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温泉文化
⑴ 台湾有哪些体验很棒的温泉
台湾有很多温泉,有一些体验很棒,比如1.北投温泉博物馆、2.阳明山温泉、3.乌来——原住民口中的“冒烟的热水”、4.阳明山——火山温泉。
⑵ 台湾常用的九个美称
台湾常用的九个美称:
1.美丽宝岛: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岛屿,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气候温润,植被茂密,四季如春,鲜花不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故不仅有“美丽宝岛”之称,而且更有“四季如春的花园”之赞誉。
2.兰花之岛:兰花是台湾省珍贵的资源,在国际花卉市场上享有盛誉,品种有2000多种,每年出口创汇收入可观。驰名中外的蝴蝶兰,珍稀名贵,香气四溢,花朵似展翅欲飞的彩蝶,曾在第三届国际花展上获得冠军。
3.温泉之岛:全岛处处有温泉,总数达100多个,全岛不少地方泉水淙淙,真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岛”。
4.天然渔场:台湾四面临海,鱼类不下5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也在100种以上。其中,以鲔鱼(金枪鱼)最多,虾次之。东北沿海特产大鲨鱼,一尾达万斤。海产丰富。
5.东方甜岛:甘蔗是全岛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年产蔗糖最高曾达141万吨,占世界糖蔗5%。现在,蔗糖产量每年大约有60到80万吨左右,半数供外销。
6.鸟类之乡:台湾鸟类有400余种,占我国鸟类种数的35%以上,其中特有岛类约10多种,著名的有帝雉、兰鹇、黄鹂、鸳鸯、天鹅、白额雁、黑长尾雉、台湾兰鹊等。
7.海上粮仓:水稻是全省最普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1200万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产量达250多万吨,基本可够居民食用。所以台湾还有“米的世界”之称。
8.东方盐库:台湾西部沿海地势平坦,沙滩广布,正处于台湾山地的背风地带,晴天多,气温高,风速大,蒸发旺盛,极利于晒盐。主要盐场有布袋、高雄、七股、鹿港、北门和台南等。盐场面积在4000多公顷,年产量可在50万吨。
9.茶叶之乡:全省茶叶种植普遍,一年四季可采,全年可采20次以上,是我国著名的产茶省区之一。茶叶品种繁多,以红茶、乌龙茶、包种茶产量最丰。年产茶叶2600至2800吨,大部分供出口。茶叶是台湾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参考资料网络--台湾
⑶ 台湾温泉的开发历史
台湾温泉的开放利用,可分为清朝时代、台湾日治时期(1896年-1945年)、地热探勘时代(1962年-1995年)和温泉热时代(1990年-)四个时期。最早有记载台湾温泉的文献是清朝康熙36年(西元1697年)浙江仁和县诸生郁永河所著的裨海纪游,当中描述了大屯火山群,这同时也是台湾第一件具备温火山温泉地质的记述:
“石作览靛色,有沸泉,草色萎黄,无生意。山麓白气谣,是为磺穴。穴中毒烟喷人,触脑欲裂。”
台湾主要的温泉区都是在日治时期开发,由于温泉(泡汤)是位处高纬度日本人主要的文化之一,在统治台湾时期,积极开发各地的温泉,作为当地警察的疗养所。例如由警政单位管理的“警光山庄”,即承袭日治时期的相关设施。
在地热探勘时期,台湾温泉的发展主要以地质研究和发电发展为目的,主要参与的单位包括美军顾问团、中国石油公司、联合矿业研究所等,但在1966年-1974年的阳明山马槽温泉区的研究中,由于无法克服地热流体的强腐蚀性,而结束工作。1973年之后,在中央山脉的探勘过程中,在宜兰地区钻凿的井中,约450公尺,水温可达150-230度,生产量10-100吨/时,在1981年于清水建立地热试验发电场,最高发电量是2000千瓦,八年之后设备受到阻塞,发电量降至500千瓦,于1995年关闭。
台湾在1990年解严以后,受到各类媒体休闲娱乐旅游节目影响,许多温泉区纷纷引进日本温泉的经营模式,强调温泉的养生、健康、美容与休闲的功能,促使温泉旅游业快速发展。为保障温泉的开发利用与永续经营,中华民国温泉法于2003年(民国92年)6月3日由立法院三读通过。
⑷ 台湾最好的温泉在哪
1.除了说下北投有很多日式温泉,值得去试试(旅店老板会给你说具体的到达方案)
2.告诉你一个事实,台湾很多公共温泉是裸汤,出了换衣间,浴巾都不能有,全身上下只剩下箱子的感应钥匙, 如果接受不了,找一个好一点的酒店,泡酒店的私人汤吧。
⑸ 台湾文化的文化特色
