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快水库水位
❶ 水库水位下降数百米,发现绿色器物,专家赶到挖出了何物
我国古代几乎所有王宫贵族去世的时候,都会在坟墓里放置大量的珍贵文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每一个古墓重见天日的时候,都充满了意外性和偶然性。1977年,河南省发生大旱,很多土地都干得裂开,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对这个情况也非常重视,立刻决定开闸放水,用水库里积蓄的水源。救济当地的百姓。
鼎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现如今,鼎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其制造工业却对现代社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果能够学会的话,对现代工业发展有很大好处。
❷ 王快水库的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王快水库位于大清河南支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积3770k㎡,总库容13.89亿立方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26.4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265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40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295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 立方米/秒,发生在1963年8月7日,历史最高洪水位200.43m(大沽高程,下同),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2)大坝:王快水库拦河坝为粘土斜墙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坡放缓加固。
(3)溢洪道:溢洪道闸室由高堰、低堰及底孔三部分组成,堰型为驼峰堰,无闸门控制;低堰堰型为驼峰堰,堰上设升卧式平板钢闸门,泄洪底孔位于正常溢洪道中孔堰身底部,为矩形断面压力洞。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引水洞。泄洪洞设在左岸坝下,洞身为圆形,洞径4.5m,进口高程155.75m,最大泄量311立方米/秒,进口采用弧形工作门、油压启闭机、平板检修门、固定卷扬机;引水洞为圆形压力洞,洞径6m,进口底高程170m,洞前端设进水塔,最大引水流量53立方米/秒,进口采用平板闸门、固定卷扬机。
(5)水电站:电站位于河床右岸,装机两台。
(6)水库淹没处理:王快水库征地高程为205.0m,淹没耕地13723亩,移民高程为205.0m,迁移人口14051人。
(7)灌溉及供水:王快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97万亩,1973年全国水利工程大检查审定为140万亩,2001年完成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按102.7万亩控制,年灌溉用水量为5.36亿立方米;九十年代初在运(河)东修建的大浪淀平原水库,承担着沧州市城市供水任务,在引黄河水源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需要由王快水库向大浪淀水库应急补水;另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拟建的定曲电厂提出由王快水库负担50%的供水任务,年供水量2256万立方米。
❸ 王快水库的水库特征值
总库容13.89亿立自方米,防洪库容10.8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52亿立方米,死库容1.09亿立方米,已淤积库容0.32亿立方米,死水位178.0m,起调水位190.0m(除险加固后193.0m),汛限水位190.0m(除险加固后193.0m),正常蓄水位200.4m,设计洪水位207.5m(除险加固后208.4m),校核洪水位214.4m。
❹ 兴建水利工程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影响
一、水库对海河流域地表水分布影响
海河流域现有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221×108m3,控制山区面积83%。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修建了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和陡河上的陡河水库。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先后兴建了潮白河密云水库、大清河西大洋和王快水库、滹沱河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及漳河的岳城水库等20 多座。20 世纪70~80年代又兴建了滦河潘家口、大黑汀、沙河朱庄等水库,这些水库大多兴建在出山口。其中滦河流域的庙宫、潘家口、大黑汀等水库的控制面积为35100km2,占流域山区面积47070km2的79.65%;海河流域北系的丘庄、于桥、海子、云州、密云和官厅水库的控制面积为63308km2,占北系山区面积66887km2的94.76%;海河流域南系的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口头、横山岭、黄壁庄、临城、朱庄、东武士和岳城水库的控制面积为53166km2,占海河南系山区面积75216km2的70.68%。这些水库对所控制流域地表水分布影响的基本情况见表13-1。
