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水库工程占地
① 开化县桐村镇严村
桐村镇位于开化县西南部,西南临江西省玉山县三清乡、紫湖镇,东北接池淮镇,东连华埠镇,西北邻杨林镇,东南依常山县球川镇。镇人民政府驻地鲁家坞,直距县城22公里。桐村镇地处山区,海拔124—1166.2米。北部丘陵,南部低山,中为中山。西部南华山,大山尖海拔1166.2米。地势自西略向东倾斜。龙山港自杨林镇入境,有裴源溪、王畈溪、严村溪汇入,纵贯南北。低山丘陵以红壤为主,中山多黄壤,水田、山垄为水稻土。矿产有石灰石、石煤、白云石等。17省道华白线过境。桐村镇地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三清山交界处,有发展生态旅游业地理区位条件。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有利于开发竹制品加工、旅游业。人文景观众多。唐宋时期,江西等内陆地区通往浙江沿海的古驿道途径桐村。唐宋古驿道上有义成堡、古驿接、化身台、枫山古渡等遗址。古驿道曾一度成为当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开辟的一条红色贸易线,红军经过此路地下运输弹药、粮油、药品、布匹等。老一辈革命家方志敏同志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域内王畈村存有一座贞孝牌坊,是开化境内发现的唯一用砖块搭建的牌坊。1949年沿称同有乡。1950年新建桐村乡。1956年青阳乡、严村乡并入幸福乡。1958年称桐村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华埠公社建桐村管理区。1961年称桐村公社。1983年复称桐村乡。1985年建制为镇。桐村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4823户,17024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8.4人。工农业总产值5.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221万元,工业总产值3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7元。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2004年6月桐村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开化县桐村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此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04年——2007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良好、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文化健康繁荣,基本建成生态镇。第二阶段是2008——2015年,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达到全县先进水平,全面建成环境优美乡镇,实现全面小康和谐社会。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根据本镇自然地理特性、生态环境质量、自然灾害状况和现有生产力布局,大致划分为四大生态功能区。1、北部生态保护区。本区包括裴源、方家、红坑等三个村,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20%。本区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开发生态旅游、建设休闲疗养的新型农庄,发展有机食品产业。2、西部生态环境恢复区。本区包括徐家村、王畈、大庙、门村、平丰等5个村,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22.6%。本区以加快生态恢复性建设,改造疏、残林,建设经济特产林,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3、南部生态建设区。本区包括黄柏坑、杜坑、严村、华山、塔沙等5个村,总面积为45.6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37%。本区以生态坞建设为基点,加快万亩笋竹两用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发竹木制品精深加工业,加快省际联网公路“息村——严村——三清山”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4、17省道沿线生态经济建设区。本区包括桐村、建平、建丰、沙坑、黄石、新村、裴口等7个村,总面积23.5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19%。本区以实施“沙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集镇以及黄石生态示范村建设。加快密胺制品下游产品开发,打造“浙西密胺制品之乡”,把该区建成一条生态经济增长带。根据本规划,需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示范村、镇建设工程;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工程;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工程;交通、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创建绿色单位工程等八大工程,总投资5亿元。农业全镇耕地总面积为11130亩,其中水田9813亩、旱地1317亩,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20221万元。粮油 耕种模式由三熟向两熟转变,水稻生产良种化,全面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山茶树村村皆有,分布极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全镇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修灌排水渠70千米,机耕路63千米,筑修坝28座、防洪堤14千米,改造中低产田1494亩,粮食生产逐年增长。养殖:农户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2005年衢州市顺康牧业有限公司康利生态养殖示范场养殖生猪共8000头,朗德鹅4万羽,总产值达600余万元,目前正在发展孔雀、雏鸪等珍禽养殖。