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梅湖水库
Ⅰ 慈溪的地形是怎么样的
慈溪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 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二部分,两者面积之比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多 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新成 陆土地,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为凸入杭州湾 的扇形三北浅滩,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 5平方公里,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 地区颗粒较粗。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岸线正继续向北推移 ,土地资源在不断增加中。慈溪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 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 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 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 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 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湾为我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 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 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 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 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 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 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 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 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Ⅱ 慈溪这个地方好吗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5个镇、5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28个社区,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 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二部分,两者面积之比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多 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新成 陆土地,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为凸入杭州湾 的扇形三北浅滩,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 5平方公里,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 地区颗粒较粗。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岸线正继续向北推移 ,土地资源在不断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 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 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 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 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 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湾为我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 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 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 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
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 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 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 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 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 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Ⅲ 慈溪环境统计
没有数据,这个要问统计局
Ⅳ 慈溪 气候特点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 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 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 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 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 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 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 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 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 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 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 源仅782万立方米/年。
Ⅳ 慈溪市的经济结构、人口及其就业状况、教学条件、基础设施情况
慈溪市辖3个街道、17个镇,即:浒山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龙山镇、三北镇、范市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共有48个社区、27个居委会、297个村委会(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驻浒山街道三北大街655号。
2006年底,慈溪市面积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万人。辖3个街道、17个镇,47个社区、28个居民区、297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三北大街655号。
浒山街道 办事处驻三北大街518号。面积44.3平方千米,人口14.61万人。邮编:315300。辖38个社区、1个居民区、21个行政村。
宗汉街道 办事处驻西二环北路559号。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6.23万人。邮编:315301。辖1个社区、1个居民区、18个行政村。
坎墩街道 办事处驻坎墩西路118号。面积30.3平方千米,人口4.78万人。邮编:315303。辖1个居民区、12个行政村。
横河镇 镇政府驻龙泉东路41号。面积88.4平方千米,人口6.34万人。邮编:315318。辖1个居民区、24个行政村。
匡堰镇 镇政府驻匡兴路89号。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编:315333。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
崇寿镇 镇政府驻崇兴街51号。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45万人。邮编:315334。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周巷镇 镇政府驻环城北路428号。面积75.4平方千米,人口9.45万人。邮编:315324。辖6个社区、25个行政村。
长河镇 镇政府驻宁丰北路338号。面积27.3平方千米,人口4.42万人。邮编:315326。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天元镇 镇政府驻天潭路40号。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邮编:315325。辖1个居民区、12个行政村。
庵东镇 镇政府驻邮电路8号。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64万人。邮编:315327。辖3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
逍林镇 镇政府驻园丁路58号。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6.87万人。邮编:315321。辖1个居民区、10个行政村。
胜山镇 镇政府驻胜山大道518号。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邮编:315323。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新浦镇 镇政府驻新胜路88号。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8.34万人。邮编:315322。辖1个居民区、20个行政村。
附海镇 镇政府驻花塘路3号。面积21.2平方千米,人口4.69万人。邮编:315332。辖1个居民区、7个行政村。
桥头镇 镇政府驻镇前路。面积41.6平方千米,人口5.59万人。邮编:315317。辖1个居民区、8个行政村。
观海卫镇 镇政府驻振观路6号。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18.80万人。邮编:315315。辖2个社区、8个居民区、40个行政村。
范市镇 镇政府驻湖滨路58号。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3.26万人。邮编:315332。辖1个居民区、10个行政村。
掌起镇 镇政府驻横街509号。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9.09万人。邮编:315313。辖1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
龙山镇 镇政府驻龙城路1号。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31万人。邮编:315311。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
三北镇 镇政府驻三北路28号。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3.16万人。邮编:315331。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慈溪周巷镇创新物业公司近日与该镇万寿村签定环境保洁协议,规定由创新公司对村内河道、道路、公厕实行全年保洁,并上门收集所有居民的生活垃圾;村里每年支付保洁费11.9万元。
创新物业是慈溪农村环境保洁的缩影,目前,慈溪仅注册的面向农村市场的物业企业就有29家,注册资本5180多万元,从业人员1万多名,年经营收入近2亿元。
近年来,慈溪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活动,全面实行了农村生活垃圾袋(桶)装化,道路、河道保洁等制度,为提高保洁质量,该市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定标、定岗,支持和鼓励物业公司、自然人承包,该市逍林、附海等镇还对实行市场化保洁的村按保洁费用30%给予补助。现在,慈溪九成以上村由专业的物业公司保洁,保洁道路面积832万平方米,河道面积558万平方米,公厕1400多只,每天清运农村生活垃圾600多吨。
据统计,该市农村保洁业近2年来共吸收就业8000多人。随着保洁人员的增多,慈溪每年还统一组织培训,对培训合格的人员发放物业公司上岗证,至今已有100多人持证上岗,成为业务骨干。环保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慈溪农村的环境面貌。该市先后有4个镇被评为宁波市生态镇,17个村被评为宁波市生态村,生态镇、村数量居宁波第一,周巷镇去年还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看外来人员自身的素质情况分析吧,当然素质不一样,学历不一样,就业状况也不一样!再来就是慈溪大环境给外来人员创造的机遇啦!一下子只能想到这些,不知道是否能帮助到你!
