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性
1. 近日长江保护法表决通过,长江都受到了什么破坏
在长江流域,电鱼、毒鱼、油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捕捞活动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这是我国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表示,这一次我们要专门写一部《长江保护法》,进一步强调长江流域未来的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方向。该法包括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以及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实际上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体现了保护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与水污染防治立法、水资源专项立法等单一立法相比,《长江保护法》更具系统性,有利于综合保护。生态优先原则的确立,意味着当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要把生态放在首位。
比如,对于生态径流和国家生态流的保护,法律都有专门的规定。针对长江无鱼现状,拟开展反映长江特点和上游不同资源禀赋对应特点的水生生物完成指数评价、调查和标准制定工作,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长江大保护进入提速阶段。
2. 广西三个滨海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哪个发展潜力大
钦州,北海,防城港这三个广西的滨海城市,哪个的发展潜力大,我更看好北海。因为钦州、防城港具有的优势北海都有,而北海具有的优势,钦州、防城港一时还不能具备。
至于在人口、管辖面积上,北海虽不及钦州,但强于防城港。关键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发展的今天,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已不成为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比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发展前景分析,我更看好北海的前景。
3. 长江保护法表决通过了,这有何特殊意义
国家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国平说,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产生深远影响。王瑞和说,《长江保护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突出了共同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要求,针对长江流域的特点和突出问题,采取特殊的制度措施,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该法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注重大保护而不是大发展。设立规划与控制一章,充分发挥长江流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通过加强规划和负面清单管理,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破旧动能,培育新动能,从而实现长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流域科学、有序、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