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生态
A. 威海湾的自然生态概况
自然生态主要包括底质、海流、水质、潮汐、海浪、及生物等。 1、底质: 威海湾底质构成主要包括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其分布情况是中砂呈条带状分布在近海岸海域,细砂分布在杨家湾顶,呈弧形条带分布,粉砂质砂分布在杨家湾,粉砂分布在龙王岩附近海域,砂粉砂粘土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湾口、金线顶海域和刘公岛东角,威海湾绝大部分海区为粘土质粉砂,约占海湾面积的 65%以上。
2、海流: 威海湾内的潮流是缓慢的,周日中最大底层(离海底 2米水层)流速为0.19节(10厘米/秒),一般都在0.10节(5厘米/秒)以下。湾内最大表层(海面以下2米水层)流速1.01节,出现在金线顶岬角外海,越向外流速越大。威海湾以金线顶岬角为界分为南北两湾,两湾的潮流明显不同。北湾的涨潮流大于退潮流,同时涨潮流持续时间长;南湾相反,退潮流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0小时,而涨潮流仅持续4小时就开始转向。南湾流速大于北湾,有时大三倍左右。北湾余流小,流向东南;南湾余流大,流向东北。南北两湾都是表层流大,底层流小,表底两层有时流向相反,尤以强风和潮流转向时最为明显。威海湾内一个涨落潮的时间是6小时12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内,每一个涨落潮的时间,5月份海水只能流动3.12里,8月份海水只能流动8.93里。
3、水质: 在水质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因素为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无机氮、石油、活性磷酸盐、铅、锌、铜等。威海湾的水质长期以来由于水体交换能力差、工业污染严重和养殖的自身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养殖生物连年遭到病害的威胁。
4、生物: 威海湾的生物资源,从 82—84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看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浮游植物26种,浮游动物17种,鱼卵、仔(稚)鱼12种,底生植物51种,底栖动物147种,游泳动物100种。这一生物多样性和可观的生物量,足以说明当时威海湾的海况条件和生态环境是适合各种生物生长的。
B. 威海生态恶化的原因
第一是人类活动。由于工农业的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开山劈岭,开拓内耕地,从而造成动物容栖息地骤减。而且由于人类的无节制的开采和捕猎,使得动植物多样性降低,进而使生态恶化。工农业的发展造成的污染也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危险废品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展缓慢,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无序。造成土地被污染,各种植物相继死去。 还有近几十年来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平衡机制。
最关键的是大面积地区发生严重的荒漠化。荒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用水,造成了许多地方的土地干涸,最后变得沙漠化。
C. 山东日照和威海哪一个生态环境更好一些
首选威海,联合国颁发的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不是随口说说的。
D. 威海生态园是不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其目的是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需从法律规定以及具体的运作模判断是否属于传销。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传销的明显特征:
1、传销的商品价格严重背离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有的传销商品根本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项目纯属虚构;
2、参加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并非来源于销售产品或服务等所得的合理利润,而是他人加入时所交纳的费用。
E. 威海有什么大型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与陆地上的大不相同。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的动物种类很多,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动物中个体最大的蓝鲸,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海洋中的某些洄游鱼类,在一生中的一定时期是在淡水中生活的,如鲑鱼、大马哈鱼等。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个体很小,但是数量极多,它们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在浅海区还有很多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在水深不超过200m的水层,光线较为充足,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海洋动物的许多种类主要集中在这样的水层,其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虾、鱼等。在水深超过200m的深层海域,植物难以生存,但是还有不少动物栖息,这些动物一般靠吃上层水域掉落小来的生物遗体、残屑生活。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们预计,在21世纪,海洋将成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物种类较少,群落的机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据优势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其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相对来说较少
F. 美丽的威海有什么特色
威海位于山东省的最东端,是一座海边小城,更是一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版方。那里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在国际海水浴场里,晴天时是一番景色,海水波光粼粼,海面风平浪静。走在松软的沙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大海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狂风大作时,又是另一番美景,海面波涛汹涌,海浪击打着岩石,发出哗哗的声音。倾听着海鸥的叫声,让人心情舒畅。
公园里,有的人在沙滩上堆城堡,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很多人都爱不释手。有的人在公园里玩耍,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有的人在公园前表演节目,有的表演唱歌,有的表演跳舞,还有的在。。。。。。
夜晚,在柏油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象一条条彩带,在马路上穿来穿去。高楼大厦上五颜六色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红宝石。
威海真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
G. 威海湾的生态修复措施
威海湾自然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新颖的系统工程,应根据生态失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威海湾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的面貌。根据目前的现状和技术水平,对威海湾生态修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威海湾养殖容量的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布局养殖品种及面积(在已稀疏筏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海区布局),防止自身污染。
2、在适宜的海区有计划地投放人工鱼礁,礁体排列以顺流走向为宜,形成人工流渠,加大流速,以利于有害物质的冲刷,同时也起到垂直利用水体,多品种综合养殖的作用。
3、在适宜的海区采取移植大叶藻和增殖大型褐藻的方式,营造海底“森林”和“草场”,这样既净化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又可固沙息浪。水体中溶解氧和浮游生物量大幅度增加,海参、海胆、鲍鱼、扇贝等海珍品将会在海藻中大量出现。
4、放流鲻科鱼类。 鲻鱼、梭鱼为温热带上、中层鱼类,喜欢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湾等水域。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其适盐范围在0‰—40‰之间;适温范围鲻鱼在3—35℃之间,梭鱼在1—30℃之间。对水质的改变适应能力也较强。 鲻、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以植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在海湾内放流一些适应能力强的鲻、梭鱼类,可以起到海湾“清道夫”的作用。
5、环保部门和海洋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陆源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新开辟的海洋倾废区、新建的污水排海工程和海岸填海工程要经过充分论证。对排放的废水要不定期的抽样监测,坚决杜绝陆缘污染物对海洋的污染。
H. 威海湾的生态失衡状况及原因
从人工养殖的角度看,由于受利益驱动和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威海湾的人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至 2004年,该湾已发展筏式养殖33500亩,养殖品种近10个,而威海湾可提供人工筏式养殖的有效水面只有50410亩,以每养1亩占有水面5亩计算,实际可养面积只有10082亩,大大超出了该湾的养殖容量,其结果不仅不能实现精养高产,还导致了病害的发生。 从底质的角度看,威海湾由于长期超负荷养殖,养殖生物的脱落、动植物尸体、残饵和粪便以及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沉积到湾底,使底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铅含量比较高,石油、铜、锌有一定的容量。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 1.62%,氮、磷含量亦较高,底质较肥,但须注意富营养化的影响,尤其是威海湾的西北部已有污染迹象。
从海流的角度看,两次大范围的测流完全可以说明威海湾内的水交换能力太差,无论是涨潮流还是落潮流,都不等老水完全排出就开始回潮,从一定意义上讲威海湾基本上是一湾子死水。
从水质的角度看,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养殖的自身污染,使威海湾的局部海区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从生物的角度看,沙泥质近岸海底的大叶藻数量明显减少,潮间带岩礁的野生贻贝明显减少,其他物种的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看,威海湾的环境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均发生了变化,对养殖生物及海滨旅游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人工养殖密度过大,阻流影响了水体交换,导致海湾基础生产力下降。二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海水质量下降。三是养殖生物自身污染,造成局部海区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