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污染了
Ⅰ 生态污染的中国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
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中国废渣年产生量已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国积存量为66亿吨,人均6吨废渣。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为6000万吨/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个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之中。仅北京三环、四环路之间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过7000亩。
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中介。与此同时,也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等,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环境是一种特殊资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造成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
人口压力
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工业化压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市场压力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 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当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Ⅱ 生态污染的对生物的危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Ⅲ 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概念上看,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民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噪音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现象。而,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所造成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从表现形式看,环境污染是低层次的、偶然突发的。生态破坏是长期的污染或者破坏造成的,一般短期内不可恢复。
更通俗一点,就是你抛开书本,用自己的常识判断一下,环境污染程度比较轻,生态破坏就严重了。好比,施工队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这个就是环境污染。某地常年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就是生态破坏。
其实挺好辨别的哦~
PS:纯手打,没有复制黏贴哦
Ⅳ 生态的污染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目前广泛利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包括各类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态污染
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污染指环境中某些物质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的情况。例如工业排废、交通噪音及核弹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害。污染多为人类活动的后果,但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类别 人们一般常按受影响的环境将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食品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还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质将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如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物理污染(如声、光、热、辐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变应源所致污染等)。产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场所或生境称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为害 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还可被生物浓缩并经食物链网造成间接为害。
物理因子(如辐射)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表。在高等动物,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有些污染物可在组织中蓄积,如铅蓄积于骨中,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中。一般污染物在体内还要经历代谢变化,例如肝细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于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一级代谢物。另外一些系则促使这些一级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形成二级代谢物。二级代谢物的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有利于排出。在这个生物转化过程中,许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强。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转化形态经肾自尿排出或经肝随胆汁排出。许多污染物作用于生物膜,或影响物质转运,或破坏细胞结构。有些则为抑制剂,可阻断代谢途径的顺利进行。还有的直接影响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甚至影响后代。
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1966年对美国图利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中DDT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湖中水DDT浓度仅为0.0006ppm,经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环节后至石斑鱼体中达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鱼的小鷿体内竟可发现75ppm的DDT(放大12万多倍),在浓缩DDT的小鷿脂肪组织中甚至达到459.5ppm,即放大77万倍。DDT可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从而严重影响鸟类繁殖。
有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作用后毒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民中陆续出现多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当时病因不明,仅称之为水俣病,后证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该地区工厂排出含汞废渣,汞进入水体后经底泥和鱼体中细菌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而中毒。
还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它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的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环境中的无机毒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毒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进入动植物体内,然后动植物排泄物及其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回到环境中,形成有毒物质的生物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循环途径是经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为人畜食用,最后又归于土壤。归纳起来有几种主要循环系统:"农药-土壤-植物-人畜","废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气-土壤-植物-人畜"和"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
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废弃物大量倾泻到环境中,已成为自然选择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变异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选择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这些废弃物并藉以为生的生物则大量繁殖。这一切将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应用 在污染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
生物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体污染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叶片可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对污染尤为敏感,例如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杀死地衣。植物体内的污染物积累量也反映污染情况。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比较固定,寿命长,且形体大、易于辨认,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过在这里观察的对象实为有耐力的物种,例如在有机污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情况下,只有颤蚓等抗低氧物种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针。将特定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测试其生存情况或其生理、生化和行为等反应,以及测定水生生物体内的残毒蓄积量,这些也是常用的监测手段。生物监测不能准确判定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故必须与化学和物理学测定手段结合应用。
生物净化 绿色植
Ⅳ 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Ⅵ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区别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生态破坏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后者可能导致前者。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危害程度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概念不同
1、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原因,产生有害成分化学及放射性物质、病原体、噪声、废气、废水、废渣等,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二、危害程度不同
1、生态破坏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长期。
2、环境污染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短期。
三、侧重点不同
1、生态破坏侧重于强调平衡被打破。
2、环境污染侧重于强调有害要素超量。
(6)生态污染了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Ⅶ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区别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环境污染特指人为污染,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它还包括自然界本身的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
Ⅷ 什么是生态污染
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和死亡后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Ⅸ 关于对生态污染的问题
他们说的很详细了,但是我的看法是人类才是最大的污染源,什么对空气有污染?动物有污染
?树林有污染?水有污染?统统都是人造成的,只有我们人类不去破坏环境,那就不会对任何动植物有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