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令河水库
❶ 墨累-达令河的河流介绍
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Snowy)雪山海拔1826米的派勒特山(Pilt)西侧。源流从南向北流,与山脉平行流淌大约100公里。流出山区后与普莱思河[PlainR.上游河段称吉黑(Geehi)河]及图马(Tooma)河相汇。与图马河汇合后向西流,穿过休姆水库(Hume),在罗宾韦尔(Robinvale)附近接纳它的第二大支流马兰比吉(Murrumbidgee)河,继续向西北流,在文特沃斯市(Wentworth)接纳它的第一大支流达令(Darling)河,至南澳大利亚州的摩根后急转向南流322公里,在距海77公里处流人亚历山德里娜湖,最后在阿得雷德附近注入南印度洋的因康特(Encounter)湾。
干流全长2589公里,流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90立方米/秒,径流量59.5亿立方米。如以最长支流达令河计算,全长3750公里,全流域总面积107.3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227亿立方米,可开发径流量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0亿立方米。从长度与流域面积来看,墨累河是澳洲大陆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澳洲大陆流量最大的河流。
从达令河源头算起,总长3750公里,流域面积105.7万平方公里。水系流贯大陆东南部中央低地区,包括昆士兰州南部、维多利亚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地区。它发源于湿润多雨的东部山地,流向西部半湿润地区,然后再经半干旱的内陆平原南部,奔流入海,有效集水面只有40万平方公里。在长距离的缓慢流程中,蒸发量渐次增加,河流水量不大,一些河道经常干涸。全水系入海处年平均流量71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236亿立方米。
墨累河发源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的派勒特山。流向西转西北,构成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的大部边界,穿过休姆水库,至南澳大利亚的摩根急转向南,后流过亚历山德里娜湖,注入印度洋的因康特湾。
墨累河谷是极重要的经济区,横跨小麦带和牧羊带,饲养牛、羊,生产粮食和酒。1915年成立了由三州和联邦政府代表组成的墨累河委员会,组织合理利用和开发该河。在墨累河以及其它支流上建立了许多水库,主要有墨累河的休姆水库和维多利亚湖水库;达令河上的梅宁水库和自芒舍迪至文特沃思的一系列水库。
河谷主要城市有奥尔伯里、伊丘卡、斯旺希尔、伦马克和默里布里奇。
❷ 澳大利亚墨累河达令河中上游修建大坝对河口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澳大利亚墨累河的水文特征如下:
墨累河流域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达令河和马兰比吉河。达令河入口以上为墨累河上游,全长1750km,流域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8m³/s。
干流全长2589km,流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90m³/s,径流量59.5亿立方米。如以最长支流达令河计算,全长3750km,全流域总面积107.3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227亿立方米,可开发径流量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0亿立方米。从长度与流域面积来看,墨累河是澳洲大陆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澳洲大陆流量最大的河流,与达令河形成墨累—达令盆地。
墨累河流域位于东经139°13'~152°28',南纬24°43'~37°34'。.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在海拔200m以上,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流域主要位于南澳大利亚州以东,大分水岭以西,昆士兰州沃里戈岭以南的地区。干流自源头开始,有一段450km长的高地,尽管只占整个河长的20%,但这一段河床的海拔高度下降却很大,即从源头的1430m左右下降至下游的150m左右。墨累河中、下游河床坡度小,在其2000km的长度中,平均每公里河床递减很小,水流极缓慢,宽阔的河谷中多沼泽。表面广布近期的冲积层和风积层,地表很少起伏。
墨累河: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的大澳大利亚湾,是2589千米,如以达令河为源,全长3719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它的主要支流有达令河、默伦比奇河等。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每逢冬季涨水时,从河口上溯300千米河段可通船只;干季水浅,河口沙洲阻碍航行。上游干流通航起点为奥尔伯里。
❸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几个问题。
因为自然原因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社会原因人口集中重工业发达生活工业用水量大。主要可以分为东,中和西三线。南水北调后,长江的流量将会减少,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令河口地区的含盐量上升.而中线工程将会令汉江下游的水量减少,影响丹江口水库的发电能力和下游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加上丹江口水坝加高后,蓄水面积将会增加至370平方公里,有22万居民需要被迫迁,出现严重的迁移问题.而在西线工程中,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复杂,地震强烈,达七级以上,对建造200米的高坝和开凿100公里以上的隧道有一定的困难.可见工程存有一定的难度.
