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关水库攻略
不要吧
罗田凤凰关水库地处罗田县凤山镇境内,建于1959年5月,是一项较有代专表性水利工程。为属许多乡镇提供农业灌溉.在干旱的时期,保证了粮食丰收。水库距罗田县城16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总库容3236万m3,总体面积4.5平方公里。
⑵ 罗田大别山有几个水库
我知道的罗田比较大一点的水库有:天堂水库(天堂湖)、凤凰关水库、白庙河水库(跨马墩水库)、东安河水库、天堂二级水库。
⑶ 罗田凤凰关水库到罗田县城有多远
罗田凤凰关水库地处罗田县凤山镇境内,建于1959年5月,是一项较有代表性水利工程。为许多乡镇提供农业灌溉.在干旱的时期,保证了粮食丰收。水库距罗田县城16公里.
⑷ 2016年罗田凤凰关水库能看见水上红叶吗
2017年11月18日,去了罗田凤凰关水库,水上红叶全部都淹死,没有啦。在九资河镇的河西畈村有一个水上红叶基地,还可以看到水上红叶。不过,要等到2018年11月初去看,因为时间不对,红叶已经落了。
⑸ 凤山镇的风景名胜
罗田凤凰关水库地处罗田县凤山镇境内,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库。
(1)高速公路跨湖大桥
库区风景优美,山抱水,水环山幅天然风景画。武英高速公路凤凰关水库大桥从库区水面掠过,就像一道长虹,飞架南北,更添几分美丽。凤凰关古关口
(2)凤凰关
凤凰关在建水库之前是一个重要交通关口,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原为峡谷,峡底为步兵河,水库建成后被淹没。
(3)凤凰秋叶
湖北罗田是赏拍红叶的好去处,这里色彩丰富景色怡人,每年秋天会举行红叶节。凤凰关水库的红叶拍摄点2014年才被发现。青山绿水、红叶掩映、薄雾缭绕、渔歌唱晚,来到这如此诗意仙境,快门随便一按便是一副写意风光图。
深秋时节,湖北省罗田县凤凰关水库蓄水量加大、水位抬升,原本位于田埂上的数十颗乌桕树被水淹没,形成了“水上红叶”美景,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人前来赏秋。
罗田县凤凰关水库,游人沉醉于水上红叶林的奇妙景观之中。随着2014年罗田“引凤入城”工程启动,凤凰关水库水位抬高,使原来田埂上数十棵乌桕树被水淹没,深秋时节,水中红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雾山地处罗田中部,该山的四周分别与河铺镇、平湖乡、凤山镇接壤,成为这三个乡镇之间的界山,是罗田的名山之一,海拔高度为944.2米,属罗田五大山系之一——天花坪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在罗田的历史上,它就是一座风景名山,在它的周围有平顶山古关隘哨卡、古代石砌青云寨、燕子垅天然大石洞等风景点,是罗田中部地区的一块急需开发的自然风景群。
大雾山的东边为今凤山镇大雾山村,南边为平湖乡方家冲的上冲村,西边为河铺镇的唐家山村、佘家山村,北边是河铺镇的严家畈村。大雾山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大雾山名称来历之一: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和《水经注》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在古代罗田地区建有名叫雩娄的小国,雩娄国其境内有叫大雩山的山,雩(yú)字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求雨的方式。因时代久远,大雩山逐渐讹传变音为现在的大雾山。这就象现在的大别山名字是由古代的衡山、灵山、多云山逐渐变音而来一样。大雾山名称来历之二:据《罗田县志》记载,大雾山是罗田的名山之一,称“该山天将霾阴欲雨,大雾浑然而起,故名大雾山”。山西北紧连有平顶山,建有青云寨。
龙挂幡
景观大雾山奇景——龙挂幡。在大雾山南面平湖乡方家冲的上冲村方向,距山顶100米外的石崖上有一道横向崖隙,崖隙下是百丈悬崖,几乎是垂直插到山脚,岩隙之上的地表有一浅井,每当夏季阵雨来临之前,从崖隙处涌出泉来,从百丈悬崖上呈水泡状流下,直下崖底的河流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泡沫状水流映出的日光呈紫索状,往下渐成银白色,形成一道数十丈宽,几百米高的宽大瀑布,当地人把此景称之为“龙挂幡”,很是壮观!更为神奇的是约半小时后,整个大雾山山顶为大雾笼罩,雾罩逐渐向下延伸,像是人带了一个巨大的帽子一样,过了不多时,天即下大雨,这堪称大雾山的一神奇景象。清人周锡恩,罗田籍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曾作一罗田名山之对联:“大雾濛濛,和尚鸡鸣撞鼓;乌云薄薄,将军跨马扬旗。”这幅地名对联中首先就用大雾山名作为开头。 塔山又称老塔山,海拔440米,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城东南2.5公里处老塔山村,如今唐梅早毁无存。
塔山位于罗田县城东南2.5公里处,如一面兀立城东南的锦绣屏风,故又名“玉屏山”。传说隋唐前巴水蛮人曾建有“女娲娘娘庙”。风景秀丽的老塔山曾以“老塔唐梅”名列罗田八景之中。
山上有清元寺。庙前庙后两座僧人舍利塔及其基碑至今保存完整,寺后是原清元寺主持临济宗被公天和尚德锡园寂墓,寺前僧塔系康熙五十二年洞宗正传寺和尚及门徒睿常老和尚普疆之墓,其旁附有乾隆十三年(1748)园寂的曹洞正宗智公和尚复为之墓,均以中兴山寺大书于墓碑名号之上。