表13-1中统计的23座水库控制了全流域总面积的54.11%,控制全流域山区面积的70.56%。加上其他水库的作用,使得华北平原山区修建的许多大中型水库中有73%以上的地表径流被截蓄,滹沱河等河流的流量减少了65%~88%(卢耀如,1991),除灌溉及大洪水时由灌渠放水外,华北平原上水库下游河道一般无水,只有在遭大洪水威胁时,开闸泄溢,河道里才有河水。这样长期使河道干枯暴露,加上平原区广泛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包气带深度由一般1~4m变为10~30m深,使许多喜水和喜湿植物基本消失,沙化不断发展。这些都是人类修建水库对地表水体分布规律的影响而导致的后果。
表13-1 海滦河流域部分大型水库对地表水分布影响的基本情况
二、修建水库对湖泊洼淀影响
(一)华北平原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
华北平原中部及海滨平原分布着许多湖泊洼淀。这些湖泊洼淀在地质构造上属渤海凹陷的一部分。由于海河水系和古黄河的长期输沙淤积,各河自山区流出汇合后洪水宣泄不畅,在山前平原边缘地带形成了不少湖泊洼淀,如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等。而在海滨澙湖相沉积与河湖相沉积交错地带形成了大浪淀、南大港、团泊洼等洼地。这些主要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见表13-2。历史上这些湖泊洼淀在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如在1963年,海河流域的特大洪水曾利用白洋淀、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宁晋泊、大陆泽等洼淀滞蓄洪水,为抗洪发挥了巨大作用。
表13-2 华北平原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
(资料主要来自《天津市防汛手册》和《河北省水情手册》)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来水量减少,用水量增加,这些平原洼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洼淀已干涸多年,现已经改造为农田,一般年份不再用于滞蓄,如宁晋泊、团泊洼、黄庄洼、大陆泽等;有些大水年蓄些洪水、沥水,一般年份无水可蓄,滞水面积已大为缩小,如大浪淀、南大港等;还有些洼淀,经人工调节,一般年份可维持一定水面面积,但在特殊干旱年或连续干旱年也将干涸,如白洋淀、千顷洼等。
(二)人类水利工程等活动对湖泊洼淀蓄水的影响
华北平原地区洼淀众多,在20世纪50~60年代,这些洼淀大多有水,但自6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8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经常有水的洼淀已寥寥无几。平原上最大的淀湖白洋淀,1982~1988年出现了连续5a多干淀的现象。
对于平原洼淀的这些剧烈变化,除了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白洋淀区面积大,流域情况复杂,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因而本节将以白洋淀为例,探求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洼淀的影响。
1.白洋淀流域的情况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保定市以东45km,是一个以缓洪滞沥为主,兼具养殖、水产、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平原大淀泊。四周主要以堤为界,东西长39.5km,南北宽28.5km,总面积362.8km2。
白洋淀属大清河水系,其控制范围为大清河的中上游地区,总面积31199km2,占大清河流域总面积的69.1%。流入白洋淀的大清河水系按河系入淀位置,可划分为清南、清北两支,两支水系按地貌条件又可分为平原和山区两部分。因此,将白洋淀以上流域划分为南支山区、北支山区、淀西清南平原和淀西清北平原4个部分(表13-3)。
表13-3 白洋淀流域分区面积表(km2)
白洋淀以上水系河流呈扇形分布,其中南支诸河直接汇入白洋淀。这些河流有: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北支仅为白沟引河。这些河流将上游的洪水、沥水汇入白洋淀,通过淀区调节,由枣林庄节制闸及十方院溢流堰控制下泄,经过赵王新渠、独流减河,穿北大港入海。
