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水库
① 金波水库
金波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西北部,距离县政府驻地牙叉镇约53公里,土地界域东邻青松乡,南邻霸王岭昌江县七叉镇,西接石碌水库及昌江县境内的国营红林农场五队,北邻七坊镇,周围跟国营金波农场交错结连在一起。
金波乡
金波乡(jinbo xiang),因历史流传而得名“心波”。解放后,按近音改为“金波。金波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西北部。土地界域东临青松乡、南临霸王岭昌江县七叉镇、西与石碌水库及昌江县境内的国营红林农场五队相连、北临七坊镇,周围跟国营金波农场交错结连在一起。[1]
区划人口
全乡现辖有白打、牙加、金波等3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和一个乡办企业的乡青年橡胶场。3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中共创建了11个文明生态村。2011年,辖区总人口4376人,其中以黎族为主,达3878人,占88.62%;其余为汉族人口498,占11.38%。[1]
乡境主要聚居黎族、汉族,黎族人口有3878人,约占89%,汉族及其它民族人口479人,约占11%。全乡有浪丰村、古弄村,金波新村、金波老村的少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
建制沿革
1972年原七坊人民公社划出成立金波人民公社,1982年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决定将原来金波人民公社辖区内的牙表一、二、三生产队等三个村庄划拨并入国营金波农场管辖。1983年12月成立金波区公所,1986年成立金波乡人民政府,1987年置金波乡,1988年4月成为海南省白沙县辖乡,辖白打、金波、牙加3个村委会。
领导分工
吴 妹(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乡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曾永军(乡党委副书记、乡政府乡长):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
王建兵(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党务、团委、妇联工作,主持纪委工作,挂钩金波村。
徐瑞吉(乡党委委员、乡政府副乡长):分管党政办、农业、科技、统计、水务、扶贫、国土、住建、商贸、旅游、节能减排工作,挂钩牙加村。
詹珍彪(乡党委委员):分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协助王建兵具体负责党务工作、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挂勾白打村。
刘郁松(乡党委委员):分管宣传、文化、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工作、协助乡长财税工作、挂钩白打村。
符仁安(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分管武装、政法、消防、统战、工会、安全生产。
符永伟(乡人大副主席):负责乡人大具体工作、协助刘委员美丽乡村建设、沼气,挂钩牙加村。
符国莉(乡政府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民宗、民政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工作、。
符彩英(副主任科员):具体抓关工委、老体协、挂钩白打村。[2]
地理环境编辑
水文地貌
金波乡是一个地处周围环山的盆地之中,四周被有海拔高800~1400米的山岭环绕着的一个乡。水资源较为丰富,大小溪流较多,昌化江主、干支流之一的石碌河(在金波乡境内又称为南域河、南叉河),其发源于金波乡境内南部山区,又是石碌水库水资源主要补充河流,同时也是金波乡、国营金波农场和昌江县农业生产主要灌溉用水及县城石碌镇附近农场、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河流。因此,采取加大法律宣传、实行生态补偿等长远有效机制,切实保护好金波乡境内森林资源、水资源等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气候条件
金波乡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生态环境好,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壤属于花岗岩变化形成的砖红壤或赤红壤,一般土层中多含砾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根据历年来有关气象资料反映,年均气温23.3℃,月平均最高气温27.6℃,最低气温18.1℃,极端最高温40.1℃,极端最低温1.4℃,年平均降雨量为2163.1毫米,雨日年平均158天,2—4月份多雾,每年在热带低气压影响下均有2—4次,一般风力7—8级的台风,极少出现10级以上台风。为了做好预防金波地区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工作,2003年白沙县建设局在金波乡白打村委会白打村后的白打岭建立了地震观察台。
自然资源
根据县国土局资料显示金波乡的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主要的矿产有:金、钨、黄蜡石、水泥灰岩、饰面花岗岩、银、萤石、铁矿等。目前,国家对金波乡的各矿种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勘探,还未进行开采。金波乡资源丰富,拥有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生态水资源,是海南省生态发展的核心区,其水资源较为丰富,大小溪流较多,是昌化江的源头。[1]
旅游资源
目前,金波乡有3个尚待开发的旅游景点。一是位于石碌水库上游旁边国营金波农场二队的山岭,具有“小桂林”的美称,是有可开发供旅游的好地方。二是金波乡境内的石碌水库上游地区,每年8月份开始至次年2月份是台风暴雨季节,石碌水库库容水位积蓄上涨,石碌水库库区更是一个乘坐游船度假旅游观光山水的好地方,如能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好,更是别具特色,到此一游的客人还能吃上放养的口味佳美的水库桂花鱼和罗非鱼等。三是金波十五队附近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长20米、宽10多米、坡度30o左右的大石块,山水从此石块流过,在石块底下有一个小水潭,形成一个自然的滑梯。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事业
全乡有1所的金波乡中心学校和牙加村、金波村两所小学校。
金波的发展基础在于教育,在于培养人才。一是乡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充分提高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性,善始善终抓好巩固和夯实教育基础地位工作。2008年全乡小学学生入学人数347人,入学率100%,升学率100%,中学生入学人数195人,入学率97%;升学率91%,在校教师47人,其中有4个特岗教师,去年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和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着力改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学综合质量有所提高
文化建设
全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有4间。乡文化站现存书量5000多册和电视机。每年根据本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都举行“文化三下乡”活动和黎苗族“三月三”活动及新兴的广场健身操等。黎族民族服饰技术悠久精致,如牙加老村等一些村庄黎族同胞群众编织有“双鹿”图案黎族服装,2005年经省委宣传部文体厅有关人士考察发现证明“双鹿”黎族服装仍在民间流传和保存。同时,民族体育活动、老人健身活动也取得有所发展。
