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泉现状
1. 大连温泉现状如何
大连温泉主要有旅顺老铁山温泉、马兰成园山庄、李官温泉、铭湖温泉,此外距离大连比较版近的还有熊岳天幕温泉。权
价格属天幕最贵,那里不是一般老百姓消费的地方,铭湖紧随其后,工薪阶层想去的话也得合计合计,李官温泉、成员山庄和老铁山比较经济实惠。
内部条件:这个可以参照价格,价格越高条件越好。
2. 恩平的概况
地理位置恩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区域,是粤中粤西交汇地。东北面与开平市相邻,东南面与台山市相邻,西南面和西面与阳东县、阳春县相邻,西北面与新兴县相邻,南面濒临浩瀚的南海,海岸线长21公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恩平中心城区距广州市200公里(两个半小时车程),距香港165海里,距澳门110海里。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国土总面积169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多人,另有港澳台同胞12万人,海外华侨42万多人(分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全市设1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个场站,共有151个村委会、23个居委会。
恩平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短夏长,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恩平市境内有金、钨、铜、铁、石灰石、陶瓷泥等矿产资源,其中石灰石储量极其丰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恩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县始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开始设县,至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恩平县,设立恩平市。
恩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新中国驻联合国第一任副秘书唐明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被孙中山任命为军事委员的温德尧;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师、飞行家冯如;美国第一个女特技飞行家张瑞芬;中共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司令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有恒;《万年日历》发明者、历法大师郑振秀等,皆出生于斯。 [编辑本段]经济现状 恩平经济口号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经济发展一年一台阶,十年一飞跃。国内生产总值1980年1.67亿元,1990年11.2亿元,2000年42亿元,2003年达到54.49亿元,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为18.6:36.5:44.9。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003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工业立市、旅游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四大战略。特别是近年利用温泉资源优势开发的以锦江、帝都、金山三大温泉为龙头的旅游业持续发展,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美誉。使恩平温泉闻天下,天下温泉数恩平。 [编辑本段]工业概况近几年,恩平市工业生产稳定发展。逐步形成以纺织制衣、电声器材、化工、建材为支柱(四大行业2003年实现产值45.5亿元),制革、制袋、塑料、日用品、印刷、电路板、机械、食品、调味品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现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其中汇华、利兴泰、金丰等大型纺织企业闻名遐迩,水泥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500多吨。
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其中,麦克风、纳米碳酸钙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市工业企业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628家。2004年4月,恩平市被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批准为“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2005年7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
2003年全市麦克风产量超过8300万支,行业总产值超过11亿元。恩平市麦克风产量已占全国的7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并出口到世界各地。2003年,全市超细碳酸钙产量达到57905吨,生产加工服装5988万件,生产食糖8220吨,生产牛仔布2501万米。 [编辑本段]农业恩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日照时间适宜,气候湿润,少霜无雪,四季常青,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正向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近年开发100亩以上“三高”农业基地191个,面积6.79万亩。
除优质水稻、蔬菜外,其他农副产品发展迅猛,尤其以优质龙眼、荔枝等为甚,通过利用外资,引入优良品种储良、石硖等科学种植,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9120亩,2003年全市水果产量达13902吨。并建立起脆肉鲩、白鸽、活鸡、瘦肉型猪、水产品等出口基地。 [编辑本段]旅游业 温泉之乡
恩平温泉的温泉水储量大、水温高、水质佳、益素多,均属健康医疗温泉。这是恩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恩平温泉闻天下,天下温泉数恩平”的美誉。
恩平温泉处于华南三大断裂带,与本省的从化温泉、佛岗银盏温泉、广州龙归温泉、台山三合温泉、阳江温泉和吴川断裂带的温泉是相通的。而在华南三大断裂带里,恩平正好处于交汇之处。现在已开发的4个温泉景区,温泉水自然水温在70℃—80℃之间,每个温泉的温泉水平均日流量达2000立方米以上。