台湾文化中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除此之外,由于台湾日治时期长达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当代的欧美与东亚流行文化对台湾的深刻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国定纪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湾特色的民俗庆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妈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动苗栗火旁龙、盐水蜂炮、王爷绕境仪式的东港王船祭、中元普渡时的头城抢孤、三峡祖师庙神猪比赛等。由于台湾庙宇香火鼎盛,因此由中国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神祇阵头结合武学和艺术的八家将、宋江阵、舞龙舞狮民俗表演变成台湾特殊技艺文化,著名有明华园、霹雳布袋戏、九天民俗技艺团...等,其中有些表演团体已迈向国际舞台。在神祇诞辰则常出歌仔戏、布袋戏、户外电影等,但近期有被电子花车或康乐队取代趋势。
传统民众颇盛行采信农民历,并依所载吉辰良时作为房屋落成、新店开张,或婚丧喜庆...等日常活动之准则,也会依其生肖冲卦作为婚姻参考。由于民间盛行安太岁习俗,不少民众在过年期间会依农民历所载冲犯太岁的生肖而到寺庙请求安太岁并安置光明灯,再由寺庙代为举行祭祀活动,以趋吉避凶。
原住民各族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如布农族文化为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皮衣制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邹族则是战祭、收获祭与揉皮技术;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达悟族的飞鱼祭;排湾族人的五年祭;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卑南族则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阿美族的无半音五声音阶等等。 台湾除了受到中华文化及南岛文化影响之外,以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最大,从日治时期受到日本的温泉、日本酒、杂烩、和室..等影响,到现今日式料理,卡拉OK、电视剧、漫画、动画片、电视游戏、流行时尚等,目前台湾有三个电视频道专门播放日本节目和日本动画,影响可谓深远。许多年轻人喜欢日本偶像明星、搜集日本流行资讯,这些喜欢日本文化的青年人称为哈日族。 根据2010年台日交流协会实施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5成以上的台湾民众认为日本是最喜欢的国家,更有7成多的民众表示,对日本感到亲近。
此外还有从东南亚来的劳工,外籍配偶带来的饮食和习俗。 西方文化也对台湾影响不少。早期有殖民和传教,一方面是由于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在台湾地方文化中扮演默默扎根角色,如改编台语诗歌,偏远地区地方教堂的贡献等。此外,欧美教育在台湾教育界中往往被引为典范,近年来台湾教育改革就是基于欧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台湾的森林小学以及小留学生文化也是深受欧美影响。 中华民国行政院新闻局于2006年年初举办“寻找台湾意象”系列活动,系作为定位台湾“国家品牌”的一个起点,希望透过全民参与凝聚共识,发掘台湾许多美好而独特的风貌。由民众和网友以手机票选和网络票选出足以代表台湾的“台湾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为主题举办台湾意象征图活动 向民众征图。
依票选名次分别为布袋戏、玉山、台北101、台湾美食、樱花钩吻鲑、台湾岛屿图、阿里山、花莲太鲁阁、原住民图腾、云门舞集、总统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戏、庙会、野百合、高雄爱河、蝴蝶兰、晶圆、圆山饭店、凤尾蝴蝶、台湾猕猴、24小时的生活、元宵花灯。
民众自行推荐的意象前五名则为KTV、小绿人、慈济、“台湾人的精神”以及淡水。 2000年代以来,台湾各领域的人物陆续在国际上以各种的奖赏、战绩、事迹、发声,进而引发全球目光对台湾的关注,让台湾一跃成为国际间瞩目的名字。台湾之光一词为近年才出现的,因台湾长期参与国际社会阻挠与政治上的两党分众;当陆续有台湾人以实力站上国际瞩目舞台往往会引起激励、团结国内社会;一般都是超越政治认同并引发台湾认同。台湾的媒体与公众将许多台湾之最、台湾第一的人事物,陆续的冠以“台湾之光”的头衔,进而团结民心,产生民族正气、骄傲。其中不乏杰出的运动员、艺术家、学术界、NGO组织、市井小民、感动人物等领域。
⑹ 台湾省有什么神奇的泉
温泉
台湾有温泉征兆的温泉区有128处,以温泉区地质来看,变质岩区最多,其次为火成岩区,沉积岩区最少。以化学特性分类,台湾温泉大多属于碳酸盐泉。经由放射性碳十四及氚定年,温泉年代大多已有一两万年之久,一两处最年轻的温泉也有几千年...
