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态
① 畜牧业在生态农业中有何重要地位
畜牧业,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肉蛋奶等蛋白的需求逐渐增加,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现在的食品安全不放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农业的认可。社会对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从另一个角度。现在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和整个生态农业结合其俩,生态农业是一个大的系统。畜牧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保证畜牧业在生态化上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和生个生态农业链条结合起来。
从商业利益角度,更多的利润集中在初始和终末阶段,比如生态农场的维护,良好饲料,牧草等原料的提供/深加工和品牌的创新以及维护。畜牧业和这些都有联系,但是畜牧业是中间环节,所以个人认为,畜牧业的利润并没有那么的高。
② 生态农业或畜牧业是如何界定的
农业和畜牧业现在已抄经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了。内涵和外延不一样。现在国家都在说“大农业”这个概念才包含畜牧业、水产等等。传统农业就是指修理地球的种植业,畜牧业指的是长嘴巴的养殖业。所谓“生态”农业或畜牧业的概念,应该是在生产过程中不破坏环境,不对原生态产生负面影响而已。
③ 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不同规模的养殖场不断涌现,原本潜在的由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而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可以导致国民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又是我国今后发展畜牧业的方向,因此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控制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必须掌握生态平衡原理,加强畜牧业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经济,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一、畜牧业环境污染途径
1、粪便污染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造成牧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粪便量约为17.3亿吨,而我国工业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34亿吨,畜禽粪便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倍,如果这些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不做适当处理,势必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作物造成污染,成为公害,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染源。
畜禽粪便直接还田如使用不当或连续过量使用,还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污染。污水流入河流、池塘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各种毒素,严重污染水体。畜禽粪便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极难治理恢复,将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
2、水质污染
畜禽尿液、冲洗场地的污水、雨水冲刷粪堆、畜牧场和加工厂的污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水的生化指标极高。高浓度的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将会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中的高浓度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能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它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质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失去使用价值。
3、恶臭污染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则养殖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会严重地污染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4、药物残留潜在污染
药物残留对畜产品及环境造成潜在污染。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有兽药、人药、消毒药、农药及其它化学物质,目前最突出的是使用违禁的盐酸克仑特罗(β-兴奋剂的一种)的残留问题。此外,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超量使用也会造成药物残留。
二、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国传统畜牧业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要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饲养规模较大。产生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大,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畜牧场地由农牧区向城郊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畜牧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了农牧脱节,家畜粪肥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3、 农业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
农业上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有机肥使用减少,造成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形成公害。
4、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
二、畜牧业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畜牧业生态保护的领导
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防止的教训,将畜牧业生态保护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提高畜产品安全意识,按照国际惯例组织畜牧生产,加强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与质量认证。
2、加强畜禽污染环境监测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要加强对畜牧业环境污染进行污染监测,开展畜禽污染现状的调查,科学地掌握畜牧业环境污染情况,为畜牧业的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3、 建立人工生态型畜牧场
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畜牧场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采取以“中心畜牧场+粪便处理生态系统+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畜牧场模式,利用粪便处理生态系统产生沼气,并对产生沼气过程中的产物直接或直接再利用。利用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将畜牧场的废水及尿水集中控制起来,进行土地外流灌溉净化,使废水变成清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畜牧场的最大产出,又保持了环境无污染无公害处于生态平衡中。
4、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
(1)合理配制饲料
准确测定畜禽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更准确地配制出符合不同生产阶段和目的的畜禽饲料,减少养分的过得供给,降低畜禽养分的排泄量,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2)使用环保型饲料
应用环保型饲料,降低畜禽氮和磷的排泄量,提高饲料的品质及养分的利用率,降低猪、禽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减少排泄物的数量。
(3)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
