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成语

生态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02 16:23:52

❶ 形容绿色生态的成语

【停僮葱翠】:停僮:指的枝叶茂密;葱翠:苍绿色,树木的颜色。这个四字词语形容树木枝叶十分茂密。

【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朱甍碧瓦】: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有关描写形容绿色的成语

【螟蛉之子】: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苌弘碧血】: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绿衣黄里】: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葱翠欲滴】:葱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❷ 带有“生态”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没有带有“生态”两个字的成语,有含有“生”和“态”的成语有:舞态生风、百态横生、逸态横生。

1、舞态生风

【拼音】:[ wǔ tài shēng fēng ]

【解释】:跳舞的姿态像风吹那样飘逸。比喻舞姿轻盈飘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歌声遇云,舞态生风,一进一退,光华夺目,如游天上,睹仙姬,非复人间思想所及。”

【解释】:“歌声遇到说,舞蹈形态发生,一进一退,光彩夺目,如在天上,看到仙女,不是人之间思想所及。”

2、百态横生

【拼音】:[ bǎi tài héng shēng ]

【解释】:各种姿态自如地呈现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跋王献之法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解释】:淋漓挥洒,或美或丑,各种形态横向生长。

3、逸态横生

【解释】: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

【出自】:北周庚信《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

【解释】:“柱国趟国公说话为论,下笔成章,逸姿态横生,新情振兴,风雨争飞,鱼龙各自变化。”

(2)生态成语扩展阅读

一、生拼音:shēng

释义:

1.生育;出生:胎~。卵~。~孩子。优~优育。~于北京。

2.生长:~根。~芽。

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忘死。同~共死。

4.生计:谋~。营~。

5.生命:丧~。舍~取义。

6.生平:一~一世。今~今世。

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物。~龙活虎。

8.产生;发生:~病。~效。惹是~非。

9.使柴、煤等燃烧:~火。~炉子。

10.姓。

二、态拼音: tài

释义:

1.人的姿容、体态:姿~。

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状~。事~。

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❸ 形容“绿色生态”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停僮葱翠

【拼音】: tíng tóng cōng cuì

【解释】: 停僮:枝叶茂密;葱翠:苍绿色。形容树木枝叶十分茂密。

【出处】: 晋·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拄翳,停僮葱翠。”

【举例造句】:这森林停僮葱翠,真美丽啊。

【成语】: 苍翠欲滴

【拼音】: cāng cuì yù dī

【解释】: 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 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举例造句】: 在这块地面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

【成语】: 苍松翠柏

【拼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举例造句】: 望着长城内外挺立的苍松翠柏,我常常想起在顽敌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战士王若飞。

【成语】: 绿草如茵

【拼音】: lǜ cǎo rú yīn

【解释】: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处】: 郭戈《金瓶梅传奇》第三回:“世贞环目四看……只见天然幽静,如出凡尘。花园内曲廊透逸通幽,假山堆叠如屏列。满坝苔痕乱点,绿草如茵;数株古松葱笼茂密,斜遮雨凤。”

【举例造句】: 梅轩利随着聋耳陈走上运头角山。半山腰里,一片开阔的空地,绿草如茵,开满了早春的野花。

【成语】: 青山绿水

【拼音】: qīng shān lǜ shuǐ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举例造句】: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

❹ 关于生态的成语

百态抄横生
[bǎ
tài
héng
shē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各种姿态自如地呈现出来。


宋·欧阳修《跋王献之法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网络释义
百态横生拼音是bǎ
tài
héng
shēng。解释是各种姿态自如地呈现出来

❺ 描写生态的成语

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❻ 关于“生态”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生态”的成语有: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

❼ 描写生态的成语有哪些

1.锦绣山河

【拼 音】:jǐn xiù shān hé

【解 释】: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 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示 例】:王侯第宅苍茫外,~感慨中.(元·戴良《秋兴五首(其二)》)