医疗卫生
全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落实完成参合人数3807人,完成率占县下达指标任务3775人的100.8%,农民上缴参合金76140元;其中特困、五保户群众31人、政府补贴62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乡应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非从业人员59人,实际参保人数65人,参保率达130%。
计划生育
2008年,全乡总人口4357人,已婚育龄妇女784人,占总人口17.7%,初婚50人。全年共出生66人,其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符合法定生育人,符合法定生育率100%,男女性别比为120,全乡死亡16人,人口出生率15‰,人口自然增长率11‰,人口计生统计准确率达100%,建档率达96%以上,征收社会抚养费3100元;完成“四术”任务48例,其中:结扎21例(二孩结扎15例),上环14例,取环10例,人流2例,引产1例。
积极落实国家对部分农村奖励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生一个小孩或两个女孩的夫妇,年满六十周岁,国家给予每人每年900元的奖励;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户、二女户或少数民族三女户,对子女上学给予补助,小学阶段每学期补助100元,初中阶段每学期120元,高中阶段每学期150元;落实“少生快富”政策,对农村少数民族夫妇愿意放弃生育三孩指标的结扎后一次性奖励3000元;农村少数民族夫妇已生育两个女孩,自动放弃生育第三孩并落实“吉妮环”并和计生部门签订计生协议书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
社会发展
近几年来,金波黎族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2011年全乡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共42公里,建设文明村10个,环村硬化道路10条。修建了牙表、红春打阜、金波老村拦水坝共3条,累计达120余米,水泥硬化渠道5条,26.5公里。为整合教育资源,将金波中心校和金波实验校合并,投入80万新建教学楼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846人,参保率98%;新农保参保人数2032人,参保率90%,城镇养老保险参保44人,参保率100%。2011年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6户,人数172人,支出159267元,比上年增长8.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3人次,共支出5650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0人,支出 82800元,比上年增长43%。 [1]
经济概况编辑
农业
2011年农业用地总面积4119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2309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7亩,林地面积为 28249 亩,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218亩。 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薯、甘蔗、生姜、竹子、瓜菜等;2011年全乡橡胶面积达到17050亩(其中开割10872亩),干胶产量预计达到760吨;木薯种植面积3655亩,总产量9393吨;甘蔗3823亩,总产量18517吨;2011年农业总产值3825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0%。[1]
畜牧业
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全乡发展专业养殖42户,2011年生猪饲养量9427头,年末存栏2760头;家禽饲养量139976只,年末存栏31000只。畜、禽等林下养殖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先后发展一家扶贫互助社,成立了金达、金珠两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
林业
金波乡作为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之一,认真制定严密的林改工作保障机制,精心组织,依法规范操作,2008年,共投入林改工作经费16.8万多元,林改工作取得稳步推进,全乡已完成林改总面积 27767.67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0340.77亩,商品林面积15807.5 8亩,非规划林1855.4亩,规划林登记发证率为96.7%,并健全档案管理。通过省、县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广大林农对林改工作满意率达98.8%。今后全乡注重于巩固后续工作和完善健全林业工作发展机制,解决查漏补漏、林地纠纷问题,着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林改发展成果。
② 求一个水库在安全管理调研文章
我摘抄来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如果没有帮到你,请见谅。
一,
近日,区委副书记谭勤奋到浦阳、坎山等镇调研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他强调,要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做好“巩固、深化、提高”文章,夯实平安创建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大区作出贡献。
谭勤奋先后来到浦阳镇尖山村、桃北新村、桃源警务室,坎山镇建盈村、万安村、工农村,实地检查综治工作情况,查阅综治制度和台账资料,并听取浦阳和坎山镇的工作汇报。谭勤奋说,各镇街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南阳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综治“三延伸”的各项工作措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谭勤奋指出,平安创建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责任重、要求高,平安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基础、相互推动,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综治工作和平安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各镇街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更加深入扎实地推进综治组织网络向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延伸,夯实基层综治和平安创建基础。要做好“巩固文章”。固强补弱,克难攻坚,消除综治、维稳和创安工作的“空白地带”;不断巩固和拓展深化综治“三延伸”、强化基层“八联动”工作成果,进一步夯实基层稳定的根基;深入开展好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要做好“深化文章”。加大综治和平安创建的舆论宣传,形成“创建平安为大家,创建平安靠大家”的氛围;全面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综合效能,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处置,深化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综合整治,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平安创建的满意度。要做好“提高文章”。在不断完善综治和平安创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软件建设,提高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综治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努力培养一支拉得出、喊得响、用得上的综治队伍,以队伍建设促进综治和平安创建质量的提高。
