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固氮肥
⑴ 种植豆科植物可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A.豆科植物可以固氮B.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C.豆
A、根瘤菌可以固氮,豆科植物不可以固氮,A错误.
B、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回的根瘤菌与答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B正确.
C、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而不是为其他植物提供有机物.C错误.
D、豆科植物死亡腐烂后可肥田,但主要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
故选:C
⑵ 液态微生物菌肥如何长期保存而不会变质,例如根瘤菌肥
一种生物肥
生物肥的作用与施用事项
什么是生物肥
菌肥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肥料的性质与种类
过去的生物肥料只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它本身并不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通过自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如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参与养分的转化,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分泌各种激素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等,以达到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目前发展的生物肥料,已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它还可以提供给作物各种营养,如将活的微生物特定种或菌株与微量元素复(混)合而成的生物微肥等。
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如抗生素类)、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类)、固氮蓝藻肥料等。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五大类:
一、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以及固氮蓝藻等。
二、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肥料和复合细菌肥料。
三、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肥料、无机磷细菌肥料等。
四、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肥料等。
五、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肥、增产菌肥等。
生物肥料有何作用
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土壤肥力。这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例如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多种分解磷钾矿物的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钾长石、云母及磷矿石,使其中难溶的磷、钾有效化。
二、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有些菌肥如“5406”抗生菌肥施用后,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还能产生多种激素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根瘤菌肥中的根瘤菌向豆科植物一生提供的氮素,占其一生需要量的30%~80%;VA菌根是一种土壤真菌,它可以与多种植物根共生,其菌丝伸出根部很远,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供各种植物利用,其中以对磷的吸收最为明显。
三、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些生物肥料的菌种接种后,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它们可分泌抗真菌和细菌的抗生素,从而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VA菌根的菌丝则由于在作物根部的大量生长,除了可以吸收有益于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外,还可以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施用生物肥料注意啥
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增产作用的,其有效性取决于优良菌种、优质菌剂和有效的施用方法。因此,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是:第一,要保证菌肥有足够数量的有效微生物;第二,要创造适合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一、生物肥料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质量低劣、过期的不能使用。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最适温度4~10℃)、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
二、为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拌种时加水要适量,使种子完全吸附。拌种后要及时播种、覆土,且不可与农药、化肥混合施用。
三、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四、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五、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细菌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六、微生物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机质分解还能供应微生物养分。因此,施用生物肥料时必须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七、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养分。因此,必须供应充足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例如豆科作物生长的早期,必须供应适量的氮素,以促进作物生长和根瘤的发育,提高固氮量;施磷肥能发挥“以磷增氮”的作用;适量的钾钙营养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钼是根瘤菌合成固氮酶必不可少的元素,钼肥与根瘤菌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固氮效率。
⑶ 小麦和玉米轮作为什么不能利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来提高肥效
微生物对于与之互利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最常见的是花生、大豆这一类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共生.而你说的小麦和水稻,不在此列,即使在根尖长出球状物,里面藏着的确是线虫,寄生危害植物.
⑷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介绍
固氮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固氮微生物制成的肥料,通过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的氮含量并促进粮食增产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相对于传统氮肥具有污染小,效率高等优势。
⑸ 为什么用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生物固氮是接近自然的方法,只要添加菌肥,便可增加土壤含氮量,有利于内保护生态环境。一般容来说,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是通过施用氮肥实现的,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环境问题,如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肥中的抗生素、病原菌等,还有硝态氮淋溶到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引起水质问题,危害人类健康,进入水体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等。
⑹ 为什么说种豆科植物的土地越种越肥即使豆科植物可以固氮,那管土地啥事呢
豆科植物固氮是把大气中的氮气化为铵盐和硝酸盐,当豆科植物死后,根、版遗体腐烂后体内的元权素全都转入土壤,包括从空气中拿来的氮元素。所以从宏观过程看,种豆科植物就是把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入土壤,土壤自然就“肥沃”了 。
按照植物对元素的需求量排列,氮磷硫钾钙……氮元素是最重要的一种营养元素,可以合成蛋白质等。
⑺ 为什么有机肥料有固氮作用
1.固氮菌对土壤酸碱度反应敏感,其最适宜ph为7.4~7.6,酸性土壤上施用固氮菌肥时,应配合施用石灰以提高固氮效率。过酸、过碱的肥料或有杀菌作用的农药,都不宜与固氮菌肥混施,以免发生强烈的抑制。
2.固氮菌对提高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5%~40%时才开始生长,60%~70%时生长最好。因此,施用固氮菌肥时要注意土壤水分条件。
3.固氮菌是中温性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40℃时,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固氮菌肥要保存于阴凉处,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严防暴晒。
4.固氮菌只有在碳水化合物丰富而又缺少化合态氮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固氮作用。土壤中碳氮比低于40~70:1时,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土壤中适宜的碳氮比是固氮菌发展成优势菌种、固定氮素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固氮菌最好施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或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5.土壤中施用大量氮肥后,应隔10d左右再施固氮菌肥,否则会降低固氮菌的固氮能力。但固氮菌剂与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则能促进固氮菌的活性,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壤上。
6.固氮菌肥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对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叶菜类效果明显。固氮菌肥一般用作拌种,随拌随播,随即覆土,以避免阳光直射。也可蘸秧根或作基肥施在蔬菜苗床上,或与棉花盖种肥混施。也可追施于作物根部,或结合灌溉追施。
⑻ 种豆肥田是具有固氮
A、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氮还原为氨的过程,A错误;
B、“种豆肥田”是指种植版豆科作权物的过程中,破溃的根瘤及其豆科植物的根系残留在土壤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土壤中的氮素,而不是根瘤菌不断将固定的氮释放到土壤中的结果,B错误;
C、根瘤菌拌种只适合豆科作物的种植,并且氮素可用于所有含氮有机物的合成,而不仅仅是蛋白质,C错误;
D、根瘤菌固定的氮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D正确.
