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修水库
❶ 我国要建【渤海水库】吗
没听说呀,网上也没有。我国为了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南水北调。
❷ 据说我国正在填平渤海是真的吗
我还看过把渤海海峡拦成大坝,用几条河流把渤海水冲成淡水来修建渤海水库的设想,还能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不比填起来更好。不过,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❸ 渤海变为淡水湖大约需要多少年
即使修上大坝渤海湾也不会变成淡水湖。尽管有黄河滦河等大量淡水注入,但其海水里所溶解的钠盐镁盐等成分并不会随岁月有明显减少,这些盐分也不会随海水蒸发。
所以,不必列出公式,渤海湾不会变成淡水湖。
❹ 海边修建人工湖要注意什么
主意离海边远点
❺ (1/2)1.渤海水库与三峡水库相比,其最大的好处是 2.渤海水库建成远营后,从水质方面考虑需注意什么问题...
建立了渤海水库,下一步是不是就会淤积新的国土----渤海平原!呵呵!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❻ 海河由哪五大水系组成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大河,由蓟运—潮白—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漳卫—南运河五大水系组成。这些河流由北、西北和西南方向汇聚于天津,经大沽注入渤海。海河是指天津金刚桥至大沽的干流河段,长73千米。如以漳卫河为正源起算,则河长为1090千米,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约20立方千米。
(1)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虽是三条独立的河流,但目前在防洪输水方面已连成一体。蓟运河由州河及句河二源汇合而成,南流在江洼口接纳还乡河等到北塘入永定新河,然后入海。州河建有于桥水库,将经滦河—蓟运河分水岭穿山渠道引进的水储入其中,向天津供水。潮自河是由白河和潮河在密云县汇流后组成,其平原河段的河道常迁徙不定,无固定入海通道,有时在通县附近入北运河,有时经箭杆河入蓟运河。1950年开挖了潮白新河,由河北香河县引潮白河水经黄庄、七里海人蓟运河,至北塘注入渤海。1960年在潮白河上建成密云水库,作为保证首都北京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北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由北京市的通县至天津市,是13世纪利用白河下游河道修成。北运河有潮白河与温榆河两源,在屈家店与永定河汇合。1958年在温榆河上建成了解决北京部分供水的十三陵水库。
(2)永定河是历史上海河水系最不稳定的一条河流,上源发源于山西北部管山东麓桑干泉的桑干河和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兴和县境内的洋河组成,于怀来县米官屯汇流后始称永定河,下流入沩水河,经官厅三峡至三家店出峡谷,过卢沟桥东流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永定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河流含沙量大,在下游河床淤积高出地面,经常改道,原称无定河。公元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为保护北京,对其进行了一次改道,迫使河水东南流入三角淀,至西沽入大清河,并改名为永定河。当然改名也解决不了河道迁徙问题,直到1970年开挖了永定新河,由屈家店引导河水至北塘,然后入渤海,才使河道变得较为稳定。解放后为了防洪和解决首都供水问题,在官厅水库以上先后兴修了大、中、小型水库517座,总库容达33亿立方米,其中官厅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3)大清河是由发源于恒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的水流汇集而成,支流众多,源短流急,分南北两支。南支包括由磁河、沙河等汇集而成的潴龙河及唐河等河流,先汇入白洋淀,然后由其东部的出水道(赵王河)与北支汇合;北支主要是发源于山西省涞源县涞山的拒马河,流经雄县到新镇西南与南支汇合后称大清河。大清河在历史上屡受永定河及滹沱河的干扰和侵袭,两河从上游带来的很多泥沙,都堆积在大清河的中下游,形成了一系列如白洋淀、文安洼、东淀等洼淀,使汛期洪水在下游宣泄不畅,频繁引发水灾。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在中游整修河道,在下游开挖独流减河,排洪入海,减轻了水患。
(4)子牙河是由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的滹沱河与发源于太行山东麓的滏阳河汇合而成,水量主要来自滹沱河。滹沱河挟有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沉积淤塞河道,使河流频繁摆动。滏阳河上游多流经丘陵地区,谷宽河阔,进入平原后,河道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抬高河床,使河流变为地上河,加之下游河道窄小,一遇大雨水流宣泄不畅,就要出现水灾。解放后为治理水患,进行了加固河堤,兴修水库等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并于1966~1967年开挖了子牙新河,增大了泄洪能力,减轻了水患。
