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坏境平台
⑴ 什么是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平台是指间科技通过多次反复调研后自主研发的,以促进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产业融合创新为核心,按照“一个中心,三套体系,多种应用”的顶层架构设计模式展开,一个中心指的是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应用系统,三套体系包括智能监管体系、精准监测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三套体系下的子系统多种应用。
⑵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河流来水量减少,河道断流,湖泊干涸
塔里木河源流进入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51.79×108m3减少到90年代的42.04×108m3;干流上、中游河段耗水量不断增加,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12.59×108m3和23.23×108m3增加至90年代的19.29×108m3和26.69×108m3;致使下游区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13.53×108m3减少至90年代末的2.67×108m3。大西海子以下320km河道从1972年断流达28a,尾闾台特玛湖也相继在1974年干涸,大面积湿地丧失;以水作用过程为主体的生命过程锐减,形成了一道生态断带。塔里木河干流区沼泽地面积20世纪80年代为5.52×104hm2,90年代减少为2.9×104hm2(陈亚宁等,2003)。
2.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埋深由20世纪50~60年代的3~5m扩大到目前的8~12m。随着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胡杨林由20世纪50年代的5.4×104hm2,减少到70年代的1.64×104hm2,90年代又减少为0.67×104hm2。沿塔里木河两岸平原低地分布的以芦苇、甘草和罗布麻为主的草甸植被是沿岸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天然草地。由于河流改道,河水减少或断流,以及滥挖甘草和过牧,使草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尉犁和库尔勒的普惠地区,由于草地缺水灌溉,使草地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草群盖度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0%~15%下降到七八十年代的2%~4%,草层高度由30~60cm下降到15~25cm,可利用的鲜草产量由1095kg/hm2下降到7~14kg/hm2。草地植被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以芦苇为主演变成以盐生和旱生植物为主,有的被柽柳灌木所取代。
3.沙质荒漠化不断扩大,沙尘暴天气增多
从1959~198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从66.23%上升到81.83%,上升了15.60%,成为新疆沙质荒漠化发展最为强烈的地区(王让会等,2002)。铁干里克灌区的34团,20世纪60年代耕地面积0.7hm2,随着下游生态的恶化,沙进人退,目前耕地仅有0.38hm2。35团地处风头水尾,是严重的沙蚀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干旱和流沙吞没垦区边缘连队农田、房屋,35团撤除了7个连队,放弃耕地0.3hm2,占60年代耕地面积的一半。阿尔干地区从1959~1996年,沙质荒漠化面积由1371.22km2增加到1494.29km2,平均每年以0.24%的速度扩展。穿越绿色走廊的218国道已有137处受到沙害侵袭。下游库姆塔格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呈合拢态势(程同福等,2003)。与此同时,浮尘、沙尘暴灾害性天气显著增加,成为塔里木河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区。
4.水质污染加重,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塔里木河在1958年还是一条淡水河,河水的矿化度小于1.0g/L。目前,干流上游阿拉尔的年均矿化度达1.85g/L,中游1.37g/L,下游1.34g/L。每年平均接纳灌区排污水约6.3×108m3,接纳溶解性总固体的总量约为835.30×104t(陈亚宁等,2003)。水质盐化主要是由上游灌区的洗盐排水所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期,灌区的余水和农田洗盐排水多滞留在洼地中,很少流入河道。70年代后,随着灌区排水工程的建设,大量农田洗盐排水在没有得到治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塔里木河,导致河水水质盐化不断加重。同时,因上排下灌,使上游已被排出的污水又在中下游带进灌区,形成盐渍化污染循环,加剧了缺水危机。
5.野生动物减少、濒危或灭绝
塔里木河沿岸由于水草茂盛,给野生动物提供了采食、饮水和隐蔽的原始环境,所以成为荒漠地区野生动物的栖居地。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原来栖息于林灌草甸环境中的新疆虎已灭绝,野生双峰驼、野猪、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及鹅喉羚的数量不断减少。塔里木河原有土著大头鱼已处濒危状态。据调查,野生双峰驼数量总计已不超过200峰。塔里木马鹿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孔雀河及塔里木河中下游达1.5万头,90年初已下降到
2000~3000头。
⑶ 智慧环保生态系统监测云平台对于保护环境有哪些方面的贡献呢
为了深化生态云平台的应用推广,加快推进环境管理全方位转型,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全省持续开展生态云平台应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其中,厦门市立足智慧环保平台,综合运用Esri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和ENVI遥感应用解决方案形成的两大典型案例——“厦门市空气质量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和“厦门市隘头潭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管理应用”先后在两轮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展现了该市在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方面的突出成效。
上述两个案例的充分应用和推广,正引领厦门市生态环保工作全方位转型,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⑷ 智慧环保平台中的生态环境天地立体视频监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全方位视频监控
我知道的是智慧指间来的该系统是通过无源人机来实现全方位视频监控的。应用无人机飞到高空及人力监控死角,对大气中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并将视频监控数据实时传至地面站,再传输到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实现污染源的立体监控。
⑸ 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回成的整体,主要答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⑹ 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实现什么功能
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平台是智慧指间以“构建环保物联网为基础,以生态大数据应用内为容灵魂”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约化思路,打造出技术服务一流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该平台能实现一企一档,信息高效管理、环保一张图,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环境问题、环境业务协同化以及监控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化和决策智能化等功能。