二,
9月5-6日,镇沅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苏明星率维稳办、综治办等部门人员深入按板镇就综治维稳和巩固平安创建工作开展调研。
近年来,按板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巩固提高“平安乡镇”为载体,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整治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大对突出矛盾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扎实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调开组深入按板社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及镇综治办走访了解,并查看了综治维稳和巩固平安创建工作的相关档案资料,通过“走、查、看、访”后,调研组对按板镇近年来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指出:按板镇管辖范围复杂,希望镇党委、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好“抓班子、带队伍、促稳定、保增长”,进一步加强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充分发挥基层职能作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增强做好当前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维护稳定各项工作措施层层落实到位,为建国60周年大庆顺利进行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发挥镇综治维稳办前沿阵地作用,主动、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防矛盾积淀激化、演变升级,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加强对综治维稳信访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社情动态;要进一步规范台账、档案等痕迹管理;国庆期间要做好广泛宣传,要让老百姓切实了解和感受建国六十周年的辉煌成就;要坚持群防群治、打防结合的原则,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深入排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整治行动和开展好防控工作,全力维护好辖区稳定,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巩固平安乡镇、构筑和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调研期间,苏明星一行还深入收烟点和即将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村组进行实地走访。
③ 梦人在水库里要沉下去了,突然好像有什么把我往岸上飞快的推动
你在做梦吗?做梦的话那就说明有人会帮助你呀,肯定会有贵人出现。
④ 如何做好水库的安全防汛工作
随着我国许多地区先后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全国先后有多座水库不同程度发生险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我国多数病险水库得以除险加固,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仍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水库防汛安全隐患很大,普遍存在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粗放甚至无人管理、病险率高、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带病带险运行等问题,给防汛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确保水库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水库的安全防汛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水库安全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预测监测滞后
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这一问题,部分水库大坝上游基本没有雨量监测设施,水库管理单位无法及时掌握上游来水情况,水库调度滞后,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大多水库位于交通和通信落后的地区,通信预警手段落后,交通不便,无法快速、及时、准确传递汛情,成为防汛安全的一大隐患。
1.2兴利矛盾突出
大中型水库除防洪功能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具备重要作用,汛期的时候大多数水库调度只能是按照规定的汛限水位进行控制,暴雨或台风来临前为确保水库安全,只能采取预降水位,部分病险水库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造成水库长期蓄水不足,严重影响了水库兴利效益的发挥。
1.3预报水平偏低
近年来短历时、强暴雨等极端性气候频繁发生,由于目前对局部强暴雨的预测预报水平偏低,预警能力仍然不足,预报精度和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部分中小型水库工程自身的防洪能力不足,在应对各种突发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中调度难度较大,成为影响水库防洪安全的主要因素。
2.做好水库安全防汛工作的重点
2.1充分认识水库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格实行以行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制,人民政府行政一把手对辖区内水库安全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认真制定和执行水库安全度汛方案,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要认真对水库、泄洪设施、观测设施、报汛通讯设备、备用电源等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2加强小型水库管理
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经费,划定管理范围;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对水库的承包管理进行严格要求;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保证小水库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大坝安全鉴定、水库管理人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全力做好在建和改造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要全力落实度汛安全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要求制定应急抢险预案和施工度汛方案。已开工的和即将开工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都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确保施工期度汛安全。
