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A. 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区划定位
重庆是中央直辖市,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差距大,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直辖以来,重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各区县功能定位不明确、同质化发展、招商引资无序竞争等问题凸显。同时,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为此,我们在过去“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进一步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前三个功能区域构成今后重庆的大都市区,是城市群、城市组团发展和产业布局联动的概念;后两个功能区域是重庆的大生态区,主要为了在发展中加强生态保护、在增强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市委正在研究制定加快生态市建设指导意见。
对不同功能区域,我们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给予不同的财政、产业等方面政策支持,以增强区域发展分类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区县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加快形成全市各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格局。 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B. 渝东南地区的渝东南地区概况
渝东南地区是我抄市公认的生袭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包括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等6区县(自治县),约1.98万平方公里。拥有众多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森林覆盖率达到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
C. 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意义
重庆城乡区域的差距大,如巫溪和渝中区,人均GDP差距在9倍以上,而直辖时是10倍,这一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仍有差距。功能分区,就是要有序的引导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有序的梯度转移,通过产业的发展,就业发展,市场化的引导,到适宜居住的地方生产、生活。留下来的一些老百姓,则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能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政府的财力统筹全市,让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起来。重庆将“一圈两翼”的“一圈”范围细化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是为了拓展空间格局,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首先看都市功能核心区,核心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现代商贸、中介咨询业务等,大幅降低工业产值,增加服务业产值,因此各种金融业、商贸流通业、中介服务业等都将有大的发展。都市功能拓展区集中了重庆一批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如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保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等,这里将是未来重庆新增城市人口的重要集聚区,也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两江新区重点发展的机器人产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就将集聚30家以上企业,形成4万台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规模蕴藏着无限商机。相比较而言,都市功能拓展区在产业布局上应更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众多,智力支持强大的优势,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着重发展有高科技含量的先进制造业和都市工业,如IT电子,以及物流、教育等产业。而城市发展新区则作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地带,既要做好与主城的联动,又要传递到周边,应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产业基础,着力布局发展重工业,包括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等,特别是处于渝蓉经济区之间的荣昌、永川、潼南、铜梁等区县,要构建成为渝蓉经济区的城市集群。
特别是重庆将以往的“两翼”地区提法充实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这可以让渝东北、渝东南两个地区更加明确自身定位,走出一条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大功能区就是重庆未来的五朵金花,这五朵金花根植于广袤深厚的时代土壤,根植于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客观现实,根植于3200万辛勤劳作的巴渝儿女的火热心房,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一定能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让重庆成为百花齐放的大观园。
重庆明确五大功能区划分 区域战略迈入4.0时代
至此,重庆区域发展战略迈入4.0时代。回顾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从直辖至今,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三大经济区”1.0时代、“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2.0时代、“一圈两翼”3.0时代、五个功能区域4.0时代四个不断优化的时代。
D. 重庆有哪几个区
重庆市来的行政区划为23个市源辖区、11个县、4个自治县。
区划详情
都市区(核心区及拓展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城市发展新区:
涪陵区
綦江区
大足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万州区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黔江区
武隆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E. 试论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哪些政策
会议指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全市“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载体和平台。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部署实施以来,全市上下认识统一、全力推进,呈现出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工作部署和推进中,坚持条块结合,既研究出台产业布局、财政扶持、土地、人口、环保等配套措施,又立足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和实际基础,统筹资源配置,出台具体措施,扎扎实实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实施意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针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加大对两个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公共资源,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构建生态良好、特色突出、人口适度、基本公共服务满足需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发展格局。《实施意见》涵盖了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口、扶贫、生态建设、特色发展、商贸、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
会议指出,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切实把扶持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立足功能定位,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加大支持扶持倾斜力度,在发展中加强生态保护、在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要科学制定扶持政策,切实推动政策落地。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配置公共资源等,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增强金融融通支持,施行“不取多予”财政政策等。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功能定位,抢抓机遇、主动对接、改革创新,不等不靠不观望,把政策用好用活用够,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上找出路、想办法、添措施、建机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实施方案》立足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按照规划引导、适度超前,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负责、量入为出的原则,提出一批城市发展新区需要统筹布局的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港口码头及航道整治、电网、通信、成品油、天然气、水利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城市发展新区提速发展。
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既要承接、服务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又要接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人口转移,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承接联通、辐射带动的重要作用。要抓紧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新区承载能力和对内对外联通能力,推动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发展,促进五大功能区域联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注重实效,深化项目前期研究,加强项目储备,规划建设一批必需的、急需的项目,突破制约城市发展新区的“瓶颈”,为城市发展新区乃至全市发展打牢基础、增强后劲。要深化ppp等投资体制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做好规划、引导、服务和监管工作,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撬动社会资源,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坚决防止一哄而上、盲目铺摊子,坚决杜绝“面子项目”,坚决防止盲目举债、过度举债,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项目顺利推进。
F. 重庆分多少个区
重庆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204个街道、611个镇、193个乡、14个民族乡,政府回驻渝中区人民答路232号。
都市功能区: 渝中区 、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城市发展新区: 涪陵区 、綦江区 、大足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万州区 、开州区 、梁平区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黔江区 、武隆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G. 重庆下面的区县有什么发展前景
重庆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 都市功能核心区
范围:
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区、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区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
定位:
集中体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现代大都市风貌,建成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
任务:
不过多考虑经济增速,但强调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工业总产值比重将大幅下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高;
路径: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适当疏解人口、精细化城市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都市功能拓展区
范围:
包括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以及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域,约5275.5平方公里。
定位:
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宜居区。
任务:
此区域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都市功能拓展区要实现GDP10700亿元,工业总产值2200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7.5%和44%。同时,还要形成21个大型人口聚集区,未来10年新增人口约400万人。
路径: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保护好与都市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过渡带的生态环境。
城市发展新区
范围:
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南川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区、荣昌区、及万盛、双桥经开区,约2.32万平方公里。
定位:
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是解决好大城市病的关键区域。
任务:
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的45%。
路径:
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建设组团式、网络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集群。
H. 渝东南地区的介绍
重庆市渝东南抄地区的“一区五县”———黔江区和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及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我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重庆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
I. 重庆有38个区市县有哪些
重庆有38个区市县如下:
都市区(核心区及拓展区)9个如下:
渝中区、大渡专口区、江北区属、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城市发展新区12个如下:
涪陵区、綦江区、大足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1个如下:
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如下:
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J. 重庆市多少个区县
2015年4月28日,重庆市部分区划调整:潼南、荣昌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重庆市的行政区回划变为23个市辖区、答11个县、4个自治县。
都市区(核心区及拓展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
城市发展新区
涪陵区
綦江区
大足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万州区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黔江区
武隆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