Ⅵ 慈溪的资源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方米。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及3座海涂水库,仅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8.93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 植物
慈溪常见植物计169科89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杜仲、鹅掌揪。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种:厚朴、四叶厚朴。
动物
慈溪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陆水生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292种,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昆虫更是数不胜数。 慈溪市沿岸滩涂呈凸形伸向杭州湾,西部冲淤交替不够稳定,中部滩涂资源条件好,东部较窄,按海岸线至理论基准面的滩涂面积为416.7平方公里,-1.87米高程线以上滩涂面积为366.7平方公里,0.13米高程线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72.3平方公里,是中国长江口以南沿海最大的成片滩涂资源之一。
Ⅶ 慈溪的地理位置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7个镇、3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28个社区,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 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二部分,两者面积之比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多 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新成 陆土地,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为凸入杭州湾 的扇形三北浅滩,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 5平方公里,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 地区颗粒较粗。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岸线正继续向北推移 ,土地资源在不断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 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 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 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 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 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湾为我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 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 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 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
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 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 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 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 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 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Ⅷ 甬江的水利概况
航道
奉化江航道
干线航道,上游段自萧王庙镇,经大埠,至方桥三江口,通航里程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42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桥5座,可通航60吨级以下船舶,属7级航道。下游段自方桥三江口,经栎社至宁波三江口,通航里程2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180米,最小弯曲半径150米,最浅处水深3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属6级航道。