恩平市积极利用外资民资,充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几年来,相继兴建了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和温泉乐园等旅游度假景区,打响了温泉旅游的品牌,向全国最大最美温泉旅游城市目标迈进。温泉布局合理,各具特色。2002年4月,世界养生大会组织委员会推荐帝都温泉为世界养生基地。同年12月,国家旅游局评定金山温泉度假村为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3月20日,恩平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温泉之乡”,2004年,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被评为“广东省十佳优质温泉”,锦江温泉还被评为“广东省最具活力温泉”;2005年8月,恩平市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地质公园,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地热水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
四大温泉各具特色
旅游景区瞩目中外
恩平沿海红树林、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珠江三角洲目前唯一的次生林区)、广东省大型水库锦江水库、广东省森林公园河排林场、七彩坑、仙人塞海、河东名人山庄、云礼石头村、中山公园、鳌峰山风景区、百兽园、熙春古塔公园、凤凰生态乐园、青湖旅游度假区、白马翠绿度假山庄、大亨旅游度假区、霖怡峪康乐中心、渔笱潭等景点,景色宜人,各具特色,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恩平八景”是:玉带天池、河排贮绿、江洲榕荫、响水龙潭、侨苑朝晖、鳌峰松涛、双桥锦绣和石山铭古。 [编辑本段]交通概况经过多年的建设,恩平市公路网络逐步完善。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恩平中心城区为中心、连接各镇区村的公路网络: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12.3公里(其中水泥硬底化公路通车里程770.35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9.6公里。全市形成了以“两横”(广湛高速公路恩平段、国道325线恩平段)、“三纵”(S276腰那线、S367冲恩线、S369圣贵线)为主骨架,市镇区公路为连线,村级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县道、镇道、村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同时,全市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拥有高速公路51公里,一级公路52.29公里,二级公路42.03公里,三级公路47.59公里。此外,公路质量全面优化,公路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开阳高速公路恩平段有51公里,有沙湖 、圣堂、平石、大槐四个出入口,连贯各镇、开发区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从恩平到广州的车程比原来缩短半小时。
恩平市南临浩瀚的南海,海岸线全长21公里,水路相连五大洲。恩平港是恩平对外贸易进出口港口,是广东省9个直出试点港之一,属国家二类口岸。恩平港鹰咀湾码头可停泊5000吨级船只,现有有3000吨级泊位3个,船舶可直航香港、澳门和内地港口地区。港口现有堆场12万平方米。 [编辑本段]金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康泰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都在恩平设有分支机构。各项业务往来、国际结算业务齐全、快捷、方便。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已试行退税帐户托管贷款等各项贷款业务。 [编辑本段]商贸全市商贸流通活跃。建有大小农贸市场50多个,网点遍布城乡。有规模的宾馆酒楼20多家,商品交流、国内外商贸往来日益频繁。
四名店牌加盟恩平 商品流通呈现活跃
近年华润万家、肯德基等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在恩平设分店专卖店,促进了全市商业贸易的发展和拉动了全市消费水平的提高。2003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2.5亿元,保持连年增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编辑本段]外经贸全市对外经济贸易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5.4亿多美元,其中2003年达3036万美元。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和投资合作关系。奥地利跨国集团公司2003年首次涉足恩平投资办包装装潢企业。全市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声器材、化工为主的三大生产和出口基地。并办起了以现有面积3300亩、投产企业67家的市工业区为龙头,以南(大槐镇)、北(沙湖镇)工业园为窗口共10个功能园。2003年电声企业直接出口和委托经销商出口总值超过5000万美元。近年私营企业涉外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以来新成立外贸流通企业和生产自营进出口企业44家。逐步成为全市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编辑本段]供水水质优于欧共体 水库遍布全恩平
恩平中心城区目前自来水生产能力6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平均为4万立方米/日。恩平中心城区现有供水主干管道长150多公里,主要供应中心城区及周边平石、东安等地的用水,管网覆盖面积40多平方公里,用水户35000多户,用水人口15万多人。市2002年投资近1亿元新建的饮用水供水系统,从锦江水库引入水源,经现代化技术净化,水质优良,口感清爽,浑浊度仅为0.02度,优于欧共体的标准,工艺及水质名列国内同类供水公司前茅。 [编辑本段]供电恩平市电力供应充足。现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61.7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258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长1070公里,低压供电线路长4000多公里。全市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大中小型水库86座,小水电站星罗棋布。全市现有水力发电站40多座、火力发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超过10万千瓦。2003年,全市发电量为19291万千瓦时。2004年上半年全市的供电量达424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40%。 [编辑本段]通信近年来,恩平市邮电、电信事业飞速发展,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互联网宽带传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蒸蒸日上。到2003年底,全市有固定电话用户11.9万户,互联网用户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8万户。 [编辑本段]特色产业温泉旅游业、麦克风产业(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业 [编辑本段]教育恩平市第一中学是该市唯一一所省一级重点高中,现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属于全封闭寄宿型学校。
