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水库背景
⑴ 六十年前因为修水库主修单位背景足一九拆毁了我家的住房现在可以要求其赔偿吗
不可能再有任何赔偿了
⑵ 陵是什么意思十三陵水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谢谢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在十三陵盆地内的东南,距北京城区容40公里。十三陵水库是1958年初开始修建的,当年6月30日胜利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大坝外坡上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用汉白玉石块镶砌于紫色的安山岩护坡上,十分壮观。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⑶ 十三陵水库的修建背景是什么
说到十三陵水库的修建,还要源于毛泽东对昌平的一句评价,昌平区档案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当年陪同毛泽东视察的昌平县老人的回忆文章,1954年4月明十三陵之行后,毛泽东曾说:“昌平是个好地方,有山,景色不错,就是缺点水。”这句话让十三陵水库的修建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破土动工,从开建到竣工,历时160天。当年5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走向工地,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参加劳动。视察当天,毛泽东还亲笔题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
(3)丁山水库背景扩展阅读
十三陵水库是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于1958年号召修建的,当年 6月30日胜利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的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昌平县境内,在十三陵盆地的东南,距北京城区40公里。前些年因干旱少雨,水库蓄水量越来越少,1984年将延庆县白河堡水库的水引来,使十三陵水库重振雄姿。补水工程完工后,水面宽阔如初,水质清澈碧绿。特别是修建北京九龙游乐园后,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旅游更是络绎不绝。
⑷ 綦江区丁山水库最大的鱼有多少斤
十多斤吧,那个水库说大不大,水也不深
⑸ 东深供水工程的背景
缺水问题一直困扰香港,于是有港人在1950年代向当时的中南局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建议广东帮助香港解决缺水问题。当时港澳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向总理周恩来汇报事件,很快决定引东江水供应香港。按照陶铸的建议,广东省政府决定在深圳兴建水库,以输水香港。1959年6月,深圳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当时被下放任宝安县委书记的曹若茗任总指挥。
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正式动工,工程过程采取人海战术。重点是主付坝的铺土碾压工程,当时除了压土机之外,取土运土几乎全部都是靠锄头、铁锹、肩挑和手推车,原计划高峰时只有一万多名工人,后来为保证在雨季前能完成主坝土方工程,决定增加民工,当时任佛山地委书记兼宝安县委第一书记的李富林从各人民公社抽调2万多名民工到深圳水库,即总人数达到近4万人,限3天全部进场。
工地的工棚只能住1万多人,一下增加到近4万人,准备的时间只有两三天,实难应付。最后只好在工地的周边地段搭盖简陋的小工棚,上面用竹枝架起铺盖稻草,地下也铺上稻草,席地而睡,算是解决问题。
1960年3月4日,近一公里长三十米高的主副坝土方工程终于完成;3月5日上午11时,举行庆功大会,共两万人参加,当中包括马师曾、红线女等人出席。
不过,迟至1960年11月15日,港英政府才首度与广东省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50亿加仑(2,270万立方米)食水。1963年,双方达成共识,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但计划受到1963年的天旱延误,广东省政府仍让香港自珠江口取水。
1964年4月22日,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同意自1965年3月起,广东省每年向港方出售不少于150亿加仑(6,820万立方米)食水,每天最高供水量可提高至6,200万加仑,售价为每立方米人民币1角,即1.06港元1,000加仑。
当时,港英政府不敢过于依赖中国东江水,所以亦曾考虑海水化淡的方法来取得淡水;1975年,亦建立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但因成本过高及来自东江的供水日趋稳定,海水化淡厂在1982年关闭及停用,东江水已成为香港第一大水源。
