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老铜钿水库

老铜钿水库

发布时间: 2021-02-26 10:54:26

❶ 青竹杆,十八节,头顶爬个关老爷(打一食物

是不是高粱啊

❷ 看看值几个铜钿

老蜜蜡,两千元左右。

❸ 求15条农谚

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土肥长谷,猪肥长肉。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
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气象农谚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
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要知明天热不热,就看夜星密不密。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东虹日头西虹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早雾一散见晴天,早雾不散是雨天。
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寒潮来临)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
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未秋先秋,踏断蛮牛。(干旱需戽水)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❹ 朱家尖白沙乡有什么历史文化

渔业
1、造船渔民造船,要择吉日良辰。开工前,要用三牲福礼敬请天地神灵,向大木师傅敬酒、送“红包”。新船梁头(龙骨)定位时要披红挂彩;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衬银洋(或铜板、铜钱),并用银钉(或铜钉)钉合,渔民称它为“船灵魂”,亦称“水灵魂”。最后一道工序装船“眼睛”,叫“定彩”。“定彩”也要选择吉期,并付给大木师傅双份工钱和“红包”。施工时要在船尾栏板上贴上“海不扬波”的横幅,由大木师博按五色彩条(五行)扎好的银钉,嵌钉好“眼睛”,用红布把“眼睛”蒙上。新船下水时,再揭去红布,称“启眼”,由身强力壮、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几十名青壮年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气氛中将船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谐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时,东家站在船头上向木工师傅和围观者抛分馒头,即谓“新船下水抛馒头”。 2、船关菩萨渔船后舱,设有神龛,专供船关菩萨(老爷),叫圣堂舱。新船赴水时,要用三牲福礼向船关菩萨“祝福”。金塘流网船和枸杞等地的小对船供奉女菩萨,大对、背对、大捕船上供奉男菩萨。船关菩萨两旁有两个木雕小神像,一个叫顺风耳,一个叫千里眼。“祝福”除渔船赴水时进行外,每汛出海时也要进行,渔汛结束时还要“散福”。每次“祝福”或“散福”,都要用猪头、全鸭、鲜鱼作供品。供毕,由老大从猪鼻上割下一块肉抛人海中,大伙才分食。近洋张网渔民,则于每年立夏、端午、重阳节,到张网桁地“祝福”。 3、祭海旧时,渔船每汛出海生产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礼后烧化疏碟,称为“行文书”。由老大捧一杯酒泼人海中,并抛少许肉块人海,叫“酬游魂”,以祈祷渔船出海顺风顺水。这天,船上众人忌讲不吉利的话,不许吵架。
农业
4、挂春牛图立春日,农家都要挂春牛图。图中的牛棺或手牵牛绳紧走,或骑在牛背上悠闲吹笛,以示该年生产的忙闲;图中还标着一年的生产节气和潮水涨落时辰,实系一种古老的农事挂历。 5、浸种农户俗称浸谷种为“秧子落缸(桶)”。秧子上要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镇邪”。 6、敬牛倌旧时春耕结束,东家要请牛倌(看牛囝)和长工、短工吃一餐酒肉饭,俗称“打散”。看牛囝坐上位,东家要备两只白煮鸡蛋敬送牛倌。吃饭时先由作头长工讲几句吉利话,如“先吃舌蹋,稻桶甩脱”等等。如果东家不请这一餐,牛倌就要到处唱“种田不打散,三亩田割拢吃一餐”之类的不吉利山歌。解放后,此俗废。80年代土地实行承包后,农户仍很敬重农忙时节的帮工,尽力给予款待。 7、迎龙求雨旧时遇久旱,农民习惯请龙求雨。由地保或村里长为首,聚集村民,扎一稻草龙,备带三牲礼品,执水幡(青竹棒上挂纸幡),到“龙潭”旁进行供祭,见潭中出现鱼、虾、蛇类等水族,捕得其一作为“龙王”替身盛于葫芦(或钵盂)中,放入“龙亭”,抬回供奉,待下雨或七天以后才把水族送回龙潭。请了龙不下雨,农民便将“龙王”暴晒于烈日下,俗称“烤龙王”。县城附近的农民,还要将“龙亭”抬到县衙中,叫县官跪拜叩求。县官往往亲至衙门外迎接“龙王”。解放后,宣传唯物主义,且境内陆续修建起了大小水库及沟渠,基本解决了久旱不雨带来的灾荒,此陋俗乃绝。 8、打果树如遇果树不结果,主人便在除夕夜去鞭打,叫做“勿会生,年三十夜打”。如李树不结李子,就在树上挂一只破草鞋,一人执鞭打草鞋,边打边问:“侬会生勿会生”另一人在旁连连应道:“明年会生了!明年会生了!”解放后,此俗不多见。 9、孵鹅禁忌孵鹅时农民要在窝旁放铁器(刀、剪之类)“镇邪”,要拣涨潮时辰落窝的鹅蛋作种,并且要将备孵的鹅蛋放在主妇用的围身布衩里,然后一齐放入孵窝,以为这样才可使小鹅一齐出窝。种鹅生蛋时,不能生一个拾一个,必须在窝里留一个,以为这样可防鹅娘歇窝不生。
手工业