2.3除险加固病险水库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和“政府投入为主,市场融资为辅,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确保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顺利实施。存在安全隐患的小水库,特别是下游有村庄、学校、企业的小水库,一定要空库度汛。不要在汛期惜水,不要因小失大,这是防汛的硬性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水利部门必须认真执行。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防洪兴利综合效益最大化,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水库调度运行方案,控制水库汛限水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尽量实行空库度汛。同时,要做好水库下游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将转移避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县、乡、村、户,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4落实防汛措施
大中小型水库都要落实防汛责任,谁的水库谁负责管理,把防洪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和物资经费等各项内容进一步细化,落到实处。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水库汛期的运行管理和调度工作。严格执行汛限水位,统一调度,任何水库不得擅自超汛限水位蓄水。汛期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接收气象信息,掌握库区水雨情变化,做好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要加强水库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库巡查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巡查职责,认真填写巡查记录,汛期遇异常天气要加密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2.5改革水库管理体制
对一些小型水库,应该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改革管理方式。对防洪任务重的重点小型水库进行管理方式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对其他小型水库的改革,也不能一包了之,要在确保安全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水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这些水库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各种违背水库安全管理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水库防汛管理机制,做到“值班人员、处所、经费、通讯、预案”五落实,确定专人24小时值守。要建立和完善水库巡查制度,遇较大暴雨、洪水时,要增加巡查次数,发现除患或险情及时处置并报告。
2.6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应根据有关法律,进一步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水库巡视检查责任制,并落实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好对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对因责任制落实不具体、水库安全管理不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彻底及其他危害水库安全运行的行为查处不及时而造成水库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库是防汛工作的重点,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不仅是水利部门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水库出了问题是大问题,是明显的责任问题。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切实把水库防汛工作抓细、抓实。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每座水库各责任人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促进相互之间的协作,进一步查找不足、排除隐患、解决问题,促成全民防汛的良好氛围,确保汛期水库防汛安全。
⑤ 谁向伊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
第20和第16集团军的进抄攻更是顺袭利,12月9日,第20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抗,将德军驱逐出索尔奇诺戈尔斯克,12月8日,第16集团军解放了克留科沃,并开始向伊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此外,戈沃罗夫将军指挥的第5集团军也积极向前推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第16集团军的进攻。
⑥ 十三五松树水库扩容计划
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源监督管理,对河流发源地和大中型水库流域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保护,遏制环境对水资源的污染;适度开采地下水,严防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不断提高淡水资源质量水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雨水蓄积能力。 “十二五”期间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4座,增加蓄水量119万立方米;积极推进松树水库扩容工程,增加蓄水量4087万立方米;新建许屯娇家沟水库,增加蓄水量40万立方米;新建小型水利工程1500项,增加小型水利工程蓄水量600万立方米,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搞好河道治理工程,重点实施复州河、岚崮河、浮渡河、大沙河、永宁河、回头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到2015年新建农村饮水工程69项,解决7.55万人饮水问题。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加强城市节水功能建设,用价格杠杆鼓励城市工商业和居民节水。
积极推进中水回用。以工业冷却水、绿化用水、建筑行业用水和大型社区、大型商务区的生活用水为重点,加大中水回用力度,鼓励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回用,在新市区和西郊工业园区、祝华工业园区、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太平湾临港经济区、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完善的中水回用系统。到2015年,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
