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城市生态威胁

城市生态威胁

发布时间: 2020-12-25 14:18:21

❶ 如何理解城市生态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的要求具体有哪些措施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因此,城市生态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及其与城市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城市物流、能流及经济特征),城市自然系统的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生态的管理方法和有关交通、供水、废物处理等,城市自然生态的指标及其合理容量等。可见,城市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而是为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寻求良策。

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城市具有新闻传播网络系统,可以迅速传播大量信息。城市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如电话、电报、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能够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衔接起来,高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

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输入分散、无序的信息,输出经过加工、集中的有序的信息。在城市的输出物中,除了物质产品和废物以外,还有精神产品,这就要靠信息流来完成。报纸、广告、书刊、信件、照片、电视、电话、收音机、电脑及电脑网络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人们的集会、交谈、讲演等,也是交流信息。一个城市信息的流量大小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城市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和氟化氢等。

粉尘 粉尘包括降尘(粒径在10 μm以上)和飘尘(粒径在10 μm以下)等颗粒性物质。降尘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多产生于固体破碎、燃烧残余物的结块等。刮风和沙暴也可以产生降尘。飘尘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烧煤、烧油、冶炼钢铁等都会排出大量飘尘,其中含有多种金属微粒,如铅、汞、镉、铬、钒、铁及其氧化物,对人体有毒害作用。飘尘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患病。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危害很严重的污染物,因此,常被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等燃料时产生的,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往往和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上呼吸道与水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时间久了,可引起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及气管炎等。硫的氧化物在空气中遇水汽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滴、酸雾或酸雨,其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倍,对农作物的危害特别严重。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亚硝酸、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多种氮的氧化物,但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氮肥厂等工厂也会产生一些。

二氧化氮可使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发现二氧化氮有致癌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一氧化碳 据报道,现在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有80%是来自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危害人体,轻者可引起贫血、心脏病及呼吸道感染等慢性疾病;重者会立即死亡。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和工厂烟囱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的一种毒性很大而且不同于一般煤烟废气的浅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烷基硝酸盐、酮等一系列氧化剂。

光化学烟雾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使人眼睛红肿,喉咙疼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头晕目眩,手足抽搐。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❷ 城市生态系统脆弱现状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脆弱现状的特点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对立矛盾,如城市的时回间和空间都是可知道的答,目前城市时间最长体现最长的是“万年城市”万年城市是可以有证据证明可以万年发展的,而城市生态中的生态时间是极其长,可以达到万亿年以上,把无限时间与有限时间放在一起是肯定有矛盾的。世界联盟行动纲领协调管理机构的维赢凯秋提出的万年城市,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可以在网络搜索一下世界联盟行动纲领协调管理机构,那里说的比较清楚。

❸ 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D,因为人为因素是生态问题的最严重的问题

❹ 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有哪些

1、城市废气污染,例如汽车过多,尾气严重影响城市空气,导致城市病、哮喘病患者专日益增多;

2、开凿引渠属,导致水资源链条不畅,引发动物大量死亡,病菌四处散播,威胁人类健康等。

❺ 举例说明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

1、城市废气污染来,例如汽源车过多,尾气严重影响城市空气,导致城市病、哮喘病患者日益增多;

2、开凿引渠,导致水资源链条不畅,引发动物大量死亡,病菌四处散播,威胁人类健康等。

❻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以及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 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中国废渣年产生量已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国积存量为66亿吨,人均6吨废渣。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为6000万吨/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个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之中。仅北京三环、四环路之间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过7000亩。 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中介。与此同时,也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等,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环境是一种特殊资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造成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 人口压力: 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工业化压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市场压力: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当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❼ 对城市生态的危害

