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南京水库溺亡

南京水库溺亡

发布时间: 2020-12-22 04:09:49

『壹』 南京一女子无想寺水库游泳溺亡,“野泳”为何屡禁不止

夏日来临,大家都想去水里游泳寻找凉快,但是,每年的夏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溺水悲剧发生,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了威胁。近日,南京一女子无想寺水库游泳溺亡。“野泳”屡禁不止有以下原因。

最后,水库管理不严也是一个原因。这些地方主要是开放水库区,人工湖和半人工水区。 尽管这些地方也向游泳者开放并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但是总体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并且很难很好地保证水质和水文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这些游泳场所通常是溺水的高发地区。在游泳时,不能很好的看管游泳者。在溺水后,不能及时的组织救援。

『贰』 南京水库溺亡案推人者父母发声,近年与女儿并无往来,这是为何

因为他们想要推卸责任,不想为女儿所做所为负责任,因此会说与女儿并无来往,以此与女儿撇清关系。

『叁』 南京水库溺亡案推人者父母的发言,体现了什么问题

10 月 25 日,南京溧水警方发布通报称,两名落水女子曾为同事关系,二人在前往溧水区某水库游玩过程中,史某某趁刘某某不备将其推下水,自己也一同落入水中,二人均已溺亡,史某某生前患有抑郁症。

受害人女儿小天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母亲与史某某有什么过节,目前他们家属正在等待尸检报告。而推人者父母说,由于两三年前因为老房拆迁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因此女儿与他们并不来往。平时也不通电话。女儿精神状态不好,女婿曾经带着女儿到处看病。事情发生后,他们与受害人刘某家属并未接触,对于女儿的后事,两位老人则表示“不知道。”

『肆』 南京一醉酒男子攀桥坠河溺亡,家属向造桥单位索赔31万,如何评价

对于我们来说,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有一道明确的分界线的。而分界线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分界线,在很多方面都体现的到。未成年,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他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很多事情方面也不能够有自己的独立的行为或者是其他。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因为你已经成年了,所以你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我们成年人自己所做的事情,得由我们自己负责。如果已经成年了,或者是已经成为中年人了,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还不负责任,想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那么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是不能够理解的。

张某的家属可能是因为张某的死无法接受,而问造桥单位索赔31万。对于张某家属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说是他们因为悲伤过度而做出来的行为。这对于张某家属向赵桥单位索赔31万元是并不能被理解的,所以,法院驳回了张某家属的索赔,而二审也维持了原判。

『伍』 在南京水库溺亡一案中,抑郁症真的可以作为杀人的理由吗

不可以,这是一个人病态的时候一时的阴暗想法,抑郁症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在当今的社会谁不是亚健康的状态,这是一个人在面对社会时,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不可能成为杀人的借口。

『陆』 南京大学生上学期间在浙江溺亡,谁应该承担责任

南京大学生上学期间在浙江溺亡,溺亡男子自己需要承担责任。

南京大学生上学期间因和女朋友吵架后十分后悔,所以为了哄好女朋友竟然帮女朋友室友去学校池塘里面采摘荷花不幸失足落水身亡。男女双方感情发生矛盾时都需要冷静下来进行分析是因为生命原因导致矛盾的爆发,再者该男子是和女朋友在吵架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要给女朋友的室送花。身为大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有足够的常识来判断是否危险,溺水问题估计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经常强调更应该知道落水的后果。

现在是夏季更是一年中雨水丰沛的季节,更是让人揪心的一个时段。每一年因为落水身亡的人不尽其数,尽管年年学校、媒体广播都宣传防溺水知识,但是总有人把这当耳旁风,最终丢了性命。俗话说水火无情,这就更提醒着那些喜欢下河游泳的孩子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如果真的很想游泳就去正规游泳馆,那里既干净又安全。

『柒』 南京女童溺亡事件谁的责任

一则“尸源启事”在南京市江宁区张贴了近一月仍无人认领,启事里是一名八岁女孩,粉红色的双肩包上装饰着一只巨大的瓢虫,包里有两块砖头,重达八斤。

这原本应该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却因为璇璇的病四散分离。爷爷老杨在江苏省南京市打工,父亲杨响在安徽省芜湖市工作,母亲在芜湖市下属的县城生活,奶奶郭芳则带着璇璇远赴江苏淮安。6年里,彼此互不相见。

直到今年6月初,郭芳确诊直肠癌晚期,一家人才又聚到了一起,郭芳被杨响接到芜湖做手术。璇璇无人照料,被送到老杨打工的南京。

6月25日,璇璇的遗体被垂钓者在句容河中发现。

犯罪嫌疑人

连接南京和杭州的宁杭高速沿着西北、东南走向延展,车辆奔腾,是长三角上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由西南流向东北的句容河则轻缓了许多,路过树林、野草和垂钓者,是秦淮河的源头之一。

