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异:材料一:天人合一,统治策略要符合天道;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法律可以独立于自然之外。(2分)
影响:经济角度:材料一的观点有利于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但不利于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材料二的观点有利于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加快社会发展速度;但容易违背自然规律。
政治角度:材料一的观点有利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材料二的观点强调人的独立判断,有利于催生民主政治(4分,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只要表述合理都酌情可给分)
(2)关于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市场的初步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蒸汽机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分)
(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4)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环保意识增强;全球化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制度建立与发展;知识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❾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这句话有语病吗
这句话没有语病。
这句话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
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农村现代化”,这些概念都是首次见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
(9)全会首个生态扩展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两相对照,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 “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
不难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要求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 “升级”,从而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