支线航道,大桥至方桥段,经长汀,通航里程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米,最窄处宽10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最浅处水深1.1米,桥18座,可通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西坞至方桥段,经陡门桥、后岸,全程10.8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滚厅,属6级航道。鄞江镇至横涨段,经洞桥,全程10.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5米,桥3座,可通5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杭甬运河
五夫至宁波三江口(甲线)起自杭州艮山港,出三堡入钱塘江,至浦阳江进峙山闸,经萧山、绍兴内河,穿曹娥江入三北内河,于曹墅桥进入姚江航道,至姚江大闸,循甬江达镇海入东海,航程258公里,为省内主要水运干线之一。1979~1983年第一期疏竣工程完成。五夫升船机站至镇海99.57公里,属境内航区。其中五夫升船机站至丈亭三江口段40.4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丈亭三江口至姚江大闸段35.6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1米,最窄处宽17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全线架桥15座,升船机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姚江航道水运
丈亭至镇海(乙线),起自丈亭三江口入慈江,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区张镒碶入甬江,长49公里,为镇海沟通杭甬运河主航道。其中丈亭至慈江段13.6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处宽36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2.1米,可通航40吨级船舶;慈江闸至化子闸段,15.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37米,最浅处水深1.3米,可通航30吨级船舶,属9级航道;化子闸至镇海段为中大河20.12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5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最浅处水深1.2米,可通航15吨级船舶。全线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大芦隐舶,属11级航道。
鄞东航道
前塘河, 起自横溪镇,经太平桥、云龙、三桥,于横石桥汇合中塘河至四眼碶,长1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米,最浅处水深0.8米,最窄处宽12米,最小弯曲半径60米,桥14座。其中横溪镇至三桥段、三桥至四眼碶段分别可通航15、25吨级以下船舶,分属11、10级航道。
中塘河,起自莫枝,经沙家店、杨树桥、潘火,于横石桥汇合前塘河至四眼碶,长14公里。起端连接莫枝升船机站,通东钱湖畔大公、韩岭、郭家峙、下水诸村。最低通航水位2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9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桥20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后塘河,起自哗搏宝幢,经五乡、盛垫,至江东下茅塘,长6.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13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15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鄞西航道
南塘河,起自它山堰,经洞桥、横涨、栎社、石碶、至共青桥,长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9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中塘河,起自横街,经集士港、祝家桥,于望春桥汇合西塘河至郧西桥,长1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7米,最窄处宽16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6座,