河与路的交汇处,便是璇璇遗体被发现的地方。

被发现时,璇璇穿着粉红色的上衣和蓝色白点七分裤,双肩背包也是粉红色的,装饰着一只巨大的瓢虫,还有一枚绿色玉佛。

6月26日,警方发布了“查找尸源启事”,称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奖励2000元人民币,并展示了衣物照片和着装效果图,6天后,悬赏金额上升到2万元。

案发后的几天里,警方到案发地周围排查,市民手机里收到了寻尸短信,遗物照片和尸源协查通告被贴得四处都是,单单老杨看门的工地,一栋楼四周就被贴了三四张。

附近商店的老板娘记得,不识字的老杨来店里买烟,问她上面写了什么,老板娘把通告内容复述了一遍,老杨听完,表情没有异常,走了。

7月27日,老杨被逮捕后的第二天,金宝大市场的工地照例开工。有人把地上的瓦片逐一钻孔,有人把油漆喷在刚刚做好的柜子上。所有工作完成后,这里将会作为一家饭店开业,有复古的装饰和金黄色的招牌。

老杨从今年3月起,开始到这一工地打工,主要工作是看大门。在工友眼中,他的存在感不高,大家甚至不知道他的全名,见面时打招呼,一句“老杨”就过去了。

今年65岁的他是工地年纪最大的,有人因此得出他家里条件不好的结论:“六七十岁还出来打工,一般六七十岁都享福了。”

收废品的老张算是比较熟悉他的人了,几个月来,老杨会把工地上的废纸板收集起来,攒多了就打电话给老张,卖上几十块钱。

“觉得说话人蛮好的,看不出其他什么东西。”老张说。

几天后,老杨被警方从南京的工地带走,工友们很难将溺亡的小女孩和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老人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他和善、老实、不是厉害的人。

杨响则是在公司加班时被警方带走的,这位发电厂的工程师在亲友眼中有着和父亲一样的内向性格,但“经常出差和人交流,比他爸爸强一点”。

6月25日上午,有村民在高速公路桥下钓鱼时发现了漂在水中的璇璇,报警后,被警方打捞上岸。

一个月后的7月25日,警方发布通报称:两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因女童智障残疾,于6月23日晚将其推入句容河中致其溺亡的犯罪事实。

当天,血缘相亲的三个名字出现在同一张警方通告上,身份分别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害者。

家庭战争

出了芜湖县朝西北走,周下村在十多公里外的位置。盛夏的安徽天气闷热,路过无数聒噪的知了,车子从柏油路驶入水泥路,再拐进碎石土路,便能找到杨家的老房子。

白色二层小楼,脱落了墙皮和半边对联,一把锁扣在木门正中,看管着里面为数不多的家具:木桌,木椅,木床,淡蓝色的被褥和一台一米多高的小冰箱。

时间往前推上十几年,这里和许多农村家庭别无二致,父母勤恳打工种田,供儿女读书;有些重男轻女,把更好的教育资源留给儿子;盼着下一代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婴儿璇璇,打乱了这个普通家庭的节奏。

2010年11月,璇璇出生。之后的日子里,她的异样之处渐渐被家人发现:不哭,不吃,不说话,不会大小便。很快,这个“不太正常”的小孩在南京儿童医院被诊断出肺部发育有问题、脑瘫。

家属王超记得,璇璇在不会走路时摔断过腿,后来学会了走路,但依然站不稳,东倒西歪。身体和正常小孩一样成长发育,但是智力始终停留在一岁左右。没有饮食、吞咽的意识,无法控制大小便,情绪也和正常小孩不同,“有时会笑,不知道怎么了就笑一下;哭的时候不会像别的小孩哇哇大哭,她尖叫,不知道为什么,就叫。”王超说。

在新生儿期,她拥有所有宠溺,被叫作“宝宝”,被抱在怀里,被亲吻,被送贵重的生日礼物——此后几年一直戴在脖子上的佛像,是姑姑在她一岁生日时送的,花掉480元,比自家儿子的那个还贵。