⑺ 生态环境
一、土壤特征
山东省土壤种类较齐全,其分布与地貌和母岩基本一致。据1979年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等进行的土壤分类研究,全省土壤总面积为121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7.03%。把全省划分为8个土类、25个亚类。即:棕壤土类,包括棕壤性土、林地棕壤(暂)、棕壤、灰条棕壤(暂)、潮棕壤亚类;褐土土类,包括褐土性土、林地褐土(暂)、林溶褐土、褐土、无石灰性褐土,潮褐土亚类;潮土土类,包括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湿潮土亚类;盐土土类,包括潮盐土、滨海潮盐土亚类;碱土土类,包括潮碱土亚类;水稻土土类,包括老水稻土、新水稻土亚类;砂姜黑土土类,包括砂姜黑土、盐化砂姜黑土、碱化砂姜黑土亚类;山地草甸型土土类,包括山地草甸型土亚型。
棕壤,面积170.62万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09%。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沭河以东丘陵地区。陡坡多是林、牧用地,缓坡处适宜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
褐土,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山麓平原、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面积177.5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4.66%。这类土地地势低缓,呈中性或微碱性,保水保肥,土壤生产性能较好,适应性宽,是全省最好的一种土壤类型,也是旱涝保收的高产区,历来为粮食、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重要产地。
潮土,集中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区,在山丘地区的河谷平原、滨湖洼地也有零星分布。面积466.58万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53%。潮土质地适中,潜水埋藏浅,呈中性或微碱性,生产性能良好,适宜性强。黄泛平原地表坦荡,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丰富,因而省内潮土类土地增产潜力很大。
砂姜黑土,约有53.6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4%。主要分布在胶莱平原、滨湖和鲁南低洼地带,是洼地长期积水干涸后形成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种植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
盐碱土,约47.6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低洼地带和滨海平原。土壤含盐量多在0.4%以上,最高可达1.5%,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但内陆黄泛平原的盐碱地,只是表层含盐量较高,经过治理,可以改造为良田。
水稻土,面积很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约17.27万hm2。主要分布在南四湖洼地、临郯苍湖沼平原和沿黄涝洼地带。多系新中国成立后改种水稻而形成的新水稻土。
二、森林植被与动物资源
山东属于华北生物区系,地带性原始植被为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因历代耕垦,现多为次生植被。陆生、野生动物较贫乏。
山东植物种类较丰富。据《山东植物志》资料,包括变种、变型共有维管植物2321种,隶属于183科896属。有野生和常见栽培树种600余种,主要为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各种果树近90种,3000多个品种类型。干鲜果经济林是本省一大优势,果树种类多,果品产量大,名特产品种多,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之称。有饲用草类植物377种,中草药植物700余种,农作物品种近百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高粱、谷子、水稻、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烟草、麻类;蔬菜类主要有白菜、大葱、生姜、大蒜、辣椒等;还有一些可供开发利用的淀粉糖类、纤维类、土农药类等植物。
山东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陆生、海生和淡水三大类群,均属华北区的习见种类。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动物之首,家畜、家禽地方优良品种31个,其中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列全国八大名牛,德州驴是三大型驴种之一。有海生动物500多种,淡水动物10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文昌鱼、中华鲟、短尾信天翁、斑嘴鹈鹕、褐鲣鸟、白鹳、黑鹳、朱鹮、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鹳、白尾海雕、游榫等16种。
⑻ 关于生态环境知识
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我国有占国土65写的山区、9.7%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又因开发利用不当,有34.26%的耕地出现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
(2)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
(3)森林资源出现危机,森林覆盖率低下,用材林面积缩小,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森林质量下降。
(4)草原长期放牧,重用轻养,每年退化133万平方米,累计退化已达8667万平方米,占可利用面积的1/3。
(5)荒漠化日益严重,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积,从20世纪50一7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70一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以后的2460平方公里,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已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6)水污染严重,2000年时,有73%的城市河段不适于作为饮用水,42%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各大淡水湖泊和近海海域因富营养化而出现赤潮灾害。
(7)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地区间资源承载能力差异甚大,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
(8)大气污染严重,1996年时主要大城市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碳含量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2倍,酸雨区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29%;废渣排放增加,垃圾包围城市。
(9)农林环境污染正由点到面向全国蔓延,40%的乡镇企业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全国被污染的农田已达10万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的成效正在被抵消。
(10)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恶性循环事故迭起,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生态赤字"每年达到8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