西塘河,起自桑家河头,经岐阳、高桥,于望春桥汇合中塘河至鄮西桥,长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9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20米。桥29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其他航道
李溪渡至河头,经庄桥、泗港闸、化子闸,长.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3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7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7座,船闸1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大通桥至镇海,经骆驼镇,长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5.6米,最小弯曲半径17米。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马渚至庵东,经方桥、周巷、天元三江口、三十弓船闸,长33.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4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4座,船闸1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余姚至浒山,经石堰、横河、罗墅桥、三套闸,长19.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8座,船闸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余姚至观城,经石堰、横河、匡堰、洋塘,长3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0.8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4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0座,船闸2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港口
宁波港,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东临太平洋,北濒长江口。距日本长崎、大阪等港均1000海里之内;北往海参威,南至新加坡,都属近洋航线;顺沿海可通全国诸港,经长江可通淮河、汉水等各水系的水陆码头;甬江上溯,经杭甬运河,可通钱塘江及京杭运河。具有江海双重水运资源优势。陆域总面积2002万平方米,直接和间接腹地内,有宁波城市为依托,近有富庶的宁绍平原和杭州、绍兴、舟山、台州等城市,远及长江两岸及沿海地带。宁波港由宁波、镇海和北仑3个港区组成。
宁波港区,即宁波老港。自市中心三江口起,至甬江北侧白沙沿江段。系口内港,港区至甬江口门航道长22公里,宽80至120米,最大曲线半径470米(梅墟拗猛江转弯处)。历史上进出甬江航道最大船型,为1935年前后载重量7500吨级货轮、减载至5000吨的开皮马尔轮、铁利马尔轮。今最大进港船型吃水6.5米3000吨级客轮。港区使用岸线1330米,陆域12.35万平方米,分白沙、中马、江东3作业点。1988年6月,成立宁波港埠公司。1990年500吨级以上泊位18个,设计吞吐能力220万吨,其中港务局所属泊位12个,设计吞吐能力130万吨;货主码头6个,设计吞吐能力90万吨。
镇海港区,位于甬江口门,镇海区城关镇东北部。西起后海塘港监信号杆,东至大、小游山均由浅滩或滩涂填筑而成,平面呈狭长型,面积490万平方米,使用岸线长3683米。距宁波市中心三江口22公里,为装卸中转煤炭、散杂货、件杂货、液体化工产品、国际集装箱多功能、综合性港区。镇海河口港的条件优越,港口建设陆域有大部滩地可填筑,可少占农田;甬江口门外金塘水道水深稳定,从东海经虾峙门入港区七里峙锚地,长38海里,最浅处深18米,可通俄航万吨级以上船舶。镇海口门至大游山,主航道长约840米、宽140米,水深10米以下,游山北水深10米左右,最深44米,万吨级轮船可靠泊镇海港区。1973年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经实地考察定址于此,认为在镇海建设新港区,经杭甬、浙赣线同全国铁路网相连接,以分流上海港运量;同时可承担浙江地区的物资进出。当年10月,成立省建港领导小组,12月组建宁波港建设指挥部,张兆万任党委书记、总指挥。1974年初劈山围堤,至次年9月25日,筑成招宝山西北侧经虎蹲山至大游山拦海大堤,长3160米(水利部门资料3186米)、高5.5米、面宽9米、基宽16米,防浪墙高3米、厚1米。计土石方62.6万立方米,其中海上抛石39.6万立方米,陆运填石23万立方米,投资486万元,拓围陆域4.9平方公里。1977年11月,开挖小招宝山(大招宝山之东)竣工,工程量82万立方米,投资351.8万元。1988年3月,镇海港埠公司成立。