故选:D.
⑼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生物固氮与工业化学固氮对比
生物固氮与工业上的化学固氮相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 自生固氮微生物是指能够在自由生活状态下固氮的微生物总称。在自然界,自生固氮微生物种类很多,分散地分布在细菌和蓝细菌的不同科、属和不同的生理群中;并大致可以分为光合细菌和非光合细菌两类。前者如红螺菌、红硫细菌和绿硫细菌等,其中的某些种类可与其它微生物联合而相互有利;后者的种类很多。根据非光合细菌的自生固氮菌对氧的需求,可以分为厌氧的细菌如梭状芽胞杆菌;需氧细菌如自生固氮菌、贝捷林克氏固氮菌、固氮螺菌等;以及兼性细菌如多粘芽胞杆菌、克鲁伯氏杆菌、肠杆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中的某些种类,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与植物进行联合固氮。
一般地,自生固氮微生物固定的氮素满足本身生长繁殖需要以后就不再固氮了,多余的氮反过来会抑制它们自身的固氮系统。同时,它们固氮效率也比较低。据测定,每消耗1克碳水化合物,自生固氮微生物固定10毫克氮,而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则可以固定270毫克氮。所以,这个类群的微生物从固氮量的角度衡量,对作物的氮素供应的贡献并非很大。许多试验结果证明,这类微生物所产生的各种激素和其它活性物质是促进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联合固氮微生物有些自生固氮微生物在特定植物根际环境中生长、繁殖比非根际土壤中旺盛得多,这是由于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和脱落物提供能源物质,固氮微生物利用这些能源物质生活和固氮,这种互利关系称之为联合固氮。联合固氮体系最先是在雀稗和雀稗固氮菌之间发现,后来发现小麦、水稻和C4作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亦存在联合固氮体系。能够进行联合固氮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似乎没有什么特异性,有些微生物既可以在自生条件下进行自生固氮作用,又能在田间与一些禾本科作物进行联合固氮作用。已经报道过的联合固氮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有:浸麻芽胞杆菌、多粘芽胞杆菌、巴西固氮螺菌、含脂固氮螺菌、克鲁伯氏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粪产碱杆菌等。
与共生固氮相比,联合固氮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不紧密,双方也没有共同的组织结构,因而固氮效率也不可能高。目前,对于联合固氮体系的固氮量很难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一般认为每亩地每年约为0.5~1斤纯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是指能与宿主植物形成特定固氮组织结构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彼此生活在一起,植物向微生物提供光合产物供微生物固氮需要,微生物则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双方互相有利。以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来说,由于有根瘤组织作为它们的共生结构,共生效率是最高的。其原因是这种共生体系满足了上述所说的生物固氮的条件。已知的比较清楚的共生体系除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外,还有非豆科植物--固氮放线菌体系和红萍--固氮蓝藻共生体系。
与相应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很多,迄今从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过研究的约有100多种,在生产上应用的种类不足1/5。在分类上确定了分类地位的现在有5个属,它们分别是:根瘤菌属(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每个根瘤菌属包括至少1个种。
和上述的自生固氮和联合固氮比较,共生固氮效率高,固氮量多,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农牧业生产的作用也最大。迄今研究最为清楚、应用最多的是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据测定,一般每年每亩固定纯氮约为13.3公斤,约折合每亩地每年固定标准化肥130斤,且几乎全部被利用。
⑽ 什么是固氮菌肥料
固氮来菌肥料:指含有益自的固氮菌、能在土壤和多种作物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活体制品。按菌种及特点分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料和复合固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根际联合固氮菌是既依赖根际环境生长,又在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作用的微生物。联合固氮微生物生活在植物的根内、根表,可以利用一些禾本科植物,尤其是C4植物根分泌的一些糖类而繁殖、固氮,也能进行自生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