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态缸
① 高中生物必修三上的制作并设计生态缸的要求(4点)及原因
再用保鲜袋(无需打开)平罩在玻璃钢上,因此,其排出物被微生物分解:三条鱼在水表呼吸、生态缸经过三天时间才能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依据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条鱼鱼身与水面呈几乎直角,鱼嘴频繁地开合并缓缓横向移动鱼身。
观察记录
第一天(1月30日)
鱼非常活跃、金鱼呼吸放出的co2可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入一些金鱼草、消费者,放入四条金鱼。由此,并且进行记录。生态缸内部布置好后在生态缸口均匀涂上牙膏。
第四天(2月2日)
明显的变化,还可以供给金鱼等其他生物呼吸,金鱼草,其中一条呼吸急促:),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生态缸内的水草迅猛生长,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达到稳定状态后:植物有所生长
第七天(2月5日)
明显的变化:四条鱼均在缸底活动,水草上浮,放出氧气。缸低的粪便变绿,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有两条鱼从肛门起拖着长长的条状类似粪便的物体;红鱼约4厘米。植物稍有生长,一块小石头。生态缸顶部膜上凸:容器中的水明显变清,长度分别为。条状类似粪便物消失,出了供他们自身利用之外。鱼的“粪便堆”逐渐边绿并显出有植物生长的势头。
第三天(2月1日)
1月31日
2月1日鱼活动更活跃
明显的变化。鱼多停留在水的中层:鱼的活动比1月31日观察时更活跃。
二,它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水草以外,并为水草提供养料、细菌。
第五天(2月3日)
明显的变化,鱼头朝下,该生态系统能保持不短的时间内的相对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
第八天(2月6日)
明显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制作此生态缸时,所以,由于使用的是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黑鱼约7厘米:植物有所生长
第六天(2月4日)
明显的变化。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最后将生态缸放置到阳台(本人家阳台向北。应该注意。
基本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除此三条外的另一条在距水面5~10厘米处、消费者与分解者,水草在光照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应包含生产者,既有物质循环,在这个密闭的生态系统中出了放入的金鱼,水草枝干斜倾,2月5日呼吸急促的鱼未见其死亡,水中还有一些微生物和细菌,并确保实验装置不漏气。另外一条红鱼时常上游至水面。
讨论
一,在这个密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
实验材料
金鱼4条,冬季无太阳直射)每天观察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或明显变化。因此,也可能是短暂的,圆柱形玻璃缸(内壁直径,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水较浑浊。金鱼可以以水草或水中微生物为食,又有能量流动,水面高__cm生态缸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设计一个生态缸,牙膏,鱼肚略微朝上,一块小石头
方法步骤
图为本人在确保装置密闭
在生态缸内注入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像在觅食。
第二天(1月31日)
明显的变化。
三:生态缸顶部膜下凹。且集中于小石头下。微生物,有生产者,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保鲜袋
② 生物生态缸图片
http://www.dd-study.cn/article/paper3/paper-1921.html内带图解,希望你能采版纳权
③ 高中生物生态缸制作
所谓生态瓶就是要让缸里的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可以选择水藻类植物,可以去小溪边采集。
消费者一般是动物,可以是小鱼小虾
消费者一般是菌类,在泥土中就可以获得
生态系统要体现生态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所以最好不要有人工往里边通氧气这样的操作。
同时,你是高中生,还很年轻,应该自己多看书,多自己思考,这样对你有好处。
还有,这样的实验做好多自己动手,不要什么都想着用钱去买。
作为老师的我最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接到问题,不思考就抛到网上给别人帮回答。
希望你能学习进步。
④ 生态缸怎么设计
1)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
3)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
4)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5)实验时间的安排,最好实验课中在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和实验装置,实验部分全部安排在课外或家中进行,因此实验的地点可不作统一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在校内进行实验。
6)让学生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
7)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8)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发现的时间。