地面沉降造成的地面标高损失,改变了城市规划时的房屋、道路等公共设施标高,使房屋基础下沉,路面低洼,降低了排水系统原有的设计坡度,导致排水不畅。每逢雨季,市内有地面沉降的地区普遍积水,严重影响交通和市民生活。据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统计,在1986~1991年的5年时间,天津市仅在加高路面、室内地面和回填土方,增加地面沉降区的标高,增设排水泵站方面的费用就达1亿元以上。苏州市素以河网交错,风景秀丽,工商业发达而著称,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到1997 年,地面沉降使市区及近郊的地面标高损失了0.6 m以上地区的面积已达80.4 km2。市区绝大部分地区地面已和河水位基本持平,位于沉降中心的金闾区清洁路一带,河水位已常年高出地面0.5 m,汛期水位差则在1m以上,街巷、居民院落必须常年用水泵不停地向挡水墙外排水,即使如此,巷内居民家中仍有半年以上积水,居民不得不将床、柜、沙发等家具脚垫高一尺,家用电器放到桌子上,在水的长期浸泡下,居民生活苦不堪言。此外,苏州的一些园林古迹也深受地面沉降之害,例如,朴园中的亭台楼阁等古建筑常被水淹没,园内常年需备几台水泵排水,每到汛期,仍有被淹之虞,1997 年汛期,园内水深曾达1 m;已有2500 年历史的著名水陆城门———盘门,因差异性沉降,已出现多处裂缝。每逢汛期,市政府都要抽调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洪抢险,但仍有不少地方,因排水不及,被淹成灾,每年仅排水一项支出就十分可观(王则任,1998)。由此可见,地面沉降已给苏州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发展。