10、祭溜头神解放前晒盐要经过引潮、刮泥、淋卤等工序,盐民对淋卤的溜头看得很神圣,要备三牲祭品祭祈溜头神,祈求丰收。解放后,此俗渐止。 11、各种手艺的学徒拜师之日谓起师。学徒期中,学徒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须向师傅送礼。若同席就餐,师傅坐上位,徒弟坐下位,且要先为师傅筛酒、盛饭。待师傅动筷,徒弟方可吃饭;师傅放下碗筷,徒弟也得放下。学徒期三年,学满后谓“满师”。 12、手艺业同行间不可拆台,一个作坊只可有一个包作师傅(即“作头”);被邀参加工作的师傅无论手艺多高、资格多老,须听从包作师傅调度;若东家请两个以上包作师傅作业的(即“劈作做”),两套人马互不干涉,但各显手段,互相竞争,谓“别场”。 13、各种手艺的师傅同桌吃饭,座次应是:石匠坐上位,木匠坐东侧,泥水匠坐西侧,漆匠坐下位,并要给同桌各位筛酒。 14、上述习俗大都沿传至今,但师徒同席已无严格的规矩,多可平起平坐了。 风礼习俗 15、婚礼新婚女子三日王传说这是宋高宗立下的规矩。康王为纪念搭救过他的红姑,下旨舟山女子出嫁,可戴凤冠,披露帔,铺红毡,坐花轿,举大宫灯,扬布谰旗,吹吹打打喜庆三日。解放后,坐轿等习俗消失,但喜庆三日热闹一番,一直被岛民所沿袭。 16、定亲旧时定亲皆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故有“墙门对墙门(指大户),篱笆对篱笆(指以篱笆充院门的贫苦户)”之说。先由男方托媒传话,请算命先生卜吉,若“八字”相谐,则具果品遣媒人往请女方生辰,谓“请庚帖”,女方同意送“庚帖”给男方,谓“过帖”。男方把双方生辰“八字”置于灶神龛,三日内卜之不吉,便送还女方庚帖,卜之吉,则婚事定。再请媒人持婚书及礼物送往女家,谓“纳吉”,也叫“发送”。女方将预先为女婿及其父母等长辈准备好的鞋子、笔墨纸砚、绣袋等物放入男方礼担中作回礼,叫“过书”。然后,男方将聘礼(钱币)、样红(首饰,多为戒指、耳环和衣料)、酒饼(点心)送往女家,谓“下聘”或“下定”。解放后,提倡恋爱自由,不再有诸多繁文缛节,但少数人仍讲究八字相谐和聘礼多少。 17、迎亲由男方择定吉日。婚期前日,男方要派人(一般为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去女方搬奁物,谓啪“搬嫁妆”。嫁妆多少不一,多的十箱十柜,最少也有夜桶(子孙桶)、火囱(取暖炉)、家工篮(盛放剪刀、尺、针线、零布等物的器皿)三件。男女双方家中都要办酒宴。女方办“开面酒”,新娘要请堕民嫂绞面,谓“开面”,男方办“猪肝花油萝卜羹”。入夜,由一或三位爹娘双全的未婚男青年与新郎(共二人或四人,以此凑成双数)同宿新房。次日凌晨,男方具牲礼祀神,谓“享先”。迎亲时,以堕民为使者,备花轿、请乐队至女家。女方拦轿阻止。使者“以钱馈门”得以入,谓“开门钿”或“开门纸包”。新娘上轿前,要吃“上轿饭”,第一口吐回父母床头,示意不忘养育之恩。新娘或由兄弟“抱上轿”,或由童女“领上轿”,上轿后,女方兄弟或母亲持一碗水泼于轿上或停轿处,意为“嫁出去的囡,泼出去的水”,不准回头。中途,送娘要将轿内火囱灰倒掉一些。轿至男方,由童女请出轿,新娘要先过马鞍(木雕小鞍),谓“跨鞍入华堂”,再踩着麻袋至堂前,谓“传袋(代)”。解放以后,泼水、童女领上轿、跨鞍等俗已废。新娘步行或用自行车(80年代多用汽车)送至夫家,但享先等俗废而复萌。 18、拜见钿拜堂时,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长辈。拜长辈时,新娘要致甜茶一杯,并与新郎一起跪拜。长辈都有包着钱币的红包相赠,谓“见面礼”,也叫“拜见钿”。此俗在乡村今仍盛行,但新郎新娘不再跪拜,改用鞠躬或合掌礼拜。 19、叩头钿新娘也要备一些装有少量钱币的红纸包,准备在接受夫家主要亲属的小孩叩见时分送,谓“叩头钿”。相传,在使用金属币时,新娘将铜币用彩线扎好,系以缨坠,挂于前来叩头的小孩胸前,故称“新娘子铜钿牌”。今此俗仍行,但小孩不再行叩头礼,新娘只需把红包交其婆婆分送即可。 20、讨个“生”字拜堂后,新娘入洞房,由一长者捧喜果盘至堂前,将盘中十多样干果抛向华堂,让贺客小孩抢食。各果都有吉祥之意,枣子谓“早生贵子”,桂圆谓“蟾宫折桂”。还故意掺进生的花生、瓜子、黄豆等,小孩食之,不约而同会喊“生的”、“生的”。新郎家图的就是讨个“生”字,意谓新娘不久就会生下贵子。 21、阿姑代拜堂在渔村,如遇新郎出海生产因风暴等情况不能赶上婚期时由新郎的姐妹代替拜堂,并在新房内笼养一只公鸡,公鸡颈上悬一红布条喂以饭食。新郎回来后,才将公鸡放出,俗谓“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此俗已废。 22、贺郎有两重内容:一、新郎的舅妈、姑妈等至亲,在婚期临近前要送老母鸡、胖蹄等给新郎补养身体。二、喜日筵散后,主人于新房内设糖果、菜肴,邀亲朋八人入房围坐,互唱贺郎调,其余宾客站立四周,笑闹相贺,这是朱家尖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之一。解放后,此俗仍存,但有变化,一般为晚宴后由男女傧相若干在华堂围坐于“贺郎桌”(由三张八仙桌拼成)的两边,新郎新娘坐上位,二位郎头傧(贺会的主持人)坐下位,宾客站立四周,以说唱嬉闹相贺。男女傧相也可互贺以增加热闹气氛。郎头傧以唱贺郎调为主,“贺郎调”七字一句,多系演唱人即兴之作,多数为祝贺新人早得贵子、长大有出息等吉利词,也有要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的。80年代起,此俗渐衰,多以放电影、录像代之,并以此飨谢宾客。城镇青年则有以茶话会形式代之。 23、闹新房新婚三日内晚上,亲朋可潜入洞房取出物件,翌日向新郎新娘索取烟糖果钱,再将质物归还,也叫吵房。吵房者不论长幼尊卑,谓“三日内呒大小”。 24、安心 婚后第三天,女方兄弟持新娘在家穿过的旧衣服与女红工具及荤素菜肴,看望新出嫁的姐(妹),要她从此安心于婆家。 25、回门 新娘和新郎或在结婚当日午餐后,或第三天回娘家,谓“回门”。一些海岛因交通不便,有在一月或一年甚至数年后才回门的。结婚当日回门的,要当晚赶回,婚后第三天回门的,多在娘家宿上几夜。 26、死婚也叫“阴配”。父母为已亡子女寻觅配偶,举行婚礼合葬。仪礼与生人结婚相似,只在拜堂时由生人捧死者的木主牌代替(一般由男方的姐妹代拜)。“新房”中供以茗果,朝夕更换,房内床席箱柜一应俱全。女方“嫁妆”多用彩纸扎制。成“婚”后,由男方家人将女方尸骨迁来与男方合葬,并烧化“嫁妆”。解放后,此俗已不多见。 27、文明结婚民国时始流行。多以公共场所为结姻处,新郎新娘穿礼服立于下位,证婚人立于上位,介绍人(媒人)立于旁,宾客分坐左右。先由证婚人致贺词后,双方交换饰物并于婚书上盖上章,再由主婚人、介绍人盖章。新郎新娘互行相见礼,向来宾行礼作谢,时佐以乐歌。举行文明结婚,见面钿仍不可少。
