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口水库
Ⅰ 湖北算是北方还是南方啊
湖北属于南方。
我国划分南北方的界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秦淮以南,所以是南方。
(1)山西口水库扩展阅读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 。常住人口590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9.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3.4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0.3:44.5:45.2。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参考资料:网络—湖北网络—南北分界线
Ⅱ 中国带北的字省份有哪三个
一、河北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11个市,人口7383万,2015年GDP29806亿元。
主要景点:大慈阁、北戴河、清东陵、清西陵、白洋淀、避暑山庄、西柏坡、山海关、长城等等。
二、湖北
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因为位于洞庭湖以北,所以叫湖北。下辖13个市州和一个林区。人口5816万,2015年GDP29550亿。
主要景点:黄鹤楼、武汉东湖、神农架、丹江口水库、武当山、长江三峡、隆中等等。
三、北京
北京是中国首都,四大直辖市之一,行政级别相当于省级。国家中心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人口2170万,2015年GDP22968亿。
主要景点: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明十三陵、鸟巢、国家大剧院、北海公园等等。
(2)山西口水库扩展阅读:
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Ⅲ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哪些
有古代和近现代的,资料来自网络。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
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历史上,每当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一次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从规模上看,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规模较小,频率比较低。据统计,从1954年到1984年,跨越乡镇及城市办理迁移手续的迁移人口为5.94亿人,平均每年在1900万人以上。人口迁移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4至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
阶 段 总迁移量 年均迁移量
1954至1960年 活跃时期 1.958亿 2797万
1961至1976年 低潮时期 2.548亿 1593万
1977至1984年 回升时期 1.437亿 1796万
1954至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情况
净迁出地区 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
迁出、迁入平衡地区 西藏
净迁入地区 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广西
注:表中未反映我国台湾省的情况。现海南省、重庆市的人口迁移分别包含在广东省、四川省之中。
从迁移方向上看,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的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有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较多,而自发人口迁移和流动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