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气象学
❶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中的接近有什么作用
物候学和气象学的含义不 同:
物候学比较笼统、模糊,指的范围比较大:指版的是农民根据物权候变化的现象而研究出来的一门科目,就类似于是语文、数学一般,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知识的归纳。有很多例子:星星起床,必定晴天。这样的谚语很多,这比气象学缺少了严谨性、严密性、科学性。相比而言,物候学用俗话来说就是:经验的归纳
气象学指的虽然比物候学清晰、清楚的多,范围也比较小,指的是:大自然转变的规律,例如:从天气晴朗转变到雨天,首先要转变为阴天再转变成雨天,没肯能直接从天气晴朗转变到雨天。所以说,气象学比物候学更具有严谨性、严密性、科学性的特点。相比而言,气候学用俗话来说就是:科学的归纳
❷ 国内研究生气象学用的是什么教材还有生态学用的是什么教材
入门的书籍不好来说,对物理要求高自是对的,难度介于普通非物理专业和物理专业之间。对力学、电磁学、理论力学等物理知识要求一般,【热学】和【流体力学】相对更重要。
你要通过看“入门”的书籍,达到什么效果呢?略知一二的话,高中地理课本里就有,锋、气团、气压带等等这些知识是有的。要是对这个学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的话,去网络查就行了。
我们最开始学用的教材有《大气物理》、《天气学原理》,有一本北大出版的《天气学》,钱维宏编著的,内容很好,但要自己看明白,有些难度。
❸ 气象学估算法
气象学估算法,是利用气象资料估算陆面蒸发量,比较简便,精度较仪器测量法低,主要用于区域或流域的大尺度陆面蒸发量的估计。
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利用气象资料来估算陆面蒸发量,建立了许多估算公式,可分为饱和陆面蒸发和非饱和陆面蒸发两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
1.饱和陆面蒸发量估算公式
是H.L.Penman.(1948,转引自张朝新,1995)在英国南部依据热量平衡和湍流扩散原理,利用无水汽平流输送时可能产生的蒸发,提出的估算公式。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E为自由水面可能蒸发量(mm/d);υ为绝对湿度计算公式中的常数,υ=0.486;Ea为湍流扩散项(动力蒸发项):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ea,ed分别为气温为Ta的空气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mm);U2为2.0m高度的平均风速(m/s),根据地面风速廓线,可以近似地取U2=U10或U2=2 3U10,U10为10m高度的日平均风速(m/s)。
Δ为平均气温为Ta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变化率:
生态水文地质学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A为短波辐射平衡;BL为长波辐射平衡(有效辐射):
生态水文地质学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RA为天文辐射或最大可能辐射[4.1868J/(cm2·d)];n/N为日照百分率;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8.16×1011×4.1868J/(cm2·min·k4)];a为水的反射率,取0.05。
2.非饱和陆面蒸发量估算公式
非饱和陆面蒸发量也称为陆面实际蒸发量,陆面蒸发能量受平衡、饱和差、风速以及土壤湿度等因子影响。奥里捷科普(1911)和布德柯(1948)依据陆面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方程拟合出含有实际蒸发、可能蒸发及降水量的关系式(布德柯法):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P为年降水量,ET为年蒸发力,用下式计算: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T为月平均气温;La为纬度修正系数。
生态水文地质学
生态水文地质学
3.傅抱璞公式
傅抱璞根据国内资料提出,一定地区和一定蒸发条件下,陆面蒸发量E对降水变率随着(Em-E)增加而增加,随降水量P增加而减小;在一定降水量条件下,陆面蒸发量对蒸发能力的变率随(P-E)的增加而增加,随日蒸发能力增加而减小,推导出下式:
生态水文地质学
该公式使用时必须用实测资料求出m值,然后用到无资料的相似地区。一般来说,径流条件好的地区m值小,径流状况差的地区m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