生活习俗
28、留饭 娘海岛居民崇尚节俭,在饭后(一般指午饭),要留下一些冷饭,掺入下一餐的米中,作为“饭娘”,可提高出饭率。解放后,此俗仍被岛民沿袭,近年已不多见。 29、吊饭 平时以番薯干当饭的贫穷渔农民,一旦来了贵客,便在布袋里装少量米,放在番薯干汤饭里煮。开饭时,将袋中米饭捞起供客人食用,叫做“吃吊饭”,主人自己仍吃番薯干饭(汤)。70年代后,不再有此习,主、宾皆吃同样饭菜。 30、进补 渔民嗜好烟酒外,对滋补别有讲究。每逢渔汛开始,一般都以老酒浸黑(红)枣、老酒芝麻煮胡桃肉、红糖老酒煮鸡蛋等进补。条件稍好的还用“神仙鸡”(用三四斤重的全鸡,去毛和内脏,放入钵内,加上老酒等佐料,连钵放入锅中,锅底放少许食盐,不用水,用火烤)、“酒淘黄鱼”(新鲜大黄鱼加老酒、黄糖,用钵煮食)、“酒淘鱼胶”(用黄鲟鱼胶或毛尝鱼胶配全鸡或猪肉,加老酒、红糖煮食)等进补。 31、爱食膀腊腐臭食品 岛上居民爱食腌冬瓜、臭苋菜梗等食物。待客时,除备鲜鱼虾外,必备咸鱼、糟鱼、泥螺、蟹酱等咸“下饭”。“咸菜黄鱼”是舟山名菜,流传有“三日不吃咸菜汤,脚娘肚(小腿)就酸汪汪(无力)”之说。解放后,此风仍沿,但已注重“吃新鲜”。 32、芋艿箍芋艿是朱家尖渔农村酒筵上必备的主菜。芋艿碗数越多,表示酒席越丰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纸头包回去。朱家尖居民办酒席,一般用“汤十三”(连汤十三道菜),芋艿亦必备,吃完还可添加。80年代,筵席好坏已不以芋艿多少为准,而着重于海鲜、禽类的丰盛与否。 33、背单与龙裤 渔民习惯穿大襟布衫和背单(心),冬有棉背心,夏有单背心,春秋穿夹背心。下海生产时,亦上身穿背心,下身着龙裤(裤脚管特大),其布料均用栲网的栲皮栲过。民间流传着“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黄兴东福山,菩萨穿背单”之说。海岛妇女的衣着,其衣袖裤管也大至盈尺。近年,渔村青年衣着时兴,穿龙裤和背心的已不多见。 34、造屋 居民造屋要先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向,破士、定磉、上梁等也都要择吉日良辰。上栋梁日,主人给各作业师傅发双工钱,向木作师傅送“红包”,向亲友馈送馒头等物,以示庆贺。栋梁上挂红布,贴横披,两头各挂内盛谷物种子的麻袋一只,栋柱上贴绿、蓝纸楹联,忌红纸,以避“火上房”。上梁时,鸣放鞭炮,由木作师傅将正梁安上,抛下麻袋,由等在下面的子女接住,意为“传种(宗)接代”,上梁时,最喜下雨,以应“及时下雨,生活富裕”之兆。居民在邻居建房时,要在各自房屋上挂红布或插红旗,意可避免“风水”被造房户独占。 35、客居契约 到亲友家作客,夫妻不可同房。女儿女婿到丈人家做客也不例外。如果要在丈人家同房,须写好“客居租屋契约”,压于枕下。现今,此俗已非旧时那样严格遵循。 36、灶具 岛民对灶和灶具十分讲究。“家里再穷,也不亏待灶公”。砌灶要请阴阳先生选吉日,付给泥水工双工钱。新灶使用时,要供灶君。使用新镬时,要先炒一镬“新灶倭豆”分送邻居,以祈“头头顺利”。解放后,供灶君旧习逐渐消失,其余一直沿袭,至80年代,才不多见。
时令习俗
37、春节凌晨设香案、陈果品“祭天”,并放爆竹。黎明开门放爆竹,谓“开门迎财神”。人人穿戴一新,小孩要向长辈拜岁,去亲戚朋友师傅家拜岁的,多携带荔枝、桂圆、红(黑)枣等礼品,谓“挈拜岁包头”。也有人家先去祖坟祭拜,谓“拜坟头岁”。在嵊泗的一些小岛,必先拜坟头岁,在拜坟头岁前,不到别家吃饭;有的先去宗庙礼拜,谓“拜菩萨岁”。初二始走亲访友。出门见人,忌讲不吉利话,忌吵嘴;要互道问候、祝福。早上与人交谈,禁忌“早”字,一为防生蚤,二为避遭灾。现多不讳。早餐兴吃糖年糕,多与酒酿混煮,以讨“生活年年高”之兆。解放后,城镇北方籍人口增多,吃水饺之风随之引入。初一不汲水、不洒扫、不花钱购物、不动刀剪,食物都在除夕预先切好。妇女不去池边、河埠头洗涤。上述习俗现虽存在,但不一定都严格遵循。 38、旧时个别人家还在是晚取残肴,插以残烛,置于床下,曰“老鼠粮”,谓此夜老鼠成亲,给以恩惠,日后不致为害,此习今废。解放后,城镇职工休假三天,假期中,亲朋好友互访互宴,欢度佳节。 39、上灯祭正月十三至十八。十三谓“上灯”,各祠庙悬彩灯,陈器玩供神,称“灯祭”。晚上,常有小孩提灯出游,乡间多盛马灯、船灯等。上灯祭以十四日为最盛,定海城关镇的东管庙、内外太保庙都要开放娘娘菩萨房间,供人游览。东管庙等还要举行传统性的古董博览会,名曰“摆祭”,实是展示各庙的古董、书画、文物、珠宝等。十八日灯散,谓“落灯”。解放后,此俗渐废。 40、元宵正月十五。旧时多自制灯笼,或悬挂屋檐,或提灯外出游玩。是夜,乡间灯会进城,居民晚餐后皆上街看灯会,并多食糯米汤圆(也叫“元宵”),意谓团团圆圆。解放后,灯会不兴,但城镇居民仍要在这晚外出,名曰看灯会,实为散步或走访。近年,文化部门和工会推行猜灯谜等活动,灯会也逐渐恢复。 41.立春旧时,在立春日,人们言行谨慎,不吵闹打骂,不损坏器皿,以免冲神而遭不祥。是日,叫化子们捏泥成“春牛”,扎麦秆为“芒神”,由“小讨饭”用露顶小娇抬着“讨饭头脑”,去乡村分送“春牛图”。农户出钱或粮为酬,俗谓“小讨饭做春官”。民国时期,抬“讨饭头脑”之风已息。分送春牛图之习沿袭至今。 42、清明各家持麻糍、菜肴等到祖坟祭祀,祀毕,于坟顶加土插竹,挂纸铜钿、撒米饭、蛳螺等物,谓上坟。