可持续发展是工程的大前题
另外,环保人士指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亦很大,例如在东线工程中,江南地区的钉螺问题极有可能随水北上.而长江下游的水质较差,污染严重,河水需要先加处理才能调水.中线工程加高水坝后,水库附近多个的文物遗址亦会被淹没,其中包括六千多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遗址.而调水亦会令汉江下游的水位下降,藻类丛生,最后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另一方面,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内进行,海拔有3000-5000 米高,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破坏,复原能力低.整体而言,调水令北部地区的水资源增加,但如果农民缺乏节约用水的观念,最终只会令浪费的情况加剧.不善灌溉令地下水面上升,由於蒸发量大,毛细作用会将盐分抽上地面,结果反而加速了荒漠化的现象.
所以在整体计划推行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节水,治污和生态保育的计划,才能令我们的中国可以达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中国年平均降雨量约650毫米,总量达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占全世界百份之六的水资源.但由於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列第八十八位,属缺水国家.
中国的降雨主要由地形雨和季候风造成,令南方沿海地区水多,北方内陆地区水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属富水区.相反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严重影响了北方地区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发展.
另外,北方地区的天然资源相当丰富,但由於缺乏水资源的关系,严重影响了采矿业的发展.而北方地区由於长期乾旱,荒漠化严重.在西部大开发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实有南水北调的需要.
我是东线工程的总经理,不如让我简介一下东线工程的内容吧.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的线路,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分段提高水位将水调到北方,并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作为调蓄水之用.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道穿过黄河,通过黄河后河水可以自流到天津北大港水库;另一路是向胶东地区输水,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及威海.
东线全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51公里,穿黄河段9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而向胶东地区的分段干线总长740公里.
大家好!我是中线工程的管工,现在就让我简单地讲解中线工程的计划好吗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为北京.长远来说,可以考虑从长江三峡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由於中线工程的水质较佳,覆盖面大,加上可自流输水,大大节省了输水和处理污水的成本.
我是西线工程的顾问,故十分了解西线工程的内容.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的平均调水量约170亿立方米,而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立方米,其中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调水100亿立方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量则为100亿立方米.
西线工程全长319公里,其中大渡河工程和通天河,雅砻江工程分开,通天河至雅砻江全长158公里,雅砻江到黄河131公里,合共289公里,全程隧道.而大渡河到黄河全长30公里,其中隧道8.5公里.
大家好!我是国家水利部的官员,为了加深大家对南水北调的认识和明白工程的迫切性,在这发报会中,让我为大家讲讲工程的效益吧.
南水北调可以有以下的效益:
首先是改善黄河的断流情况.黄河断流的情况不断加剧,自1997年起,黄河断流的长度已占下游90%以上.西线工程将会调长江水入黄河,直接增加黄河的流量.而中线和东线的工程更会调长江水到北京和天津,增加该两区的供水量,从而改善黄河断流的情况.另外,增加河水能有效地冲刷河内的污染物,改善黄河的质素和生态环境.
其次是加速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素.南水北调工程每年调水448亿立方米,可大大舒缓北方缺水的现象.北部地区的城市生活,工业和农业的用水增加后,更可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另外,调水可改善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北部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荒漠化严重,调水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抗荒漠化的问题.
除此之外,工程更可以改善航运.东线工程将会扩阔和加深京杭运河,目的是增加运河的流量,改善航运及提升运河的运载能力.
