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沟水库
A.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部边疆的战略要冲和边陲重镇。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沿边开放带与黄河经济开发带的交汇点,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以及东欧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窗口。
呼和浩特市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是每年的7、8、9月,绿树成荫,气候凉爽, 更是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
呼和浩特市辖四区、四县、一旗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5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143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满、朝鲜、 达斡尔、鄂温克等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呼和浩特具有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正西150 公里是“稀土之都”包头,偏北490 公里是“内陆口岸”二连浩特,西南380公里是鄂尔多斯天然气田, 东南距首都北京也只有 578公里,是西部地区首府、省会城市中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
呼和浩特地域辽阔,物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石墨、稀土、膨润土、石灰石和金、铜、铁等上百种,现已探明的矿产地170余处,矿点及矿化点128处。其中武川县的黄金储量居自治区前列,清水河县的陶土储量之大、品位之高为全国少有。此外,还有丰富的农畜土特产品,开发潜力比较大。
呼和浩特的工业以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石化、电力、机械、建材为主,共20多个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伊利、仕奇、炼油厂、化肥厂、卷烟厂、TCL 内蒙古电器有限公司、金河、三角、金宇、蒙牛、三联化工等十多家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伊利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及中国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厂家,内蒙古仕奇集团生产的“仕奇”牌西装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西装之一。
呼和浩特农村经济发展良好。现有耕地840万亩, 粮食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引黄入呼、万家沟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条件。依托特色产品的比较优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展较快,目前,马铃薯、玉米、蔬菜、乳品等农畜产品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伊利集团、蒙牛公司、华蒙金河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呼和浩特是自治区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京兰铁路和3条国道在这里交汇, 京呼高速公路和呼包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民航已经开通了48条国内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 电话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百人拥有电话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八。随着多条铁路、公路和光缆的开通,呼和浩特已经成为连接东北、华北以及首都北京通往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呼和浩特的科研教育也有一定的优势。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24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万余人;全市科技人员占自治区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30%以上,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占 20%以上。全市拥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34所。呼和浩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和基础。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以如意、金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托县星火密集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呼和浩特对外开放步伐较快。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边开放城市之一,多年来,我们致力于软、硬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如意、金川开发区为龙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对外交往方面,呼和浩特同日本国爱知县冈崎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等2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呼和浩特有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里有距今七八十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文化”;有始筑于战国时代的我国最古老的“赵长城”;有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闻名遐迩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杏坞番红”的乌素图召、“古木参天”的喇嘛洞召等众多召庙共同组成独具魅力的召庙文化。加上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草原风光、具有大漠风情的黄河旅游区、号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位于大青山丛林翠柏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使呼和浩特成为游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实施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等“三大系统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九五”期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2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70.7%,年均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13%和10.5%,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78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1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00万美元。
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发展前景广阔,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绘就了世纪之初的发展蓝图:“十五”期间,我市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提高”,推进“三大系统工程”,强化“四个意识”,完成“五大战略任务”(一个目标即: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两个提高即: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三大系统工程即: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任务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四个意识即:首府意识、服务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五大战略任务即: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体制创新和科教创新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首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此,全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和生态市建设步伐,努力促进首府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早日把呼和浩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到2005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15年,中心城市、三个卫星城市及两个县城人口规模共达到260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控制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6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到2015年力争突破千亿元大关。目前,244万呼和浩特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把呼和浩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相关连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呼和浩特—城市概况