推进海水利用工程。以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沿海经济区生产用水为重点,推进红沿河核电站30万吨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推动海水淡化应用。积极鼓励工业用水大户合理使用海水替换,节约水资源。
⑦ 有没有考察家乡水域的报告...要宁波的...GGMM抓紧啊!~~~~~
2002年9月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出台后,我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进行了全面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水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办建管函[2007]404号文件要求,我市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水管体制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我市直接从事水利工程管理、财务上独立核算的国有水
管单位共有48个,其中水库管理单位35个、河道堤防管理单位2个、水闸管理单位6个、泵站管理单位4个、灌区管理单位2个,水管单位职工2160人,其中在职1329个、离退休617人、其它214人。
一、出台了宁波市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当前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党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以金俊杰局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专门的办事机构和专职人员,具体领导和组织我市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通过积极主动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和宣传,使他们了解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施意见》,讲清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具体措施,真正使各级领导干部吃透《实施意见》的精神,把握改革大局。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参照《浙江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005年10月9日经市政府批准发布实施了《宁波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二)、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市直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在2006年底前、县(市)、区直管单位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建立了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按照隶属关系,同级政府行政首长是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政府责任人,对水管体制改革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部门责任人,负责改革的具体工作。我们深知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广大水管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水管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市始终做到积极推进,稳步前进。一是坚持试点先行,本着"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基础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确定了余姚、慈溪、白溪水库作为试点单位,我局组织力量,对这些单位进行重点调研、重点的宣传发动,消除他们对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一些模糊认识的偏见,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二是水管体制改革与水价改革相结合。由于我市26座大中型水库中22座有城镇居民和工业供水功能,水价改革是最紧迫、最关键的改革,事关水管体制改革的成败。我们下决心,一定要突破水价改革这一难点,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反复测算,召开水价听证会,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市政府在2006年7月同意将原水价格由0.14元/立方米提高到0.28元/立方米。水价改革成功,成倍地提高了水费收入,水管单位的经费得到了保障,水管体制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三是坚持争取外部支持与深化内部改革相结合,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既防止水管单位"改革就是增加财政补助"的倾向,也反对一些政府部门"改革就是减少财政负担"的思想,做到内外结合,多措并举。对外方面,积极争取发改、财政、人事、编制、社保等部门在定编、定岗、和落实经费、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内方面,积极开展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在单位和系统内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由于我市处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各类市场比较发育,水面保洁、绿化工程管护、小型经常性维修工作大都委托给社会公司来承担,启闭机和钢闸门委托给省机电设备检测站,汛前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总之通过水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搞活了运行机制,增强了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两项经费足额落实,分流人员得到了合理安置,社会保障政策全部落实,没有拖欠职工工资现象,职工收入福利不低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收入水平。
(三)、市属水管单位改革成效显著