2.人类水利工程建设对白洋淀蓄水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白洋淀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淀区蓄水影响较大的大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1963年。在以蓄为主的方针指导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山区修建了一大批的大、中、小型水库。30 多年来,这些蓄水工程在拦蓄洪水、兴利除害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目前,白洋淀流域山区已建成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横山岭、口头等6座大型水库,中小型水库已达128座,总库容36.2×108m3。大清河南支山区水库控制面积为10187.7km2,占南支山区面积的88.3%。大清河北支山区除安各庄水库控制面积476km2外,没有大型控制工程。大、中、小型水库控制面积之和也只有799.6km2,仅占北支山区面积的11.0%。6座大型水库基本情况见表13-4,入淀河流山区控制工程情况见表13-5。蓄水工程的建设使农田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表13-4 白洋淀流域大型水库基本情况
表13-5 入淀流域山区水库控制工程基本情况
(表中数据主要取自白洋淀国土经济研究会编《白洋淀国土经济初步研究》)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平原以发展灌溉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目前,仅保定地区机井就达9万多眼,连同原有的砖井及已建成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已达62.7×104hm2(1987年),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障。与此同时,1969年开挖了白沟引河,使大清河北支拒马河的水直接向南引入白洋淀,使白洋淀流域面积增加了近1/3。
3.入淀水量和弃水量
前已叙述,白洋淀的入淀河流较多,可分为南支与北支。北支1970年开挖白沟引河,引水入淀。6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南支几个大型水库发挥正常作用,一般年份白洋淀的入淀水量主要是北支无控制工程的山区径流量。白洋淀以上流域条件复杂,入淀水量的地区组成可分为山区大型水库控制区、无控山区和淀西平原3个部分。70年代初,在对白洋淀的规划中,提出了“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综合经营”的方针,并规定了运用指标。白洋淀十方院汛限水位8.0m,相应容积为2.36×108m3。汛后最高蓄水位8.3m,相应容积3.0×108m3。汛期水位超过8.0m,枣林庄闸开启泄洪,超过9.0m,十方院溢流堰开始放水,周边停止引用淀水的水位为7.3m。
1)入淀水量
白洋淀历年来逐年入淀水量系列见表13-6。1952~1988年的37a间,白洋淀实际入淀水量454.9×108m3,平均每年12.3×108m3。单从量上看,这些水量对维持白洋淀生态平衡绰绰有余,但实际上,这些水量在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上都极不均匀。入淀水量最多的1964年为53.8×108m3,而最小年入淀水量为0(1984、1985、1986年)。37a间,年入淀水量超过16.0×108m3的共有9a,入淀水量共计276.5×108m3,占37a 入淀量的60.8%。而小于2.0×108m3的有9a,入淀水量总共只有6.8×108m3,占37a 入淀量的1.5%。此外,由于白洋淀承接的大部分是上游洪沥水,故年内分配相当集中,37a中7、8、9、10月的4个月入淀总量为348.1×108m3,占全年入淀量的76.5%。而8月份1个月的入淀水量要占全年的45%。这种情况与本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是一致的,只不过变化幅度更大。入淀水量的这种年际、年内不均匀变化,是造成白洋淀在丰水年份大量弃水、平枯年份蓄量减少甚至于干涸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3-6 白洋淀历年来逐年入淀水量
从表13-6的入淀水量系列上可以看出,20 世纪50~60年代是白洋淀流域的丰水段,降水量及径流量较大,加之当时出山口各大型水库还没有正常运行,虽然仅靠大清河南支供水,但入淀水量也是比较大的。1952~1970年19a间,平均年入淀水量17.26×108m3。进入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淀上游各大型水库开始使用,虽然开挖了白沟引河,北支各河的水量相继入淀,但入淀水量还是急剧减少。从1971~1988年的18a间,总入淀水量127.1×108m3,平均年入淀水量为7.06×108m3。除去6个丰水年外,其余12a的平均年入淀水量仅1.97×108m3。特别是1984、1985、1986年连续3a的入淀水量为0,使白洋淀连年干涸,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为严重的情况。
2)弃水量
白洋淀汛期运行方式历年变化不大。1956~1988年历年弃水量见表13-6。白洋淀33a间总共弃水299.4×108m3,平均每年弃水9.07×108m3。弃水量最多的是1964年,为51.1×108m3,最小的为0。33a中,1956、1959、1963、1964、1973、1977、1979年弃水量较多,7a共弃水207.9×108m3,占总弃水量的70%。而1981~1987年的7a间的弃水量均为0。从弃水系列来看,1970年来水较丰,弃水也较多,15a平均弃水14.7×108m3。而1970年后白洋淀虽然增加了北支的来水,但除个别几年弃水较大外,大多数年份弃水量很少。