【地理状况】【历史沿革】【城市特点】【城市现状】【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地理状况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市,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上,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东距首都北京669公里。介于北纬39°35′~40°51′,东经110°46′~112°10′之间。东临集宁市、丰镇市,南隔长城与山西朔州市相望,西与包头市为邻,北与四子王旗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0公里,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77.9平方公里。现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郊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4区1旗4县。总人口200.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01.8万人。居民中蒙古族较多,约17万人,还有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苗、土家、锡伯、维吾尔、鄂伦春等35个民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青山横亘北部,蛮汉山绵延东部,丘陵起伏于南部,形成一马蹄形,环山之间为平畴沃野。市区平均海拔1100米,山地最高点海拔2246米。境内河流为黄河水系,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枪盘河(水磨沟河)向西南汇入黄河,东部有湖泊哈素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6.4℃,1月份平均气温
B. 土左在哪啊
土默特左旗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万的意思,加“特”是万的复数词。历史上,土默特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有“敕勒川”、“白道川”、“丰州滩”之称。清时设土默特旗,分左、右两翼。民国年间成为总管旗。1965年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一、政区位置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部,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东临呼和浩特市城区,北倚大青山与武川县接壤,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西接包头市土默特右旗。
二、政区沿革
土默特左旗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万的意思,加“特”是万的复数词。历史上,土默特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有“敕勒川”、“白道川”、“丰州滩”之称。清时设土默特旗,分左、右两翼。民国年间成为总管旗。1965年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三、政区划分
全旗现辖11个乡,5个镇,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
四、政区人口面积
2004年底,全旗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占总人口的86.88%;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3.5%,平原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5%,
五、政区自然特征
土默特左旗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大青山山地,最高海拔2270米,南部是土默特平原,海拔最低点哈素海为988.2米。全年四季分明,平均气温6.3℃,年均日照2876.6小时,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均蒸发量1870.3毫米,年均冻土层厚108厘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六、政区资源特点
土左旗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哈素海及沿山各大小山沟水,平均年径流量4.1亿立方米,年产地表水1.8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每年引黄河水入境733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开采量为3.2亿立方米。全旗水利工程有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等,水库总库容蓄水量1.6亿立方米。
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48种,具有开采价值的有无烟煤、黄金、石棉、泥炭、石墨、云母、紫砂陶土等10余种,其中尤以紫砂陶土、石墨、泥炭最具开采价值。
全旗有林地面积22043公顷,用材林地面积1772公顷,总蓄积量703998立方米;草场面积28万亩;养殖水面面积4.5万亩;野生动物有狍子、鹿、青羊、狐狸等30余种;野生植物400余种。
七、政情概况
2004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96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
八、工业
土默特左旗工业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工业产业化进程高速推进。工业以化工、建材、机械、轻纺、酿酒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工部优质产品骏马牌碳酸氢氨、自治区免检产品土默川牌水泥,远销国内外的紫砂陶瓷、汉宫地毯、石墨、羊剪绒制品等等。传统工业以市场为导向,在体制创新、工艺革新等方面大做文章,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新兴起的善岱花炮园区、沙尔营工业园区着眼于“专、精、特、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200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6.7亿元。
九、农业
土默特左旗自然条件较好,土地类型多样,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和多种经营的优越条件。全旗共有耕地面积102万亩,其中水浇地7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葵花、玉米、中药材、蔬菜、优质牧草等。“九五”期间,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重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大青山生态建设、沿110国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工程。通过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已形成了区域化种植格局。近年来,随着“奶业兴旗”战略的实施,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2004年底,奶牛饲养量达15.1万头,建有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8个,是全国第二大县级奶源基地。肉类总产量4万吨,鲜鱼捕捞量5000吨,禽蛋9000吨。畜牧养殖业成为了全旗的重要支柱产业。全旗枸杞的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近12000吨;甘草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达30000吨以上;黄芪、板兰根、党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葵花籽年产量4.2万吨;各种水果年产量1400吨,为特色经济作物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十、财政金融
2004年,全旗财政收入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亿元。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覆盖全旗。
十一、交通通讯
土左旗地理位置优越,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草原钢城包头市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鄂尔多斯准格尔大煤田的“金山角”腹地。交通通讯发达,京包铁路、110国道、呼包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呼准、呼清、呼托公路纵贯旗境东部,全旗公路总里程达1183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电话用户达12万户。
十二、科教文卫
土默特左旗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历史上蒙古族人民与汉、回、满等各族人民或杂居、或聚居,形成这一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有民族歌舞、晋剧、二人台、社火、剪纸等。群众性艺术馆有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占地110亩,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的集体育场、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排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场所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体育运动中心投入使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线电视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
全旗现有16个科技综合服务站,4个科普协会,共有会员3840人。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全旗现有普通中学17所,小学210所。大多数中小学已建成“花园式”学校。民族教育本着“优先、重点”的方针,发展迅速,有民族中学2所,民族小学7所。全旗共有教职工3497人,在校学生52322人,形成民族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等多层次多门类的教育体系。全旗现有医疗机构275所,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926人,其中医生886人。
十三、人文自然景观
近年来,旗委、旗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初步形成了大青山景区生态游,召庙文化游,民族文化艺术游,民俗民情游,风景观光游,休闲度假娱乐游的服务体系。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湖光山色、碧波荡漾,享有“塞外西湖”美称的哈素海;有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古木参天、洞天福地的喇嘛洞召;有峰峦叠障、景色优美的避署胜地金銮殿;有革命教育基地乌兰夫公园;还有集古代建筑、历史文化 为一体的明清建筑博览园。
C. 初到四川通江不知哪里有野钓的地方,离县城不要太远
除了那两条河,堰塘水池估计都是有人管着的了。石牛嘴新区不远有个谭家河,那儿有收费的池塘,价格也还可以。关键是鱼大,鱼多。。。不介意可以去试一试。
D. 内蒙古呼和浩特周边有那几个水库,急需,谢谢
有五一水库、哈拉沁水库、八拜水库、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乌素图水库、前窑子水库、沙南水库,万家寨水库、昆都仑水库、万家沟水库、二道凹水库,就知道这些了!