(5)漳卫—南运河系指京杭大运河的山东临清至天津段,上游由漳河及卫河组成。漳河发源于晋东南的山地,有清、浊漳河两源,它们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卫河源出晋东南的高平县内,南流接纳了纳淇河及安阳河等支流。漳河和卫河在河北馆陶县称钓湾,汇合后至临清叫卫运河。
海河流域内城镇集中,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特大和大、中城市就有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张家口等,人口超过7000万,是一个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颇感紧张的地区。
❼ 渤海水库资料
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1] 位于渤海西部。在蓟运河河口,由于河口输沙量少和受潮流的冲刷,形成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水下河谷,至渤海中央盆地消失。平均潮差(塘沽)2.5米,最大可能潮差5.1 米。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冬季结冰,冰厚20~25厘米。沿岸为淤泥质平原海岸,泥深过膝,宽约1.5~10千米不等。湾内有天津新港。渤海西部的一个海湾,位于河北省唐山,天津,河北省沧州和山东省黄河口之间。海河注入渤海湾。
渤海湾中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其北部是著名的旅游和度假区,西部塘沽是重要港口。
渤海湾(Bohaiwan)渤海西部的浅水海湾,京津的海上门户,华北海运枢纽。三面环陆,与河北、天津、山东的陆岸相邻,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的连线为界与渤海相通。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1/5。此外,
渤海湾风光集萃 (17张)
渤海湾湾口亦有从大清河口到黄河口的划法。海底地势由岸向湾中缓慢加深,平均水深12.5米。
渤海湾盆地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
渤海湾正处在中生代古老地台活化地区,位于冀中、黄骅、济阳三拗陷边缘,经历了各个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和地貌演变,形成湖盆,并在其上覆有1~7公里巨厚松散沉积层。沿岸几乎全为第三纪沉积物,形成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又因几经海水进退作用,使海湾西岸遗存有沿岸泥炭层和3条贝壳堤(见天津贝壳堤)。海底沉积物均来自河流挟带的大量泥砂,经水动力的分选作用,呈不规则的带状和斑块状分布。一般来说,沿岸粒度较粗,多粉砂和粘土粉砂,东北部沿岸多砂质粉砂;海湾中部粒度较细,多粘土软泥和粉砂质软泥。
❽ 兴建水利工程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影响
一、水库对海河流域地表水分布影响
海河流域现有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221×108m3,控制山区面积83%。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修建了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和陡河上的陡河水库。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先后兴建了潮白河密云水库、大清河西大洋和王快水库、滹沱河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及漳河的岳城水库等20 多座。20 世纪70~80年代又兴建了滦河潘家口、大黑汀、沙河朱庄等水库,这些水库大多兴建在出山口。其中滦河流域的庙宫、潘家口、大黑汀等水库的控制面积为35100km2,占流域山区面积47070km2的79.65%;海河流域北系的丘庄、于桥、海子、云州、密云和官厅水库的控制面积为63308km2,占北系山区面积66887km2的94.76%;海河流域南系的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口头、横山岭、黄壁庄、临城、朱庄、东武士和岳城水库的控制面积为53166km2,占海河南系山区面积75216km2的70.68%。这些水库对所控制流域地表水分布影响的基本情况见表13-1。
表13-1中统计的23座水库控制了全流域总面积的54.11%,控制全流域山区面积的70.56%。加上其他水库的作用,使得华北平原山区修建的许多大中型水库中有73%以上的地表径流被截蓄,滹沱河等河流的流量减少了65%~88%(卢耀如,1991),除灌溉及大洪水时由灌渠放水外,华北平原上水库下游河道一般无水,只有在遭大洪水威胁时,开闸泄溢,河道里才有河水。这样长期使河道干枯暴露,加上平原区广泛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包气带深度由一般1~4m变为10~30m深,使许多喜水和喜湿植物基本消失,沙化不断发展。这些都是人类修建水库对地表水体分布规律的影响而导致的后果。
表13-1 海滦河流域部分大型水库对地表水分布影响的基本情况
二、修建水库对湖泊洼淀影响
(一)华北平原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
