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环境处罚
㈠ 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发现哪些涉气环境问题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6月28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9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201个。
七、露天矿山未落实减尘抑尘措施问题2个。
其中,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1家;山西省阳泉市盂县1家。
八、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34个。
其中,北京市房山区3家、大兴区2家;天津市滨海新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2家、正定县1家、井陉县1家,廊坊市大城县2家、固安县2家,保定市徐水区3家、高碑店市2家、曲阳县1家、高阳县1家、定州市1家,沧州市运河区1家、肃宁县1家,衡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邢台市新河县1家;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1家,长治市沁源县1家、潞城市1家;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1家;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1家、中牟县1家,开封市尉氏县1家,安阳林州市1家。
九、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问题53个。
其中,北京市房山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3家、灵寿县1家、正定县1家、井陉县1家、辛集市1家,唐山遵化市2家、开平区1家、迁安市1家,廊坊市广阳区2家、安次区1家、三河市1家、固安县1家,保定市徐水区3家、涞源县3家、曲阳县3家、涞水县1家、高碑店市1家、定州市1家,沧州市运河区2家、新华区1家、肃宁县1家、东光县1家、献县1家、任丘市1家,邢台市邢台县1家、宁晋县1家;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1家、万柏林区1家,长治市郊区1家、长治县1家,晋城市城区1家;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1家,淄博市经济开发区2家,菏泽市牡丹区1家;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1家,安阳市殷都区2家、林州市1家,新乡辉县市1家,濮阳市濮阳县1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㈡ 生态环境部问责多起污染事件所依据的根本法是什么
比较常见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一些污染防治条例等
㈢ 生态环境部督查黑臭水体整治多少城市未达标
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内动总体情况。生态环境部介绍,第容一批和第二批共对19个省46个城市上报已完成整治的739个黑臭水体进行督查,其中21个城市未达到治理目标。
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对19个省46个城市上报已完成整治的739个黑臭水体进行督查,经督查判定57个水体未消除黑臭,占督查总数的7.7%。
此外,督查组通过查阅地方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核实举报信息以及扩大巡河范围,新发现19个城市的255个未向国家上报的黑臭水体,包括广州、深圳、无锡、扬州等城市。
㈣ 环境污染能直接向生态环境部投诉吗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时,任何公民和单位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安监、公安)报告。
㈤ 生态环境部出什么“狠招”治理水污染
4月20日消息,严控渤海围填海、推进长江沿江生态岸线改造、治理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19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水污染防治的多项举措和计划。机构改革后,这个新组建部门针对海洋污染、流域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有了更多施展空间和更强治理力度。
资料图:海口市2017年着力治理城市内河(湖)污染。图为经过排水、露出部分湖底淤泥的东西湖。
治理黑臭水体
――将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摸清问题
针对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也将动真格、下狠手。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于5月初启动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范围涉及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全国其他部分地级市。
本次专项行动,以群众的满意度为首要标准,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为着力点,借鉴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经验,全面摸清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督促地方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张波强调,今年9月-10月还要对交办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巡查,提出约谈的建议,对约谈后依然整改不力的,将会纳入中央环境保护部督察进行问责。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㈥ 生态环境部督查46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多少城市未达标
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总体情况。生态环境部介绍,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对19个省46个城市上报已完成整治的739个黑臭水体进行督查,其中21个城市未达到治理目标。
在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还介绍了督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完成情况。
张波称,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按照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不低于90%、其他城市按本省分配消除比例进行评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被督查的46个城市中,达到治理目标的25个,未达到治理目标的21个。
其中,达到治理目标的城市有合肥、三亚、桂林、长沙、海口、南京、安庆、郴州、重庆、杭州、金华、台州、莆田、厦门、吉安、遂宁、六盘水、天津、福州、成都、北京、保定、玉溪和昭通,宁波无黑臭水体。