如有儿童围观,须分麻糍或钱币,谓分麻糍铜钿,以嘱儿童保护祖坟。旧时,同宗还行族祭,合族男子可吃“清明羹饭”,食后还分麻糍。族祭费用皆从族中祀田收入支付,祭祀仪式多由族长主持。此俗解放后已止。清明前几日,各家还要设祭祀祖,饭后往屋顶上抛蛳螺壳,以驱虫虐。清明日,家家户户插柳条于门壁,妇女插柳条、菜花、青篙等于发际,以求来世亲人齐全。有“清明戴花,来世有妈;清明戴枝青,来世有亲人;清明插杨柳,来世有娘舅”等语。 43、端午家家户户插菖蒲、蕲艾(俗称“蒲剑”、“艾旗”)等于门檐,并用菖蒲根剪作人形,串以彩线,佩于儿童身上;制香囊放于箱笼或挂于儿童胸前;在蛋壳上画儿童跨虎图(谓“蛋壳老虎”),挂于床沿,并贴自画端午老虎于大门、房门以祛邪。配制雄黄酒饮服及喷洒屋内外,驱邪消毒;烧白芷、苍术以祛害虫;用彩线扎成圆形辫子,系于小孩腕上(男左女右),叫缠手绳、长寿绳、端午笼,一直带到七巧夕。用雄黄在婴儿额上写“王”字,以“辟祟”等。端午节还要裹棕子、做乌馒头、团子等祭祖并馈送亲友邻居。农家要给看牛小囝分食雄黄豆(蚕豆)。解放后,除插菖蒲,裹棕子等俗仍行,余皆渐衰。 44、立秋立秋日吃西瓜或立秋时分喝一口凉水,意为可防中暑或腹泻;儿童服用莱菔子(萝卜)、蓼面、炒米粉等拌和食物,传说吃后可防积滞。 45、七巧七月初七。乡间妇女多用浸泡后的槿叶搓洗成汁,和水洗发,或用紫苏叶加包叶,泡开水、滴食油而成的混和液洗发,洗后的头发柔软、光滑、有香味。据说七月七洗次头,头发不易因汗多而发臭(旧时女子往往一年洗一次发)。七月七用槿叶洗发之俗今仍盛行,但不再限于一年一度,平时多用洗发精、洗发膏、香皂等。 46、是日,凡儿童腕上套有端午笼者,都摘下扔于房顶,以供喜鹊衔去搭银河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至晚,妇女陈瓜果于露天,向牛郎织女“乞巧”。乞巧形式多样,有在眉月明星下,用线穿针,成功的为得巧者;有用盂水映星光,观看水中星星,以辨目力强弱者;有面对星空,认准一组七星,口念“七颗星,七七星,念过七遍会聪明”者;也有悬米筛于树梢上,静窥筛目,希望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此俗今已不行,偶有的仅作娱乐而已。 47、七月半俗称“鬼节”、“中元节”。前后数日在村口设坛,请僧道打醮放焰口、高悬蜈蚣旗,路边挂冥锭、纸衣,地上摆酒食,舍施野鬼;扎制鬼王、黑白无常、童男童女、纸塔等纸神、纸物,置于坛旁。祀毕,烧化纸锭、纸衣、纸神,于空中放天灯,在海上放水灯,敬送神祗,驱逐野鬼,祈求水陆平安。解放后,此俗一度泯灭,80年代,民间又有做七月半羹饭者。 48、七月三十俗谓地藏王菩萨生日,或地藏王菩萨开眼观光大千世界的日子。是日夜,家家户户插香于地上、瓜果上或桅下、水缸、米缸边,谓“插地香”。沿海居民还用稻草扎成浮盘,上点灯火,置浮海面,任海水漂流,叫放水灯,是仿效打醮时送逐游魂的一种习俗。此俗民国时期已不行。 49、八月初三传说为灶神生日。各家以素食、糕点、果品、面条祭灶。祭毕,合家吃“长寿面”。解放后,不再祭祀,仅在灶龛前摆上一碗熟面代供品,并多在这日吃面条。 50、中秋节朱家尖岛民于八月十六过中秋。传说其来历有二:一说宋代宰相史弥远,回乡过节途中耽误一日;二说方国珍忙于守城,忘了过节日。史、方的家人等待到第二天才过中秋节,后旁人相沿成习至今。中秋前,家家购备月饼,并馈赠亲友及师长。中秋傍晚,陈月饼酒肴祀祖后,饮酒赏月吃月饼,谓“合家团圆”。 51、重阳九月初九日。乡间有做团子、裹棕子祭祖并馈送亲友之风。婿家要给丈姆家挑重阳担,现多为馈赠一般性礼品,如酒、糕点等。城镇居民多有登高习俗。 52、冬至旧时大节之一。是日,要由年满花甲的老人举行族祭,礼如清明节。农家普遍做“冬至汤圆”祭祖。官家、绅仕、儒生要祭孔、祭魁星,以求仕途畅顺。解放后此风泯灭,但民间以“冬至汤圆”为节令食品之俗仍存。 53、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家家户户炒豆、备糕点,陈祭灶果于灶上,扎草马于灶前,供以草料、饮水。祭毕,烧化草马、金箔与旧灶君像,换上新灶君像,谓“送灶”。然后,全家分食祭灶果。此俗现在乡村中仍存,但不再扎草马等。 54、谢年城乡一些富户一上腊月就忙起来,掸尘洗涤,杀禽畜办年货,择日供三牲或五牲福礼,向神灵礼拜祝祷,谓“谢年”或“送年”。祭毕,割取少许福礼放入酒杯,在金箔火化时,洒向空中,分飨四方鬼神,谓“散福”。祭神后,要做“年夜羹饭”,敬祀祖宗,祀毕,邀亲邻长者共餐,谓“分岁”、“吃年夜饭”。旧时,城中大户都把它作为拉关系、结人情的良机,竞相请客,以致年夜饭越吃越早。一般居民则多在祭灶后始谢年,且形式较简。解放后,此俗一度隐灭,今在乡村又渐盛。55、除夕旧时,家家户户要贴门神、春联、青龙纸。青龙纸为红、黄、青三色,上画双龙戏珠或兼画和合二仙及聚宝盆,青龙纸贴于谷仓,红龙纸贴在门窗。是日,出门在外的都要回家,团团圆圆吃年夜饭;尽可能还清债务,水缸、米缸都要备得满满的,意为“满柜满罐”,祈祷来年生活美满。吃年夜饭后要坐夜“守岁”,给儿孙辈分“压岁钱”,大人们坐夜到零时或通宵。解放后,贴门神、春联、青龙纸一度敛止,余俗皆仍盛行。80年代,又盛行贴春联。
民间文艺
56、朱家尖的民间文艺内容十分丰富,如传统的舟山锣鼓、跳蚤舞、秧歌、剪纸等。
沙雕故乡
中国国际沙雕发源地 1999年举办的首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开创了我国沙雕艺术和沙雕旅游活动的先河, 朱家尖
使朱家尖成为国内沙雕艺术的发源地。通过海洋文化和沙雕艺术的完美结和,每年的舟山国际沙雕节已成为中国滨海旅游节庆的成功典范。近年来,沙雕节跻身“全国节庆活动五十强”、被中国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浙江省节庆活动金奖”,并被列为浙江省十一五旅游规划重点打造节庆活动。如今,沙雕节已成为舟山对外宣传,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一张靓丽的名片。