华北平原中部及海滨平原分布着许多湖泊洼淀。这些湖泊洼淀在地质构造上属渤海凹陷的一部分。由于海河水系和古黄河的长期输沙淤积,各河自山区流出汇合后洪水宣泄不畅,在山前平原边缘地带形成了不少湖泊洼淀,如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等。而在海滨澙湖相沉积与河湖相沉积交错地带形成了大浪淀、南大港、团泊洼等洼地。这些主要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见表13-2。历史上这些湖泊洼淀在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如在1963年,海河流域的特大洪水曾利用白洋淀、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宁晋泊、大陆泽等洼淀滞蓄洪水,为抗洪发挥了巨大作用。
表13-2 华北平原湖泊洼淀的基本情况
(资料主要来自《天津市防汛手册》和《河北省水情手册》)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来水量减少,用水量增加,这些平原洼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洼淀已干涸多年,现已经改造为农田,一般年份不再用于滞蓄,如宁晋泊、团泊洼、黄庄洼、大陆泽等;有些大水年蓄些洪水、沥水,一般年份无水可蓄,滞水面积已大为缩小,如大浪淀、南大港等;还有些洼淀,经人工调节,一般年份可维持一定水面面积,但在特殊干旱年或连续干旱年也将干涸,如白洋淀、千顷洼等。
(二)人类水利工程等活动对湖泊洼淀蓄水的影响
华北平原地区洼淀众多,在20世纪50~60年代,这些洼淀大多有水,但自6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8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经常有水的洼淀已寥寥无几。平原上最大的淀湖白洋淀,1982~1988年出现了连续5a多干淀的现象。
对于平原洼淀的这些剧烈变化,除了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白洋淀区面积大,流域情况复杂,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因而本节将以白洋淀为例,探求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洼淀的影响。
1.白洋淀流域的情况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保定市以东45km,是一个以缓洪滞沥为主,兼具养殖、水产、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平原大淀泊。四周主要以堤为界,东西长39.5km,南北宽28.5km,总面积362.8km2。
白洋淀属大清河水系,其控制范围为大清河的中上游地区,总面积31199km2,占大清河流域总面积的69.1%。流入白洋淀的大清河水系按河系入淀位置,可划分为清南、清北两支,两支水系按地貌条件又可分为平原和山区两部分。因此,将白洋淀以上流域划分为南支山区、北支山区、淀西清南平原和淀西清北平原4个部分(表13-3)。
表13-3 白洋淀流域分区面积表(km2)
白洋淀以上水系河流呈扇形分布,其中南支诸河直接汇入白洋淀。这些河流有: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北支仅为白沟引河。这些河流将上游的洪水、沥水汇入白洋淀,通过淀区调节,由枣林庄节制闸及十方院溢流堰控制下泄,经过赵王新渠、独流减河,穿北大港入海。
2.人类水利工程建设对白洋淀蓄水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白洋淀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淀区蓄水影响较大的大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1963年。在以蓄为主的方针指导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山区修建了一大批的大、中、小型水库。30 多年来,这些蓄水工程在拦蓄洪水、兴利除害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目前,白洋淀流域山区已建成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横山岭、口头等6座大型水库,中小型水库已达128座,总库容36.2×108m3。大清河南支山区水库控制面积为10187.7km2,占南支山区面积的88.3%。大清河北支山区除安各庄水库控制面积476km2外,没有大型控制工程。大、中、小型水库控制面积之和也只有799.6km2,仅占北支山区面积的11.0%。6座大型水库基本情况见表13-4,入淀河流山区控制工程情况见表13-5。蓄水工程的建设使农田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表13-4 白洋淀流域大型水库基本情况
表13-5 入淀流域山区水库控制工程基本情况
(表中数据主要取自白洋淀国土经济研究会编《白洋淀国土经济初步研究》)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平原以发展灌溉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目前,仅保定地区机井就达9万多眼,连同原有的砖井及已建成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已达62.7×104hm2(1987年),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障。与此同时,1969年开挖了白沟引河,使大清河北支拒马河的水直接向南引入白洋淀,使白洋淀流域面积增加了近1/3。