该公司规模大,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职工 55名。养殖生产科技含量高,青饲料种植、精饲料加工、科学饲养一条龙,是桐村镇养殖业的龙头企业。林业 桐村镇是林业大镇。全镇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8万亩,有材林16万亩,其中竹林3.1万亩,经济林1.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8万立方米,居全县前茅,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镇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抓营造,一方面抓森林保护,2005年政府分别下达30、33、38号文件,颁布《桐村镇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桐村镇森林防火扑救预案》,建立健全镇村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组建森林消防队。水利桐村镇位于龙山港中游,主要流域面积分布在龙山港、王坂溪、严村溪、裴源溪,总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降雨量1700—1900毫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匀,主要集中在梅汛期,有时也受台风影响出现过特大暴雨。如1998年7月23日发生特大洪水,流域内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袭击,损失惨重。二十年来桐村镇的水利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灌溉水渠达50千米,4650亩农田灌溉得到改善;建设排水渠20千米,排涝面积达760亩;修建机耕路63千米;修筑防洪堤14千米,3150亩农田受到保护;新建圳坝18座,修复10座;建立固定机埠9座;修建加固水库9座;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5.8千米;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4处,2024人受益。现存小型水电站两座,装机容量300千瓦。教育民国30年(1941年)前后,创办华山国民小学,颜福辉任校长;严村国民小学,陈子正任校长;王坂国民小学,苏天赐任校长;桐村国民小学,金荣辉任校长。民国21年(1932年)省立浙东第一临时中学在桐有乡(今桐村镇)华山村建立。幼儿教育 2005年全镇有中心幼儿园一所,村幼儿园20所,22个班,幼儿教师22人。入园幼儿426人,幼儿入园率100%。小学教育 1952年创办桐村乡完全小学,校址乡所在地桐村街民宅。1968年以后各村均建有小学,共有小学20所。1981年后经过数次布局调整,到2005年全镇设中心小学一所,完全小学3所。2005年在校小学生1138人,入学率达100%。小学专任教师49名,中师以上学历占97.9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34.69%,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全镇小学校园占地面积达31147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859平方米。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学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初中教育 1968年始创桐村乡初级中学。至2005年学校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978平方米。设9个班级,在校学生375人。专任教师24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62.5%。校园整洁、清静、幽雅,绿树成荫,环境良好。各项教学设施齐全,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学校以“为学生和教师创设环境”为办学理念,以“勤奋、好学、求实、创新”为校训,以“远程规划、持续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探索,提高育人质量,把造就理想高远、质量全面、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最高追求。几十年的风雨,几十年的耕耘,学校为祖国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成人教育 2005年人镇非盲率达99.16%。成人各种各类培训特别是近三年来,举办培训班41期,接受培训达9830人次,大大提高了桐村镇的劳动力素质。目前桐村镇已迈进省市教育强镇的行列。卫生保健建国前桐村没有正规诊所,只有桐村、严村、王坂有中药店,几位民间中医师行医。1953年成立桐村乡中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改称桐村人民公社卫生所。当时均租用民房,设备简陋。1976年称桐村人民公社卫生院,当时已建土木结构房屋一座,面积150平方米。1985年称桐村镇卫生院。至2005年卫生院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分门诊、住院两部。专职医生14名,具有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14名。现代化设备有LOGQ—100B超、迈瑞BG—2800全自动血球仪,迈瑞pm—5000心电监护仪,高频电刀,肛肠治疗仪,牙科综合治疗仪,妇科微波治疗仪等。门诊开设:内、外、儿、骨、中医、痔、妇幼保健、预防保健等科。主要开展特色专科有口腔整畸、中医妇科、痔科、外科、小针刀治疗科等。1985年被评为省级首批文明卫生院。1988年被评为市级红旗单位,1990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之后多次获市县级嘉奖。2005年1.3万人口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77%。工业桐村镇是开化县工业强镇之一。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3.76亿元,实现税利988万元。全镇拥有浙江万安塑料有限公司、开化万安密胺制品厂、浙西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开化龙港建筑材料厂、浙江同春工贸有限公司、开化县聚丰化工厂、衢州莱特烟具公司、木质纤维厂、元隆化工厂等重点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