❺ “工人穷,老板富,有铜钿,笃定过,呒铜钿,只好做。”

打工的人本来就是这样啊。如果说。随便做做工作就比老板的富裕,那谁还愿意当老板呀。除非你成为股东。会比法人富裕,但是那时候已经不要你在做基层职工了

❻ 谁有越剧《赖婚记》的歌词啊

(表)话说明朝嘉靖年间,在物产富庶、风景似画的余姚,出了桩耸人耳目、轰动一时的新闻。诸位,要知此事如何,且听我一一道来——

(唱)说新闻来唱新闻,

新闻出在余姚城,

孙府老爷孙志良,

伊本是,四品黄堂伴朝廷。

因邬家对伊有大恩,

将女儿,七岁就许配邬玉林。

后来不幸志良命归阴,

家里厢,只剩陈氏后妻和姑妹两个人。

(表)孙府是份“金银动秤称,良田足千顷”的殷户,虽则孙志良归天,生活仍旧蛮好。诸位再听我说那邬家——

(唱)邬家本是富豪门,

万贯家财有名声,

只因大人一一亡过后,

光剩下年轻岁小邬玉林。

伊把家产交给娘舅管,

哪晓娘舅是个大光棍,

日输黄金夜泻银,

嫖嫖赌赌过光阴,

管家未到三年整,

邬家败得彻骨贫,

加上家里遭回禄,

金漆房屋化灰尘,

只落得,米甏呒有米一升,

灶前呒有柴一根。

常言道,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在闹市呒人问,

玉林伊,求东借西都勿肯,

只好是,沿门求乞度光阴。

(表)那孙府曾受邬家大恩,加上又是亲家,照理应当照顾一下才是,可是——

(唱)罗汉豆花开黑良心,

陈氏晚娘心肠狠。

伊见邬家已败落,

早把昔日大恩忘干净,

勿肯救济倒也罢,

还打定主意要赖婚。

这一年,大比之期已将近,

玉林伊,赶考银子呒半分,

攻破头皮无法门,

急得似,蚂蚁爬上了火烧墩。

街坊酒肆都谈论,

责怪陈氏心勿正.

风言风语传得快,

给姑妹小姐也得知情。

伊聪明美丽良心好,

知书达理蛮正经,

一听后,肚里急得似油滚,

左思右想心勿定。

伊想:难得夫郎邬玉林,

人虽穷来志勿贫,

如若讨来钱几分,

总买油买亮买灯芯,

常常读书到三更,

这为来为去为功名……

如若眼看伊勿管,

我姑妹心里怎能忍;

倘差丫头送银去,

被后娘知道了勿成!