北仑港区,系深水良港,位于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东至柴桥镇穿山港的人渡码头,因邻近有小岛北仑山命名。系海港,港区水域自甬江口经北导流堤的堤头灯塔,至长跳嘴灯桩连线以东,从潞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至金塘岛东南端宫山与大榭岛北端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面积150平方公里。北仑港港域大部分水深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700米斟上。1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若疏竣、整治虾峙门航道浅区(长3公里,深17.6米),可出入更大吨位船舶。 它山堰,在宁波市区西南方向的鄞州历史名镇鄞江桥镇西边的它山旁,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它山堰堪称水利史上一个奇迹,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唐太和七年,鄮县(今鄞州)县令王元暐上任伊始,体察民情后,深感境内受水旱之苦,遂商之于民,经实地勘测,毅然决定修建这一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化水害为水利,受到民众的赞颂。它山堰全长113.73米,面宽4.8米,高程实为3.85米,其底层厚为3.7~6.4米的黏土夹碎石层。它山堰体向上作了五度倾斜,与堰底水平情况相比,堰体水平抗滑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堰体所筑黏土夹砂层,有效地提高了防渗性,增加了土的抗剪强度。与此同时,为使上游的溪水引入内渠南塘河,保证下游泄流充足,在沿江的50里江塘上,续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加强启闭泄畜。涝时开闸排洪,旱时顶潮纳淡,调节鄞西河网的水量,使鄞西平原的20万亩农田用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相传王元暐在选择碶址时,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随水而漂,在木鹅停下地方定址造碶。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的诗句仍传诵四方。后人为了纪念王元暐和修建它山堰的英勇壮士,于五代末在它山堰近旁修造它山庙,以表彰其修水利根治水患的巨大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甬江流域治理开发,历程曲折,成绩辉煌,至2007年底,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 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名称类别所在河流总库容(万立方米)主要功能集雨面积(平方公里)皎口水库大型樟溪11980灌溉、防洪、发电、供水259四明湖水库大型梁弄溪12354灌溉、防洪、发电103.1亭下水库大型晦溪15300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176横山水库大型县江11180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150.8周公宅水库大型大皎溪11180供水、防洪为主,结合发电132十字路水库中型人工湖泊2300灌溉为主,防洪(涝)、发电10.8新路岙水库中型新路岙溪1610供水为主,灌溉、防洪、发电24三溪浦水库中型东上河3340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供水51横溪水库中型横 溪3975灌溉为主,防洪、发电、养殖39.8陆埠水库中型陆埠溪2870供水、农灌为主,防洪、发电54梁辉水库中型南庙溪3077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35.06梅湖水库中型五梅溪1817供水为主,防洪、灌溉、发电23上林湖水库中型东横河1822防洪、供水、灌溉14.07四灶浦水库中型人工湖泊2014灌溉、供水为主,旅游、养殖5.12里杜湖水库中型裘家浦2370供水、灌溉为主,防洪、发电20.2
Ⅸ 甬江的平原河网
境内河渠纵横,碶闸林立,蓄泄方便。鄞东、鄞西、江北平原水网区毗邻城区,构成老市区向四乡辐射的内河水网。姚慈平原水网区,及奉化江口、西坞,象山南庄、定山,宁海长街,北仑大碶、柴桥等小河网区,散布于各平原水网地带。内河水网交叉密布,兼收灌溉、供水、航运、排涝之利。 位宁波老市区东南,流域面积586平方公里。东有小浃江、后塘河、中塘河、前塘河,南有九曲江、楝树港,支流交叉,总长1123.9公里,河面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837万立方米。
小泱江,起钱堰引东钱湖和三溪浦水库之水,注汇绰桥,经五乡碶、太史湾南麓,过鄞镇桥去枫林达小港大桥,经开发区4号桥至笠山口出浃水大闸入海。嘉靖《宁波府志》卷六记:自竹屿山海口分派为支江,蜿蜒西流六十里抵鄞县五乡碶下。相传古时海舶由此入贸山。长35公里,平均河宽16.4米,平均水深3.26米。系北仑区西北境引鄞东南之水以灌溉、通老市区航运的主要河道,亦浃水大闸主要行洪河道。