塔山风景冠于一方,“老塔唐梅”向为代表,明嘉靖县志以“塔山钟声”、清光绪县志以“塔山秋色”代表塔山秀色。昔日塔山“秋日丹枫绚采”,今朝尚存两三处约30余亩丹枫林衬以满山绿叶,亦令游人心醉。
塔山因四周地势低平,使之一峰独秀。明时嘉靖《罗田县志》载:“因岭有唐塔,故名”。该山松抱如城,一溪曲折,因有唐梅传为贞观时所植(今已无存),故“老塔唐梅”曾为罗田八景之一。
塔山顶的宝塔和山腹的禅院建于唐贞观年间,毁于元末兵乱。禅院自明初以来在原址多次修建,名清元寺,依山势建上中下三重,幽静壮观。寺内庭院 ,有桂花两珠,相传为汉代所植。
明万历年间,刑部郎中王先生受迫害回乡,在山中建老塔书院讲学,有“未审昔人知名人士老塔,请题今日曰东山”的书联传世。清康熙年间太史雷天锋在山半建石室读书,名士沈桢在一块8米长的巨石(名猪嘴石)上刻有游山诗:“我来不听读书声,曲径才通睡虎亭,到此举头天尺五,拨云直可摘星辰。”乾隆年间,知县王眼在石室旁建曰“尺五天”。清道光年间,太史陈韵石亦读书于石室。 清元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凤山镇塔山之上,是大别山南麓鄂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千年古寺院之一、罗田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唐代,寺院倚塔山山势而建,占地面积为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投资近4500多万元。有禅堂、藏经楼、大雄宝殿、客堂、方丈室、斋堂、寮房、天王殿、玉屏塔、山门等建筑,风景秀丽,花香鸟语,环境清幽。
清元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初,朝人行人司正,邑人程正刚,曾避兵寺中读书。至明万历年间,朝廷刑部郎中王先,受权阉魏忠贤迫害回乡,亦寄寓寺中,创建塔山书院讲学。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县委统战部大力支持下,扩大建设用地,投资400万的新的天王殿和山门正在紧张地建设中。2013年春夏,在塔山之顶,由各方全力支持恢复修建玉屏塔,该塔设计为明清风格,塔高七层、49米,塔内七层楼内供奉10000尊佛像,工程总投资约1000万元,目前,己在动工修建中。此外,在政府支持下,清元寺院在全国范围内广征古老梅树,在本县许家畈相中数百年古梅一棵,花万元将其古梅购回栽在清元寺中,与山上新建玉屏塔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成为罗田古城恢复重建的古老景观之一。总之,通过几代僧众近30年的努力,清元寺初具唐朝古寺的规模。随着国家外部环境的改善,内则“以德治国”之德政逐步深入人心,募捐稍有余积。1993年妙朗师身体欠佳,难以理料日常事务,病笃,不幸于4月18日圆寂。住持慧清法师及监院法起师四处奔走,多方游说,征得县政府批准于5月开始辟基兴建大雄宝殿。1994年募资雕塑大殿之三尊大佛,两侧塑十八罗汉,且复焕金身。直到1996年9月,举行佛像开光庆典及为慧清法师升座,时有省民宗委张化平处长,省佛协会长、归元寺方丈昌明法师,市民宗局熊局长,县有关领导,及各寺庙、各地信众闻讯来寺参加庆典达5000余人,可谓盛况空前。近几年寺内佛事活动频繁,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⑹ 凤凰关水库红叶现在去能看到吗
现在这个季节去会不会有点晚了?已经入冬了,都大雪节气了
⑺ 想知道: 重庆市 陈家河水库 在哪
一、地理位置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的东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南麓,东与安徽省岳西、太湖交界;南与蕲春、浠水接壤;西与罗田相邻,北与安徽省金寨、霍山毗连。地跨东经115°31′53〃~116°04′02〃,北纬30°00′31〃~31°08′58〃。全县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约70公里,总面积1449平方公里。版图形状象一个斗柄朝南、斗勺朝东的北斗七星。
二、地质地貌特征
在太古代末期至中生代前期,英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里,发生了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其中,大别—吕梁和印支两次巨大的运动,使褶皱区地壳不断上升,形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山脊和山谷。境内主要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由于挤压应力不均衡,使北东向褶皱和断层发生轴向改变,形成弧形构造带。英山的三条山脊就是北东向弧形褶皱上升的结果。东、西两条大河就是北东向断层所形成的。后来的燕山运动,使原来的北东向弧形构造产生北东向褶皱、冲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形成一些南北走向的山体和河流。此后,经过第三、第四纪漫长时期的内外营力综合作用,逐步形成英山现代的“三山夹两河”的地貌轮廓。
英山全境以中低山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向东北延伸,构成了云峰顶、石鼓寨、五峰山、黄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为三大山脊,夹着东西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构成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的地势。最高点天堂寨海拔1729米,最低点船形垸海拔90米,高差1639米,平均坡度17°。