有网友留言:男戴观音女戴佛,小姑娘生前该是多少人手心里的宝贝啊。

但璇璇的疾病,还是引发了整个家庭的争吵。

奶奶郭芳说,儿子的婚房是贷款买的,每个月要还贷;给璇璇治病又是一笔花费,小夫妻开始争吵。

村民们对杨响的评价是念书多、不爱说话、要脸面的人,夫妻二人大多数时间在外工作,把孩子托付给两位老人看管,但“有时吵起架来摔东西,都能听见”。

老两口也吵。在村民们的印象里,老杨孤僻、性子倔、不爱说话,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打工,空闲时玩玩麻将,“他不愿意跟别人讲小家伙,讲到小家伙他心里寒心嘛。”

“孩子爷爷想把她丢掉,孩子奶奶舍不得,不同意。两个人一吵起来都倔,互不相让,搞得家里乱七八糟。”家属王超回忆。

在村民和亲人的印象里,带璇璇求医问药的担子,基本上全都落在奶奶郭芳肩上。璇璇父母工作在外没有时间,郭芳就牵着她出门,从南京儿童医院到上海儿童医院,“哪个地方看得好就去哪看”,后来状况没有明显好转,也就去得少了。

安徽省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璇璇不仅是脑瘫,脑瘫是她的一个外部特征,她更典型的特征是智障。

“三四岁时,经过诊治,医生、医疗机构可能也告诉他们,想一蹴而就、立即改变面貌的可能性没了。那这种情况下,进入相对平缓期,就要开展康复训练,促进她改善功能,减轻症状。”工作人员说,补贴标准是按国家标准执行,每人每年1.2万元,患者在机构训练,1万元被交予机构,2000元补贴家庭。

2015年6月,奶奶郭芳带璇璇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但此后没有再去。

父母的争吵结束于璇璇两三岁的时候。2012年7月,璇璇的父母协议离婚,她由父亲抚养;随后,奶奶郭芳带她离开芜湖,二人到淮安农村生活。

郭芳在淮安的邻居记得,她曾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说起过自己带孙女来淮安的缘故:“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孩子父亲)想把小孩害死,掐她。”

一家人各有去向,就连过年也再难聚到一起。每逢春节,璇璇的姑姑就开始张罗家庭聚会,但是“叫孩子爷爷,不来;叫孩子爸爸,也不来;都一个人过。奶奶带着她一起过,更不来。”

天各一方

六年中,一家五口人始终分散在四个地方。

爷爷住在老家,有活儿了就到周围的镇子上打工;爸爸去芜湖市里的发电厂找了新工作,平日里住在公司宿舍;妈妈住在县城;只有奶奶和孙女在一起,远赴淮安,生活在村子里。

璇璇父母有了各自的新生活,互不往来。爷爷奶奶一个说芜湖方言,一个说淮安方言,时间久了甚至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虽没离婚,但也断了联系。奶奶郭芳带孙女生活在淮安,把两个手机号码都换掉,不愿意回去。

“把她带出去,让儿子娶个老婆,成个家。小孩让人家看到不高兴。”郭芳说。

淮安是郭芳娘家,她的十余个兄弟姐妹都生活在此。起初带着孙女过来时,居无定所,借住在不同的亲戚家。后来和当地一个老头生活在一起,有了稳定的住所。

每天早上六点多,郭芳就把孙女叫起来吃药,一瓶小儿智力糖浆,一瓶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璇璇不会用吸管,郭芳就把瓶盖弄下来,把药倒进孙女嘴中。

医生曾经交代过的,不能让她睡太多,要多运动,多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郭芳会拿一条布带系在孙女腰上,拉着她练习走路。有时也骑着二手自行车带她出去转转,尽管这个只有一岁左右智力的女孩会拿起集市上的鸡蛋,一把摔在地上。

祖孙俩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村子里,出门就能看见无边无际的稻田,燕子在荷塘里起起落落。

在村民的印象里,璇璇皮肤白,长得清秀,头发被奶奶梳成小辫子,十几厘米长。“只是看上去比正常人呆,但平时她奶奶把她弄得清清爽爽的,不像有的小孩邋邋遢遢的。”

村里人说,接纳郭芳一起生活的老头是个瓦工,家门口有十几亩地,种了水稻和麦子,一年能收成一万来块钱。他每年给郭芳几千块钱,“老头养她,但是孙女得她自己养。”

郭芳在家门口种了豆角、丝瓜和黄豆,吃菜不愁。平时的零花钱都靠她来赚,用村民的话说:“养活这个孙女,什么赚钱的她都干。”

有时候到工地做做小工,一天能赚七八十块,如果干够十个小时,则能拿到一百块;有时候拖着麻袋到周边村里逛逛,捡些瓶瓶罐罐卖钱;有时候在正午把小孩子哄睡,然后戴上帽子,去捞鱼虾、螺蛳、河蚌,提到镇上卖;有时候在晚上出去捉蚂蟥……

