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笋子
1. 中山逸仙水库旁有小竹笋吗
有的哦 不过比较小
2. 五年级集体游溧阳两日写作文500
七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到溧阳游玩,想让我扑进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泥土的清香,花朵的芬芳,翠竹的挺拔。。。。。。
到了溧阳,我们开始了第一项活动——挖春笋。时过中午,我们带上工具,一行人在山上不停地寻找着春笋的踪迹。突然,我的脚底被什么东西扎一下,脚下麻麻的,我刨开地上的竹叶一瞧,竟然是一棵春笋的笋尖!我兴高采烈地叫来爸爸妈妈,让他们帮帮我。春笋未出土的时候,像一个尖尖的小刺,躲藏在厚厚的落叶下面;当春笋周围的竹叶被刨开一些后,它像一个锥形的小帐篷;春笋露出真面目后,它又像一把碗粗、锋利的匕首,牢牢地扎根于泥土深处。可惜,爸爸急于求成,不小心把春笋挖断了,妈妈告诉我,挖春笋时,要先挖出它的全身,再用刀小心翼翼地切断它的根。一只完整的春笋有一两斤重,把它捧在手心里,真忍不住想大大地、贪婪地咬上一口,去品尝它的鲜美和稚嫩!夕阳西下,我们挖到了十几个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竹林。
第二天,我们还游览了几座清澈的水库,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景色优美的“前宋水库”和气势雄伟的“大坝水库”。远远地朝前宋水库望去:碧水映着青山,绿叶映衬红花,湛蓝色的湖面像一条绸带,在山间流淌,弯曲着流向远方。我不禁拿了相机,按下快门,把这美丽的景色凝结不散;爸爸忍不住诗性大发:“桂林山水甲天下,前宋水库赛桂林!”在我看来,真是一点不假。气势雄伟的大坝水库,有一条长坝,高有75米,宽108米,厚1.3米,横跨在整个水库上。水库上游的水,漫过大坝泄水口,形成一条人工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境,立刻跃入我的脑海。爬上大坝,一边是平静的湖面和翠绿的山色,一边则是汹涌的激流,俯瞰水帘落下,颇有“大珠小珠入玉盘”之盛况,心中突然升起一丝寒意,万一堤坝被水冲垮,我会被冲到哪了呢?两天的旅程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溧阳。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领略了美丽的风光,品尝了美味的菜肴,还学会了一些本领,真希望可以再去溧阳玩一次!
3. 大棚可以种雷竹笋吗
大棚可以种雷竹笋。
1 品种及种植
首先要选好良种。雷竹是早竹的一个栽培类型。早竹有多种栽培类型,如阔叶雷竹、青壳雷竹、早园竹等,农民都称为早园竹。而正宗的雷竹是细叶5叶乌头雷竹。确定良种以后要选择好母竹。母竹要求竹龄2年生,围粗10~15cm,叶茂分枝低,健壮无病虫。挖取母竹要求带来鞭15cm,去鞭68~70cm,保护好螺丝钉,带土7.5kg以上。栽种季节以夏季和秋季为好。栽种时,坑底要平,竹鞭要放平,适当浅栽,鞭土密接。做到深挖浅栽,下紧上松,种竹深度一般以竹鞭入土21~23cm为宜,种后要分层踏实,鞭根与土不留空隙。然后浇淡粪水5~8kg,再覆土成馒头形,上盖松土。高大的母竹要打桩固定。天气晴朗要经常浇水。每亩合理的栽种密度为45~55株。
2 适宜土壤
雷竹林地的选择应以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要求微酸性至中性,适宜pH值在5~7之间,普通红壤、黄壤都能栽培。盐碱土、死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和受工厂污染的土地及高山风口和交通不便的地方不宜种植。新造林地必须全面整地,深挖25~30cm左右,清除树根和石块。种植后要及时除草松土,2年内要以耕代扶,间作农作物。成林竹园一年松土2次,一般结合施肥在6月和11月各一次。6月份要深翻,11月浅削。每次翻土,每亩一定要加生山黄泥土1~1.5t,竹园土壤要求达到海绵地,三保土,能保土、保肥、保水。
3 施足肥料