3.入淀水量和弃水量
前已叙述,白洋淀的入淀河流较多,可分为南支与北支。北支1970年开挖白沟引河,引水入淀。6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南支几个大型水库发挥正常作用,一般年份白洋淀的入淀水量主要是北支无控制工程的山区径流量。白洋淀以上流域条件复杂,入淀水量的地区组成可分为山区大型水库控制区、无控山区和淀西平原3个部分。70年代初,在对白洋淀的规划中,提出了“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综合经营”的方针,并规定了运用指标。白洋淀十方院汛限水位8.0m,相应容积为2.36×108m3。汛后最高蓄水位8.3m,相应容积3.0×108m3。汛期水位超过8.0m,枣林庄闸开启泄洪,超过9.0m,十方院溢流堰开始放水,周边停止引用淀水的水位为7.3m。
1)入淀水量
白洋淀历年来逐年入淀水量系列见表13-6。1952~1988年的37a间,白洋淀实际入淀水量454.9×108m3,平均每年12.3×108m3。单从量上看,这些水量对维持白洋淀生态平衡绰绰有余,但实际上,这些水量在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上都极不均匀。入淀水量最多的1964年为53.8×108m3,而最小年入淀水量为0(1984、1985、1986年)。37a间,年入淀水量超过16.0×108m3的共有9a,入淀水量共计276.5×108m3,占37a 入淀量的60.8%。而小于2.0×108m3的有9a,入淀水量总共只有6.8×108m3,占37a 入淀量的1.5%。此外,由于白洋淀承接的大部分是上游洪沥水,故年内分配相当集中,37a中7、8、9、10月的4个月入淀总量为348.1×108m3,占全年入淀量的76.5%。而8月份1个月的入淀水量要占全年的45%。这种情况与本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是一致的,只不过变化幅度更大。入淀水量的这种年际、年内不均匀变化,是造成白洋淀在丰水年份大量弃水、平枯年份蓄量减少甚至于干涸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3-6 白洋淀历年来逐年入淀水量
从表13-6的入淀水量系列上可以看出,20 世纪50~60年代是白洋淀流域的丰水段,降水量及径流量较大,加之当时出山口各大型水库还没有正常运行,虽然仅靠大清河南支供水,但入淀水量也是比较大的。1952~1970年19a间,平均年入淀水量17.26×108m3。进入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淀上游各大型水库开始使用,虽然开挖了白沟引河,北支各河的水量相继入淀,但入淀水量还是急剧减少。从1971~1988年的18a间,总入淀水量127.1×108m3,平均年入淀水量为7.06×108m3。除去6个丰水年外,其余12a的平均年入淀水量仅1.97×108m3。特别是1984、1985、1986年连续3a的入淀水量为0,使白洋淀连年干涸,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为严重的情况。
2)弃水量
白洋淀汛期运行方式历年变化不大。1956~1988年历年弃水量见表13-6。白洋淀33a间总共弃水299.4×108m3,平均每年弃水9.07×108m3。弃水量最多的是1964年,为51.1×108m3,最小的为0。33a中,1956、1959、1963、1964、1973、1977、1979年弃水量较多,7a共弃水207.9×108m3,占总弃水量的70%。而1981~1987年的7a间的弃水量均为0。从弃水系列来看,1970年来水较丰,弃水也较多,15a平均弃水14.7×108m3。而1970年后白洋淀虽然增加了北支的来水,但除个别几年弃水较大外,大多数年份弃水量很少。
白洋淀作为大清河中下游的一个平原洼淀,主要接纳南北支的洪沥水。中小水年入淀水量少,不仅无水可弃,甚至无水可蓄。
4.水利工程对白洋淀引用水量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地表水利用量以农业用水为主,逐年农业引用水量见表13-7。1956~1988年,全流域引用地表水量为201.7×108m3,平均每年6.12×108m3。其中,1970年以前,平均每年引用水量3.23×108m3(南支);1970年以后,平均每年引用水量为8.24×108m3(南北支合计)。这些引用水量中,大、中型水库以下平原地区引用量,占总引用量的89%。平原引用量中,1970年前,由于出山口大中型水库及下游灌区有些还未充分发挥效益,引用量相对较小。1970年以后,引用量增加显著。以白洋淀南支为例,1956~1969年14a间,平均每年农业引用水量2.77×108m3。1970~1988年,尽管包含一个连续枯水年组,地表水可利用量减少,但19a间,年平均引用量达到5.7×108m3,是前者的两倍多。北支平原由于上游山区除了安各庄水库外,没有大型拦蓄工程,年引用量较小。到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1.62×108m3,不足南北支平原引用量的1/4。
表13-7 白洋淀流域农业用水量统计表(104m3)
山区农业引用量较少,南支山区1956~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0.56×108m3,北支山区1970~1988年平均每年引用量为0.2×108m3。
