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生态学
❶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Ecology)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❷ 恢复生态学的内涵
赵晓英(2001)等认为,“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的机理和过程内的科学。容它通过对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的认识,来研究如何恢复和创造出高生产力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具有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综合生态系统的科学”。恢复生态学注重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与生态学理论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总结和提升。
恢复生态学的特点主要有:①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学科知识;②比较清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各种因素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的全过程,对相关人员制定的各项恢复措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对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参数和环境参数可进行有效的监控;③因为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加速了受损区域生态恢复的速度,所以可在适当的空间尺度上和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原因,构建生态系统演替的定量化指标参数。
❸ 恢复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就业
目前各大高校的生态学设定都比较宏观,专业对口的除了走科研路线就是极少的环内保部门公务容员或者事业编,不完全要求对口的大专业也很少能在企业里找到工作。就业前景方面以后的发展不好说,只能说有希望今后会好一些,但是也不会火,望慎重。 植物学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市场上可以涉及的相关工作有园林、育种、制药、规划等等,小方向走园林和植物药理等可能就业前景会好一些。
❹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开始于19世纪末期的山地、草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管理研究。1941年,科学家提出“土地健康”的概念,随着各国环境问题的出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恢复和处理水体污染、矿山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并获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1970年之后,西方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开始研究水体污染的生态恢复。1975年,“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着重讨论了对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和措施,并呼吁科学界积极调查、搜集与受损生态系统相关的科学数据信息,展开各类方法及措施研究,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1980年,8位科学家在Cairns主编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中,从多个方面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学原理及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1983年和1984年,在美国先后召开了“干扰与生态系统恢复”国际研讨会和“恢复生态学”研讨会,分别讨论了干扰对生态系统不同层面的影响,强调了理论与实践在恢复生态学中的统一性。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的初步形成。1993年,华南退化坡地恢复与利用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讨论了中国华南地区退化坡地的成因及恢复重建问题。1996年,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在瑞士召开,会上讨论了生态学中恢复生态学的地位和角色、生态学与恢复技术的关系、社会与经济的重要性等问题。
当前,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依旧走在世界前列,其次是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以水体和林地恢复为中心,欧洲以采矿用地恢复为核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以草地恢复为主,中国则更多考虑恢复为农业综合利用。
❺ 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区别
1、原理不一样
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生态修复,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
2、途径方法不一样
生态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恢复。
生态修复可以有以下几种修复方式:
微生物—物理修复、微生物—化学修复、微生物—物理—化学修复、植物—物理修复、植物—化学修复、植物~物理—化学修复、植物—微生物修复、植物--微生物—化学修复、植物一微生物—物理修复。
(5)修复生态学扩展阅读:
生态修复的特点:
(1)严格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区域分异等生态学原理。
(2)影响因素多而复杂
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等的生命活动来完成的,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也将成为影响生态修复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修复也具有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的特点。
(3)多学科交叉
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因此,多学科交叉也是生态修复的特点。
❻ (一)河流湿地修复工程生态学原理
湿地修复工程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应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转化并最终得以净化的一些规律,辅以少量人为强化的工程措施对工程进行调整,以少花费来达到防治环境污染的目的。所参考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有:
1.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
在工程设计时先调查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如土壤性状、光照特性、温度等,根据生态环境因子选择适当的生物种类,让最适应的植物或动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以发挥其最大的净化功能和景观效益。同时又要避免引进生态位相同的物种,尽可能使各物种的生态位错开,使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避免种群之间的直接竞争,保持群落的稳定。
2.生物多样性原理
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污染状况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来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作生物学的监测。在水体治理中,通过投放、放养布置适当的各类生物,通过各种措施为生物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最终使生物恢复到种类繁多而均衡,物流能留畅通,自我净化修复能力极强的洁净状态下的生态体系。
3.食物链原理
通过放养滤食性生物、食草鱼、布置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群体系,使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大部分被降解转化成稳定的无机物,一小部分被同化合成为水生生物以水产品的形式从水体中捕获采收取走,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目的。
4.生物间互利共生原理
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促使清洁状态良性循环系统中出现的生物种类生长,通过捕食作用使种群内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并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❼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恢复生态学应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两大领域的研究工作。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专:
(1)生态系统结构属(包括生物空间组成结构、不同地理单元与要素的空间组成结构及营养结构等)、功能(包括生物功能;地理单元与要素的组成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能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循环过程与平衡机制等)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恢复力与可持续性研究;
(3)先锋与顶级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机理与演替规律研究;
(4)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5)生态系统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研究;
(7)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应用技术研究包括:
(1)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3)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
(4)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
(5)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
(6)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研究。
❽ 恢复生态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研究受损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过程,修复和重建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
❾ 恢复生态学主要运用哪些理论
恢复生态学应用了抄许多学科的理论,但最主要的还是生态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有; 限制性因子原理(寻找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子)、热力学定律(确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 征)、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确定物种的空间配置)、生态适应性理论(尽量采用乡 土种进行生态恢复)、生态位原理(合理安排生态系统中物种及其位置)、演替理论(缩短恢 复时间,极端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时.演替理论不适用,但具指导作用)、植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引进物种时强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恢复的生态系统稳定)、 缀块—廊道—基底理论(从景观层次考虑生境破碎化和整体土地利用方式)等等(John— s恤e,1986;Fo抓sn,1995;Mid4le咖,19993余作岳和彭少肋,1996)。
❿ 什么是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对于这一定义,总的来说没有多少异议,但对于其内涵和外延,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探讨。这里所说的“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重建”则指在不可能或不需要再现生态系统原貌的情况下营造一个不完全雷同于过去的甚至是全新的生态系统。目前,恢复已被用作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包含重建、改建、改造、再植等含义,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益于利用,并恢复其生物学潜力,也称为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最关键的是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