去年4月,郭芳打算出去做半个月小工。孙女无人照料,于是托付给了邻居郭文才夫妇,每天支付30元看管费。

在当地人口中,8岁的脑瘫患儿璇璇被称为“二百五”和“白痴”。时隔一年,提起照顾她的十几天,郭文才夫妇依然把眉头皱紧,“嗨”一声然后把手拍在腿上。

“大小便需要别人给她把裤子脱下来,走路必须得牵着,吃饭要把粥用汤勺送到嘴里。”郭文才老婆说,“你说什么她都不晓得。人家小孩在路上看见车,懂得让,她不懂得。”

那之后,郭芳又来找过他们帮忙照看孩子,夫妇俩再也不管了,“给钱也不带了,太不好带了。”

璇璇已是一个快8岁的孩子,和几年前相比,她依然不会讲话、不会吃饭、不会独立大小便,但长进并非没有。

几个月前,有村民去她家里串门,郭芳指着墙角的小板凳叫孙女:“拿过来给人家坐。”

璇璇看了奶奶一眼,摇摇晃晃朝着墙角走,拿起板凳,又摇摇晃晃走了回来,把板凳放在客人身边的地上。

郭芳高兴坏了,咧着嘴笑。

离合聚散

疾病突如其来。

今年5月底,郭芳开始肚子痛,原以为是肠炎,输液治疗无效,几天后被确诊直肠癌。杨响将母亲接回芜湖进行手术,一起带来的还有6年未见的女儿璇璇。

奶奶住院期间,璇璇辗转住在医院、姑姑家、姑姑的亲戚家,她会跑去拽隔壁床病人的被子,在别人家中发出尖叫一样的哭声,后来,父亲杨响建议把她送去南京,爷爷老杨打工的工地。

7月初,郭芳完成了第一次化疗。又十几天过去,一直不见孙女的影子。她放心不下,打电话给儿子杨响,对方在电话那头哭:“不在了。”

郭芳说,她记不清儿子是如何解释璇璇去了哪里,只记得知道孙女“确实不在了”后,哭了几天。

郭芳的癌症,改变了这个家庭原本的轨迹。三代人重新聚集在一起,很快,又以另一种方式分开。

她一度自责,把女童溺亡、父子入狱归咎到自己身上,双手握拳砸向床板,声称不想继续化疗了。

有社会救济渠道可供选择,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只能侧身而过。

在安徽芜湖,璇璇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副主任汪吉富介绍,按规定,18岁以下的残疾儿童若有父母抚养,无法享受低保,但可以在入学时申请教育资助,或凭借县残联开具的残疾证接受康复治疗。

不过,汪吉富称,杨家人并未到村委会进行过相关咨询和申请,而且,由于璇璇父母和本人长期在外,村干部上门“摸底”时无人在家,所以对其家庭情况没有了解。

到了江苏淮安,璇璇生活6年的地方,因为户口不在当地,她只有回到户籍地才能享受康复救助。村委会主任张其伟表示,若是当地户口且具有同等程度的残疾,按照淮安区的标准,每月可以获得重残补助低保480元和护理补助50元。

村民和亲人证实,郭芳曾回到芜湖,为孙女开具了智力二级残疾证,但因为长期生活在淮安,无法得到资助。

安徽省残联的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璇璇四五岁时,家里向基层残联申请了康复训练。

“她就在我们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部,开展了一个周期(半年)的康复训练。后来她奶奶带她到江苏淮安,在残联申请时留下的监护人电话没办法联系了,就没有再开展康复训练方面的工作。”该工作人员说。

郭芳说,此前,儿子杨响会往她的卡里打钱,供璇璇看病、两个人生活。郭芳手术住院期间,杨响在病床旁说:“妈妈你生病了,你要是死了宝宝怎么办呢。你带带,带到哪天是哪天,等(你)死了,送到孤儿院里去。”

事实上,只有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残疾儿童、弃婴才能进入体现国家监护制度的儿童福利院,其他未成年人还无法获得国家的监护。璇璇并不符合条件。

没过多久,她的遗体被人在句容河中发现。

“经过尸检,女童符合生前溺水特征。但背包中却有两块砖头,重达8斤。”

事后,奶奶郭芳对媒体称,孩子背包里发现的砖头,有一块是她放的,大约4斤重,为的是让孩子锻炼腰力。

家属王超说,郭芳住院时,璇璇的小书包就挂在病房的衣柜里,他见过那个巨大的瓢虫图案,但里面并没有砖头,“想替他们减罪吧,璇璇死了,家总不能绝后。”

来源:新京报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