由于台湾地属亚热带及热带,冬季以外其实并非浸泡温泉的好时机。尤其清代汉人虽早已发现温泉,但误以为温泉是一种有毒的水,不敢冒然接近,整个华南及台湾地区皆未有浸泡温泉的风俗。但是热爱泡汤文化的日本人,则视台湾温泉为珍宝,温泉文化主要亦在日治时期引进。
也由于多数时间并不是温泉旺季,故现代台湾温泉业者除了温泉外,尚提供养生、热疗、美容甚至宾馆的型态经营,甚至结合SPA与美食餐厅,或以渡假区方式经营,与日本温泉经营方向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例子,日本温泉旅馆通常仅有大众池有温泉,且其余设施并不多;但台湾温泉常附设水疗等,房间也提供泉水供旅客休息使用
苏澳冷泉(汽水泉!!!)
苏澳冷泉位于台湾宜兰县南端的苏澳镇,苏澳位于中央山脉板岩区,主要的地质为变质岩。苏澳冷泉为碳酸冷泉,水温约在22℃左右。冷泉水富含二氧化碳,不时由地表下的页岩层渗出,早年曾经拿来制作弹珠汽水(日语“ラムネ”)。泉水出露处是在苏澳镇北的苏北里冷泉路七星山岭西侧(海拔228米)山脚地带,约在苏澳车站前方约300米之处。此处曾经为清朝提督罗大春开凿的苏花古道起点,立有开路纪念碑与罗提督兴学碑,目前均移置于晋安宫旁。
据说苏澳冷泉有治疗皮肤病与胃病的功能
苏澳冷泉的水质透明,可饮用也可沐浴,水温约22℃,酸碱值为pH=5.5,水中含碳酸根离子68ppm,钠离子14.3ppm,钙离子10.7ppm,以水质分类属于碳酸氢钙泉,也是台湾唯一的碳酸氢钙泉,全球也才2处,另一个在义大利西西里岛!!
由于苏澳冷泉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使鱼虾无法在此中生长,昆虫掉入水中不久也死亡,曾被误认为是有毒的泉水。台湾日治时期,日本军人竹中信景无意发现此泉水清凉可饮,喝起来还略微甘甜,就此才有苏澳冷泉之名。日治时期,有不少学者投入台湾泉水的研究,其中有提到苏澳冷泉者有五篇,原干洲(1937)指出,苏澳驿的北边,大约有二町距离的七星山下面,有碳酸气和碳酸水涌出来,它是竹中工场作碳酸水(即弹珠汽水)的原料,旁边就是庄营的公共浴池,温度约21度,入浴后就会感到爽快的气息,在夏天,昼夜都有浴客拥入。饮用或是入浴可以治疗肠胃疾病,皮肤病和妇人病。
滴水成金泉
丰山村是阿里山乡最北端的部落,观光资源丰富,有台湾最神奇的山泉水「滴水成金」
⑺ 台湾与大陆有哪些文化差异
一、语言差异
1、台湾本地语言逐步流入台湾国语中。
2、大陆很多语言在台湾国语内中消失。
二、所受影容响不同
1、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多。
2、大陆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多。
(7)台湾温泉文化扩展阅读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
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
外来影响:日本曾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因而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强力推行国语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强化本省人对中国的认同。解严后,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重新活跃。
⑻ 台湾有什么最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民俗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
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
饮食
台湾饮食文化融合各地美食风格,台湾菜与闽南菜(还受福州菜影响)和广东潮汕潮州菜渊源深厚,也受客家菜、广州菜和日本料理的影响。
台湾饮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风味小吃云集的夜市是台湾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见的小吃有蚵仔煎、炸鸡排、臭豆腐、盐酥鸡、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面线、甜不辣、卤肉饭、肉圆、担仔面、牛肉面、小笼包等。
戏剧
歌仔戏是台湾最主要的地方戏曲,也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战后早期,官方大力扶持、推广京剧(平剧、国剧)等大陆剧种,同时歌仔戏、布袋戏等台湾本土剧种仍是庶民重要的娱乐方式。