白洋淀作为大清河中下游的一个平原洼淀,主要接纳南北支的洪沥水。中小水年入淀水量少,不仅无水可弃,甚至无水可蓄。
4.水利工程对白洋淀引用水量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地表水利用量以农业用水为主,逐年农业引用水量见表13-7。1956~1988年,全流域引用地表水量为201.7×108m3,平均每年6.12×108m3。其中,1970年以前,平均每年引用水量3.23×108m3(南支);1970年以后,平均每年引用水量为8.24×108m3(南北支合计)。这些引用水量中,大、中型水库以下平原地区引用量,占总引用量的89%。平原引用量中,1970年前,由于出山口大中型水库及下游灌区有些还未充分发挥效益,引用量相对较小。1970年以后,引用量增加显著。以白洋淀南支为例,1956~1969年14a间,平均每年农业引用水量2.77×108m3。1970~1988年,尽管包含一个连续枯水年组,地表水可利用量减少,但19a间,年平均引用量达到5.7×108m3,是前者的两倍多。北支平原由于上游山区除了安各庄水库外,没有大型拦蓄工程,年引用量较小。到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1.62×108m3,不足南北支平原引用量的1/4。
表13-7 白洋淀流域农业用水量统计表(104m3)
山区农业引用量较少,南支山区1956~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0.56×108m3,北支山区1970~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0.2×108m3。
另外,淀东周边地区也有部分引用淀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淀东周边分属雄县和任丘市。雄县1970年开始建扬水站从淀内引水,任丘市自1974年开始有引水记载,除1978、1979、1980年3a用水在1.0×108m3左右外,其余年份不大。
5.水利工程对白洋淀蓄水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平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大于2,在海河流域属于偏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白洋淀流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量占流域用水的绝大部分。丰水年降水量多,农业需求相对较小。而一般年份特别是偏枯年,农业需水量大,争夺入淀水量多。保定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4.0mm,相应多年平均最高蓄水位7.53m。从年降水量与最高蓄水位的变化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相应的,丰水年最高蓄水位高,枯水年最高蓄水位低。但同是枯水年,年代不同,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20世纪20~40年代,降水偏枯,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449.2mm,相应平均最高蓄水位为7.78m。从60年代后期开始,降水又进入了一个偏枯期。70~80年代,年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为498.8mm,而相应平均最高蓄水位为6.30m。其中出现了1984~1987年连续4a最高蓄水位为“淀干”(“淀干”时水位低于3.50m)。可见,同是枯水年,70~80年代与20~40年代白洋淀蓄水位相比要低1.5m左右,而且出现了连续干淀的严重情况。如果说50年代以前白洋淀蓄水几乎完全受到气候的直接控制的话,那么从6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开始影响白洋淀的入淀水量和蓄水量。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山区修建的大中型水库相继正常运行,平原引用地表水量增加很快。从白洋淀流域农业引用水量3a滑动平均过程线可见(图13-1),1965年前后,引用量每年的递增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到70年代后期引用水量达到高峰。大规模地引用地表水,使入淀水量骤增。以南支平原为例,1956年,农业地表引用水量仅0.14×108m3,到70年代,年引用量最高可达11.3×108m3,是1956年的80倍,即使在1980~1987年这样的连续平、枯水年,平均引用水量也有4.09×108m3,占南支大型水库控制区产流的58.2%。1957、1969、1976、1982年,南支天然年径流量接近 P=50%的水平,但实际入淀水量随年代的推移却明显地减少,而且减少幅度越来越大(表13-8)。
图13-1 入淀水量、平原地下水开采量、流域农业引用水量3a滑动平均过程线
表13-8 南支不同年份入淀水量变化表
大规模的农业引用灌溉,无疑要影响入淀水量,而且在不同的水平年,引用量都有一定的变化。丰水年引用水量较多,但由于来水较多,引用系数相对较低。遇到平枯水年,径流量相对少,引用水量较少,但引用系数较大。表13-9为70、80年代大清河南支两个不同水平年组地表水引用系数的变化情况,可见其对入淀水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表13-9 70、80年代大清河南支两个不同水平年组地表水引用系数的变化情况
❺ 现在北京的人喝哪的水
好像是地球的,水星的水目前还喝不到!