❽ 城市生态的面临问题

我们提出一个宣传口号: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似乎很空洞,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如果我们去外地,在外地人的眼里,北京就是我们的家;如果出国,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就是我们的家。有科学家乘着宇宙飞船到外层空间去,到了地球以外的空间,才知道人类在其它地方是没法立足的,只有回到地球上才能生存,地球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我们提倡环境保护,需要具备几个概念。
(一)空气、水、土地的概念。
地球能给予我们什么呢?
地球含有三种最重要的物质,也就是我们保护环境所要保护的:(1)空气。空气的组成很简单,78%的氮气,20%的氧气,0.03%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构成了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2)水。人身体的2/3由水组成,水是每个生命体不可缺少的物质。(3)含有有机质的土壤。如果不破坏这三种物质,万物可以自然生长起来。由于有这三种物质,地球就能提供给我们很多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食物和药物是原始人必须依赖的。社会发展到工业化时代,生物资源又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原料。
(二)生物链的概念。
有的人认为某一物种的灭绝离自己很遥远,与自己无关,这是因为他没有生物链的意识。土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互相联系的,比如老鼠-->蛇-->鹰形成简单的食物链,动物粪便、植物腐叶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养料或者化解为微量元素被植物吸收,植物的果实又喂养了昆虫、鸟……这样就形成链状的食物网,人也处于其中。
我国的祖先早就知道这一点,但当今我国的环境保护者却常常忽略这一点,一提到环境保护就要向外国学,可是外国却在向中国古代学。美国1995年出版的一本环境保护的教科书中就提及我国祖先对生物链知识的认识和利用:池塘边种桑树,桑叶养蚕,蚕的粪便倒入池塘养鱼,鱼的粪便就肥了塘泥,塘泥又可以挖出来养桑树……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循环的思想和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星球。
(三)资源的概念。
许多东西都是人工制造的,没有它们我们似乎不能生存,但它们都是消耗地球资源制成的,比如塑料来自于石油,纸张来自于森林…… 当这些东西不断地提供给人类时,地球也在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资源,而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石油,如果我们无限制地生产我们需要的东西,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日本曾有学者说,我们也很向往美国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人要达到美国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需要有20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持。这个数字是否准确难以验证,但是它说明了我们面临的困境。在人口如此密集的中国,以什么作为我们的消费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之后走自己的路。
一次性筷子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常见。但是我觉得我国引进一次性筷子生产线并推广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做法,这样的决策不应该在八、九十年代出现在中国。最近两年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呼声很高。但不幸的是,全国人大一委员曾写信向林业部反映,林业部回答说,当时我国引进一次性筷子生产线时采用的是补偿贸易,即日本提供机器,而我国提供生产出来的筷子,到欠的机器钱还未还完,所以森林还在继续砍伐。光大小兴安岭就有上百家一次性筷子生产线。发洪水,大庆损失40多亿,这肯定与砍伐森林有关。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砍伐森林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等到筷子的欠债还完,机器归我国所有时,森林砍完了,还能砍什么?
(四)因果的概念。
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得长远一些,考虑到因果的联系。比如大力提倡发展汽车工业。英国的一本环境教科书中提到发展汽车业需要付出的代价:城市被高速公路分割成两块,制造汽车的工厂排放出很多废气,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地,同时汽车尾气导致城市的空气污染,形成酸雨,从而破坏森林,酸化湖泊和土壤。汽车最终成为废铁也需要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做发展汽车工业的决策时应全面考虑的。
一美国学者曾讲,中国人均汽车占有量要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全世界所有的车开到中国来还不够,全世界的车不到8亿辆,我们的环境、石油资源难以承受如此重负。这个例子表明我国与西方国家发展的模式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我们关注地球。
城市生活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污染,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而这些污染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首先,谈谈城市中我们面临的空气污染的几个方面。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一、工厂,很多城市的火力发电厂大量排放CO2、SO2等废气和粉尘;二、汽车尾气;三、家庭对能源的消耗;四、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五、各种喷雾剂,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
大气污染严重时是可以看得见的,从洛杉矶的对照图中可以看出,洛杉矶是典型的被汽车尾气污染的城市,大气成锅盖状。北京的蓝天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低空时可以看到天空是灰的,高空中才发现污染层形如锅盖,笼罩着北京。
我国的空气污染指数0-50为一级,无伤害;50-100为二级,较好;100-200为三级,140以下敏感的人会觉得头痛,健康的人可能没什么感觉,而100-140以上污染就会危害人体了;200以上就是有污染事件发生。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是二级或三级。
汽车尾气对孩子的危害最大,因为孩子的呼吸高度比较低,而尾气排放装置也比较低,所以孩子吸入的汽车尾气是成年人的两倍左右,家长领着孩子时要尽量远离街道。汽车停车待发时的尾气排放量是开车时的5倍。为什么我国汽车尾气污染这么严重?我认为是因为我国许多车尾气排放量不合格。十几年前我国没有尾气排放标准,引进日本车时汽车也就没有尾气净化装置。95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我国街上开的一辆日本车的尾气排放量相当于东京街上的车15辆左右,所以虽然我国车辆并不太多,可污染却很严重。如果路况再不好,就更不得了了。
裸露地面向空中提供了大量悬浮颗粒物,而造成大量裸露地面与管理上的失策是分不开的。全国上下每逢检查卫生就拔草,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可吸入的悬浮颗粒物都被吸到人的肺中了。
还有一种空气污染是使用空调造成的,制冷剂造成的大气层上空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变薄或者有空洞致使紫外线照射过多,对植被伤害很大,还可以使动物失明,人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由于青藏高原上的臭氧层破坏得很厉害,那儿已经有七、八岁的孩子得白内障。城市中大量地使用空调会使大气越来越热,这种消费意识并不好,我建议用电扇,电扇的耗能量是空调的1/10。
温室效应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包括CO2等)的排放过多,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都会使CO2的浓度增加。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大气层中阳光射入之后难以发射出去,就象玻璃房子中热量进去后出不去。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异常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其次,谈谈城市中我们面临的水污染。