随着电视的出现,布袋戏、歌仔戏讲求声光效果而重获重视。京剧与话剧融入创新元素,常以小剧场等形式表演,舞台剧表演成为极具活力的艺术活动。
旅游
台湾现有9个“国家公园”以及13处“国家风景区”, 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
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新北市瑞芳区九份老街、台北市北投区、彰化县鹿港镇、新北市莺歌区等观光小镇地方风情浓厚,是寻幽访古的旅游胜地。境内有不少特色温泉,温泉文化别具一格。
(8)台湾温泉文化扩展阅读: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在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领先全球。
现代标准汉语和繁体中文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汉族方言主要有闽南民系使用的闽南语(台语、台湾话)和客家民系使用的客家语。
此外马祖地区通行福州话(闽东语),金门县乌丘乡通行莆田话。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使用台湾南岛语群,但会使用母语的人口逐渐下降。台湾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为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日语为台湾第二大外语。
⑼ 台湾北投温泉谁知道能介绍一下特色嘛
北投温泉位於台北市北投区,依范围大小,有广义及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的北投温泉,泛指台湾北部纱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火山岩层间、金山断层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温泉,包括地热谷温泉、硫磺谷温泉、顶北投温泉、双重溪温泉(行义路温泉区)和龙凤谷温泉等。
狭义的北投温泉,为多数人印象中的北投温泉,是指地热谷温泉,亦即新北投车站附近的温泉区,本文以此为记。
地热谷一带开发於1911年,由於曾有游客失足跌入高温区域而被烫死,因此地热谷昔日称作地狱谷或鬼谷,北投当地居民则称之磺水头,也因其水色呈绿色而有玉泉谷之称。周围的地质为中新世沉积岩,也可观察到安山熔岩流,泉温高达90℃,酸碱值约pH1.4,每日出水量约为2000立方公尺。在地热谷下游约150公尺处,是孕育具放射性元素的北投石的重要地点,但因人为破坏,现时只能在北投温泉博物馆中欣赏。
北投温泉的泉质可分为有青磺泉、白磺泉和铁磺泉三种:
[编辑] 青磺泉青磺泉为天然涌泉,地热谷温泉便是青磺泉,水色呈半透明的黄白色,具有硫磺味,水温约50-75℃,酸碱值为pH1-2,硫酸根离子约2600ppm、氯离子约3000ppm、钠离子约1000ppm,是一种酸性硫酸盐氯化物泉。
白磺泉白磺泉指引山泉水或溪水入温合地,让清水吸纳火山气体和地热所形成的人工温泉。硫磺谷温泉便是白磺泉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阳金公路西侧,十八分大磺嘴一带。温泉略带硫磺味,酸碱值约pH4-5,泉温约45℃,不宜大量饮用。 现在还有医师研究发现,白磺泉泡10分钟之後,比起一般热水还有碳酸氢泉,肺活量提升最多,但医师也提醒,白磺泉属於硫磺泉,最多只能泡个20分钟,密闭空间泡太久,可能会中毒,灼伤呼吸道。
铁磺泉铁磺泉分布於双重溪溪谷一带,属於中性碳酸盐温泉,是一种温度较低,约40至60℃的温泉,没有臭味,透明的淡褐色,而池底则常沉淀著铁石灰质矿物,泉源附近常堆有石灰华层。据指所含有的铁矿物质对神经痛、皮肤病、风湿有一定疗效。
1894年(清光绪20年),首位在北投温泉开设温泉俱乐部的是德国硫磺商人奥里(Quely)。翌年(乙末割台)10月10日,日本角田海军少将及仁礼台北县书记官,赴北投视察温泉。17日,水野民政结长等人在出席士林旧街国语学校开校式後,亦到北投视察。11月,总督桦山资纪也来视察该地,在现今北投温泉博物馆旁的北投溪,渐渐形成汤泷浴场。
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此设立了天狗庵旅舍,是台湾第一家温泉旅社,2010年11月底旧天狗庵旅舍及将开新饭店加贺屋北投;至1905年(明治35年),平田源吾募款建成普济寺,供奉汤守菩萨,於10月17日举行了开眼仪式,以保祐当地温泉业的发展。1905年,台北博物馆员工冈本要八郎和春源三寿在北投溪发现北投石。1909年(明治42年)8月10日平田源吾发行了《北投温泉志》,成为日後重要的北投温泉历史研究文献。1913年(大正2年)6月,在日本政府台北州厅主导设立北投温泉公共浴场,当时是仿照日本静冈县伊豆山温泉的格局兴建,共花费5万6千多日圆。及後,日本朝香宫鸠彦王殿下、高松宫宣仁亲王殿下和久迩宫邦彦王殿下分别在1927年和1928年先後参访北投公共浴场。