除此之外,市区还有恩城中学、恩平市实验中学、华侨中学、年乐夫人学校、恩城二中、鳌峰职业技术学校等,其他城镇有独醒中学、沙湖中学等。 [编辑本段]特色美食特色美食的是恩平的一大亮点,每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锦江两岸,特色夜市甚是热闹!酒楼雅座、长堤大排档、街边烧烤各有各精彩。
特色地方菜有:山坑鱼仔、鸡爪芋苗、爆炒山坑螺、侧鱼簕菜(音)、五香猪脚、脆肉鲩
特色早餐(点):豆腐糍/粉(恩平独有)、芋头糍、布拉肠、小肠粉、汤\濑粉等
特色早餐经营店:金融街老牌汤粉专营店(20年历史),河南牛肉粉(12年历史),喜记饮食店(13年历史)等
3. 现在中国汗蒸洗浴温泉行业经营发展的现状是什么
随着近几年突飞猛进的“蜂拥式”、“抄袭式”、“野蛮式”发展,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内候,就是许容多投资老板们头痛的时候(尤其是5月份至10月份期间),80%以上面临夏季经营亏损,导致“入不敷出”,甚至有些投资者夏季直接将经营场所“休业”。随着近年来多数投资者普遍看好洗浴汗蒸行业的盈利空间,在未做好充分市场调研分析的前提下,盲目进行投资,同质化竞争非常激励,更致命的是许多项目规划严重脱离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以致大多数洗浴中心、桑拿汗蒸场所经营举步维艰,特别是进入夏季,更是经营惨淡。
4. 热水塘温泉的现况
据载,热水温泉已有四百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认识到该水对皮肤病、风湿、慢性胃病有独特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该水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热水塘热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还对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病证有显著的疗效。沐浴温泉,强身健体、宁气提神。热水塘温泉以其独特的保健理疗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人。
内蒙古热水塘温泉地处内蒙古高原东部边缘与大兴安岭山地和华北山地交汇处的克旗热水塘,温泉所产生
的机械作用,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有奇特疗效,特别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皮肤病、风湿病等顽症疗效显著。这里的矿泉水浴被称为“绿色疗法”。热水塘温泉在《中国矿泉》中被评为高效优质矿泉,被誉为“东方神泉圣水”。 热水温泉开发利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热水主要分布在嘎拉达斯汰河北岸山前洪积扇裙上,分布范围1平方公里,动储量3017吨/日,热水稳定自流量2592吨/日,水温在摄氏83度左右,热水涌水量和承压性较大,补给来源充沛。温泉的形成是远古时代内蒙古高原隆起和大兴安岭火山喷发造成地面断裂,形成花岗岩破碎带,大气降水、孔隙水、裂隙水沿断裂破碎带渗透、循环,在地壳深处受热后,又在导水花岗岩破碎带中汇集,沿裂隙上升涌至地表形成温泉。 温泉水中含化学元素氟、镭、特殊气体氡、硫化氢,稀有元素镓、钼、钨、锂、锶等47种微量元素。泉水望之清澈透明,尝之无味,嗅之有硫磺的特异味,洗浴后皮肤有润滑感,是独具特色的医疗氡性矿泉。
5.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地表水工程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塘坝、拦河闸等。青岛市现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另外还有塘坝3762座,拦河闸167座,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亿m3。其中产芝水库兴利库容1.76亿m3,年均供水3900万m3;尹府水库兴利库容0.736亿m3,年均供水2135万m3;棘洪滩水库兴利库容1.46亿m3,年均供水7000万m3;崂山水库兴利库容4798万m3,年均供水2397万m3;铁山水库兴利库容2739万m3,年均供水350万m3;陡崖子水库兴利库容3435万m3,年均供水277万m3;吉利河水库兴利库容3360万m3,年均供水329万m3。
2002年,青岛市地表水供水量为5.168亿m3(含引黄),占总淡水供水量的46%,其中工业供水1.321亿m3,农业供水1.694亿m3,商品菜田供水0.651亿m3,城镇生活供水1.261亿m3,农村生活供水0.241亿m3。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地层孔隙中,喷出岩类孔洞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及碎屑岩类裂隙水、块状、层状岩类裂隙水仅可为局部少量供水,供水意义相对不大。
青岛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6.3436亿m3/a,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0586亿m3,2002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6.1098亿m3,占总淡水供水量的54%,其中工业供水0.726亿m3,农业供水2.6286亿m3,商品菜田供水1.64亿m3,农村生活供水0.819亿m3,城镇生活供水0.2962亿m3。1989年开采量为历史最高值,达6.78亿m3,1999年开采量为近年最低值,为5.38亿m3。2002年为特枯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超出天然补给资源量20%多,整个地区超采比较严重:青岛市区超采588万m3,开采程度为212.6%;平度市超采5326万m3,开采程度为121%;城阳区超采444万m3,开采程度为123.3%;黄岛区超采84万m3,开采程度为118%;其他区市均未超采。就水源地而言,仅王戈庄河水源地略有超采,其他水源地均未超采。青岛市多年开采现状基本反映了区内地下水的开采水平和调蓄能力,可看出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基本为采补平衡,但由于城乡布局差异和需水量不同,一些地区开采量过大,形成地下水超采漏斗,同时有些地区开采量较小,仅有少量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地下水白白流入大海,造成很大浪费。
3.污水利用现状