三、气象与水文
英山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灾害。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3℃,无霜期缩短3.5天。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低气温—13.5℃,极端最高温度42.0℃。年平均无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
降水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全县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403毫米,而位于东北部的桃花冲年平均降水量却达到1533毫米。另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降水量的70%集中与4—8月。春季29.8%,夏季45.1%,秋季16.2%,冬季8.9%。年平均降雨日133.1个,暴雨日5.1个。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6.1小时,80%的年份大于等于1892.7小时。四季辐射量分别为:春季26.2%,夏季35.2%,秋季22.8%,冬季15.8%。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大风、山体滑坡、雷暴、干旱和连阴雨、低温冷害等。其中以洪涝危害最大。水系较为发育,东、西两大河流纵贯南北,在南冲畈相交汇,共有大小河流192条(流程在10公里以上的有15条),注入白莲河水库。只有陈家河向西注入罗田凤凰关水库。
四、土壤
境内地壳以大别山古老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土壤母质以花岗片麻岩为主的掩体,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共有五大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三个土属,八十九个土种。其中黄棕壤占总面积的86.97%,水稻土占总面积的12.29%,其他土类共占0.74%。
五、动植物资源
英山全境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亚热带气候。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草木繁荣,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11种,分别是天鹅、小灵猫、林麝、豹、鹰类、勺鸡、白冠长尾雉、虎纹蛙、鹞、娃娃鱼等;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十种。全境现村乔木树种172种,灌木树种236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树种25种,省重点保护植物15种。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文背景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罗田以东的直河乡,始建英山,时属六安州。民国初年1912年,属安徽省,不久改归淮泗道。1914年改属安庆道。1930年,中共英山县委领导农民起义,即“三•二”暴动,改英山为红山县,属鄂豫皖特区西北道。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政府复称英山县。1949年3月19日解放,英山属湖北省黄冈专员公署管辖。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隶属黄冈市。
目前辖11个乡镇,3个林场,309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0.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大约占87%,城镇人口占13%。男女比例大约为1.1:1。全县除汉族以外,还有回族、土家族、满族、壮族、僳僳族、朝鲜族、侗族7个少数民族。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年生产总值206529万元(2005年可比价,下同),增长11.2%,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069万元,增长6.0%,提高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398万元,增长15.7%,提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9062万元,增长16.0%,提高2.6个百分点;人均现价英山生产总值达到5992元,增加820元。2007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0.25%,增幅居黄冈市首位;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居黄冈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发展速度达到51.5%,居黄冈市第一。