2.高耸入云:

【释义】耸:直立,高起。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例句】翻越了~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3.水天一色:

【释义】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波光粼粼 :

【释义】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5.湖光山色: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例句】 杭州西湖水波如镜,倒映着四周的秀色层峦,泛舟湖上,~,尽收眼底。

6.重峦叠嶂:

【释义】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例句】仲武登陴死守,日宿于戍楼,夜尚烧烛为友人画~,笔墨安祥,意气生动,识者服其胆略。 ◎明·张岱《家传·附传》

7.山明水秀: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桂林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8.白练腾空 :

【释义】像一条雪白的长长的布腾跃在天上,一般指瀑布。

【出处】中唐诗人徐凝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此中的白练就有白练腾空的意思。

9.万木争荣:

【释义】春天的景象,就是万木复苏,然后就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❽ 形容生态的成语

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荒芜人烟 四面楚歌 饥寒交迫 穷乡僻壤
寸草不生 乌烟瘴气 寸草不生 荒芜凋敝 破败不堪,鸟不拉屎
家徒四壁 寸草不生 穷山恶水 穷困潦倒 饥寒交迫 环堵萧然
捉襟见肘 手无寸铁 风雨交加 昏天黑地 凄风苦雨 风雨如晦
暴风骤雨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乌烟瘴气 鸟不下蛋
荒芜人烟 四面楚歌 饥寒交迫 穷乡僻壤
寸草不生 乌烟瘴气 寸草不生 荒芜凋敝
破败不堪,鸟不拉屎 家徒四壁 寸草不生
穷山恶水 穷困潦倒 饥寒交迫 环堵萧然
捉襟见肘 手无寸铁 寸草不生 不毛之地

风雨交加 昏天黑地 凄风苦雨 风雨如晦 暴风骤雨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❾ 生态什么成语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英文名称: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equilibrium 定义1: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2: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反馈等作用而处于结构与功能相对协调的稳定状态。 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期的相对稳定状态, 此时, 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接近于相等, 即系统中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态系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4: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脆弱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特点动态平衡
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
破坏因素环境因素生改变
生物种类改变
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影响意义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概念简介
特点 动态平衡
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
破坏因素 环境因素生改变
生物种类改变
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影响意义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
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锐减,目前主要的理论根据就是栖息地减少。
动态平衡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这是因为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界复杂的实体,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链由简单到复杂、群落由一种类型演替为另一种类型等;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
相对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当这种干扰或压力去除后,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恢复;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通常把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称为“阈限”,例如,草原应有合理的载畜量,超过了最大适宜载畜量,草原就会退化;森林应有合理的采伐量,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代,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发展至此,其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此时,系统中的有机体将所有有效的空间都填满,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热带雨林就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结构复杂,单位面积里的物种多,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环境条件,彼此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其生产力也高;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内部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人类应从自然界中受到启示,不要消极地看待生态平衡,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维护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旧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绿洲),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机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比如,生物个体会不断发生更替,但总体上看系统保持稳定,生物数量没有剧烈变化。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环境因素生改变
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生物种类改变
生态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引起这个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总是平稳地进行着,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 当然,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它的各项指标,如生产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个范围内来回变化。这同时也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的某个要素出现功能异常时,其产生的影响就会被系统作出的调节所抵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以多种渠道进行着,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就会发挥补偿作用。 对污染物的入侵,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也是系统调节的结果。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农田和果园生态系统是脆弱生态系统的例子。 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的影响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比如一些物种的种群规模发生剧烈变化,另一些物种则可能消失,也可能产生新的物种。但变化总的结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这种超限度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长远性的,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作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目前已经超过自然力量,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编辑本段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 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 三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包括人类自己,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是其代表。

❿ 生态什么什么的成语

没有生抄态什么的成语。袭
生态[shēng tài]
[ecology; oecology; aecology]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协助农民改善他们种植物的生态和技术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