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西部原生态

西部原生态

发布时间: 2020-12-23 23:23:44

⑴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回的主要生态答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辰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⑵ 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西部大开发,环保要先行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新疆视察工作强调的专“西部属大开发,环保要先行”:
新疆经济发展潜力大,受到全国关注,开发建设热正在兴起。新疆为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较为困难。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开发建设,就必须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环保部门要冷静思考以下问题。一是新疆各地都在讲有多少资源优势。能否注意在现有耕地和水资源基础上精耕细作,搞节水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西部开发,环保先行,保护好绿洲等自然生态环境。三是目前结构性污染严重,关键是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环保部门要为政府出主意。四是在西部大开发中,环保部门要严格把关,不能引进污染大、耗水大的项目,不能引进污染重的行业和产品。对必须引进的,要报上级审批。各地要将引进目录上报,由新疆自治区环保部门与计委、经委等部门把好关。环保部门要主动同有关部门联手行动。目前,环保目标责任制还没有横到边、纵到底,要进一步加强。五是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根源是燃料结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煤的出路要搞“三联产”。

⑶ 西部生态环境 一步恶化的原因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造成西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气候变暖的客观因素,又有人类非科学性的经济开发活动加剧的主观因素,我们认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自身非科学性的经济开发活动加剧这一主观因素。即使是在世界气候变暖这个影响生态环境的客观因素中,人类活动的加剧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人类非科学性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加剧,又反过来促使世界气候加速变暖。在西北五省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过程中,人类非科学性经济开发活动的加剧有如下一些表现:

1.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范围扩大。根据1999年统计,在高于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11个省、市、自治区中,西部占了7个;而西北五省区中,除陕西外,其余四省区均在其中。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如宁夏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达到147人/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人口平均密度131人/平方公里),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突出,导致大面积垦荒和山坡地的开垦,使这些地区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结果,造成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及水土流失的加剧,使本已十分贫困的这些地区更加贫困。人口的过度增长,也使得依靠木柴作为能源的村镇居民不断扩大对乔木林和灌木林的砍伐,这类乱砍滥伐对林木、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比毁林开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少。

2. 超载放牧和草原垦荒导致草场退化,加速了草原的沙化。超载放牧已是我国牧区存在的普遍现象,目前已经形成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草原面积缩小、载畜能力下降,而草场载畜能力的下降使超载放牧的问题更加突出的恶性循环局面。在干旱和半干旱草原进行垦荒,更破坏了草原的天然植被,加速了草原的沙化趋势,增加了沙尘暴暴发的频率和强度。例如,青海湖沿湖地区11.3万亩全部由优良草场开垦而成,导致这一地区土壤严重风化、沙化,使进入湖内的泥沙每年达987万吨,湖水最深处已由本世纪初的37.5米下降为目前的25.28米。

3. 乱建水库和盲目打井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为了发展农业,西北各省区、地区,甚至包括一些县相继建造了数目可观的各型水库,其中一些水库建造在仅能供给生态用水的河流上,把生态用水转变成为农业用水。结果,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水,造成下游地区土地的干旱和沙化,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甚至危及到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此外,一些地区盲目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使这些地区抵御旱灾的能力降低,并且更易遭受旱灾的侵袭。

4. 未考虑生态环境恶化后果的工业开发导致污染加剧。必须承认,直到近年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意义才开始有所认识;在遭受了日益频繁的由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侵袭后,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然而此前,自解放以来,西北五省区的工业开发像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一样,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环境污染问题。90年代以前建立的各类企业大多不具备工业“三废”的处理设备,缺乏对污染的治理能力。自国家颁布治污条例以来,西北地区特别是各省会和大城市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因领导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够重视、以及缺乏足够的资金等原因,对污染的治理不力。特别是在那些主要给其他地区和省区造成污染的企业中,治污任务更是排不上议事日程。

5. 对生态、环境科学特别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甚少,甚至存在误解。通常,在人们的观念或潜意识中总是将生态环境问题看成是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相对立的事物,是独立于经济发展的外在事物,而不是存在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统一体中的内在事物。这种观念很容易导致一些地区为了“脱贫”、“致富”,而进行以破坏生态环境甚至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经济开发”活动。直到最近,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仍有个别地方政府仅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不计算污染带来的负效益,在“发展西部经济”的藉口下,将东部一些因污染严重而被淘汰或将被淘汰的企业迁至本地继续生产。

此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通常,政府机构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部门是最无权也最无钱的部门;在实际运作中,它与经济开发部门事实上是两张皮,各司其职,各管其事。二者发生矛盾时,往往是经济开发支持者众,而生态问题则被迫放在一边,“容后再议”。结果,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形势难以改观。