充足的肥料是竹笋高产的基础。据中国林业大学竹类研究室分析,每生产50kg鲜笋需消耗土壤中氮素250~300g、磷素60~88g、钾素120~150g。如果生产1t鲜笋的竹园,每年施肥量最低标准是有效氮7.5kg、有效磷2.1kg、有效钾3.2kg。据此竹笋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5∶1∶2。根据我们的栽培经验,亩产雷竹笋2.5~3.1t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是:
(1)长鞭肥,6月份新竹成林后,施尿素45kg、磷肥110kg、钾肥25kg,结合深翻土加生黄泥土1~1.5t,将肥料翻入土中,促进新竹鞭生长快,生长粗壮。
(2)催芽肥,9月份雷竹开始长芽,施人粪尿1~1.2t,冲水一倍以上泼浇。
(3)孕笋肥,11月上旬施孕笋肥,用牛猪栏肥或鸡鸭粪3~4t,翻入土壤中,加上生黄泥土1~1.5t,以提高土温,促进笋芽长大、长粗。
(4)长笋肥,出笋前半个月(约12月底1月初)施长笋肥(农民称催生肥),用尿素10~15kg;此外,挖笋后,还要施穴肥,每个笋穴施3~5g尿素。
4 充足水分
雷竹喜欢土壤湿润,但又怕积水。平地竹林,山湾风口,土壤粘重的竹林,要开好排水沟,干旱季节要浇水灌溉。雷竹在竹鞭期最需要水分,此时正处5~6月的梅季,雨水比较充足,但遇空梅,高温干旱,就会影响竹鞭生长,要浇水灌溉。其次在孕笋期,雷笋的含水量在85%以上,没有水就不能成笋,所以遇到秋旱,久晴无雨要及时浇水,促进笋芽分化、长大。另外,若是采用覆盖物来提早出笋的竹园,在覆盖前要浇透林地,促进覆盖物发酵,提高增温效果。盖覆物以谷壳较好。
5 合理密植
合理的立竹数关系到有效利用光能。实践结果,亩立竹量以550~650株为好。并且要求分布均匀,过密会影响林地光照和出笋面积,过稀则光能利用不足。
6 适宜温度
适宜的温度,可以为雷笋早出高产创造条件。雷竹出笋的地温要求是10~12℃,要使多出春笋,就要通过人为因素使地温达到出笋的要求。提高地温的办法主要有3条:(1)增加施肥量;(2)分水管理;(3)适当覆盖。先把竹叶、谷糠、谷壳、麦壳、油菜壳、稻草、杂草和腐熟的猪牛栏肥、鸡鸭羊粪等铺于林地,然后加上生黄泥土1.5~2t,有条件的再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后20~35天就会出笋,使出笋时间提早了35~40天。出笋后要注意及时采收,保鲜上市出售。
7 培育青年竹
竹林结构要青年化,关键是做好留笋养竹,培育青年竹。5~6年以上的老竹繁殖能力差,要及时更新。假定亩立竹量580~600株,则每年应留养新竹100~120株,挖除老竹90~100株,实行等量更新。更新可在6月份结合松土进行。挖老竹时,要连竹头一起挖除,并且要清除老鞭。留养母竹以清明前一周为好,过早会影响产量,甚至还可能遇到冻害;过迟则母竹质量不好。留养母竹还须注意粗大健壮,无病虫害,分布均匀,使竹林结构更趋合理。
8 防雪及防治病虫害
雷竹壁薄性脆,冬季容易被大雪压断。防止雪压的办法有2条:
一是适当钩梢,钩梢可在9月份进行,留梢12~13档;
二是摇雪,如竹园在住房附近,面积不大,可以不钩梢或少钩梢,一旦降雪,便要勤摇竹杆,避免被雪压断。
雷竹的虫害主要是蚜虫、竹广肩小蜂、蚧壳虫和竹螟等。应以预防为主,将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据竹农实践,采用千分之一氧化乐果液在林地喷浇,通过竹根内吸,杀虫效果很好。蚧壳虫可用人工抹杀。病害现在发现的只有煤污病,其起因是蚜虫和蚧壳虫,如果防治了蚜虫和蚧壳虫,煤污病也会自然得到控制。
另外,还要控制竹子开花。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于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对竹子生长不利,所以一旦发现开花,要立即挖除开花植株,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要加强培育管理,重施有机肥,加新山黄泥土,减少开花,促进自我康复。
4.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到贵阳龙洞堡笋子林怎么走
在 南垭路口 坐 37路 到 油榨街 换乘 46路/603路 到 龙洞堡
5. 舟山定海有让挖竹笋吃的地方吗
这个应该很多的吧~~我爸妈去年春天就在定马公路,长春岭隧道附近的山上,找到很多竹笋,野生的~
你可以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