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统计
『壹』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
要有水资源的衣被污染多少和垃圾污染、空气污染、我国已被砍伐树木地区有多少问题补充:要有水资源的已被污染多少和垃圾污染、空气污染、我国已被砍伐树木地区有多少,要有数字表示!提问者:789632276717-试用期一级其他回答共3条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贰』 中国人均寿命从35到77,寿命变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中国的人均寿命从35岁到77岁,这在中国人均寿命上有着质的变化,众所周知,大家都喜欢活得更长久一点,而从35岁到77岁,这代表着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将近40多岁,顺便变长对我们的生活肯定是有极大影响的,这其中就包括养老保险以及工作年龄的长度,在之前人均寿命35岁的时候,到40来岁,人们就已经算是年龄很大了,而到现在五十岁六十岁而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比比皆是。
因为国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寿命开始缓慢增长,相应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人均寿命肯定能够更高,只有伟大的和平,才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人均寿命
『叁』 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 应如何解决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 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 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
总而言之,实现防污治污,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肆』 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是生命之源,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长期以来,我们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却没有同等重视节约和保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过度破坏现象较为严重。中国“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表明,有32.3%的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工作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联合国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家缺水,缺水人口约为7亿;而到2025年,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每年有160万人因为缺乏安全用水和卫生条件而死亡,其中90%是未满5岁的儿童,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的预测,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增加2摄氏度,全球将有20亿人面临缺水危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增加4摄氏度,全球遭受缺水危机的人将达到32亿。
目前全球有十条河流面临干涸的危险,我国的长江也在警告的范围当中。过分抽取地下水、修筑河坝,以及废弃物和污染是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据悉,全世界每个星期都有4万多人死于与水质低劣和与卫生条件差相关的疾病。全球还有20%的人至今没有享受到洁净的饮用水,40%的人由于缺水得不到最基本的卫生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报中说,专家预测,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在25年之内,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面临严峻的水供应危机,水的匮乏不仅仅是水资源不足造成的,管理和使用不善也加重了这一局面。因此,必须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以保证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水文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人类管理水资源的能力
『伍』 环保局的投诉电话
环保局的投诉电话是12369。
12369是环境保护的举报热专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属国环境保护部《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设立。12369的受理范围:
1、一般程度的污染问题由辖区环保局受理,遇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可直接向“12369”市指挥中心举报。
2、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如属于市本级的,则有市本级处理;如果属于某区的,则转交给该区环保部门处理。
3、一些并不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的,例如城市垃圾处置,12369并不会派专人到现场,而会转给有关部门来处理。
(5)生态破坏统计扩展阅读
《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中规定:
第十四条 上级承担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机构发现向下级交办的举报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督办:
(一)办结后处理决定未得到落实的;
(二)问题久拖不决,群众反复举报的;
(三)办理时弄虚作假的;
(四)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的;
(五)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陆』 中国哪个城市的人最穷
西海固是宁夏抄南部山区,是西吉、海原、固原三个地方的简称。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这三个地方都代表着宁夏南部贫穷的地方,所以人们常把他们连起来读,便有了“西海固”的叫法。
我之所以选择宁夏的西海固,是因为这儿的自然环境也十分恶劣,到处是被开垦了却没有耕种的土地,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收入就不用说了。而且水资源的短缺给这儿带来更大的困扰,水比油贵在这里不再是比喻,而是真正的事实。若是遇到一个大旱的年景,别说颗粒无收,常常连人畜饮水都成问题。站在这片土地上远远望去,除了荒凉还是荒凉,仿佛西海固永远只是贫穷的代名词,凡是知道那儿的人,一提起西海固就会不由地摇头,那种表情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茫然和不知所措。
『柒』 为什么会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沙漠环境持续扩大,一般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人类破坏了生态平专衡,使属曾一度青葱的地区环境逐渐退化,最终变成不毛之地。沙漠的扩大正在威胁着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每年沙漠化土地达61010平方米,受沙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3800多万平方千米。
沙漠化的急剧发展正是在最易受沙漠化影响的干燥地带及人口激增背景下进行的。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1960—1985年期间,共有1.84亿人进入干燥地带。在这期间,世界人口增长56%,这些人都依靠农业和畜牧业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