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高幅度增长,新产业、新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了比较合理的“二一三”的产业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能源、交通、邮电、水利和城镇建设等项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英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各项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别表现在人均住房、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的人们产生旅游的动机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县域范围内和省内的旅游需求得到迅速增长。随着英山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旅游业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届时,不仅仅只是县域和省域范围内的旅游需求,还会产生大量的国内旅游乃至国际旅游的需求。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现状
英山县是贫困山区县,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二三”落后的产业经济结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和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发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英山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因此,英山县委、县政府提出“旅游活县”的战略和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大力开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连续几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旅游工作先进县”。 2006年全县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000万元。
经过不断的努力,英山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在交通方面,先后完成对318国道的改建、城区至张咀水库大坝沿途的硬化、改建扩建吴家山、桃花冲旅游公路等;新建旅游景区厕所、垃圾场等设施项目;在吴家山、桃花冲等重点景区新建星级宾馆、农家饭店等设施;还完成了重点景区的移动通信建设、电网改造工程、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改善了旅游接待环境。其次,大量的招商引资,积极开发旅游项目。先后开发、建设了大别山洞穴漂流、温泉休闲度假、农副产品深加工、武圣宫道教景观、万人太极广场、民俗文化村、大别山主峰天堂索道、龙潭峡漂流、大别山风情广场、桃花冲影视拍摄基地等项目。再次,为了创建旅游品牌,先后举办“登大别山主峰,敲千禧年神钟”、“观大别山红日,迎新世纪曙光”、“雍华杯”汽车、摩托车旅游集结赛、大别山风情篝火晚会、英山“地税杯”大别山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中国英山南武当山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万人景区长跑赛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旅游文化活动。同时还上国际互联网、参加行业联动和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英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英山还积极开发茶叶、蚕丝以及各种绿色食品等旅游商品,积极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
⑻ 湖北自驾游必去的景点
1、水没坪村
到钟祥市客店镇水没坪村,必须步行穿越黄仙洞,大约要1个小时。黄仙洞是国家版大洪山权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国家4A景区。
2、大余湾
在武汉,也有不输乌镇的古镇韵味,就是隐匿在黄陂的徽派古镇——大余湾,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附近还有著名的景区锦里沟和胜天农庄,所以特意来一趟也很划算。
3、麻城狮子峰
狮子峰山清水秀,是一个大自然的“森林氧吧”。有“中原第一松”美誉的千年古松和近百株树龄在数百年的古栎树林和古银杏树,秋天来这里刚好可以看金黄的银杏落叶。
4、凤凰关水库
最佳的秋日幻想是凤凰关水库的“水上红叶”,不过想看到这美景可不太容易,因为时机不对就拍不到美美的照片,所以大家要选好时间再去。
5、保康九路寨生态旅游区
九路寨位于大荆山山脉的核心,集峰、林、洞、瀑、河于一体,坐拥荆山之首,有“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