每个人一年的饮水量为1吨,即一人一天2.5升水。我们引用的是干净的水。那么地球上的陆地淡水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球的70%被海洋覆盖,但海水是不可以直接饮用的。海水经海面蒸发形成云,再降雨,降到陆地上就成为淡水,通过森林、地表等逐渐形成河流,或者通过植被形成地下水,另外有一部分是冰山。
地下水的水位很重要,树不浇水而能成活是因为树根与地下水有接触。北京历来干旱,银杏树大量死亡与北京地下水水位下降有关。
地球上的淡水分布,有2/3是冰川,一部分是难以利用的云和地下水,人类能大量用于饮用、种庄稼、进行工业生产的是地表水,地表水包括湖泊、河流等。水是非常重要而且珍贵的资源,到21世纪,水会比油贵。工业生产,如造纸、印染、织布,都需要水。我国种1公斤庄稼,从种子到收获需要1.2吨水。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面对如此珍贵的水,城市居民却没有好好珍惜,把污水排到干净水中。
水污染主要有几个方面:(1)工厂排水。(2)生活用水。家庭排放越来越厉害,据统计,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3)农业上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而污水排到河流中污染了地表水,使干净的水样越来越少。
生活中排放污水常包括:(1)把剩饭、剩菜倒入下水道,让水冲走,而北京75%的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2)用洗涤灵洗碗,而洗涤灵浓度又太高难以冲干净,对人体自然不利。(3)盲目听从商家宣传,使用各种洗涤用品越来越多,比如添加剂、洗衣粉。(4)不珍惜天降之水。比如说为了交通顺畅往雪上洒盐,就把非常好的淡水资源用盐污染了。我认为应该尽量把雪铲到马路两边的土地上,把水保留下来,实在太滑再用盐,尽量减少盐的用量,这样对地面有益,对两边的树根也没有伤害作用。
北京这样一个缺水的城市却有四个大型海洋馆,它们都是将淡水调成盐水,最终盐水被排放掉,这是不可持续的做法。
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高磷洗衣粉导致污染。美国教科书中曾举了个例子:湖被磷污染后富营养化,大量藻类生长,从而导致湖内缺氧,细菌繁殖,鱼类死亡,最后湖也死亡,变成一片沼泽。这样,淡水资源就逐渐缺失了。
在管道排放之外,还有人随意地把垃圾倒在河边。过去垃圾中只有菜渣、剩饭,倒在河里,鱼类可以吃。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不但堵塞河道,还会污染河水,例如油漆、塑料等。随着河水流向海洋,海水也将受到垃圾的污染,并传播到各地。海滨城市的旅游资源也因此受到影响。可见,环境稍受污染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城市中的水污染,不光是地下水、地表水污染,还有天上水的污染。众所周知的是酸雨,空中的酸性化合物随雨雪下到地上,会使森林死亡,酸化湖泊、土地。加拿大的死湖就是例证。
我国酸雨的覆盖率已达我国国土面积的40%。
再次,谈谈城市中我们面临的垃圾污染。
垃圾是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农民种的蔬菜、粮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及人体健康。北京的垃圾堆放在海淀区的郊区,那里的土地就被污染了。如果垃圾中塑料过多,土地就没法长出任何东西。
中国这十几年垃圾迅速增长是消费方式改变造成的。比如说吃饭,以前剩饭、剩菜用来喂猪,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吃完后就不负责任地全部扔在一起,使原本可以回收的饭盒没法回收了。许多办公楼的废纸上总被倒上剩饭等污物,也就无法回收了。
我们提出口号,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的硅谷。而我观察到,在通往中关村的必经之路上就有大堆的垃圾。我觉得这种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做大事呢?对于这样的口号我是很羞愧的。
有人曾说,处理不好垃圾的民族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因为她处理好了自己的垃圾问题。我在德国留学时期,曾有德国教授很羡慕中国的土地,说中国的土地一挖就能挖出宝藏;而德国却不敢乱挖,深怕挖出以前埋的废弃物。
垃圾处理要么埋,要么烧。 埋不但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在 埋的土层上不敢再种植物。如果雨水渗透过垃圾的填埋层就会污染地下水,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几十年也难以治理好,因为它不象地表水那样易于流动。随便烧垃圾,很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果在垃圾场附近养鸡、养猪,有毒有害物质很可能通过鸡、猪最终危及人类健康。可见,垃圾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伦敦曾经是个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我去时看到伦敦的天空非常蓝,走在街上到处都是绿色,树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形态各异,伦敦已经成为一个绿色的城市。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政府要求公民停车时关掉发动机以减少尾气排放量,公民也非常能接受这种口号,而不仅仅是空洞的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伦敦很多办公室、餐厅不用空调,而是用电扇。节能、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伦敦的变化很大:街道两边都是绿墙,灌木丛很高,围着杂生的草地。路边任由野草生长,黄土就不露天,非常干净。在灰尘、噪音比较大的停车场周围有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一个小火车站旁,用铁丝网围起野生的植物,任其自然生长。利用自然的力量绿化城市,花钱又少效果又好。这些杂生的、野生的草坪不用杀虫剂,人可以随意在上面活动,既安全,又增加城市人的活动面积。我国许多草坪标着请勿入内的牌子,人们对这样的草坪自然没有什么感情。如果野草坪不愿让人踩,可以任由野草长高,人就不太会去踩,长高的野草吸收灰尘的能力也将更强。我们不要盲目的修剪草坪,稍长高一点就把草剪掉。北京却非常流行剪草坪。
伦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1992年伦敦制定了21世纪议程,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建立一个机构--生态研究所以提供咨询。这个机构只有十几个人工作,但是它同伦敦所有大学广泛联系,大学如果有比较大的课题研究项目,就必须由此机构进行调研批准后才能实施。其中有一个项目涉及伦敦的一个老工业区,犯罪率较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较低,研究所就建议在工业区的一片荒地上建立一个生态公园。由于荒地上有一个天然的小湖,水源就不成问题,就在那儿种植了大量的当地野生植物,路面铺着木屑,实行粗放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公园还把当地许多植物种在一起,供人学习生物知识,对社会风气好转也有帮助。大学生们还从植物中寻找药源。
德国有一个学校被称之为欧洲环保学校,学生们调查学校的用电量,发现走廊上原来设计的四盏灯的亮度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实际上两盏灯就足够了,因此关掉一半的灯,一年就节省了一大笔电费,因而荣获欧洲环保学校的奖励。此外,老师还带领学生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子板,发了电之后并入公共电网,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的消耗。
国外遮盖树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一是让树坑中的野草自然生长;二是将修剪树枝后的废弃枝条剪碎成木屑,用其覆盖树坑,树坑既不长杂草又能渗透雨水;三是让树叶自然覆盖树坑,树叶最终形成腐殖质成为树木的养料。这些都是花钱少而有效的绿化方式。
政府为鼓励市民参与绿化,将郊区的荒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就可以开垦荒地,种草植树,搭建小木屋作为度假的别墅,尽管木屋很简陋,但是大自然的魅力吸引着成人和孩子们。一旦政府要开发这片土地,也很容易收回。
由于雨水是珍贵的淡水资源,许多房屋设计时安装了收集雨水的装置,将雨水装到大桶里用来浇花园。日本的雨水收集方式则是通过管道将水引到地下,从而补充地下水的水位。
各个园林为了节水,通常在树木旁边埋一截废管子,使水能够直接流入地下,被植物的根吸收。
国外的路面往往并不采用完全的水泥路或柏油路,而是有缝隙的砖块拼成路面,因此雨水可以渗透过路面到地下;还有的是在砖块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种草。