现时,预计每年的食水消耗量达11亿立方米,在每年的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当中预留24亿元作购买东江水之用,占香港HK$1.3万亿本地生产总值的0.15%。随着人口增长较预期少、香港工业北移,港府仍基于合约规定,每年必须购买最少约8亿立方米东江水,耗公帑逾24亿元,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已把约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引起公众谴责。政府已与广东省订定弹性供水协议,避免浪费食水。
至于1950年代负责兴建水库的创议人陶铸,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亡;总指挥曹若茗在水库建成后亦调往中央,之后在文革初期自杀。
⑹ 千鹤湖的历史背景
千鹤湖(原盘石头水库)又名仙鹤湖于鹤壁市区西北部20公里处的大河涧乡境内,是淇河中游一个国家级中型水库,1998年开始兴建,2004年建成。
建成后,水库总库容量为6亿多立方米,聚水面积达13平方公里,将形成“碧波映晚照,高峡出平湖”的优美画卷,库区四周千峰竟秀,万壑峥嵘,奇山怪石,钟乳洞,深潭随处可见,似北国漓江, 实乃与其他景观大大不同。是游人消夏避暑游览观光的佳处。
现在,鸡冠山旁的高峡平湖,在崇山峻岭中横空出世,为重现“淇水悠悠,桧楫松舟”的生态环境开辟了永久的源泉。仙鹤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形似鸡冠而得名的秀峰鸡冠山,该山以奇险著称。山势绝壁突出,胜似刀削,山路难攀,有“小华山”之称,是游客探险寻幽的理想去处,有建成于隋唐时期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天洞石塔,依山临水修筑在悬崖峭壁之中,地势险要,风光独特,该塔为四角楼阁式建筑,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极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鸡冠山峰顶,俯瞰千鹤湖,但见群峰倒映水中,看不清是山下有水还是水中有山。风乍起,水面浪花翻滚,天上云朵舒卷,分不出哪是水中的浪,哪是天上的云。如此美景,怎不让人引吭高歌。淇河之水顺流东去。形成了绵长5公里的寨子郊大峡谷,峡谷两岸峭壁直立,谷内泉水潺潺,瀑布鳞鳞,树木参天,溪水清沏,风光格外宜人,是游人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⑺ 万宜水库的建造背景
香港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兴建多个大型水塘,但人口暴涨,水塘仍不敷应用。及后香港兴建船湾淡水湖,容量虽然庞大,但仍不足以应付不断增长的食水需求。在1963年至1964年严重水荒后,曾需要每四天供水一次,万宜水库的工程由此展开。
水库位于西贡半岛南岸与粮船湾洲的狭窄海道之中,工程人员将海道东西端的官门海峡加建两道堤坝,然后再将海水抽出,注入淡水,使成淡水湖。
这项庞大工程的费用最初预算为7.5亿港元,较船湾淡水湖高出1.5亿,储水量预算可达500至750亿加仑。1969年港府开始草拟计划,1971年正式动工,1978年11月底建成,历时7年,总投资远超最初预算,费用达13.5亿港元,水库容量为600亿加仑,使香港存水量增至5.86亿立方米(1,289.2亿加仑)。
⑻ 求褒河水库的详细资料介绍,从人文,环境,历史背景 等方面的介绍文字!!!
褒河石门水库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风景秀丽,古迹芸萃,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
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耸立,清代文人王晚香在这里概括出“石门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水库坝高88米,顶长260米,造型宏伟。湖水碧波荡漾,乘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湖面,可尽情饱览湖光山色。这里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
褒谷石门是个天然博物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就是沟通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架设的栈道堪称古代交通的奇迹,而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现在新建的仿古栈道飞架在陡壁悬崖上,追溯着历史的沧桑。东汉年间采用“火烧水激”的方法开凿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
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最为著名的国之魂宝“石门十三品”,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其中曹操的“衮雪”,张良的“玉盆”,郑子真的“石虎”苍劲浑扑,运笔流畅,《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这些石刻现多收藏于汉中市博物馆。连城山腰的连云栈道,沿途石刻林立。现在已淹没于水下的褒姒铺,相传是西周亡国美女褒姒的故里。
⑼ 谁能告诉我这个照片的背景是河南信阳罗山县哪里的水库,急需要知道这个事情,谢谢各位知道的大神了,
小水库都是这个样子的,图片上没地标,没法辨别。
看背景有小石山,应该是罗山西南部的,最好是发个全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