E. 关于广安岳池县团结乡万家沟水库水把农民稻田淹了是怎么解决的现在老百姓没有稻田要怎样生活
范德萨vvvvvvvvvvvvvv
F. 内蒙土木特左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属于哪个市
你要找到时土默特左旗吧 土默特左旗属于呼和浩特 位于呼和浩特与包头之间
【土默特左旗】归【呼和浩特】管辖,政府所在地——【察素齐】。
一、地理形势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高原,地貌类型基本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北部为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区,总面积1007.57平方公里,海拔1300—2200多米;南部为土默川平原,总面积1772.3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1100米之间。
二、山地
(一)主要山峰
金銮殿山,位于毕克齐镇正北12公里处,山巅曾出土龟趺铜牌。前人著述认为魏帝行宫即在此山。也有人认为金銮殿山当为北魏广德殿址,故有是称。山顶为全旗最高点,海拔2271米。
西九峰,位于陶思浩乡陶思浩村北6公里,西白石头沟西侧,旧时有人认为该山为绥远境内诸峰最高处,当地人呼为“九分”,海拔2231米。
东九峰,位于西白石头沟口以北9公里处,与西九峰相对,海拔2060米。
马化龙山,位于东九峰东北1.5公里处,海拔2115.9米,与东九峰对峙而立,气势十分雄伟。
楼华山,位于察素齐镇东北、朱儿沟村北6.5公里处,临沟一侧,山峰陡峭,与对侧山壁构成“石门”天险,海拔1723.9米。
此老山,位于察素齐镇东8公里此老村后,南临土默川,山势巍峨独立,海拔1809米,其巅有圣母庙,每年四月初八日焚香者甚众。
圆山子山,位于察素齐镇万家沟村北,山势呈圆形,为土左旗北界,海拔2196米。
盘道山,位于毕克齐镇水磨沟棚顺营村北6公里处,海拔2080.3米。
狮子山,位于察素齐镇把什村西1公里处,海拔1282米,形似猛狮,亦为前山一峻。
二)主要沟谷
霍寨沟,沟口位于台阁牧镇霍寨村,北西南东走向,沟深24公里。
东白石头沟,沟口位于台阁牧镇沟门村,北南走向,沟深约30公里。
水磨沟,沟口位于毕克齐镇水磨村,北南走向,该沟在呼市十八道半沟中最大,《水经注》谓此为“ 白道中溪”。向北可通武川县,历来为南北交通要道,沟中曾出土罗马金币等物。据考,该沟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沟深65公里。
黑牛沟,沟口位于毕克齐镇鸟尔素村西北,为北西南东走向,北与朱尔沟汇合,为山南通漠北之捷径。
朱儿沟,沟口位于察素齐镇朱儿沟村,北南走向,车辆可达武川。清末以来,该沟为最繁忙的民间通道之一,沟深约30公里。
西、东沟,沟口位于察素齐镇北西沟门村,沟深各为5公里,两沟仅隔一岗(中鼻梁)。
万家沟,沟口位于察素齐镇沙尔沁村、古城村之间,北西南东走向,沟深25公里。
西白石头沟(一前晌沟),沟口位于陶思浩乡沟门村,北南走向,沟深约25公里,向北可通武川,向西可通包头市土右旗。
古雁沟,沟口位于陶思浩乡古雁村西,北西南东走向,沟深约10公里。
三、平原
土默特左旗平原区属广阔的土默川平原部分,基本范围为大青山以南旗境之全部,地形平坦。按地貌成因,可分为:
山麓洪积平原,为大青山前至110国道以北区域内,该地带为接受来自山区的沉积物逐渐形成的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在1030—1050米之间。
山前冲积平原,为山麓洪积平原南5—10公里之内,该地带为来自大青山的冲积物、沉积物,高程在1000—1030米之间。
黄河冲积平原,为哈素海以及退水渠以西部分,由于黄河故道从大青山前逐渐南移,使这一区域沉积了黄河冲积物,该范围地势平坦,高程在990米左右,为平原区的低凹地区。
大黑河冲积平原,为哈素海及退水渠以东部分,由大黑河冲积而成,高程在990米—1000米之间。
另外,沙尔沁、沙尔营两乡范围之内地势较高,为蛮汉山山麓阶地,高程在1010米—1060米之间。
一、文体设施
土默特左旗文化馆。始建于1951年10月,2001年10月建立新馆。馆内设有中老年活动中心、舞蹈排练厅、台球厅、少年乒乓球培训中心、艺术培训学校、音乐室等。
土默特左旗图书馆。筹建于1951年10月,1952年正式开馆,馆内藏书1071册。2000年8月,图书馆新建127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大楼内设书库、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电脑室、自学室、办公室等,同时能容纳300多人看书学习。全馆总藏书30780册,内容涉及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平均每年接待读者15000人次,流通图书23300册次,开架书刊占到80%。为了弥补书源不足,加强了与各中学图书馆的协作,把全旗五所较大的中学图书馆,分设为旗图书馆分馆,实现了馆藏资源共享,同时建立健全了地方文献目录。2004年7月被评为“三级图书馆”。
文物馆。成立于1979年,馆址位于察素齐镇人民路南白塔寺内,占地10080平方米,馆藏有新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文物百余件。