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及副产品尤其是豆类及饼粕、麸糠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加排泄量,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如膨化、制粒等,可降低日粮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减少氮和磷的排出量。
(4)采用多阶段饲养法
多阶段饲养法是指将畜禽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再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量进行饲养的方法。畜禽随着时间和体重的增加,其营养需要也发生了变化,经过调整饲料配方,可有效地满足其营养需要,减少其对氨基酸和磷等的过量摄入,从而减少其过量排泄。
5、搞好生态草原建设
在食草动物集约化发展、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同时,加强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草原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草原的生态效益,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6、控制畜禽排泄物
加强畜禽粪便管理,控制粪便的产生、播撒和处置,防止畜禽粪便造成大量积压,消除污染隐患。对畜禽粪便进行技术处理,提高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利用效率,杀灭病原菌,增加养殖业的收入。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从而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减少环境的污染。
7、控制药物残留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严格按照用药规程用药,控制畜禽用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减少对人畜的污染。
④ 什么叫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是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版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权,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生态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动物养殖业、生态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加工业产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1)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关产业(种植业、林业、无污染处理业等),形成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把资源的开发与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2)生态畜牧业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某个环节和要素受到干扰,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动和变化,失去原来的平衡。
(3)生态畜牧业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的同化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
(4)在生态畜牧业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网络是完善和配套的.通过这个网络,系统的经济值增加,同时废弃物和污染物不断减少,以实现增加效益与净化环境的统一。
⑤ 什么是生态养殖,生态养殖的好处是什么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生态养殖的好处:
而采用生态技术生产的动物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前景非常广阔。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早就运用人工养殖蝇蛆和蚯蚓处理养殖场的粪便和城市垃圾,再以蝇蛆和蚯蚓代替精饲料来投喂经济动物。
养殖原料来源丰富。每家每户人、畜、禽的一些有机垃圾就是最好最廉价的原料。通过生态养殖,能不断地循环利用这些原料,整个过程无废物生产。
能生产出大量供各类养殖利用的优质的活体蛋白产品蚯蚓富含蛋白质,若把蚯蚓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经济动物的词料中,经济动物的生长就会加快,肉质也好。
养殖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建起一座占地106亩的生态苍蝇农场,该农场利用猪、鸡、鸭、牛、马等的排泄物先养殖蝇,生产沼气,用沼气加温四季生产蝇蛆,得到大量蝇蛆后,再把养过蝇蛆的粪用来生产蚯蚓,生产完蚯蚓后,把变成了蚯蚓粪的粪土再用来种植庄稼,用鲜蛆词养5000只鸡和30亩鱼等。这样就能把1吨价值几十元的东西转变成价值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蝇蛆、蚯蚓、蚯蚓粪、鸡、生态蛋、生态鱼等10多个产品,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这是一项生物链式的生态农业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投资少,且大大降低了各种风险。不但能生产出纯绿色的动物食品,且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
⑥ 高原生态畜牧业
将草场分户使用、季节游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按载畜量集中管理使用草地资源,按品类集中、分群放养或半设施饲养的现代畜牧业,达到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⑦ 环境污染与畜牧业生产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不同规模的养殖场不断涌现,原本潜在的由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而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可以导致国民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又是我国今后发展畜牧业的方向,因此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控制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必须掌握生态平衡原理,加强畜牧业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经济,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一、畜牧业环境污染途径
1、粪便污染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造成牧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粪便量约为17.3亿吨,而我国工业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34亿吨,畜禽粪便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倍,如果这些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不做适当处理,势必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作物造成污染,成为公害,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染源。
畜禽粪便直接还田如使用不当或连续过量使用,还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污染。污水流入河流、池塘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各种毒素,严重污染水体。畜禽粪便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极难治理恢复,将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
2、水质污染
畜禽尿液、冲洗场地的污水、雨水冲刷粪堆、畜牧场和加工厂的污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水的生化指标极高。高浓度的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将会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中的高浓度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能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它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质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失去使用价值。
3、恶臭污染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则养殖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会严重地污染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4、药物残留潜在污染