青岛市主要是利用部分工业废水进行农业灌溉和中水回用。工业废水进入排污河道后,由沿河农村抽取排污河水进行污水灌溉。城市污水回用主要是工业冷却用水、冲洗用水及市政用水。污水利用量较大的是黄岛区的王戈庄河流域、城阳区的城阳河流域和平度市的北胶莱河流域,其次是崂山区、城阳区的白沙河流域。
近年来,青岛市的污水利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50万m3上升到2001年的600万m3。2002年青岛市的污水利用量为690万m3,其中城阳区为185万m3,黄岛区为135万m3,崂山区为70万m3,平度市为300万m3。
4.海水利用现状
主要是用于部分工业用水,如发电、化工、纺织等行业。海水利用量较大的是黄岛区和李沧区,城阳区和崂山区仅有少量使用。近年来,青岛市的海水利用量变化不大,平均为13.94亿m3/a,按海水替代淡水折算系数为20∶1计,替代淡水量为0.697亿m3/a。
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青岛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3种,其中石墨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花岗石居山东省之首,黄金、大理石、滑石、萤石、透辉石、矿泉水等居全省第二位;另外重晶石、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等亦居全省前茅。黄金、石墨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的平度、莱西境内,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崂山、大泽山、小珠山,建筑用砂主要分布于各河谷地带。
青岛市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为756hm2,是矿产开发历年占用土地总面积的41.3%。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区域主要集中在莱西、胶州和平度境内,分别为363hm2、293hm2和66hm2,占全市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的95.5%。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土地总面积111万hm2,其中平原地区4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8%,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包括即墨市的一部分、胶州市、平度市大部分地区);低山丘陵区面积45万hm2,占总面积的40.5%,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沿海地区和平度、莱西市部分地区;洼地面积24万hm2,占总面积的21.7%。
青岛市土地构成中,耕地为54.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9.2%,主要分布在5个县级市的平原地区和低平浅洼地区,市内7区仅占4.3%,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077hm2,低于全省人均0.085hm2的平均水平,略高于全国0.076hm2的平均水平。
近些年,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使许多地块耕作比较粗放,有机肥施用量减少,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维持作物生长,使土地退化,营养失衡现象更加严重,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据统计,全市缺钾土地面积达8.5万hm2,缺磷面积5.34万hm2,缺氮面积1.65万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5.6%,9.8%,3.0%。
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青岛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优秀旅游城市,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至2002年,全市共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4个,省、市、县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共29处。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海滨风景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温泉风景名胜区、薛家岛风景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田横岛风景名胜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
在资源和产品开发方面,将以海滨风光、崂山名胜、历史名城、文化遗址为主题,重点开发建设黄金海岸旅游线、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海滨度假旅游,培育一批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投入少、见效快、拉动力大,具有国际性、不可替代性和无季节性的旅游产品。
五、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地热地质概况
即墨市“东温泉”是区内唯一已知温泉,位于即墨市温泉镇东温泉村南,即墨市东偏北方向18km。水温最高达90℃,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据抽水试验资料推算5m降深时的热水涌水量为1815m3/d。为保护地热资源,防止因热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取可利用量≤外推开采量,即1815m3/d=66.25万m3/a,热流量Q热=4.557×108J/d。即墨温泉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有益化学元素的特殊类型的地下水资源,其含盐量很高,Cl-和Na+的浓度大,总矿化度达11g/L,除此以外,还含有As、K、Ca、Mg、Br、I、H2S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气体,并含有放射性元素镭和氡,因而是一种具有特殊医疗作用的地下热水,特别对皮肤病、关节炎疗效特佳。
温泉地处低山盆地,具备良好的汇水条件,白垩系莱阳群中的断裂破碎带为热储含水体,热储体平面形态为盆形,面积约0.5km2,中段下延较深,最深处达240多米,边部较薄,埋深为60~70m直至尖灭。经钻孔揭露证实:岩性为致密坚硬的硅质砂岩及砂岩,岩石破碎严重,大部分为断裂破碎带,有明显的蚀变和错动现象,并见断层角砾岩,因而为地下热水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4年在平度市旧店镇发现地热,目前正在进行勘查工作。
2.开发利用现状
即墨市温泉镇东温泉村村南是地热井群密集的地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热井主要有57369部队供热井、温泉工人疗养院供热井、石油物探局供热井等,各供热井年开采总量分别为工人疗养院供热井13.3万m3,石油物探局供热井2.76万m3,57369部队供热井3.48万m3,累计年开采量为19.6万m3。