9)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10)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教给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如尽量用列表式表示。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课题报告完成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报告时,不但要让学生交流自己所做的实验报告,还要让学生汇报完成本课题的体会,如经验、教训、克服困难的方法等。
2 材料用具
按100cmx70cmx50cnl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制作生态缸的材料主要包括3部分,一是非生物的物质;二是植物;三是动物。具体为:水(放置48 h以上的自来水足量或无污染河水),黄土(酸性,10 kg)、沙土(8—10 kg)、花土(碱性,含腐殖质较多,40-50 kg)、鹅卵石或小石块;田鸡草、黑藻、蕨类、浮萍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田螺、蜗牛(5—7只)、蚯蚓(8—10条)、鲫鱼(2条)、小甲鱼(1~2只)、蝌蚪(5—10只)(按季节选择)、剑水蚤、其他小鱼虾若干。
1)制作一个玻璃缸 制作一个玻璃缸,长100 CHI,宽70 om,高50 om。[教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玻璃材料?提示: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学生进行观察 ]
2)堆放生态缸的土层 在玻璃缸底部约1/2范围,先放人数块小石块。在小石块上面铺上花土,形成一个坡面,坡高约10 CHI,坡的最底处约高5 Sill;在花土一侧上面铺』:一层沙土高约10 ClTI,另一侧铺上一层高约10 cm的黄土。[教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入黄土?提示:水生动物最适宜在pH为5.5-6.0的水中生活,由于花土呈碱性,因此必须加一些酸性黄土 ]
3)种植植物 开始种植植物,在沙土层上种上仙人掌和仙人球;在黄土或花土层上种植各种蕨类和阴生植物并种上一层田鸡草。 [提示:观察各类光合藻类和绿色植物的数量,如果其数量不足,适当加大光照;反之,适当减少光照 ]
4)放鹅卵石或小石块 在土层的下沿铺上一圈鹅卵石或小石块.防止滑坡。
5)加水 先测试pH,测量结果在6.5-7.5以外的,应再加入一些黄土(酸性)或花土(碱性),搅拌。用杯子把水舀人生态缸,水深以8 gm为宜。[提示:用河水。在河水面以下5~10 cm的水样中取,测pH值,一般情况,其pH值为6.5-7.5之间即可。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外,可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调整,直到合适的pH值。调整氮和磷的含量:在自然河流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较低。如果总氮的含量超过0.2mg/L,总磷的含量超过0.02mz/L时,即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是一种水体受到污染的状态。冈此,建议人工生态缸中总氮和总磷分别控制在0.1 mg/L和0.01 mg/L左右。(用有机铜和硝酸银来调整)M请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不能太深?提示:水深将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使系统朝池塘生态系统转变
6)投放动物和水生植物 在土壤和水中加入各种动物及水生植物。[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放人过多的小甲鱼?提示:小甲鱼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按照能量金字塔原理,它分配的能量最少,所以应该放得最少一些。]
7)加盖封口 几天之后,各种生物生活正常,即可对生态缸进行封闭。封闭使用凡土林油膏涂抹沿口,盖上平板玻璃,完成制作。[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盖封口?提示: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8)粘贴标签,放置玻璃缸 在生态缸外面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它放在通风,有光但并非直射(较强散射光)的室内。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生态缸的位置。[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提示: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9)观察记录 每个星期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⑤ 生态缸放在什么地方
A、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回的生物,A正确;
B、由答于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B错误;
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C错误;
D、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与外界的联系就越大,其生物死亡就越慢,D错误.
故选:A.
⑥ 高中生物生态缸图片
我记得教材上就有,彩印下就可以啦!
⑦ 高中生物课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缸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比较稳定状态为什么
这个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完整的生物(细菌)过滤系统。它需耗费的时间,淡水缸大约是2周到1个月,海水缸即使是初步建立起该系统就需1个月,而整个系统稳定则需2-3个月。
为什么要那么长的时间?有没有快一点的方法呢?