前塘河,又称外塘河、南塘河,亦名横溪河。上游横溪,源出道成岙九阔岭和道成岭,两源合而北流至大岙,东受乾坑之水,复北东纳暗水坑之水,至化石桥分两支,一环流横溪陆广桥,一出化石桥受藤溪岭水北流,至横溪河头复合,称前塘河。1976年至1977年,取直改道横溪至河头、太平桥南至孔家潭北的河道。出横溪,西向西北流,历凤山大桥,西受栎斜、马岭之水,西南纳白杜、茅山、姜山来水,出颜桥,西接王夹岙,东汇东钱湖大堰、高漱两碘水,西经云龙碶、三桥至横石桥连中塘河,经白鹘桥、镇安桥迄于老市区江东新河头。1982年镇安桥至新河头河道填塞,尽头东移至白鹘桥,全长19.5公里,平均河宽29.26米,平均水深2.2米。支流有同方汇港、姜山河、甲村河、九曲河、徐东埭河、栎斜河、长山港、皇桥河等。系鄞东南主要引流、排灌、航运河道,亦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中塘河,受东钱湖莫枝堰下注之水,出杨树桥,迤北至鹅颈汇西折,经泗港、潘火桥至横石桥,汇合前塘河,经宋诏桥、铁路桥、延芳桥,南至西北流过镇安桥至老市区江东新河头,复入道士堰通奉化江。现迄于白鹘桥,全长9公里,平均河宽24.25米,平均水深1.54米。支流有下应河、花园河、小塘河。系鄞东引流、灌溉、航运,及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后塘河,又称东塘大河,亦名北塘河、里塘河。源出天童山为天童溪,东涧、西涧合流至天童街汇凤下溪,至沙地附近汇画龙溪,北至凤颈山下东吴会少白河,称后塘河。1962年于三溪汇合的沙地附近建三溪浦水库。东吴起,经四古庄、五乡碶,东向西经郧山桥、盛垫、福明、七里垫入老市区江东张斌桥,迄于大河头。1976年五乡禊河道改道。1985年,张斌桥东至大河头河道填塞,尽头东移至下茅塘。长18.5公里,平均河宽30米,平均水深1.8米。支流有明堂岙溪、宝幢河、大涵山港、石山弄港、高钱河、万龄港、邱隘河、东洞桥港等。系鄞东引流、灌溉、航运主要河道。 位老市区西,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有南塘河、中塘河、西塘河、湖泊河、新塘河、千丈镜河等,河网错综,总长673.2公里,河面面积1.0.38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388万立方米。水源易枯,皎口水库建成由樟溪注水后,始充足。
南塘河,又称前塘河。《方舆纪要》卷九十二载:“小江湖,在(宁波)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日南塘河。”上接樟溪,源出四明山由斤岭迤至它山堰与鄞江分流起,流经鄞江镇由管池东趋洪水湾,出洞桥,经横涨桥注栎社,西南向东北历石碶、段塘入老市区南门三市。横涨起与奉化江并行,沿途设碶闸通奉化江。833年(唐大和七年)郧县令王元 筑它山堰,截流稳定南塘河水源。1977年,南门三市段填塞,河道尽头西移至南门三市。长24.5公里,平均河宽33.1米,平均水深1.84米。支流有小溪港、里龙江、后港、王子汇港、照天港、风棚碶港、千丈镜河、启文桥河等。系沟通老市区与鄞西航运干河,唐以后即为城区供水重要引流河道,亦鄞西引流、排涝、灌溉主河道。
中塘河,亦称西中塘河。上游庄家溪,源出草湾岗山麓,东北流经大雷,会芝溪岙水,至冯家汇桃源溪、武陵溪水,东至双瑞桥分两支,南支经林村隐仙桥后称中塘河,横街头起,经集士港、卖面桥,西向东北出望春桥与西塘河合流,迄于老市区西门郧西桥。长13.2公里,平均河宽24.7米,平均水深2.68米。支流有凤岙市河、梅梁桥河、集士港、西洋港等。系沟通老市区、鄞西航运干河,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河道之一,亦横贯鄞西平原中部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西塘河,亦称后塘河。源出大雷山诸溪,至双瑞桥分流北支经碶桥入西塘河,由山下庄注石塘,东汇岐阳、高桥来水,西北向东南趋新桥,出望春桥与中塘河合流,经西成桥入老市区西门口。长13.18公里,平均河宽32米,平均水深3.12米。支流有九里浦河、叶家碘河、七里碶河、新河等。系老市区沟通鄞西主要航运河道,亦鄞西引流、灌溉主河道。
新塘河,又称南新塘河。自横街头经布政至石碶与南塘河相连。西北至东南流向,横贯鄞西平原中部。西通横街头,北通七港白,南通栎社,东通石碶,联南塘。中塘、西塘诸河成一体,构成鄞西骨干河网。长11.5公里,平均河宽23.5米,平均水深2.11米。系引流、航运主河道。 位老市区之北,属江北和镇海区,流域面积364.2平方公里。有慈江、江北大河、中大河、沿山大河、万弓塘河等组成,河网总长859.2米,河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467万立方米。姚江大闸建成阻咸蓄淡后,水源多赖姚江供给。
慈江,又称后江,姚江支流。起镇海区长石乡,经慈城出夹田桥、太平桥向西,经二六市、三七市、罗江,至丈亭镇三江口汇入姚江。长25.2公里,平均宽60米,平均水深3米。系江北区、镇海区西北部主要引流、灌溉、航运河道。
江北大河,亦称庄桥大河。西北通慈江,自江北区费市流经庄桥、庙跟、半路凉亭至孔浦大闸注甬江。长11.5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5米。北岸镇海区,南岸江北区。系主要引流、灌溉、航运河道。
前大河,古称夹江河,又称颜公渠。西起常洪,南沿甬江,经鹭林庙桥、清河桥、伏龙桥、虹桥,至澜浦庙桥之右白龙洋处汇中大河,出张碶通甬江。长13公里,平均宽14米,平均水深1.4米。系灌溉河道。