在上述城市中,合肥、三亚、桂林、重庆、杭州、金华、台州、莆田、厦门、吉安、遂宁、六盘水等12座城市的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
此外,还有21个城市未达到治理目标,包括了十堰、武汉、上海、南宁、岳阳、芜湖、安庆、无锡、随州、深圳、扬州、广州、东莞、太原、石家庄、赣州、吕梁、南昌、昆明、自贡、安顺和贵阳。
张波介绍,从第一批和第二批督查情况看,黑臭水体治理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垃圾收集运转处理处置措施未有效落实、内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决等3个主要问题。
㈦ 生态环境部首次通报哪两起督办案
生态环境部3月24日通报了两起重点案件的督办查处情况。一起是上海市申能长兴第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噪声污染问题,另一起是山东省济南市军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违法生产问题。生态环境部表示,这两起案件是其责成地方查处的。
就山东省济南市军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违法生产问题,生态环境部说,接到群众反映山东省济南市军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没有环保手续,违法生产排放废气的问题后,生态环境部立即责成山东省环保部门进行查处。
经调查,军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埠村煤矿电厂院内北侧,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电气设备制造及金属加工。章丘区环保局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确无环保手续,已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生产,按照“散乱污”企业治理标准自行清理、拆除,并对该公司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济南市、章丘区环保局联合后督察时发现,该公司生产设备已经全部拆除,不再具备生产能力。
㈧ 什么是生态环境综合执法
《指导意见》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包括污染防治执法和生态保护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将整合相关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
“职责明确、边界清晰”是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的目标方向,其提出的背景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较为突出。
1. “统管与分管”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原环保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属于“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模式。近年来,湖南、陕西、内蒙古、山东、重庆等十余个省、区、市制定了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少的涉及20余个部门,多得涉及50余个部门,职责分散交叉、重叠问题突出。
2. 横向上存在多头执法问题。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五十一条明确要求“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包括污染防治执法和生态保护执法两个主要方面。
对污染防治执法领域而言,法律、标准体系较为健全,但执法权较为分散,个别领域存在“九龙治水”问题。以水污染防治执法为例,“地表水”执法由环保部门负责,“地下水”执法国土和水利部门还存有争议;“岸上”的污染源执法由环保部门负责,“水上”的污染源执法由交通、海事、海洋等部门负责。执法权分散导致职责交叉不清,部门间协调不畅,同时也容易造成能力配置的重复浪费,多头执法。
对生态保护执法领域而言,法律、标准体系,以及执法事项和执法主体均较为分散。目前还没有针对生态保护的系统性专门立法,经过对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的系统梳理,与生态保护高度相关的执法事项分散在《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30多部法律法规中,涉及国土、水利、农业、林草、海洋、住建等部门,这些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建设,很多领域没有针对生态破坏的执法依据。
3. 纵向上存在多层执法问题。
省级以下环境执法队伍普遍存在“职责同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法规,除核与辐射、机动车、消耗臭氧层物质等领域明确只能由国家级、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的执法事项外,其余执法事项均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执法职责“上下一边粗”,层级事权不清、同级环保部门内部执法边界不清,多头执法、碎片化严重。某个具体的案件,省、市、县三级均有权查处,有限的执法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容易造成多层执法问题。
因此,实施综合执法改革,不仅要厘清部门间的职责边界,更需要划分不同层级的事权。
关于更多问题请查看“北京城管政务维基”
㈨ 生态环境部怎么通报“红水浇地”案件的
生态环境部通报“红水浇地”案件:4名责任人被刑拘 ,将启动问责程序。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表示,针对农业农村存在的污染问题,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整治重点和政策措施。“今后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防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在李佐军看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整治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各方都重视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政府部门要有延伸至农村的具体机构及责任人,已明确的治污目标要落实到责任主体上。此外,还要建立农业农村环境整治责任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来源:搜狐财经
㈩ 生态环境部为何禁止环保“一刀切”
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即将开始。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
对督察进驻期间群众环境信访问题,意见要求地方既要推进问题整改,也要注重政策引导,在整改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意见强调,被督察地方在具体解决群众举报问题时,要给直接负责查生态环境处整改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留足时间,禁止层层加码、避免级级提速。
意见要求,被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胡子眉毛一把抓。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