❾ 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是过多的人口,C项正确,ABD不是最大威胁,
故选C

❿ 城市生态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这种环境质量下降引起了城市人类生存危机。

一、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变化的,一方面,城市化确实使人类为自身创造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城市化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并使之在很大区域内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消失,这种变化对城市居民起着更为本质的作用。自然生态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二、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城市占用土地从比例上看并不算大,但是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所占面积越来越大,增加速度也日益加快。 随着城市建筑物密度增大和大规模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地下建筑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雨水向土壤中的渗透,使得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工业城市中的垃圾不能像过去农村中的植物残体、动物遗体、排泄物以及人粪尿那样,重回到土地中去。城市中各种废物的数量及其成分,不仅无法全部用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且成为城市及社会的一大问题。在垃圾中危害最大的是“白色垃圾”,这类垃圾很难自然分解,会进一步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

三、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发挥。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发达,从而消耗大量的石化燃料,并产生烟尘和各种有害气体,以致于城市内污染源过于集中,污染量大而又复杂,加上特殊的城市气候,往往造成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更为复杂和严重。雾霾已经成为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

四、用水短缺和水污染。水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条件,很多城市都遇到水资源紧缺问题,城市供水问题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特别尖锐突出的制约性问题。一般自然供水很难解决,城市的淡水资源主要受地区降水量和地表江河过境径流量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从而给城市水体和城市生态系统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城市的水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排放的废水,约占城市废水总量的3/4,其中以金属原材料、化工、造纸等行业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其次是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生活污水、工业废渣、矿业开采也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 人口密集是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据有关资料,国外42个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18人,其中高于这个值的有14个城市。我国1990年为26.2%,而1998年则上升为3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城镇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8%,2050年则达到70%左右。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城市绿地却逐渐减少。 联合国规定的城市人均绿地标准为50~60㎡,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的城市为数不多。我国规定的人均绿地标准是7~11㎡,而1993年,我国重要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平均值为4.2㎡,与联合国的标准相差甚远。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虽有所提高,但由于急功近利,多种植草皮,其生态效益不如树木,这也是新的问题。

六、乡镇生态问题严重。 乡镇生态问题及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冲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在城市郊区发展中,厂区和居民区不分;建厂时并未考虑废水、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大中城市工厂对乡镇企业的污染转嫁等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