体育运动中心。占地面积为7.86万平方米,包括体育场、灯光篮球场、训练房、游泳池等附属设施,可容纳两万人观看比赛。
土默特左旗新华书店。成立于1951年8月(当时是归绥县支店),1970年划归呼市,接受呼市新华书店管理。新华书店现有办公楼一处,库房一处,门市部三处,总面积3395平方米,经营的图书品种1万多种,实行微机管理,所有图书都可以在网上订货。同时,新华书店也是全旗中小学教材的中转发行中心。
二、土默特左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成立于1990年10月,下设美术书法协会、作家协会、音乐舞蹈戏剧协会、民间艺术协会、影视协会5个协会。十几年来文学艺术工作者努力钻研业务,科研及艺术创作颇丰,培养扶持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爱好者。前任文联副主席云雪冰同志的中国画《初夕》,参加了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展览并被送往延安展出;国画《正月》、《长城颂》选送到加拿大参展。会员卢林旺同志多幅作品入选《东方书法长城巨卷》、《艺海撷英》等大型画册。
三、《土默特报》
《土默特报》创刊于1958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土默特旗委员会主办,该报为周3刊,8开4版,报头由乌兰夫题写,主要栏目有政文、消息、时事等。1959年6月停刊。1998年9月,《土默特报》复刊,由中共土默特左旗委宣传部主办,为旗委机关报,8开8版,主要栏目有综合新闻、时事信息、生活指南、服务天地、副刊等。1999年,《土默特报》改为《<呼和浩特日报>土默特左旗版》,接受呼和浩特日报社业务指导。2003年,复改为《土默特报》,8开4版,每周一刊。
【政情概况】
2004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96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
【资源特点】
土左旗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哈素海及沿山各大小山沟水,平均年径流量4.1亿立方米,年产地表水1.8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每年引黄河水入境733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开采量为3.2亿立方米。全旗水利工程有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等,水库总库容蓄水量1.6亿立方米。
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48种,具有开采价值的有无烟煤、黄金、石棉、泥炭、石墨、云母、紫砂陶土等10余种,其中尤以紫砂陶土、石墨、泥炭最具开采价值。
全旗有林地面积22043公顷,用材林地面积1772公顷,总蓄积量703998立方米;草场面积28万亩;养殖水面面积4.5万亩;野生动物有狍子、鹿、青羊、狐狸等30余种;野生植物400余种。
【政区划分】
全旗现辖11个乡,5个镇,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
【人口面积】
2004年底,全旗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占总人口的86.88%;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3.5%,平原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5%,
【自然特征】
土默特左旗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大青山山地,最高海拔2270米,南部是土默特平原,海拔最低点哈素海为988.2米。全年四季分明,平均气温6.3℃,年均日照2876.6小时,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均蒸发量1870.3毫米,年均冻土层厚108厘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楼主给分啦
G. 四川广安岳池县同兴镇的河水流向那里
四川广安岳池县同复兴制镇的河为清溪河。
清溪河,嘉陵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又名胭家河, 发源于南充市高坪区小沸乡。上游分二支, 东支源于玉皇庙, 西支源于磨子岩。汇合后东南流, 经万家沟水库, 折向南流入岳池县境, 经秦溪镇(原青溪乡)、白沙岭、黄花岭折向西流, 至许家祠堂折向西北流, 经同兴镇、尹家坝后, 复入南充市境, 续向西北流, 至胭家乡后, 又折向西南流, 至溪头乡玉皇宫汇入嘉陵江。清溪河干流河长49.6KM, 河道平均纵坡3.6%, 流域面积187.7平方千米。
H. 阆中万家沟水库详情
你问对了,万家沟水库在石龙镇,离石龙场没有很远,在到石龙场的回手一点,你可以问。那个水库很大的,有很多,有大的,小的.不过是别人包了的。