而中线工程亦有提升防洪能力的功用.工程将会加高丹江口水坝的高度,增加蓄水和调水量.水库加高后,能有效地提升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对舒缓汉北平原和武汉市的洪灾有一定帮助.
最后,工程能增加就业机会.南水北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总投资额高达4860亿,工程将历时50年,直至2050年完工后,每年能提高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零点一二,并可创造十八万个就业机会。
❹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瀑河水库2019最新消息在
保定市境内南水北调中线上的漕河渡槽、西黑山分水口,保沧干渠最大的地上建筑物——调压塔等重点工程都在2014年底之前完工了已经具备通水条件。瀑河水库是建于1958年的水库,位于河北省徐水县西北18公里的瀑河乡,是瀑河的干流水库,瀑河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始建于1958年,上个世纪80年代陆续出现塌陷,从1994年起灾害日趋严重,房屋出现倾斜。塌陷坑平面多为圆形,椭圆形;断面呈坑状、井状、漏斗状、坛子状,直径一般为2米-5米,深3米-5米。塌陷坑各自独立,互不连接。塌陷坑总面积6万平方米。由于坝基渗漏严重,每年库水锐减,到2008年瀑河水库已经枯竭。南水北调工程保定段没提瀑河水库。
❺ 信阳南湾湖水库有多大
南湾湖风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面约75平方公里。景区内河流港叉纵横,湖中散布着61个小岛。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湖中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❻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结构
5.7.2.1 河流水面
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水面。石家庄市总面积为20118.13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域面积的34.81%。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二级地类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用地。辛集市、井陉矿区、裕华区、新华区、桥西区无河流水面,石家庄市其他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沙河、磁河(木刀沟)、滹沱河、洨河、槐河、羜河等。其中,滹沱河是最大的河流,为岗南、黄壁庄水库提供主要水源。
在石家庄市各县、市、区中,平山县河流水面最大,达4945.84公顷,占石家庄市河流水面总面积的24.58%;其次是井陉县,为2064.32公顷,占石家庄市河流水面总面积的10.26%。晋州市和桥东区河流水面最少,分别为45.93公顷和59.48公顷,仅占石家庄市河流水面总面积的0.23%和0.30%。
5.7.2.2 水库水面
水库水面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据调查汇总,石家庄市水库水面总面积为15319.38公顷,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的26.51%。受地形和建造水库技术要求的限制,分布极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山区7县(市)和井陉矿区。平原区县(市、区)均无此类水面。平山县水库水面最大,为9004.23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库水面总面积的58.78%;其次是灵寿县和鹿泉市,其水面面积分别为2404.58公顷和1293.39公顷,分别占石家庄市的15.70%和8.44%。面积最小者为井陉矿区,面积为2.46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库水面总面积的0.02%。
据调查,石家庄市境内有大小水库228座,塘坝1100余座。其中,4座大型水库为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横山岭水库、口头水库;8座中型水库为八一水库(蟠龙湖)、红领巾水库、石板水库、下观水库、燕川水库、白草坪水库、南平旺水库、张河湾水库。其中,岗南水库位于滹沱河中游,平山县岗南镇西北部,控制滹沱河山区流域面积的68%,总库容15.7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8亿立方米,是全省17座大型水库之一。黄壁庄水库位于鹿泉市黄壁庄镇西部,控制滹沱河流域面积7500平方千米,总库容为1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64亿立方米,也是全省17座大型水库之一。横山岭水库位于灵寿县岔头乡冯沟村附近,总库容2.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98亿立方米。口头水库位于行唐县口头镇北一千米处,总库容1.0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16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塘坝亦在山区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5.7.2.3 坑塘水面
坑塘水面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石家庄各县(市、区)的坑塘水面有自然洼地形成的,也有人工取土形成的,除桥西区外,其余各县(市、区)均有该地类。石家庄市坑塘水面总面积为2394.20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4.14%。其中,鹿泉市坑塘水面面积最大,为439.57公顷,占石家庄市坑塘水面面积的18.36%。其次为平山县和辛集市,分别为400.62公顷和240.92公顷,占石家庄市坑塘水面面积的16.73%和10.06%。面积最小者为桥东区,仅为5.36公顷,占石家庄市坑塘水面面积的0.22%。
