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
㈠ 有关于生态失衡的具体事列
1.美国黄石公园,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导致鹿群数量暴增,草地森专林严重退化,然后导致鹿群死属亡,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后来人们认为的投放了一些狼,现在黄石公园也没恢复原样。
2.澳大利亚本来没有兔子,外来移民带了几只兔子到这个岛上,由于兔子没有天敌,兔子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大量破坏草场。不知道这个事情后来怎么处理的,已算是一个灾难吧
xy87517030 | 2012-10-29
5
4
㈡ 生态失调怎么体现
生态失调即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有两个: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台风等。这类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生态失调的根本原因是后者,人为因素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如捕杀某一级消费者,或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就会阻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打破生态系统内外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状况,使生态失调。
㈢ 生态失衡的原因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论网络时代媒介生态失专衡的表征属及其原因
颜春龙;刘远军
网络时代,媒介的生态失衡和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异化将越来越严重。媒介生态失衡的原因在于媒介内外生态链的断裂。只有正确认识并分析当下媒介生态失衡的种种表征及其原因,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并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以此促进媒介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颜春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刘远军)
【关键词】:网络时代;媒介生态失衡;失衡原因
有CAJ 和PDF格式文件下载。
㈣ 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什么简洁明了
1、人为因素: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三废,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回,人类过度掠夺自然答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使得环境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
2、自然因素: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旱涝、野火等自然灾害对环境的破坏。
㈤ 生态失衡的定义
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失衡,首先需要对什么是生态平衡做一个了解。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例如:乱砍滥伐或毁林开荒,采伐速度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造成资源衰竭,生态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变劣,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系统的报复。
20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科学是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阐述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生态平衡。要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一旦生态失衡,人类将面临许多问题。
㈥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哪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有: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应该有:1.物种灭亡;2.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全球变暖;3.雨林消失,冰川消融,局部沙漠化等
㈦ 生态失衡的表现有哪些
生态失衡的基本标志如下:
1.生态组成结构破坏;
2.物质循环受阻;
3.能量传递受阻;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5.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作用逐渐减弱,而正反馈逐渐较强;
6.生态系统外部特征发生变化。
等等
㈧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要怎样治理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的严重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得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这必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cm,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层,它能阻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护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长。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原子氯通过连锁反应而实现的。据资料统计分析,臭氧浓度降低1%,皮肤癌增加4%,白内障发生则增加0。6%。到本世纪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了5%-10%,使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了26%。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于人们过渡的放牧、耕作、滥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质量下降并逐步沙漠化的过程。全球土地面积的15%已因人类活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饥饿的难民由4。6亿增加到5。5亿。
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有些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甚至是破坏,如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枯竭、水土流失等等。这些环境的破坏又反作用于人类,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种种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例如:一、人类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把大气弄脏了、使地球像在大热天穿了一件脏棉袄,体温不断地升高;二、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护伞。大气污染破坏了这层重要的保护伞,使地球的臭氧层产生了“空洞”;三、人类毁林开荒,不合理利用木材等,都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年百年来,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最近十多年来,每年都有上千万公倾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非洲的热带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亚洲的木材蓄积量只能维持不到40年……;四、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目前,全球的沙漠化地区已经占到了地球陆地面积的35%;五、全球的城市里,约有一半人口(16亿)生活在有害健康的恶劣空气中。严重的空气污染,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大大高于乡村;六、20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全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剧增,缺水已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城市缺水状况越来越加剧;七、无节制的捕捞,使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海洋渔场,捕到的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这就是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的表现。在地球上,天南地北的环保问题不计其数,这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另一部分环境问题是因为人类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且不及时采取对资源的保护措施而导致了资源流失造成的,所以,地球环境的破坏,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的开发,说确切一点,应该是人类的掠夺,滥用自然资源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恶果。把地球形成以来几十亿年积累下来和各种天然宝贵资源,在几百年间挥霍过度,面临枯竭,如此下来,很可能在一两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毁于自己手中。
欢迎采纳
㈨ 生态失衡的例子
我国生态环境失衡状况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森林资源毁坏严重、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锐减、环境污染严重、矿物资源耗尽
二、我国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
人口爆炸带来的巨大需求压力的影响、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带来对资源掠夺式的开采、政策失误因素给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
三、解决我国生态失衡的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