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钓离底
㈠ 夏季水库钓鱼钓离底多少合适
钓小鱼一般都是离底,距离十公分左右,钓大鱼就要钓钝,子线要稍微弯曲一点
㈡ 底钓鲢鳙跟钓离底的哪个效果好一点
虽然说鲢鱼或鳙鱼都是水中层鱼种,但我们在垂钓中常常会遇到底钓鲢鱼、鳙鱼内。垂钓这类鱼种,容我本人认为没有固定的鱼层,根据所使用的钓饵,如底钓鲢鱼或鳙鱼的鱼饵,我们就可以先底钓,发现浮标上反应出来的动作为有浮标晃动,有半目左右的缓慢上行或下行,那么这样的标像,我选择钓离底,从离底10CM的地方开始钓直到离底30CM为止,这样鲢鱼或鳙鱼真正吃口的动作将会变得的很明显。相反,只要在正常钓底,浮标出现有力的下顿,那么就坚持钓底即可。其次,钓鲢鱼或鳙鱼,饵料的选用一定要对,鲢鱼偏香,鳙鱼偏腥或臭,窝量要大,饵料的雾化也要好。
㈢ 钓离底如何调漂
1、杂物多也不建议钓离地(野钓,竞技除外),这个情况水库是常有的事,秋版天落叶权铺在水底,垃圾,石头等。
2、杂物多一般钓上来的鱼多数咬上钩(如果有这种情况多为水底不平或杂物多),把钩距加大一个钩长,浮漂调目高一点(根据漂的大小可以调七到十几目)钓目也略高一点,长子线,轻饵,这样目的是为了增长下降的时间缩短钩饵在水底的时间,更容易钓接口(尤其是浮漂快到位时的动作)。
3、浮漂到位后只抓下顿的大动作,其他动作一律过滤。所谓的钓离地就是钓浮,这个不多说了。自然水域单纯的静态钓浮是很难钓到鲤鱼和鲫鱼等底层鱼的,当然一些鱼种就是适合钓浮(花白鲢,翘嘴,白条等)。
4、饵料的雾化。很多商品饵在雾化以后,在鱼的流动与水温的变化后,往往会有碎屑升腾现象,促使鱼改变泳层索饵。此时要灵活的调整离底的高度。听朋友说最近有些饵料进行了改进,雾化后不升腾,不过我没有试用过,在此不敢多言。
5、观察天气的变化。有些底层鱼在气压变化下主动地上浮,此时如果继续钓底,是不会有好的收获。
6、特定的鱼种。钓鲢鱼时最明显,不过我对钓鳊鱼的体会很深:使用直立速度较慢的浮标,增长诱鱼的过程,钓半水的效果不错,但是些时容易挂到大头鱼。
㈣ 钓鲤鱼可以离底钓吗
不是故意钓离底,是昨天去钓50/天的,竿坑,全池子都不怎么咬,天气闷热。估计是鱼离底了,但都是鲤鱼,就是不知道可以钓离底吗?
㈤ 一般情况下大鲫鱼是钓底还是浮钓浮钓应该离底多少距离
钓底,离底5-10公分左右。
㈥ 怎样才算离底钓鱼,为什么离底钓鲫
大家都知道,鲫鱼是底层鱼类,离底钓鲫鱼主要是由于塘底不平、塘底肥沃、淤泥较厚、或是水库坝的斜坡帛了石块,易挂底,或是因天气情况引起的鱼情变化等情况,用常规的方法不好垂钓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垂钓手段,以达到野钓能够有丰厚的收获之目的,有时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离底钓鱼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调好漂,漂调不好是无法钓离底鱼的。(关于如何调漂大家都知道,不再重复了)离底钓鱼对浮标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能打行程底钓的标就能适应(长视标、长脚的标)离底多高合理。
二是取决于诱鱼的情况,看能不能够把鱼诱进窝,鱼诱进了窝还得看鱼叨钩的频率,寻找出鱼所在的层次。(按常规来说,一般都是在离底20公分左右的游层)。
㈦ 钓离底如何调漂
楼上都是绝对的大师,说了半天都跟天书一样,保证楼主根本没搞明白。
这个问题要看你回所使用的饵料比重大答小了。打个比方给你解释:如果你平常使用的饵料在拉饵垂钓过程中每粒饵料可以压下你所用的浮标2目,那么双钩饵料加起来就会压下4目,这时如果你想钓双钩离底2目,浮标就应该调整为空钩离底7目或8目左右(多调出1到2目是为了给拉出的饵团大小有差异准备的)。这时你挂饵找底钓3目左右,再把浮标下拉10到15公分拉饵垂钓,钩饵所处的位置就大概在离底10公分左右了。切记2点,一是拉饵的饵团大小要每竿都尽量接近。二是调漂一定要离底调,而不是半水调,因为如果水较深,半水调出来的漂在钓底或钓离底时会因为水线的自重而产生很大变化。比如水深2米,你在1米的水深空钩调8目,等你把漂下拉到钓2米深的时候可能就只剩下6目或更少了。
㈧ 浮钓草鱼钩下水多深,或钩离底多少厘米,用什么饵最好,怎么挂钩
浮钓五十到一百公分都可以 有些直接是水皮面 或十几二十公分 我通常用 南北二代草 加粘粉 搓饵钓底 野河和大水库很好用
㈨ 浮钓草鱼钩下水多深,或钩离底多少厘米,用什么饵最好,怎么挂钩
浮钓五十到一百公分都可以 有些直接是水皮面 或十几二十公分 我通常用 南北二代草 加粘版粉 搓饵钓底 野河和权大水库很好用
㈩ 水库钓黄尾如何钓离底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大江南北很多池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两年可长至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黄尾鲴食性杂,多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藻类等为食,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李大毛师傅最爱钓黄尾,总结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1、钓位的选择
黄尾鲴的体征和吸食习惯决定了钓法,如果按常规悬坠钓法,浮标调几钓几,(如调4钓2;调3钓3等等),浮标有动作,提竿却难中鱼。这是因为鲴鱼吃饵时先是嘴唇上部触及子线,造成了许多假动作,所以浮标应调低钓高,让子线适当弯曲,这是钓上黄尾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