药物残留对畜产品及环境造成潜在污染。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有兽药、人药、消毒药、农药及其它化学物质,目前最突出的是使用违禁的盐酸克仑特罗(β-兴奋剂的一种)的残留问题。此外,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超量使用也会造成药物残留。
二、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国传统畜牧业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要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饲养规模较大。产生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大,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畜牧场地由农牧区向城郊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畜牧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了农牧脱节,家畜粪肥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3、 农业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
农业上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有机肥使用减少,造成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形成公害。
4、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
二、畜牧业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畜牧业生态保护的领导
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防止的教训,将畜牧业生态保护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提高畜产品安全意识,按照国际惯例组织畜牧生产,加强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与质量认证。
2、加强畜禽污染环境监测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要加强对畜牧业环境污染进行污染监测,开展畜禽污染现状的调查,科学地掌握畜牧业环境污染情况,为畜牧业的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3、 建立人工生态型畜牧场
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畜牧场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采取以“中心畜牧场+粪便处理生态系统+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畜牧场模式,利用粪便处理生态系统产生沼气,并对产生沼气过程中的产物直接或直接再利用。利用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将畜牧场的废水及尿水集中控制起来,进行土地外流灌溉净化,使废水变成清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畜牧场的最大产出,又保持了环境无污染无公害处于生态平衡中。
4、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
(1)合理配制饲料
准确测定畜禽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更准确地配制出符合不同生产阶段和目的的畜禽饲料,减少养分的过得供给,降低畜禽养分的排泄量,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2)使用环保型饲料
应用环保型饲料,降低畜禽氮和磷的排泄量,提高饲料的品质及养分的利用率,降低猪、禽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减少排泄物的数量。
(3)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
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及副产品尤其是豆类及饼粕、麸糠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加排泄量,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如膨化、制粒等,可降低日粮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减少氮和磷的排出量。
(4)采用多阶段饲养法
多阶段饲养法是指将畜禽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再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量进行饲养的方法。畜禽随着时间和体重的增加,其营养需要也发生了变化,经过调整饲料配方,可有效地满足其营养需要,减少其对氨基酸和磷等的过量摄入,从而减少其过量排泄。
5、搞好生态草原建设
在食草动物集约化发展、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同时,加强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草原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草原的生态效益,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6、控制畜禽排泄物
加强畜禽粪便管理,控制粪便的产生、播撒和处置,防止畜禽粪便造成大量积压,消除污染隐患。对畜禽粪便进行技术处理,提高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利用效率,杀灭病原菌,增加养殖业的收入。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从而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减少环境的污染。
7、控制药物残留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严格按照用药规程用药,控制畜禽用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减少对人畜的污染。
⑧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怎样
现在国家在重点支持这个。很有前景的。
⑨ 什么是生态养殖,生态养猪的具体方法
生态养殖指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生态养猪的具体方法
1、规范建设发酵床
①朝向:圈舍结构宜坐北朝南,在湖南地区尤以南偏西9°左右最好。
②墙高和跨度: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米,圈舍跨度以9-13米为宜。
③单圈面积:最好控制在20-40平米之间,太大太小都不好。
④圈舍之间直接用栅栏隔开,利于圈舍内通风。
⑤窗户:修建4种窗户:天窗、地窗、风机窗、普通窗户。
⑥屋顶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夏天过热。
⑦食槽和饮水器:可用自动料槽和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嘴头朝向禁止朝向发酵床,防止饮水器喷水浸泡发酵床垫料。
⑧圈舍内要留水泥台,水泥台的宽度1.8-2米,南方适宜此法。北方可以不留水泥台。
2、规范引种养殖户
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购买仔猪,确须从外购买,一定要从无疫病的安全区域购买。购回后,先放入观察栏内观察饲养28天以上。期间,根据免疫情况补注正规良好疫苗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消除应激,待猪只精神、采食、排泄各方面均正常后,再投放栏内。
3、饲养管理发酵床
①垫料管理。对于一些不喜拱的猪,应将粪便掩埋在垫料下,同时定期对垫料进行翻倒掩埋。
②水分管理。发酵床除防止水分过大外,还要防止垫料过干起尘,垫料过细过干就应喷水,以猪走动不起尘为准。
③通风管理。发酵床一定要注意通风,圈舍一般坐北朝南,地势稍高,“四窗”齐全,层高不低于3.5米,屋顶要有隔热保温层。
④消毒管理。外购猪进发酵床前,须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处理程序 。
(9)畜牧业生态扩展阅读
生态养殖目的
采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饲养出栏大量的畜禽,以满足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量的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这些畜禽是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采食添加有促生长素在内的配合饲料,因此,尽管生长快,产量高,但其产品品质、口感均较差。
而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散养畜禽,因为是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自然地生长,生长慢,产量底,因而其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但其产品品质与口感均优于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饲养出来的畜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口感均较差的畜禽产品已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