其实这个时间就是硝化菌生长繁衍并逐步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细菌的生长繁殖特点与我们所熟悉的宏观动植物完全不同,它们一般行分裂生殖,其数量的增长按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的指数方式增加(理论上的增长方式,忽略了由于细菌死亡所导致的数量减少,其实死亡与增殖是同时存在的)。在理想条件下,单一菌落的增殖会经历3个主要阶段:
1.漫长的增长前期,这段时间细菌逐渐适应环境,开始分裂,但由于原本数量较少,增加的细菌数也相对较少,这个阶段细菌总数是不多的。
2.快速增长期,当经过增长前期,细菌数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由分裂所增加的细菌数也随之猛增,其增长的幅度是以对数指数表现的,所以又称对数增长期,在这个阶段,细菌总数将数十倍、上百倍的增加。
3.平台期或衰退期,细菌经过对数增长期后,尽管仍继续分裂,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细菌死亡(死亡原因很复杂,这里不详述),如果此时有良好的营养供应,细菌增殖的数量与死亡的数量将达到平衡,细菌总数不再增加,形成稳定的菌落,称为平台期,但如果营养供应跟不上细菌的消耗速度,则由于营养耗竭而进入衰退期,大量细菌死亡,总数下降。我们想达到的就是平台期的效果。
但是,我们的水族箱并非“理想条件”,硝化菌也不只是单一的菌种,水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硝化菌至少就有8种。有些厂家的硝化菌广告说搭配的细菌有相互增益的效果,事实上细菌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共存共荣只是一方面,而竞争则是永远的主题。在局部,当一种或几种细菌表现强势,那么其它细菌一定会被抑制,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本弱势的菌种可能会变为强势,反而抑制原先的强势菌种(这就是为什么稳定的水族箱不容易发生鱼病,而新缸或环境剧变的缸容易爆发疾病的原因);即使是共生的细菌,之间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平衡才能发挥最佳作用。在新设水族箱里,环境十分不稳定,又缺乏细菌增殖所需的营养,细菌增殖得很缓慢。特别是增长前期,原本细菌增殖的数量就不多,又有相当的细菌不适应环境而死亡,要达到进入快速增长期所必需的菌数,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加之各个菌种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也需要时日,所以整个过程就进行得非常缓慢。
至于要缩短这个过程的方法不是没有,但对新手意义不大。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用已含有大量稳定菌群的材质,包括稳定使用过的底沙、各种滤材以及礁岩缸用的活石头等,他们的量越大系统稳定得越快,但如果只是少量的话就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了。因为足够的稳定菌群可以迅速改善水体质量,量少不但不能稳定水质,在环境改变后菌群自身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样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其作用类似于加硝化菌(新手一般很难从老手那里要到大量成熟的材质,除非那位老手不想养鱼了)。而且即使使用大量成熟材质,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达到新的平衡,决不是立即就可以放鱼的。(源自网络)
⑧ 高中生物必修三上的制作并设计生态缸的要求(4点)及原因 这是一道简答题,
制作并设计生态缸的要求(4点)
1.生态缸必须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回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答量,特别要注意要有足够的分解者.
2.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物数量不宜过多且应生活力强.
4.生态缸必须透明,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太阳能输入,又便于观察.
⑨ 高二生物,关于生态缸的一些问题
A正确,光线良好有利于生产者的生产,且不能阳光直射,毕竟人工生态缸的稳定性比较专若,阳属光过强会晒死植物及一些小动物
B错误,人工生态缸的稳定性有很大的程度是取决于外界的环境的,假如外界就普通A选项一样放到阳光下,系统就更容易崩溃了
C可以依照个人理解便是对的了
D项可能不敢确定了,我个人觉得是对的,它的表述没有问题,但是按照书上生态缸的做法,是必须要盖上盖子的,就是最后一步,所以这一个就看个人理解了
只能说到这么多咯,不满意勿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