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人生态度
『壹』 谈谈你对归零的认识。
(1)作者的归零观来点是不是一种自消极的人生态度?谈谈你的理解.
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相反这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境界,因为归零可以使人从繁杂纷乱的事物中得到解脱,可以理清思绪,可以卸下重负,重新出发,这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解读人生的视角呢?
(2)文章引用庄子的话来谈论归零人生,它具体指的是怎样的人生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一种可以让周围的一切重新整合的人生,一种让身心得到释放的人生
『贰』 什么是归零心态
归零心态就是空杯心态。
归零的心态。归零的心态就是空杯、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第二次却不容易了,原因是不能归零。
归零心态的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定期给自己的内心清零。
空杯心态的含义:
1、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
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保持心的活力。
2、空杯心态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动过程。
3、空杯心态就是忘却过去,特别是忘却成功。
受到批评要警惕、警醒,得到赞扬更要警惕、警醒。在鲜花和掌声面前,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失信心;这便是成熟和进步,这便是空杯心态。
4、空杯心态就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
5、空杯心态就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2)归零人生态度扩展阅读:
归零心态的历史渊源: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后来老禅师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访客恍然大悟。这就是“归零心态”的起源
『叁』 如何看待人生需要归零
万事都是曲线的,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一根直线的。有坏就有好,有上升就有降专低,有生就有属死,这是万物不变的规律,总归到底需要归零。只有归零后才能有新的开始,才能有新的起色。所以,人生也是一样,在你遇到挫折时,你要清净脑子里的一切烦恼,总结经验教训,甩掉包袱,轻装上阵,重整旗鼓,奋发图强,才能接出胜利的果实,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肆』 归零心态的名言警句
归零心态的名言警句
1.彼此祝福重新开始新的美好的生活,打趣说都找到新的伴侣要一起见个面啊。
2.唱罢半生浮尘曲,流连今世解语花。
3.当我们都在想生活怎么过的时候,身边的朋友给做出做好的示范,放下一切,到陌生的自己喜欢的国度重新开始一切。你有这样的勇气吗?
4.归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所有的成败相对于前一秒都是一种过去。过去能支撑未来,却代替不了明天。
5.果然,如果内心的东西太多,这个世界就逐渐变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6.开始体会生活的力量开始适应你忙碌的日子开始再一次重新开始
7.每次有什么变化心里都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奈何生活总是个循环而我也从没跳出这个圈
8.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
9.如果回到十年前你的一切重新开始你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吗?
10.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么想换个活法重新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
11.我会放下曾经的执着与不舍,重新开始
12.我想: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换个身份,忘了一切,重新开始。
13.无休止欲望是可笑的,再强大的王朝,最终都被历史淹没,更何况一个几十年寿命的素人呢?一切都会归零,何不带着归零心态快乐活着呢?
14.喜欢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15.学会归零,是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意识。把每一天的醒来都看作是一种新生,以婴儿学步的态度,认真用好睡眠以前的时刻。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
16.重新开始吧,天大的事也都要放下还是跟以前一样过回自己的生活方式吧!
『伍』 人生为什么要学会“归零”
归零就是清除所有的东西,从零开始。有时候归零是那么难,因为每一个要被清除的数字都代表着某种意义;有时候归零又是那么容易,只要按一下键盘上的删除键就可以了。
年轻的时候,艾莎比较贪心,什么都追求最好的,拼了命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她手上同时拥有13个广播节目,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她形容自己:“简直累得跟狗一样!”
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事业愈做愈大,压力也愈来愈大。到了后来,艾莎发觉拥有更多、更大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她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
1995年“灾难”发生了,她独资经营的传播公司被恶性倒账四五千万美元,交往了7年的男友和她分手……一连串的打击直袭而来,就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她甚至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崩溃之际,她向一位朋友求助:“如果我把公司关掉,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朋友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
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重新有了勇气“是啊!我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念头一转,没有想到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走上了正常轨道。
历经这些挫折后,艾莎体悟到人生“变化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但最后还是留不住;反而是一旦“归零”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量。
她学会了“舍”。为了简化生活,她谢绝应酬,搬离了150平方大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挤在一个10平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作伴的狗儿。
艾莎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朋友不解地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她回答:“我现在是从内在爱自己。”因为她懂得了:简单一点,人生反而更踏实。
“遗忘”的好处
上天赐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之一即是“遗忘”。人们在过度强调“记忆”的好处后,忽略了“遗忘”的重要性。
例如:失恋了,总不能一直沉溺在忧郁与消沉的情境里,必须尽快遗忘;股票失利,损失了不少金钱,当然心情苦闷提不起精神,此时,也只有尝试去遗忘;期待已久的职位升迁,当人事令发布后竟然不是自己,情绪之低落可想而知,解决之道无它——只有强迫自己遗忘。
可见,“遗忘”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然而想要遗忘,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遗忘是需要时间的。只不过,如果连“想要遗忘”的意愿都没有,那么,你只能长期为忧郁折磨。
有些人往往很容易就将欢乐的时光忘记了,但对哀愁却时时想起。这显然是对遗忘哀愁的一种抗拒。换句话说,人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而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难道是因为它给你记忆深刻才无法遗忘吗?
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你对坏情绪的“执著”。其实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检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经拥有的”,都总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没有的”。这当然注定了难以遗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无论是待人或处事,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到头来,因为每个人的心态彼此相克,所以很少能如愿以偿。
相反,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互补,这也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像童年那样无忧无虑。这就要求大家都肯身段,一齐来学习“遗忘”——遗忘那些该遗忘的人、事、物。学会了遗忘,你便拥有了一把能斩断坏心绪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