越思越想越烦闷,

因此是,忧忧郁郁得了病。 这一日,陈氏刚刚呒事情,

来咚后堂念心经:

“阿弥陀佛是清门,

甘露瓶里竖靖蜓,

狗屁眼里炖桂圆,

四十八年肚痛病。”

伊刚越念越起劲,

丫头已急急赶到前脚跟。

(白)“老夫人报!”

(白)“哎呀,侬早勿来报迟勿来报,偏偏我念经末侬来打断我经头。侬所报何事?”

(白)“哎,老夫人啊!”

(唱)“急急相报非别事,

只因小姐得了病,

伊茶勿思来饭勿吞,

面容憔悴落精神。”

(白)“啊?侬哪格来咚话?我囡宝贝生毛病哉!”

(唱)听说阿囡有毛病,

老夫人,甩掉佛珠呒处寻,

忙出经堂上楼顶,

急问:“阿囡侬到底啥毛病?

待为娘赶快请医生,

替侬牵线搭脉诊一诊。”

(表)姑妹小姐见后娘动问此事,心里一阵心酸,不禁掉下泪来,明明知道讲出来也是白费,伊还是开口道——

(唱)“娘亲呀,勿提我病倒也罢,

讲起女儿这场病,

勿要说街坊请医生,

哪怕神仙吕洞宾,

要医好奴病也是万勿能!”

老夫人,一记听,

急得目瞪口呆勿相信:

“啊?侬到底生的啥毛病?

快快讲与为娘听。”

姑妹脸上红层层,

合羞带愧把话论:

“娘亲呀,昨日城隍庙里看戏文,

忽听得旁人在议论,

侬道伊拉讲啥人?

原来是,在讲我夫邬玉林——

(插白:喔——原来侬来嗒想男人老公哉!)

唉!并非奴家想男人,

只为我夫家道贫,

今年已是大比年,

赶考缺少雪花银,

好比呒油难点灯,

要想坐车呒有轮,

我日后要靠伊度光阴,

叫奴心闷勿心闷!”

一听讲出这病根,

陈氏是,石头落地放了心:

“哈哈!我道侬生啥格病,

神仙医好勿可能!

原来是,只为穷鬼邬玉林,

老太婆我张开嘴巴笑盈盈,

嘿,为娘就做吕洞宾,

保险医好侬阿囡病。

囡宝呀!讲起穷鬼邬玉林,

伊呒房呒屋家庙蹲,

风扫地来月当灯,

四季衣衫破纷纷,

阿囡侬勿必挂在心,

为娘老早主意定:

豪富人家总会有,

另选才郎攀高亲,

(插白:啊?娘亲,这……)

若是阿囡勿相信,

三林娘舅给侬做媒人,

伊专门为了侬婚事,

背得包裹雨伞去打听,

一来要拣官家子,

二来要拣富豪门,

三来要拣相貌好,

如今是,拣着人家有一份。”

听说陈氏要赖婚,

姑妹气得手发冷,

伊背转面,移开凳,

满面怒容口出声:

“啊!不提赖婚倒罢论,

提起它,好比新打钢刀戳我心。

奴家勿是低三下四人,

也是黄堂之女作千金,

一马只能配一鞍,

改嫁名头多难听!

(插白:啥格好听、难听,赖婚又勿是为娘独作出,格是天下通行咯!)

女儿主意早打定,

海枯石烂勿变心,

嫁鸟只得跟鸟走,

嫁鸡只有跟鸡行。

况且我夫邬玉林,

人品出众好才情,

我愿跟伊住庵住庙住凉亭,

我愿跟伊拎篮背袋同路行,

跟着伊少吃茶饭我甘心,

苦喝清汤勿要紧。

叫声娘来哭声娘,

千万勿要图赖婚。”

(表)这一来,陈氏真弄得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心里想:“喔唷!这呆大姑娘哪有介好良心啦?”又一想:“让我把马家家财讲完末,伊总会答应了。”

(唱)“阿囡呀!闲话呒有讲清爽,

侬就哭出呜啦吵勿光,

我拣着人家非哪份,

就在浒山大村庄,

头份要算马家门,

嘿,门当户对配得上。

侬公公名叫马锡光,

余姚城,拔贡老爷坐正堂,

伊田园家产七千藏,

百里方圆称大王。

在杭州城,一铺开起茶炒行,

二铺开起酒作坊,

三铺开起毛竹杉树行,

四铺开起糯米行,

五铺开起过塘行,

六铺开起大钱庄,

七铺开起大银楼,

八铺开起大药行,

九铺开起珠宝行,

十铺还开八爿当。

阿囡呀!到这种人家去做人,

侬话风光勿风光?”

一听许给马家门,

姑妹是,心中急得似火焚,

脸孔气得像猪肝,

咬咬牙齿把话论:

“啊!勿提马家倒罢论,

提起马家,好比万枝乱箭射我心。

(插白:呵,侬为啥介犯心气啦?)

伊豪恶财主有名声,

盘三盘四盘穷人,

六叶风车抖楞楞,

夹底斗来调大秤,

好人勿能门来进,

坏人归归出出像调龙灯,

到这种人家去做人,

阿囡永生永世勿超生!”

(表)老夫人不防有这一着,忙说:“咳!常言道,‘穿勿穷,吃勿穷,盘算勿好一世穷。要撑住一份人家,盘盘算算是作兴格!”她想:阿囡勿欢喜财,大概喜欢势。便又编了套话,又恐防女儿用话来梗,便又说:“阿囡!侬勿要七搭八搭,铜柱鳖甲,再听我讲落去——”

(唱)“侬到马家去做人,

伊一门还有三举人,

侬大伯名叫马童金,

前榜还是老举人;

再说二伯马童银,

一榜还是文举人;

就说侬丈夫马童斌,

伊年方二九十八春,

与侬同年同月同时辰,

生得雪白滚壮、勿长勿矮、顺顺敦敦、

圆圆稳稳、白白润润,还是新科武举人。

配与侬阿囡两成亲,

真是拎着灯笼呒处寻。

伊举人爬上还未定,

状元也好升一升,

侬状元夫人虽勿稳,

举人奶奶稳端正。

阿囡呀!格种人家去做人,

荣华富贵享勿尽。”

(表)姑妹见后娘如此忘思负义,欺贫爱富。光夸马家财势,不觉怒满胸膛,霎时杏目倒竖,也忿忿地说出一番话来反驳——

(唱)“唉!娘亲侬光夸马家财和势,

何不提提当初邬家门,

说起公公邬正芳,

礼部天官伴朝廷,

当年爹爹亏空皇粮犯法条,

已绑赴法场要执刑,

幸亏伊上殿去保本,

又把皇粮代还清,

要不是公公这大恩人,

我爹爹怎能留下命?