温泉工人疗养院地下热水单井开采量每年一般在13万m3左右,月均开采量一般为1.2万m3左右,强开采期内(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翌年的3,4月份)月均开采量为1.9万m3左右,弱开采期内月均开采量一般在0.9万m3左右。
从热水井中抽出的90℃的热水,在输送至各疗养院后,一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自然冷却或兑取一定数量的冷水后才能利用,也就是说在利用之前,热水高温部分的热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白白地浪费掉了。而从疗养院排放出来的尾水,其相当一部分的温度也高于40℃,有的高达50~60℃,这些热水都被白白排放掉,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根据我国其他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这一温度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该温泉的实际开采量还存在很大的挖掘潜力,开展热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区热水应着重发展疗养、养鱼和种植温室蔬菜等方面。
六、饮用矿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矿泉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的崂山牌矿泉水以其清醇甘洌、口感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素有世界名牌矿泉水之美称。目前,青岛市通过省级以上地矿部门评审鉴定,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95)的矿泉水产地已达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青岛市内七区,约占70%左右,且以崂山区、城阳区为主,郊区五市约占30%左右,以即墨市相对较多。
花岗岩类地区的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崂山地区。岩石中富含Si、Ca、Na、Sr、Li等多种元素,花岗岩经长期风化淋滤和水解作用,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泉水产地一般处在断裂构造带上(以北东向为主)或附近,蓄水条件好,水源补给多沿构造带呈线状分布,延伸较远,含水体顶底板围岩均为致密块状花岗岩,节理裂隙不发育。水源地附近岩石裸露,丛林密布,人烟稀少,污染源少,水化学淋滤作用强,水交替强烈,地下水无污染,属清洁水源区。据对已知矿泉水点水质分析资料的对比,该类矿泉水以锶、偏硅酸复合型为主,锶型和偏硅酸型次之,水化学类型以HCO3·Cl-Ca·Na型为主,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指标要求。
碎屑岩类地区的矿泉水,主要分布于城阳、即墨一带,岩性以火山碎屑岩类为主,该类矿泉水以偏硅酸型为主。
据统计,青岛市矿泉水日允许开采量为1.5万m3,供水能力可达540万m3/a,实际产量按1/3计可达180万m3/a,而目前青岛市矿泉水年产量仅为40万m3,发展潜力很大。
七、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青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先后颁布了《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青岛市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等8部地方法规和《青岛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青岛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青岛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封山育林的通告》、《青岛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11部地方规章,这些法规、规章的实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光荣称号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
1.森林保护与造林绿化
青岛市通过加强林木资源保护与管理和植树造林,遏制了森林资源减小的趋势,使林木资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具体措施有:①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实行了林地用途管制,冻结各项建设工程征用林地审批,清理非法征占用林地,关闭非法采石、挖砂场;②加强了林木病虫害防治和护林防火工作,降低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率;③推广科技兴林和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了一批经济林良种基地,防护林和经济林有了较快增长,分别达到了7.3万hm2和7.4万hm2;④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尽快培育山区森林资源,现已建森林公园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县级1个),以植被、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公园、风景区4个。森林面积在经过十年徘徊以后,迈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2001年新增森林覆盖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33%。
即墨市店集镇积极发展经济林建设,规划了5万亩速生杨生产基地,每年种植、轮伐1万亩。城阳区惜福镇开展生态示范小区试点,利用山峦和退耕还林建成生态示范林1万亩。胶南市投资4千万元进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对国道和省道两旁加宽植树带,形成绿色长廊。
2.水资源保护利用
青岛市属于可利用淡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城市,河流多为季节性,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资源不丰富。“引黄济青工程”使青岛市淡水缺乏问题得到缓解,基本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为有效利用水资源,1996~2000年全市增加地表水拦蓄水能力6132万m3,增加节水灌溉面积41.3万亩。发电、化工、纺织等行业开展了海水利用,年用海水量约14亿m3左右。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莱西、胶南、平度3个国家级节水增产示范县,节水示范区1.3万亩,5个县级市和黄岛区共利用世行贷款1000万美元发展节水灌溉项目。