❻ 江西一水库水位下降,发现大量佛像,是什么墓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常有古墓被意外埋在不为人知的地下。除了盗墓贼之外,几乎没有人会刻意寻找古墓的踪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为发展经济建设,在国内大量建造现代化工程。很多深埋在地底的文物和古墓,因为各种巧合被人挖出。
遗憾的是,这些古墓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大量损坏。考古工作结束后,专家们把墓地中的文物移送到了博物馆,让国家珍藏。至于古墓外面的佛像,因为雕工细致数量众多,已经成了一个旅游景点,经常有游客前去观赏。事实上,江西地区除了这个古墓群之外,应该还有很多王公贵族遗留下来的文物古墓,只不过它们埋藏的地点比较隐蔽,没有被人发现而已。
❼ 石家庄钓鱼场的分布
灵寿县
横山岭水库:距石家庄市80公里,路况良好,过灵寿县城,经慈峪,到北庄遇道口往南即到。(有路标)
鱼情:放养鱼有鲤鱼、草鱼、鲢鱼、武昌鱼等,多种野生鱼个体大。
水情:水质好,钓点易选在沟叉处。
价位是:一天一宿10元。
刘库池水库:距石家庄市73公里,路况良好,过灵寿县城,经慈峪,到石佛岭十字路口向北行2公里即到。
鱼情:放养鱼有四大家鱼,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质良好,南深北浅。大坝在北面。
价位是:
黄碧庄水库:中大型水库,距石家庄市38公里,路况良好,过李村,经白砂向北直达。(有路标)
鱼情:放养有各种家鱼,野生鱼较多,有甲鱼。
水情:水面较大,水质一般(近几年也禁止网箱养鱼,有改观),钓位应选在沟叉处。大坝处鲫鱼、鲶鱼、黄颡(嘎鱼)较多,但易挂底。
价位是:
西旺角水库:距石家庄市38公里,过黄碧庄,经牛城往北,遇十字路口左拐过西旺角村即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野生鲫鱼较多。
水情:水质良好,平均水深2-3米。
价位是:
胡栋村水塘:黄碧庄水库的分支,路不好走。具体路线是到百尺杆后去灵寿的方向,过石津渠过浮陀河大桥后,一个斜十字路口向西,到“倾井庄”再往西就到了。“胡栋”是在倾井庄西面小理池东面的一个小村。那里是一片芦苇塘,风景很好也很安静,还有很多野鸭白鹭、大雁、老鹰等野生候鸟栖息。
鱼情:塘中有鲫鱼、鲤鱼、草鱼、马口、白条、螃蟹。
水情:水面较小,水质一般。
价位是:
阎庄水库:距石家庄市60多公里,路况一般,过灵寿县城往塔上方向走(有路标),见路标向左转直走就是塔上村,再直走过敬业集团,见家玉村(音同)的牌子右转沿路走就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野生鲫鱼较多,夜钓鲫鱼不错,还可以钓到螃蟹。
水情:水质良好,平均水深2-3米。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下关水库:距石家庄市70多公里,路况一般,到阎庄水库后,不拐向水库继续前行就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鲢鱼、草鱼、鲫鱼、鲤鱼等。
水情:水质良好,平均水深2-3米。
价位是:一天一宿10元。
燕川水库:距石家庄市65公里左右,路况一般,过灵寿县城往塔上方向走(有路标),见路标向左转,直走就是塔上村,塔上村头一个路口左转,不过敬业集团,沿路走就到。
鱼情:网箱养鱼为主,并有多种野生鱼,钓鱼最好在网箱附近。
水情:中小型水库。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营里水库:距石家庄市70多公里,路况不好,过灵寿县城往塔上方向走(有路标),见路标向左转,直走就是塔上村,不过敬业集团,塔上村头一个路口左转,沿路走到了燕川水库,后打听营里水库怎么走,都知道。
鱼情:放养鱼为主,鲢鱼、武昌鱼、鲫鱼、鲤鱼、嘎鱼等,红鲫鱼多,嘎鱼大。
水情:水质良好,平均水深2-3米左右。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还有野鸡铺、北沟、贾庄、万里水库等都是不错的去处。
行唐县
口头水库:距石家庄市73公里,路况良好,过行唐还往西北走阜平方向,到口头即到。
鱼情:放养有鲤鱼、草鱼、鲢鱼、鲂鱼等,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大,水质好,四周均可垂钓。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江河水库:距石家庄市75公里,从行唐县城向口头方向走,惊上碑、城寨、寺庄即达。
鱼情:放养多种家鱼,野生鱼较多。
水情:小水面,水质一般。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红领巾水库:距石家庄市73公里,从行唐县城向口头方向走,过许由后见右拐路下柏油路过城仔村即到。
鱼情:放养有四大家鱼,野生鱼较多。
水情:大水面,水质良好,四周均可垂钓。
价位是:
王快水库:行唐县----口头------齐村乡----辘轳沟----赤岸(保定市)
鱼情:
价位是:10元/1人一天,偶尔无人收费.