伊还冬赦棉袄夏赦扇,

赦粥赦饭造凉亭,

修桥铺路到归阴,

良善人家四海名。

就说我夫邬玉林,

伊人虽穷来志勿贫,

日夜读书攻五经,

往后必定有翻身,

娘亲呀,女儿主意铁石坚,

勿必侬白白枉费心。”

(表)陈氏见姑妹既勿喜财又勿爱势,成心忠于邬家。心想,马家又话好了,岂能反悔?这一来真把伊急得坐立不宁,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会,伊才想到了这一策:姑娘家限板欢喜嫁妆,何不用嫁妆去打动伊。

(唱)老夫人,假惺惺,

移移凳子坐坐近:

“阿囡呀!侬得为娘来赖婚,

十里路红妆娘应承,

嫁侬三百田来三百地,

蚕丝绞荐十八领,

金榔兴来银榔兴,

珍珠玛瑙三官升,

三十六只布箱嫁出门,

箱箱藏满压箱银。

嘿!侍轿丫头两边齐,

一个的的的的差到东,一个笃笃笃笃差到西,

这种人家嫁过去,

穿的绫罗和缎匹,

吃的勿是羊羔和美味,

就是陈年火腿腊阉鸡,

踏的麻砖和皱地,

困的藤绷和虎皮,

到马家就有这样好,

未知阿囡可有这福气?”

(表)老夫人总以为这一来定把姑妹哄倒了,谁知姑妹听了之后却一本正经地说——

(唱)“娘亲呀!这副嫁妆不算轻,

何勿陪嫁给邬玉林,

伊大大财主排勿进,

小小财主算头份。

大比之年已将近,

夫郎伊盘费稳端正,

倘若上京去赶考,

恐才高运通中头名,

娘亲要算大恩人,

一世恩情报勿尽。”

(白)“哼!到邬家去,非但全房嫁妆,哪怕破布头碎,菜干饭块,一点都勿给侬。”

(唱)三转四回都勿肯,

陈氏是,横眉怒目气煞人:

“嘿!侬格勿依来那勿依,

情愿嫁给穷光棍,

鲜花活活插牛粪,

我问侬,格桩事情蠢勿蠢?”

孙姑妹,眼瞪瞪,

嘴里勿讲心里明,

陈氏急得呒法门,

皱皱眉毛又把计生。

(白)“唉,囡宝贝嗬!常言道,‘绸末勿搭布,穷末勿搭富。’喏!侬到马家,车来轿去,荣华富贵,连为娘也头高三尺;侬到邬家,流落街头,衣食呒着,连为娘也低头三尺。还有,侬口口声声要到邬家,侬近日到底玉林哪格副相貌有勿有看到过?”

(白)“娘亲何必假痴假呆,女儿怎能看见?”

(唱)“喏,伊脸上通是镬煤灰,

头上癞得像石灰,

上身呒有衣裳穿,

窸哩蔌啦稻草背,

下身呒有裤子着,

团团围着破麻袋,

前甩竹筒后背袋,

竹筒里头是腌莱,

袋里盛的是麦碎,

破篮里面是饭块,

脚上鞋子有两色,

大户人家讨讨来。

身上跳蚤扑扑跳,

臭虫、虱子排长队,

日里头,大户人家站一站,

小户人家挨介挨,

叔叔、伯姆、店王、师娘喊得来,

弄点汤头汤尾冷饭和冷莱,

如话讨勿来求勿来,

肚皮搭搭要饿哉。

日落西山黄昏后,

冷庙角头有得睡,

背后佛桌是靠背,

和判官菩萨凑伙队。

阿囡侬若还嫁过去,

顶多盖点破花絮,

一困困到半夜里,

冷得汗毛都竖起;

如话盖到上身去,

下身有些冷兮兮;

一盖盖到下身去,

上身抖得似筛米,

虱子、臭虫恶利祭,

把侬雪白皮肉咬得红痢痢,

这种苦头侬吃勿起,

为娘想想要出眼泪。

阿囡呀!侬要从头到尾、三翻四覆、

端端正正,壁壁角角想仔细。”

姑妹听了这席话,

好似冰雪肚里吞,

伊明知娘亲搬是非,

听了又是气来又是恨:

“娘亲呀!千比方来万比方,

刻薄我夫勿该应!

常言道过头饭好吃,

过头闲话留三分,

天下多少贫了富,

也有多少富变贫,

富的哪会富到底,

穷的哪会穷到根,

只要夫郎意志坚,

在后总会有翻身。”

(白)“啊?侬介狗花眼!穷人翻身——穷人翻身为娘介大年纪也呒有听见过,侬倒讲个给我听听看!”

(唱)油菜花开遍地金,

多少穷人后翻身,

听见陈氏这般讲,

姑妹随口讲出一个人:

“娘亲呀,女儿有古人比侬听,

当年扬州出过李文正,

伊也是,天官之子家道贫,

逢小定亲在绍兴莫家门。

大正随带年迈仆,

主仆双双去投亲,

莫贵老贼起不良,

吊打迫写图赖婚,

伊写过退书改过名,

就在莫家做下等。

二小姐本是贤良人,

百花台上夫妻认,

赠伊银子上京城,

后来三鼎甲上中头名,

夫妻终于来团聚,

娘亲呀!这勿是穷人后翻身?”