中大河,源于镇海汶溪秃脑山:大斗山、万丈山,经汶溪长石桥、骆驼桥、贵驷,历万嘉桥至镇海区城关西门平水桥,分叉经白龙洋出张碶入甬江。上游接慈江,由化子闸、泗港闸节制。.长23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45米。系镇海区东西贯通的主要通航、灌溉、引流河道。
西大河,起骆驼桥,连中大河,分南北支。南支自咸宁桥经安乐桥、团桥、迎丰桥至西卫桥,汇合江北大河,长6.4公里,平均宽15.6米,平均水深1.53米。北支自骆驼桥东出马家桥,向北经堰头王、广济桥至觉渡撞山桥,折东北至湃浦新漕跟。长8.2公里,平均宽17米,平均水深1.4米。系镇海区沟通南北的主要灌溉河道。
沿山大河,源于大蓬山,西起河头十字路水库输水口,出长桥头,西南折东经马家桥、滕山、三七房入澥浦大河,通海。上游通中大河。长15公里,河宽5至21米,平均水深1.3米,主要排涝河道。西段旧称西河,东段又称叫天港。
万弓塘河,又称后塘河。北起岚山嘴南麓接湃浦大河入海,过岚山公路桥,东南经殿跟、湾塘、镇海石化总厂厂区,至俞范嘉燮亭三港口汇入石塘下河,南至镇海区城关,由张碶通甬江。长12.1公里,平均宽13米,平均水深1.2米。系贯穿镇海区南北的主要引流、航运河道。 余姚境内姚江以北河网和慈溪河网,原属余姚、上虞、慈溪灌区,从余上慈闸、广济涵洞引曹娥江淡水灌溉。上虞县上浦大闸建成后,余上慈闸因闸基漏水封闭,赖上浦闸引水灌溉。碶闸节制调蓄河网水量。马渚横河、高桥江、青山港、长江、西江、中江、东江组成余姚水网;大塘江、四塘横河、七塘江、四灶浦、水云浦、新浦、洋浦、高背浦、淹浦、古窑浦、淞浦组成慈溪水网。河网总长1911公里,河面面积54.42平方公里,正常水位总蓄水量6621.6万立方米。
马渚横河,湖塘江、马渚中河组成。起上虞百官镇余上慈闸,经驿亭、五夫,至牟山乡东头村南入余姚,西东流,纳北来高桥江、南来牟山湖之水,复有青山江自北来汇,经西横河闸,长泠江自东北汇于马渚,折南经斗门乡,东至菁江渡入姚江。境内长12公里,河宽40至60米,水深2.2至3.5米。
高桥江,高桥江、牟山江组成。起黄家埠镇冯家,南流经高桥,至回龙乡小胡头堰接牟山江,南流入湖塘江。长16公里,平均宽19米,平均水深2.2米。排涝时流向西北,经临海浦闸出杭州湾。
青山港,又称菁江。北起泗门镇姐妹桥,流经泗门、湖堤、青山、青港等乡镇,南至青港乡狮山村西南汇入湖塘江。长11.2公里,河宽15至19米,水深1至2米。
长泠江,起周家路,南经周巷镇,交接大塘河、南横江,又南历赵家、董家,折西南经方桥、石卜坎通西江,于马渚镇出铁路桥汇入马渚中河。长20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2.2米。
西江,起郎下,南经天华乡、开元乡折东南流,在石卜坎相汇长冷江,历太平桥、丰北乡,出余姚城西铁路桥汇入姚江。长21.3公里,河宽11至22米,平均水深1.5米。
东江,又名东横河。始白洋湖,东向西南流,至王家埭受上林湖水库南来之水,纳邵岙水库来水,趋彭桥至横河镇,南接梅湖水库水,北经东湖通大塘江,复西南流历石堰,至玉皇桥汇入姚江。长25.5公里,河宽22至43米,水深1.3至2.3米。系浒山至余姚主要航运河道。
中江,又名低塘江。始周巷埋沟桥,南流经低塘,交接解放塘河,经郑巷、横堰、五乡亭,至余姚城北汇候青江。长18.6公里,平均宽23米,水深1至2.7米。
四塘横江,西起四洞闸,东流经小曹娥、周家路、劳家埭、大路头、毛甲,相交三十弓江,北至庵东,复通到上虞浦前。长34公里,河宽15至40米,水深1.7至3米。系经临山、泗门至庵东北延的钱塘江沿岸平原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六塘江,西起小安,连四塘横河,东流经义四、大云、沧田、庵东等乡,至高王接七塘江。长14.4公里,平均宽21米,平均水深1.9米。
大塘江,又名大古塘江。西起浒山镇,东流经白沙、樟树至桥头乡。东通东江,北接四灶浦、水云浦,西连解放塘河。长、16.3公里,平均宽14.5米,平均水深1.6米。
四灶浦,南起大塘江,纳潮塘江、三塘江、胜山塘河、七塘江之水,流经胜西、胜北、崇寿、东三乡,北出四灶浦闸入杭州湾。长16.16公里,平均宽36米,平均水深2.2米。
水云浦,南起大塘江东端,流经择浦、胜东、胜北、新浦、东三乡。长15.7公里,平均宽20米,平均水深2.1米
新浦,南起上林湖东江,经逍林、新浦沿,北出杭州湾。长16.81公里。平均宽16米,平均水深1.6米。
洋浦,南接白洋湖来水,通东江,向北经潭河沿至杜家,折东北经红星、下洋浦,出洋浦闸。长17公里,平均宽13米,平均水深1.1米。
蛟门浦,南起杜湖水库,经鸣鹤场,折西北历裘家、施家、右孔转北流,过观城镇、东山头,分流出郑家浦闸、龙舌浦闸入杭州湾。长15公里,河宽16至30米,平均水深1.6米。
高背浦,旧名直落浦。南起师桥镇,东北经高背山,出海黄山闸入杭州湾。长14.6公里,宽16至35米,平均水深1.8米。
淹浦,南起典渡桥,经立新、裘市折东北流,历大岐山、五洞闸,出六洞闸入杭州湾。长11.36公里,平均宽27米,平均水深1.5米。
古窑浦,南起洪家,纳宓家埭、东埠头来水,北至戎家,折东北经古窑浦,出五洞闸入杭州湾。长12.98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5米。
淞浦,南出长溪水库,经东埠头北折东历范市、新墉。至淞浦闸出海。长11.57公里,平均宽30米,平均水深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