还有安家峪水库、河合水库、米家庄水库、上闫庄水库等都是不错的。
井陉县
冯家沟水库:距石家庄市38公里,路况良好,开车到矿区不进城顺路向北,拐弯处下路向北过村即到。
鱼情:有鲤鱼、鲫鱼、鲢鱼等,小杂鱼多。
水情:水质一般,四周直上直下。
价位是:
崔家峪水库:距石家庄市105公里,过井陉、秀林,到朱会村向前见左拐丁字路口向东直达。
鱼情:放养有四大家鱼,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较大,水深无污染。
价位是:
张河湾水库:距石家庄市110公里,路况良好,过朱会村向前见右拐钉子路口西行直达。
鱼情:放养鱼有四大家鱼,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较大,水质良好,水深坡陡。
价位是:
康庄水库:距石家庄约80公里。
鱼情: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有大草鱼。
水情:一小水库,面积仅几十亩,已20余年未清库。
价位是:20元/24小时。
平山县
通家口水库:距市区115公里,路况良好。到西柏坡路口前行3公里左拐即到(有路标)。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野生鱼鲶鱼、白条等。
水情:此水库是岗南水库支*筑坝拦截而成,南深北浅,水库中心还有一坝拦截,分为南北两部分。
价位是:
窑上水库:具石家庄市区117公里,到西柏坡革命圣地后,继续沿着公路前行,公路上有路牌指示,看到“窑上”两个字后,需拐向山上的一条小路,基本就可以找到了。(或过通家口继续前行2公里左拐即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鲂鱼等,野生鱼鲶鱼、马口、白条等。
水情:同通家口一样为岗南上游支*筑坝而成,南深北浅,中心筑坝将水库一分为二,均可钓。
价位是:
岗南水库:距石家庄市区53公里,路况良好,平山方向按路标直达,车可上坝。
鱼情:有各种放养鱼和野生鱼。并有银鱼、池沼公等稀有品种。
水情:大型水库,水质良好,无污染。特别是近几年为保护水质禁止网箱养鱼,水质更好。
价位是:钓鱼不要钱,去岛上钓鱼坐船收费贵。
石板水库:距石家庄市区60多公里,路况良好,岗南水库方向按路标直达。
鱼情: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这里的鱼吃玉米面,饵料中最好加点。
水情:水质一般,有4-5米深的地方。
价位是:一天一宿15元。
南甸水库:
鱼情:
水情:
价位是:
后沟水库:在温塘附近。
鱼情:主要是草鱼、鲫鱼、鲢子。
水情:
价位是:
东红岭北小水库:岗南附近名字叫东红岭北的小水库。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多种野生鱼,出草鱼不错。
水情:小型水库。
价位是:两天两宿30元。
韩家园水库:位于鹿泉市山尹村乡韩家园村西。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小型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12米,死水位高程104.2米。
价位是:
还有耿白雁等大小10几座水库,还有一个温塘养殖场可四季钓鱼,因不属野钓,在此点到,冬季钓瘾难耐之时可前去。
元氏县
八一水库:距石家庄市35公里,沿装院路一直向南即到。(从胜南汽车站乘209路直达)
鱼情:放养鱼有多种家鱼,野生鱼较多。(周边有鱼塘,还有个室内钓鱼馆)。
水情:水面大,网箱多,水质较肥。
价位是:5元/1人一天
苏庄水库:距石家庄市38公里,走石铜路,经姬村、南佐往西到苏庄即到。
鱼情:放养为主,野生较多。
水情:水质一般。四周均可下竿。
价位是:
北正水库:距石家庄市40公里,走石铜路,经姬村、南佐往南、过苏村往西到北正即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较大,水质良好。
价位是:
赞皇县
白草坪水库:距石家庄市70公里,过赞皇县城往西,过野草湾大桥左拐即到。
鱼情:放养鱼为主,野生鲫鱼多。(常出现破坏网箱事件,对事会丰收。)
水情:东深西浅,四周均可垂钓。
价位是:
平旺水库:距石家庄市72公里,路况良好,过赞皇县城往南直达。(南平旺村或院头镇都是)
鱼情:放养有四大家鱼,鱼个体较大。
水情:水面大,水质较好,南浅北深。
价位是:
西会水库:距石家庄市80公里,路况良好,过赞皇县城往南到院头镇后,向右直达。
鱼情:放养鱼为主。
水情:
价位是:
严华寺水库:距石家庄市68公里,路况良好,赞皇南。
鱼情:放养鱼为主,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小水库,水质良好。
价位是:
许亭水库:距石家庄市80公里,路况良好,过赞皇现成往西到许亭后向北即到。
鱼情:放养有四大家鱼,并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较小,水质良好。
价位是:
军营水库:距石家庄市86公里,路况良好,过赞皇现成往西到许亭后向西直达。
鱼情:放养有四大家鱼,且密度大。
水情:水深,水质良好。
价位是:
胡垒水库:
鱼情:
水情:
价位是:
栾城县
栾城西宫:沿308国道向南,栾城神威药业南行1.5公里路东。
鱼情:放养鱼为主,有多种野生鱼。
水情:水面较大,水质良好。
价位是:
七及水库:
鱼情:主要是噘嘴、鲫鱼。