5.7.2.4 内陆滩涂
内陆滩涂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石家庄市内陆滩涂面积10189.14公顷,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的17.63%。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石家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由于径流量变幅大,河水漫流,以及上游建水库截流,下游无水等原因,易在平坦地区形成较大面积的滩涂,滹沱河是石家庄市滩涂面积最大的区域,其次是大沙河、慈河等滩涂广布。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连年干旱,河道断流,大多滩涂经过平整改良,整理改造成农田和林地,成为农田和林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陆滩涂面积在各县(市、区)中,差异较大,面积最大者为新乐市,为2365.87公顷,占石家庄市内陆滩涂面积的23.22%,面积最小者为井陉矿区,为6.63公顷,占石家庄市内陆滩涂面积的0.07%。还有部分县(市、区)无此类用地。
5.7.2.5 沟渠
沟渠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石家庄市有沟渠面积7919.66公顷,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的13.70%。石家庄市各县(市、区)均有此类用地,主要分布于山区各县(市、区)和辛集市,其余分布在平原各县(市、区)。
石家庄市沟渠面积面最多的是辛集市,为291607.27公顷,占石家庄市沟渠面积的22.01%。其次是鹿泉市、灵寿县和井陉县,面积分别为996.91公顷、934.42公顷和904.90公顷,分别占石家庄市沟渠用地面积的12.59%,11.80%和11.43%。最少的是高邑县,仅有沟渠16.07公顷,占石家庄市沟渠用地面积的0.20%。主要灌溉渠道有石津灌渠、绵右灌渠、西跃渠、绵全渠、人民渠、引岗灌渠、源泉灌渠、引黄灌渠、绵左等大型灌渠。这些渠道是石家庄市地表水输送各地的主要命脉。
5.7.2.6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石家庄市水工建筑物面积为1854.01公顷,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的3.21%。除桥东区、桥西区和辛集市外,石家庄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平山县面积最大,为277.47公顷,占石家庄市此类用地面积的14.97%;其次是新乐市和深泽县,分别为205.98公顷和183.42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工建筑物用地面积的11.11%和9.89%。井陉矿区面积最少,仅为0.19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工建筑物用地面积的0.01%,其次是裕华区和新华区,分别为0.43公顷和5.26公顷,占石家庄市水工建筑物用地面积的0.02%和0.28%。
石家庄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见表5.26。
表5.26 石家庄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二级类型分布统计表单位:公顷
❼ 南方地区有哪些河流
我国南方地区有许多河流,最大的河流是长江。除了长江以外,还有珠江、闽江、版钱塘江、澜沧江权、怒江等。
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度,年降水量丰富。受气候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比较长,而且冬季不结冰。
❽ 简析老挝南塔河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思路:(1)河流流经地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版
(2)河流权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比较丰富。
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河流的水能就比较丰富。
老挝南塔河是湄公河支流,老挝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南塔河流经高山峡谷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丰富,年降水超过1500毫米,河流水量大,水能丰富。
❾ 关于南水北调
因为自然原因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社会原因人口集中重工业发达生活工业用水量大。主要可以分为东,中和西三线。南水北调后,长江的流量将会减少,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令河口地区的含盐量上升.而中线工程将会令汉江下游的水量减少,影响丹江口水库的发电能力和下游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加上丹江口水坝加高后,蓄水面积将会增加至370平方公里,有22万居民需要被迫迁,出现严重的迁移问题.而在西线工程中,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复杂,地震强烈,达七级以上,对建造200米的高坝和开凿100公里以上的隧道有一定的困难.可见工程存有一定的难度.