另外,淀东周边地区也有部分引用淀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淀东周边分属雄县和任丘市。雄县1970年开始建扬水站从淀内引水,任丘市自1974年开始有引水记载,除1978、1979、1980年3a用水在1.0×108m3左右外,其余年份不大。
5.水利工程对白洋淀蓄水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平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大于2,在海河流域属于偏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白洋淀流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量占流域用水的绝大部分。丰水年降水量多,农业需求相对较小。而一般年份特别是偏枯年,农业需水量大,争夺入淀水量多。保定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4.0mm,相应多年平均最高蓄水位7.53m。从年降水量与最高蓄水位的变化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相应的,丰水年最高蓄水位高,枯水年最高蓄水位低。但同是枯水年,年代不同,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20世纪20~40年代,降水偏枯,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449.2mm,相应平均最高蓄水位为7.78m。从60年代后期开始,降水又进入了一个偏枯期。70~80年代,年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为498.8mm,而相应平均最高蓄水位为6.30m。其中出现了1984~1987年连续4a最高蓄水位为“淀干”(“淀干”时水位低于3.50m)。可见,同是枯水年,70~80年代与20~40年代白洋淀蓄水位相比要低1.5m左右,而且出现了连续干淀的严重情况。如果说50年代以前白洋淀蓄水几乎完全受到气候的直接控制的话,那么从6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开始影响白洋淀的入淀水量和蓄水量。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山区修建的大中型水库相继正常运行,平原引用地表水量增加很快。从白洋淀流域农业引用水量3a滑动平均过程线可见(图13-1),1965年前后,引用量每年的递增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到70年代后期引用水量达到高峰。大规模地引用地表水,使入淀水量骤增。以南支平原为例,1956年,农业地表引用水量仅0.14×108m3,到70年代,年引用量最高可达11.3×108m3,是1956年的80倍,即使在1980~1987年这样的连续平、枯水年,平均引用水量也有4.09×108m3,占南支大型水库控制区产流的58.2%。1957、1969、1976、1982年,南支天然年径流量接近 P=50%的水平,但实际入淀水量随年代的推移却明显地减少,而且减少幅度越来越大(表13-8)。
图13-1 入淀水量、平原地下水开采量、流域农业引用水量3a滑动平均过程线
表13-8 南支不同年份入淀水量变化表
大规模的农业引用灌溉,无疑要影响入淀水量,而且在不同的水平年,引用量都有一定的变化。丰水年引用水量较多,但由于来水较多,引用系数相对较低。遇到平枯水年,径流量相对少,引用水量较少,但引用系数较大。表13-9为70、80年代大清河南支两个不同水平年组地表水引用系数的变化情况,可见其对入淀水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表13-9 70、80年代大清河南支两个不同水平年组地表水引用系数的变化情况
❾ 在渤海沿岸抵御风暴潮是修筑沿海堤坝好还是建防护林好为什么
首先你得先了解什么是风暴潮,风暴潮(Storm 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版于剧烈的大气扰权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网络来的),知道了风暴潮是什么后就好解决了,首先风暴潮是海水异常升降,可以理解为海浪很大,涌到陆地上了,这样就是修筑沿海堤坝好,防护林一般是用来在西北防风固沙用的,对于海水树木是没有办法抵挡的
❿ 把渤海修个大坝做一个淡水湖,这种想法可行吗
填充物放下去很容易被破坏,填深海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渤海它是我国的内海,被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牢牢地抱在怀里,其中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正好在渤海连通太平洋的口子两边。有人就说了,那边不是缺淡水吗?正好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中间的开口填了。首先从工程角度来说,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深海的压强非常大。
我国四大海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北方海域仅限渤海和黄海面积也不算很大,其中唯一没有争议的就是渤海,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像两只张开的巨臂把渤海相拥其中,形成我国的优良海湾,厄守着我国心脏之地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