陈氏听了这番话,

脸孔红到耳朵根,

想不到女儿真能举出人,

越想越是难为情,

低下头来暗思忖,

含含糊糊把话混。

(白)“噢,噢。哎,李文正李文正是伊格名字好,李是发利市;文正是文文正正,介末是会翻身。邬玉林、邬玉林,是焐咚格焐,玉林玉林,是肉焐熟拎起来末就吃掉哉,伊是无论如何勿会翻身咯!伊要翻身呀,嘿嘿——”

(唱)“除非是,太阳菩萨西边升,

东洋大海起灰尘,

雄鸡生蛋孵猢狲,

黄狗出角变麒麟,

鸭子爬路到南京,

铁树开花结金铃,

鲤鱼游过泰山顶,

剖开白鲞会还魂,

岩山劈开变黄金,

冷饭抽芽叶转青,

扫帚柄里出毛笋,

毛竹脑头倒生根,

寒冬河水烫杀小官人,

六月河水会结冰,

扬子江上造长城,

铁船摆渡勿会沉,

雷峰塔抬起到西兴,

袭糠好搓渡船绳,

若还一件办勿到,

玉林翻身是泡影。”

(白)“阿囡!侬上面介种例子还有勿有添?”

(白)“女儿还多咧。”

(白)“好哉,省哉!古人有介许多,哪怕是‘日头比到黑,月亮比到直’也比勿完咯。阿囡!侬呀,真好比檀树火筒——七窍勿通。好!我看闲话撸起,为娘再问侬一句:‘侬到究依勿依为娘赖婚?”

(表)姑妹见后母翻覆无常,又这样紧紧相迫,侧头一想,也想出一计,便对陈氏说——

(唱)“啊哟,娘呀!

要我嫁到马家门,

除非是,王母娘娘做媒宾。

出嫁时,要二十八宿来做抬轿人,

金童玉女来抓水库灯,

路上要蟠桃当点心,

还要太上老君出外迎,

理事婆婆观世音,

理事公公定要老寿星。

夜里要,八仙上台做戏文,

还要玉皇大帝唱道情,

若还一件侬勿到,

女儿死也勿应承!”

姑妹话还没有停,

陈氏是,牙齿咬咬脸发青,

拍桌打凳怒火生,

指手划脚骂山门:

“好!骂侬这个小贱人,

金玉良言侬勿听,

软的办法都劝尽,

难以打动侬铁石心,

气得为娘手发冷,

我只好,再把硬的办法行。”

(白)“好!侬倒好意还恶意,相骂当谢礼。喏!待为娘书信一封通到马家,叫马锡光多带拳棒精通家丁,把侬狗花娘一把抓去,真好比老鹰拖小鸡,也好比水蛇拖田鸡,侬做得角鸟末也飞勿得天外去。”

(白)“啊?娘亲,侬此话可真?”

(白)“为娘三块板两条缝,一是一来二是二,勿开口末歇,一开口末一定算数。”

(唱)姑妹一听吓出魂,

想不到,娘亲竟会这般狠,

顾不得什么礼和节,

大哭大叫骂连声:

“啊!娘亲讲话无理性,

我软不依侬又把硬的行,

我对邬郎情意深,

岂肯从侬来赖婚?

如今羊羔落虎口,

也罢!我情愿阳间勿要做人!

娘亲呀,给我一碗盐卤一根绳,

或者是,一把钢刀亮澄澄,

一具棺材四只钉,

摆到女儿高楼顶,

假使娘亲不应承,

我当面碰死命归阴!”

(表)姑妹说罢,把头往墙壁撞去,急得陈氏手忙脚乱,忙一把拉住。

(白)“哎呀!这,这……要是逼出命来,我怎……噢,阿囡,侬千万勿要当真,为娘是和侬随便讲讲的,侬当它放屁好啦。——丫头,快扶小姐进去……”

(白)“晓得!”

(唱)姑妹急得要自尽,

老夫人,吓得红汗淋,

忙叫丫头扶伊进,

老夫人,心里像十五只吊桶落水井:

“哎,我老娘家弄得勿懂进,

女儿是,勿知入了魔还是附了精?

我千言万语解劝伊,

好比对牛来弹琴,

软硬办法都用尽,

仍好比,瞎子面前白点灯!

自从盘古到如今,

哪有勿爱富来偏爱贫?

阿囡为啥要这样——

我真是十日十夜想勿清!

唉,若是依伊嫁玉林,

凤凰、雀鸟怎成亲?

若是硬迫嫁童斌,

伊寻死觅活勿应承,

我骑上虎背两为难,

真正急煞年迈人。

低下头来暗思想……

唉!我还是,到后堂问过观世音。

(6)老铜钿水库扩展阅读

该剧原系浙东民间传说,嵊县艺人改成落地唱书的书目,小歌班诞生的第二天,即1906年农历三月初四,由钱景松戏班在嵊县东王村首演。高炳火饰孙姑妹,袁福生饰邬玉林,钱景松饰丫环采莲,李世泉饰继母陈氏。后为越剧常演剧目。

1917年8月20日,男班梅朵阿顺班演出于上海镜花戏园。1953年,振奋越剧团根据男班艺人刘金玉的藏本整理,由朱善胜执笔,3月8日首演于大众剧场。

赵瑞花饰谷梅,邢月芳饰邬玉林,小白玉梅饰陈氏,王杏花饰李春兰,竺素娥饰李天保,陈呆呆饰陈三林,屠杏花饰马童宾,许菊香饰县官。该剧《赖婚》一折为小白玉梅的拿手戏,在身段上融花旦、彩旦为一体,她的碎步下场常能赢得观众掌声。

其中的大段快板唱腔,口齿伶俐、运气自如,堪称一绝。1964年及1982年,小白玉梅与傅全香搭档演唱的《赖婚》,两次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密纹唱片发行。她俩合演的《赖婚》已被摄制成电视片收进《傅全香表演艺术专集》。

1993年冬,该折戏又被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作为抢救剧目录像保存。“文革”后,张继舜、吕柏汀根据男班艺人金裕祥的手抄本整理改编,由萧山越剧团首演,导演吕玉卿,施正萍饰孙姑妹,田军饰邬玉林,王敏饰马童宾,黄月奎饰陈氏,魏珊琴饰采莲。

剧本刊于浙江省《剧本选辑》第7期。20世纪80年代,该戏作为优秀传统折子,已为小白玉梅学生胡敏华所继承,曾带往香港、台湾演出,均受欢迎。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