可持续发展是工程的大前题
另外,环保人士指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亦很大,例如在东线工程中,江南地区的钉螺问题极有可能随水北上.而长江下游的水质较差,污染严重,河水需要先加处理才能调水.中线工程加高水坝后,水库附近多个的文物遗址亦会被淹没,其中包括六千多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遗址.而调水亦会令汉江下游的水位下降,藻类丛生,最后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另一方面,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内进行,海拔有3000-5000 米高,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破坏,复原能力低.整体而言,调水令北部地区的水资源增加,但如果农民缺乏节约用水的观念,最终只会令浪费的情况加剧.不善灌溉令地下水面上升,由於蒸发量大,毛细作用会将盐分抽上地面,结果反而加速了荒漠化的现象.
所以在整体计划推行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节水,治污和生态保育的计划,才能令我们的中国可以达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中国年平均降雨量约650毫米,总量达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占全世界百份之六的水资源.但由於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列第八十八位,属缺水国家.
中国的降雨主要由地形雨和季候风造成,令南方沿海地区水多,北方内陆地区水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属富水区.相反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严重影响了北方地区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发展.
另外,北方地区的天然资源相当丰富,但由於缺乏水资源的关系,严重影响了采矿业的发展.而北方地区由於长期乾旱,荒漠化严重.在西部大开发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实有南水北调的需要.
我是东线工程的总经理,不如让我简介一下东线工程的内容吧.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的线路,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分段提高水位将水调到北方,并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作为调蓄水之用.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道穿过黄河,通过黄河后河水可以自流到天津北大港水库;另一路是向胶东地区输水,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及威海.
东线全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51公里,穿黄河段9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而向胶东地区的分段干线总长740公里.
大家好!我是中线工程的管工,现在就让我简单地讲解中线工程的计划好吗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为北京.长远来说,可以考虑从长江三峡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由於中线工程的水质较佳,覆盖面大,加上可自流输水,大大节省了输水和处理污水的成本.
我是西线工程的顾问,故十分了解西线工程的内容.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的平均调水量约170亿立方米,而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立方米,其中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调水100亿立方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量则为100亿立方米.
西线工程全长319公里,其中大渡河工程和通天河,雅砻江工程分开,通天河至雅砻江全长158公里,雅砻江到黄河131公里,合共289公里,全程隧道.而大渡河到黄河全长30公里,其中隧道8.5公里.
大家好!我是国家水利部的官员,为了加深大家对南水北调的认识和明白工程的迫切性,在这发报会中,让我为大家讲讲工程的效益吧.
南水北调可以有以下的效益:
首先是改善黄河的断流情况.黄河断流的情况不断加剧,自1997年起,黄河断流的长度已占下游90%以上.西线工程将会调长江水入黄河,直接增加黄河的流量.而中线和东线的工程更会调长江水到北京和天津,增加该两区的供水量,从而改善黄河断流的情况.另外,增加河水能有效地冲刷河内的污染物,改善黄河的质素和生态环境.
其次是加速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素.南水北调工程每年调水448亿立方米,可大大舒缓北方缺水的现象.北部地区的城市生活,工业和农业的用水增加后,更可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另外,调水可改善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北部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荒漠化严重,调水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抗荒漠化的问题.
除此之外,工程更可以改善航运.东线工程将会扩阔和加深京杭运河,目的是增加运河的流量,改善航运及提升运河的运载能力.
而中线工程亦有提升防洪能力的功用.工程将会加高丹江口水坝的高度,增加蓄水和调水量.水库加高后,能有效地提升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对舒缓汉北平原和武汉市的洪灾有一定帮助.