青岛市饮用地表水源主要有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产芝水库等12座,年供水量达1.6亿m3。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是青岛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对严重超采,造成环境恶化(如海水入侵、降落漏斗)的水源地实行了关闭或限制开采。对造成水质污染的污水排放进行了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情况较好,全部饮用水源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3.矿产开发生态保护
青岛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优势矿产资源有石墨、花岗岩、大理岩、矿泉水,以及透辉岩、金、滑石、沸石岩等。青岛市相继制定了《青岛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青岛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使该市矿产资源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实现了依法管理,严厉打击了非法和违法采矿行为,清理关闭上百个矿山企业。加强了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划定了以“山体风貌”、“自然景区”、“沿海沙滩”为重点的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对崂山区内90余处影响地质地貌景观的采石场予以关停。按照《青岛市减灾防灾预案》,及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完成了一批石墨矿坑、花岗岩采石场的复垦和生态恢复工程。莱西市积极推广矿坑复垦技术,继“八五”复垦石墨矿废弃土地4300亩后,“九五”又复垦土地495亩,市内浮山及青银高速等新辟、扩建公路沿线已开始对采石遗留的矿坑、公路边坡进行恢复重建,还其自然风貌。
4.海洋生态保护
青岛市海域辽阔,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岛市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赤潮、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
胶州湾是青岛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水域面积400km2。基于胶州湾和青岛近海的生态环境状况,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地方法规规章,加大了近岸海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把污染防治和沿岸生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较好地控制了海洋污染和资源破坏。对海洋倾废活动实施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了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防范船舶溢油造成的海洋污染事故。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协调了沿海各行业间的矛盾,一些重要港口、渔区、旅游区的违规开发占用海域的行为开始得到有效遏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控制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建设了团岛、海泊河、麦岛污水处理厂等9座入海污水处理厂,降低了污染物入海总量,氮、磷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贯彻海域捕捞“零增长”的方针,进行捕捞结构调整,控制近海捕捞强度,近海资源有所改善。实施“碧海行动计划”,促进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协调发展。
5.沙化、盐碱化治理
青岛市沙化面积甚小,主要分布于河床附近及海滩近岸处,范围狭长。多年来,青岛市进行了海岸防护林建设,加强了河道两岸的植树工作,使沙化面积有所减少。
围绕海水入侵造成的土壤盐碱化,近十余年来,青岛市在海水入侵的主要地区采取了停采或减采地下水、筑堤、建防渗墙、补充地下水等措施,治理改良了盐碱化土地4600hm2。
6.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
青岛市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汇水区和崂山、大泽山、珠山、铁镢山等处的森林对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该市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为保障崂山水库的水质质量,位于水库汇水区的崂山北宅地区多年来一直严格控制区域内工业生产和有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大沽河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大沽河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大沽河水源的保护和沿岸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截止到2002年,青岛市共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4个,省、市、县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共29处。分别是:崂山森林公园、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等。总面积为28.31万hm2,覆盖率达26.57%。
7.草地保护建设
青岛市草地较少,经过十几年保护与建设,草地面积有了成倍增长,特别是天然草地增长较快。近年来,市区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将来草地面积尤其是牧草种植面积还将有大幅度增加。
6. 国内口碑最好的护肤品
很多女性都喜欢护肤,基本上都会使用到各种护肤品,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几款适量最好的护肤品牌:
第四款护肤品是素绽雪。素绽雪也是一个国产的品牌,它是重庆威普易客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品牌,也会一款国产口碑产品,全植物成份无添加。素绽雪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成分是从天然深海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一般都是水溶性离子形态,非常同意被肌肤吸收,可以打通了人体肌肤代谢通道,促进了细胞营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