察、研究,把自己钟爱的题材,表现得特别深刻动人。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画城市建筑的、画森林的、画海洋的、画水乡的风景画家。19世纪印象主义的绘画大师,常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线、时间条件下,进行多幅不同色调的写生,研究光与空气对色彩变化所产生的微妙影响。所以,选取题材时,应该有自己的意图和目的。初学者应根据习作的要求与进度,去选择合适的景色来写生,最好选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人手练习,因为这类景色,可以明确认识到视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形体与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的变化规律。另外,不要总是局限于环境类似,色调类同,缺乏新意的选景,应该有意选择具有明显地域区别或环境特点的对象来写生。如画过色彩秀丽结构精巧的园林风景以后,可以去画古朴素雅的小镇河港;画过繁华活跃的城市街景后,可以接着画静寂广阔的田野山林;画过巍巍群山和高耸挺拔的森林古木后,再去画些平远舒展的江海景色……在这些对比鲜明的景色写生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从而促进对于不同环境的构图、色彩、形象、意境的充分认识,提高作品的绘画效果和感人魅力。
麻烦采纳,谢谢!
I. 欧洲风景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虽然在古罗马时期,描绘风景的画就曾相当流行,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景的描绘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这是由艺术家认真观察自然的态度的确立。
如果说北方画家笔下的风景奇崛、冷寂的话,那么,南方画家则钟情于充满阳光的景致。但无论是冷清、辽阔和荒芜,还是温暖、起伏和茂盛,这些都是艺术家对自身生活区域细致入微观察的结果。
其次, 是艺术家描绘户外景致的技巧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
达·芬奇对风景的兴趣是异乎寻常的,无论是云雾、流水、云彩抑或山石、植被、花卉等,还是近景抑或远景,都是其关注和表现的重要对象。他在《岩间圣母》中对岩石的描绘几乎到了一种无可挑剔的程度,这是与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超的描绘技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意〕达·芬奇 《岩间圣母》 木板油画
199cm×122cm 1486年 卢浮宫藏
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内则开启了一种诗意地描绘风景的传统。他的《暴风雨》虽然也不是典型的风景画,但画面背景上的风景委实迷人之至:云彩、雷电、鸟以及可能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的郁郁葱葱的树丛都令人有美妙的猜测、沉思和遐想,仿佛有其独立的艺术品质。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 布面油画
24cm×33cm 1931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风格派的蒙德里安笔下,大都市纽约的街区简化成了色块和线条的有序组合,竟完全不见了那些可以用来指涉现实特征的细节……
要而言之, 艺术家们一方面要穷尽风景画创作的一切可能性, 另一方面则要寻求内心投射于外在风景的唯一性——这两者如何平衡和实现, 大概就是风景画领域里生生不息的艺术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