❽ 江西一水库水位下降,露出大量佛像,专家赶来后怎样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家,从最初的公孙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经有约5000年了,虽然以前的工艺和科技都远远不及现在,但是以前的人创造出来的工艺品、生活用品、服饰、建筑等等,都让人叹为观止。去到很多博物馆的时候就能发现,那些很久以前的东西制作都极其精致,完全不输于现代工艺。
建造博物馆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但是却仍有很多地方的文物古迹都还没有被发现,或许还有很多令人惊叹的物件被埋在了地下,等着我们去发现。
结语
这些文物被发现后,都会送到文物保护局或者送到博物馆,回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之所以要交予国家,是因为这都是中国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是中国古代的象征物。而发现这些文物的人是有功劳的,国家会适当给予奖励,但是保护文物,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民都应该主动去做的。
还有好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古代文明等着我们去挖掘,考古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文化的发展,为了民族的荣耀。多少古代人民遗留下来的文物让国外的友人也为之惊叹,很多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甚至深深地吸引了外国友人,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自信,这都是中国的骄傲!
❾ 白洋淀干涸的原因
截止2019年十一月,白洋淀没有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安新县协调省、市水利部门实施白洋淀生态补水三次,水量1亿8000万立方米。核心区年水位控制在7.6米左右,维持了白洋淀的生态水位。
对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发展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共投入1.9亿元,完成污水综合净化等11个子项目。
南河至新安北堤六段碱排水沟改造工程已完工,排沙总长3.3km,土方拆除3.64万m3,种植荷花1060m2,种植三叶草21000 m2。
投资947.22万元,实施白洋淀观光a线及寨南村至东店头码头疏浚任务,疏浚总长度16.6公里,疏浚面积27.36万平方米。
(9)王快水库水位扩展阅读:
白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
商周时期,人类在的白洋淀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春秋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春正月侯次于虢。
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即如今的后赵村北的高郭城遗址。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宋代,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进行塘泺,缘边渚水所聚,因以限辽。
此外,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置管理机构。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明代,为补充白洋淀人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
白洋淀地区以鱼、苇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清代,保天运河的开通,对保定地区物资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❿ 江西一水库水位下降,突然出现的大量佛像是哪里来的
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足足有着好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前的时候,虽然科技还有生活水平要比现在差很多,但是古人们创造出来的文艺品,就算是以现代的技术都很难仿造得出来。要是我们有去博物馆的话就能发现,古人制作的文艺品其工艺完全不弱于现代。虽然现在有博物馆来保护这些文物,但是我们民族的文物实在太多,所以依然还有很多被记载的文物没有被我们发现,在等着我们去挖掘。
通常来说,一旦文物被人发现之后,是会送到博物馆或者是文物局里面。这些文物往小了说是金钱价值很高的东西,往大了说就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象征。如此重要的东西,当然是要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