I. 求呼和浩特水文条件,请详细点 谢谢
一、地理位置
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理坐标北纬40°5′37″-41°8′0″;东经110°46′17″-112°10′26″,东西长119km,南北宽87km,总面积6079m2,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区三个大的地貌区域。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缓倾斜,坡降在3‰~5‰之间。境内海拔最高2271.6m,最低990m,平均海拔高度1050m。(图1呼和浩特地貌交通图)
二、水文与气象
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0~500mm,降水在时空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其空间上的趋势自北向西南逐渐减少,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山区。而在时间上则集中在6~9月份,该时段的降水可占到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本区蒸发量相对降水量较大,且分布趋势自北向南,自东北向西南增大,一般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5倍。
河流水系及地表径流特征:呼和浩特地区的河流主要有黄河、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沙河、宝贝河,以及万家沟、水磨沟、乌素图沟、哈拉沁沟等沟谷。其中除黄河为过境河流外,其余皆为自产河。全区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520829万m3/a,其中黄河的平均径流量为2482000m3/a,其它自产河的平均径流量为38829万m3/a,径流约占全年的67%。
三、呼和浩特平原地质单元的划分
1.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
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庄以北地区,长约90km,宽约10km。由大青山南麓各沟口形成的洪积锥裙、冲洪积扇裙河冲洪积一湖积扇前带构成。
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尤以山麓地带最为明显。京包铁路以北地域,地面坡降在1/100~1/80之间,以南地带小于1/200,向南逐渐趋于平缓。在东西方向上,山前倾斜平原显示出东高西低的特点。
山前倾斜平原由第四系全新统河上更新统冲洪岩块、砂卵石、砂砾石、砂河亚粘土组成,岩性在垂直河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大、颗粒直径,由山前向南逐渐变细,在其南缘出现粉砂,粘砂土夹泥炭层的沉积。
2.大黑河冲积湖平原
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以南,托克托县大北窑子,男崞县营,二道凹,黄合少一线以北,哈素海退水渠以东到蛮汉山山前。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20~40km,是土默特平原的主题。地形平缓,微向西南倾斜,地面平均坡降微1~4‰。海拔990~1100m。由大黑河、什拉乌素河摆动之上更新统一全新冲积层和湖积层组成。岩性为砂、砂砾石、粘砂土、亚粘土与淤泥互层,地表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冲积平原上残留有北东~南西向的黑河故道。
大黑河冲湖积平原地形平坦,水土资源丰富,地下水埋藏浅,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具有优越的条件。在哈素海以南、土左旗西南部及托克托县地区,地处第四纪湖盆地中心,沉积物粒度较细,含水层富水性差,水质也差。
3.黄河冲积湖平原
在呼和浩特境内黄河冲积湖平原,分布于哈素海退水渠以西,南至黄河北岸的高低河漫滩。黄河冲积湖平原是由现代黄河冲积平原和近代黄河冲积平原构成。现代黄河冲积平原,宽0.2~3km,呈带状蜿蜒于黄河北岸。由粉砂,粘砂土组成。高河漫滩平原高出水面1.4~2m,海拔高度988~1000m。近代黄河冲积湖平原分布于现代黄河冲积湖平原以北,由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冲积,湖积的粉砂、细砂、粘砂土、砂粘土互层组成。地形平坦开阔,微向东南倾斜,地面残存蛇曲状黄河故道,地面坡降1~2‰,海拔高度990~1100m。
黄河冲洪积平原,水土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但受平原交接洼地的影响,地表排水不畅,致使农田盐渍化、沼泽化不断扩大。
四、主要沟谷
主要沟谷走向为南北方向,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沟有16条。现对五条描述如下:
1.哈拉沁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跃8Km,沟长55.6km,流域面积708.7km2,清水流量0.2m3/s,多年平均流量2622万m3;沟内峭壁直立,瀑布低垂,景观别致。大青山山地的河流,多属季节性流水,水量受季节制约,旱季水少或枯竭,雨季常常山洪爆发造成灾害。
2.乌素图沟:位于呼和浩特市北西乌素图村,沟长约26Km,流域面积174.7km2,径流量698.8万m3,流水汇集于乌素图水库。
3.东白石头沟:位于土默特左旗兵州亥北5.5km处,沟长13km,流域面积97.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90万m3,流水汇集于沟口五一水库。
4.水磨沟: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东北6.5km处。沟长68.2Km,流域面积138.9km2,纵坡0.9‰,清水流量0.2~0.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m3,流水汇集于沟口红领巾水库。
5.万家沟:位于察素齐镇西8Km处。沟长67.9Km,流域面积853.4Km2,平均纵坡1.1‰,清水流量0.2~0.5m3/s,多年平均流量4700万m3,水流出出口后经大西河注入哈素海。距沟口1.5km有万家沟水库。
五、主要水系
呼和浩特境内有大小河流数十条,主要发源于大青山和蛮汉山山脉,多由常年性河流和间歇性河流组成属于黄河水系。现将主要河流分述如下:
1.小黑河: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发源地有两处,一为武川县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大豆铺、卯独庆进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沟,经毫沁营、如意河、西把栅、讨号板南营子,在洪津桥北汇入大黑河。全长93Km,在呼和浩特境内全长48Km;其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水磨沟三条季节性河流;另一发源地是郊区西把栅乡大厂库伦泉水,小黑河全年平均径流量8724万m3,最大洪峰流量为599m3/s,年平均流量为330m3/s。由于排入了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水质污染严重。
2.大黑河:是黄河水系流经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大黑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乡东躺子南山顶,由东向西流经旗下营折向西南,沿山麓从榆林南下至二十家子,到美岱村流入土默特平原。横贯呼市郊区东西,经土默特左旗至托克托县的葡萄拐汇入黄河。全长225.5Km,流域面积15911Km2。在呼和浩特境内全长114.4Km,平均坡降1/3000,多年平均径流量9700万m3。
3.黄河:为过境河流,由托克托县十四份子村入境,从大石窑出境流入清水河县,在境内全长27.5km,平均坡道1/8500,河宽300~600m,为砂质河床。多年平均径流量315.4亿m3,日平均含砂量最大可达376kg/m3,最小为0.046kg/m3。
4.哈素海(湖泊):哈素海系黄河变迁遗留的牛轭湖,呈西那东向展布,属大黑河系的外流湖泊。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的哈素乡和其冗乡境内,自1960年开始修筑围堤,现已具有平原水库的特点,最大储水面积28.45Km2,湖面水位989m左右,平均深度1.4m左右,湖区中南部较深,可达3m左右,设计湖容量8000万m3,现已达6000万m3。
六、水资源
呼和浩特市主要河流有大黑河、什拉乌素河、沙河、宝贝河、银号河大青山各山沟,均为季节性河流,黄河为过境河流。全市地表水可利用资源总量为96110万m3,其中引黄资源量为60221万m3。其它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339.1万m3。全市地表水供应量,当保证率P=50%时,为45335.1万m3;当保证率P=75%时,为39515.1万m3。
J. 土默特左旗缺水吗
土默特左旗水资源
土左旗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哈素海及沿山各大小山沟水,平均年径流量4.1亿立方米,年产地表水1.8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每年引黄河水入境7336万立方米。
土左旗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开采量为3.2亿立方米。全旗水利工程有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等,水库总库容蓄水量1.6亿立方米。
建议:挂职锻炼期间,要学习乌兰夫、焦裕禄、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祝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