最后,工程能增加就业机会.南水北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总投资额高达4860亿,工程将历时50年,直至2050年完工后,每年能提高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零点一二,并可创造十八万个就业机会。
满意请采纳。
❿ 达令河的简介
大安娜河(流离梅宁迪〔Menindee〕湖下方,注入墨瑞河)和塔利亚沃克小溪(Talyawalka Creek,在威尔坎尼亚〔Wilcannia〕附近流离,在梅宁迪附近注入达令河下游80哩处)是这种汇合分流(即河流分离后又重新与主流汇合)的典型例子。全部达令河系统流域面积650,000平方公里(250,000平方哩),在梅宁迪处年平均放水量为102立方米/秒(3,600立方尺/秒)。该河平均倾斜度为1哩1寸。达令河的主要源头通常认为是塞文(Severn)河,塞文河以下依次为德梅里斯克(Dumaresq)河、麦金泰尔(Macintyre)河、巴尔旺(Barwon)河,最后称为达令河。主流的下游支流有库尔戈阿(Culgoa)、沃里戈(Warrego)、帕鲁(Paroo)、圭迪尔(Gwydir)、纳莫伊(Namoi)、麦夸里(Macquarie)和博根(Bogan)等河流,排水有涨有落,而造成旱灾和洪水。由于达令河道大部流经大面积的盐碱草原,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50毫米(10寸),河水因蒸发所失去的水量多于从支流补充的水量,许多支流有时未能到达主流。分流离开主流后就消失在内陆盆地中。但是有些则流入盐浅滩,在多雨年分能形成河流,重新汇入母河。
达令河的源头自1815年起逐渐由放牧人开拓。1828年新南威尔士州长达令(Ralph Darling)爵士派探测员斯特尔特(Charles Sturt)去探查麦夸里河的下游水路。他凑巧先探测了博根河,然后于1829年初,探测了巴尔旺-库尔哥阿汇流成的达令主流。19世纪下半叶,该河在航行上很重要,但是现在水道运输早已被铁路所替代。 达令就是darling,英文意为亲爱的。同义词 beloved dear precious 不过darling较为口语化。
澳大利亚最大的、唯一发育完整的水系。由墨累河及其数十条支流组成。达令河是其最大支流,其次为马兰比吉河。从达令河源头起算,总长3750千米。水系流贯大陆东南部中央低地区,流域面积约105.7万平方千米,包括昆士兰州南部、维多利亚州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地区。发源于湿润多雨的东部山地,流向西部半湿润地区,然后再经半干旱的内陆平原南部,奔流入海,其有效集水面积只有40万平方千米。在长距离的缓慢流程中,蒸发量渐次增加,河流水量不大,部分河道甚至已趋干涸。全水系入海处年平均流量71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236亿立方米。
干流墨累河长2600千米,发源于新南威尔士州南部的雪山西南的派勒特山南坡,在峡谷间北流约200千米,渐转向西,经休姆水库至奥尔伯里,自此向西北流经支流众多、沼泽遍布的泛滥平原。在斯旺希尔与罗宾韦尔之间,马兰比吉河自右岸汇入,至文特沃思,达令河自右岸汇入,续向西进入南澳大利亚州境。自斯旺希尔以下,河流进入半干燥的桉灌丛地区,过南澳大利亚州界至摩根突转向南,经亚历山德里娜湖注入因康特湾。
达令河自河源至墨累河汇流点长2700千米,发源于昆士兰州东南部大分水岭西坡,上游自芒金迪以上河道为昆士兰、新南威尔士两州分界,大部支流集中在芒金迪至伯克以上河段,右岸有穆尼、巴朗、卡尔戈阿等河;左岸有卡斯尔雷、麦夸里、博根等河。自伯克以下 ,河道坡降平缓,周围是半干旱地区,除沃里戈、帕鲁两条间歇性河外,基本上无支流,主河道有时还形成分流,并在数百或数十千米外重合。在梅宁迪附近有一系列水洼,汇合成7个湖泊,建为重要水利设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