⑷ 中国西部未来的发展

西部的过去是很多人去哪里逃难,顿顿吃不饱的。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八十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总原则,即“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直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这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这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开发工作的领导,当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所有的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规划,进行充分论证。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既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又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乱集资、乱收费,增加企业和农民负担。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保证西部开发扎扎实实地健康发展。
当前西部地区开发的工作重点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
西部开发办2000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二是抓紧制定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而且那里很少水。西部以前是很缺水,很干旱.。现在城市发达了,不过还是没多少高楼大。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正在广大西部地区扎扎实实地推进。
也许你是从众多的招商会、研讨会以及媒体上各种文章中了解西部大开发有关情况的;也许你还没有切身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其实,西部大开发“雷声”大,“雨点”也大。
让我们来看一看西部地区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
2000 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大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等。与此同时,去年还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项目。现在这些项目都在顺利建设中。
6 月 29 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这条铁路长达 1118 公里,预计 2007 年完工。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县至三峡电站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宣威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和广西还有三峡将向广东输电 1000 万千瓦。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会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重新勘测了管道走向,各相关部门和下游各省正在积极落实市场。根据目前规划方案,初期年供气量 120 亿立方米左右,以后随着资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气市场的开拓,逐步增加供气量。届时每年可以代替几千万吨煤,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 一-二 个百分点。
今年,国家还将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将新增 50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等。此外,还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整治工程和小湾水电站等一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机场建设方面,根据“十五”时期西部地区民航机场“实施枢纽工程,发展支线机场,优化航线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原则,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逐步形成一个以主要枢纽机场为中心的轮幅式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在铁路建设方面,以建设青藏铁路为契机,“十五”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将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沟通东西部通道的铁路线。加强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建设,研究修建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铁路通道,强化沪昆通道,建设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区间通道铁路。
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资金保障。国家在投资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在去年计划安排的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 430 多亿元,同时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建设基金。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和加快。公路国道主干线和路网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新增通车里程 1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到目前为止,去年安排的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工程进展已经过半。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还林还草共完成 1120 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完成 780 多万亩。
今年,国家对西部投资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续建项目在内,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安排的投资要比去年有较大增加。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要在“九五”以来优先安排和近两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的基础上,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同时要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和国外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的事、国家的事,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都可以从参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找到共同发展的结合点厦。未来呢,那里会有很多水。风景很美。

⑸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西部生态环境的显著来特点就是环境问源题突出,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扩大、土壤退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脆弱,生态状况总体呈恶化趋势。
西部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先天脆弱的自然条件固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活动是加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和症结所在。
先天的因素包括,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但西部地区的水系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是气候变暖、滥垦、滥伐、滥牧,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粗放的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及盲目引进外资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由于受其生产力制约,长期以粗放经营为增长方式,严重依赖资源开发,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以初加工为主。而以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体系,也导致了某些在东部无发展空间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移至西部的可能,再加上国外的投机商趁着西部地区大力引进外资之机,把有利可图的“污染”行业搬进西部地区,给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埋下极大隐患。

⑹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主要有()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经营管理粗放 ②不合理的垦殖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其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版干旱,植被覆权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而经营管理粗放、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不合理地垦殖和过度放牧是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⑺ 西部之所以在生态建设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原因有哪些,

十年,我国西部“退”出一片绿色,富了一方百姓,更用生态打造出了西部发展一个新的风向标。
“山清水秀地干净”是广西的一张城市名片。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前,广西部分大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到处是裸露的石山。在此背景下,广西实施了以珠江防护林、海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8年广西共完成造林207.6万公顷,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6个。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54.2%,在全国排第4位,比1999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广西发展的新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人来到广西,第一印象就是广西有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有着蓝天白云,有着青山碧水绿树,这是西部大开发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走进云南西双版纳基诺乡新司土村巴飘村民小组,满眼是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二层小楼,小楼周边绿竹掩映,青山环绕。
在西双版纳,这样和谐自然景色随处可见。“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热带雨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最有竞争力的优势。
西双版纳打出“率先建设生态州”的绿色品牌,通过发展特色型生态农业、清洁型生态工业和生态型旅游服务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州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以来,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8.3%,其中天然林面积增加到1575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504万亩,野生亚洲象增加到250头左右。此外,西双版纳已有22个乡镇跨入了云南省生态乡镇行列,占全州乡镇总数的71%。
生态建设助推西部发展,绿色GDP成为新的风向标。西部大开发十年间,不断扩展的绿色给西部带来了新希望。随着生态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部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⑻ 我国西部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导致生态环境较差,为了改善该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实施的有效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回境,走生态经答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故选:C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