在1960年代-1970年代(民国50-60年代),温泉旅馆大量建立,估计当时有高达70多间温泉旅馆经营,然而,在1975年後的20年间,温泉旅馆业走下坡,有近50家温泉旅馆相继停业。这段期间,只有2家新开的温泉旅馆,可能是因为「女性侍应生」制度的废除、经营模式不善、公共建设不足、以及温泉过度开发等原因所造成。1998年,内政部将北投公共浴场列为三级古迹,将之整修为北投温泉博物馆。隔年,观光局将1999年定为「北投温泉年」,推动全民认识北投温泉资源与文化,重新带起北投的温泉产业。
与阳明山温泉、关子岭温泉、四重溪温泉并列日治时期台湾四大名泉。
色情产业在台湾日治时期,北投温泉已有「女性侍应生」的制度,游客可指定女性侍应生接待沐浴,故此当时的北投温泉成为知名的声色场所,一直承续至民国时代。在美军驻台时,更常有美军召妓娱乐,1954年4月30日,北投的「女侍应生住宿户联谊会」成立,使北投成为合法的风化区。1967年12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更以北投温柔乡为题,介绍北投温泉,文中刊载了一位美国军人与两位女侍应生共浴的照片。由於色情业氾滥,有损国际形象,「女性侍应生」制度於1979年被政府废止。
如今的北投温泉已转型为纯粹观光、休闲导向,色情业已全面绝迹。
限时专送在女性侍应生服务盛行的日治时期,为了便利侍应生往来各个温泉旅馆,应运而生有了「限时专送」这个特别的接送服务。最初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黑轿车和三轮车;到了1950年代,逐渐转由机车接送。要加入限时专送这个行业,必须加入车队,缴交行费,接受排班,而客人可经由车行安排专车接送服务。除了接送侍应生之外,限时专送也会接载北投当地居民上下山、代购生活用品和及替游客指引方向。1979年,政府废止公娼之後,限时专送这个行业也受到影响。至1999年,区公所成立巡守队,由一批限时专送车队的队员担任安全守卫巡逻工作。
那卡西
起初北投的温泉业者为了娱乐日本和台湾的客人,分别有三味线和南管的音乐。1925年,随著收音机时代的来临,自行创作的流行歌曲成为一项主要的娱乐。「那卡西」是日语的音译,指的是一种流动式走唱的行业,而北投便是台湾那卡西的发源地,当地许多温泉旅馆都有多个那卡西乐团,整个温泉区的那卡西乐团达上百团之多。音乐除了当时流行的创作歌谣外,也有从日语歌曲重新填词的作品。乐器也由最早的三味线,转变为西洋的手风琴、吉他等乐器,後期也使用电子琴。那卡西艺人必须熟记上百甚至上千首的歌谣,这些歌谣包括英语、日语、国语、台语等,客人点歌之後,要在几秒内找到该乐谱开始演唱。1979年之後,随著温泉业的没落和客人喜好转为卡拉OK,那卡西这项工作也由北投温泉区出走到台湾各地发展。
⑽ 台北有什么人文特色
台湾地处传统的儒家文化圈,台北市宗教情概与台湾宗教大致上相同,基本上以传统宗教与西方宗教等为主,以佛教与道教为例,台北佛教庙宇登记有案者为107间,道教为154间。台北市寺庙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随着闽、粤移民由祖居地移銮请迎至。
“阳明山花季”,每年春节后至清明前举行,被台北人票选为台北庆典之首,可见其在台北人心中之重。花季多以樱花、杜鹃及茶花为主题,参观范围以中山北路、福林路,经仰德大道至阳明公园为中心轴线,串联起沿途的景点。为了丰富旅游内容,阳明山公园的布置与造景也更为加强,让每处景点都大有看头
台北灯会,是每年每年元宵节前的重要活动之一。依照当年生肖设计的主灯是众所瞩目的焦点,展览区里参展的各式大型花灯亦多展现各参展团体的特色与主题。台北灯会过去多在中正纪念堂周边举办,也延伸至信义区,让整个台北城都显得缤纷灿烂。
台北温泉季,由台北市北投区主办的台北温泉季,在每年秋冬季登场。北投温泉的历史可追溯至1896年,历经百多年发展,已变成兼具历史、文化、自然的游憩点。温泉季期间,台湾温泉协会会特别结合多家旅馆推出特惠方案,所以趁此机会呼朋引伴一起泡温泉,是秋冬旅游的最温暖选择。
台湾各族裔的母体文化与全球文化在台北市荟萃,不论是台湾原住民文化的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或是浓厚闽南、旧都城风情的艋舺龙山寺与剥皮寮、台北客家义民祭、完整儒教祭祀规仪的释奠典礼与融合中国各地风土民情的眷村文化、国粹与新住民文化等。清领时代、日本统治时代与战后时代等,大时代的浪潮也为台北市留下大量丰富的近代史物质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