我市改革前市属水管单位5家,白溪水库管理局、姚江大闸管理处、亭下灌区管理处、江北翻水站、三江河道管理所,改革后变成两家管理单位,在2006年底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白溪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发电为主的大二型水库,现年发电、供水和旅游收入已超过5000万元,2003年管理局成立之初,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编制部门核定事业编制18个,而实际工作人员为40人,编少人多,无法将编制落实到人,员工的工资、福利只能参照事业单位执行,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局数次向市政府反应,积极与市编委沟通,2006年市编委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对白溪水库管理局重新核定了编制,定编为40个,体制理顺了,编制落实了,职工的工资福利增加了,鼓舞了职工的干劲,稳定了职工的思想。2007年落实两项费用1042.4万元,其中人员和公用费用为582.4万元,日常和专项维修费用为460万元;姚江大闸管理处、亭下灌区管理处、江北翻水站、三江河道管理所,承担着我市跨行政区域的引水、灌溉、中心城区的防洪工程和阻咸蓄淡水闸工程的管理,除亭下灌区是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外,其余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农业税免征后,农业和环境用水水费很难收取,水管单位运行举步唯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这种运行体制严重地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水利局党委多次向市政府汇报,与编委、财政耐心沟通。为了方便管理,2005年市政府明确将这四家单位合并成一家,成立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核定了39个事业编制,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07年落实两项费用560万元,其中财政落实经费300万元,水费和行政事业收费260万元。
(四)、县级水管单位改革成绩突出
全市县级水管单位有43个,其中水库管理单位34个、水闸管理单位5个、河道管理单位1,泵站3个,在编职工2038人。经过5年的努力,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县级水管单位均定性为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数与在职人数基本持平,"两项费用"全部落实,专项工程和维修加固项目费用由市、县两级财政负责,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工程能够及时进行维修养护。2006年落实总经费936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610万、行政事业收费1913万元、水电费收入4886万元、多种经营959万元。我市水库绝大部分都承担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供水任务,水费和发电收入基本能满足水库日常管理经费需求,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水闸、河道、泵站等管理单位没有收入来源,两项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或由各地水管中心统筹解决两项费用,两费也能够足额落实。我市在水管单位人员编制和经费落实后花大气力在内部改革上,一是为增加单位活力,减少支出、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通过内退、停薪留职等方式分流了241人,起到了"减员增效"的效果。对符合年龄、工龄等条件的推行内部离岗退养,离岗退养人员的工资补贴,按照应发工资总额、工龄长短和退休工资计算比例,确定相应的离岗退养工资,约为在岗时工资的85%,离岗退养人员的各项社会统筹费仍按原政策办理,单位部分由单位负责,个人部分由个人负责,离岗退养人员的福利待遇享受退休职工同等待遇。允许在职职工留职停薪,并签订留职停薪协议,社会统筹费用单位部分由单位负责,个人部分由本人负责。这些让分流人员目前基本生活和老来生活有保障做法,使分流人员思想稳定,保证了改革的成果。二是改革了人事制度,按照"精简高效"的机构设置原则,对水管单位原设置的科、室、站撤并,重新进行定编、定岗,大幅度压缩非生产人员,减员增效。在用人制度上实行聘用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竞争上岗,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改革后,使上岗职工有动力,有危机感,意识到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原来没有人干的工作现在有人干,只要能上岗,最苦最累的活也有人干,并且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大大增强,学习知识和钻研业务的多起来,工作中拖拖拉拉,叫苦叫累的人减少了。真正建立起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通过内部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余姚市陆埠水库实行内部改革,离岗退养人员31人,每年可减少工资福利性支出近25万元。使在岗职工有事可干,有活可做,每人有自己的岗位,工作较紧凑,彻底解决了人浮于事的现状。宁海县黄坛水库管理处对原设置的六个科室站撤并到三个,重新进行定编、定岗,大幅度压缩非生产人员,减员增效。在用人制度上实行聘用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竞争上岗,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镇海区水利局从1994年开始,陆续开展了企事业单位改革,到2004年基本结束。改革前,水利系统共有企业21家、事业单位5家,企业职工499人、事业人员78人。改革以后,企业推向了社会,事业单位精简、整合成1家,事业编制人员减少到46人,两项经费足额得到保证。
(五)、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新的尝试,组建了宁波市原水集团公司。为了搭建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局组建了宁波市原水(集团)公司,注册资金20亿,总资产32.5亿,净资产28.3亿,由5座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和1个河道型水库组成,其中1座大型水库和1座中型水库在建。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收入纳入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年初核定两项费用,根据需要及时足额下拨,年底组织目标责任考核。2007年核定6座水库的两项基本支出为4792万元,专项经费另行核定,除险和维修加固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解决。通过资产整合,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水利投融资形式,不但为水利建设提供了一个投融资平台,加强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保证了水管单位两项费用足额及时落实,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
二、 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切实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各地都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水利、财政、编制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水管体制改革领导机构,加强对本地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很多地方的水利部门都把水管体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带队调研,亲自出面协调。
(二)、吃透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和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了改革方案。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掌握实情。
(三)、紧紧抓牢"两定"测算、核定编制、落实"两费"这一关键环节,这是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的核心内容,也是水管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突破对改革进程起控制性作用的编制核定和"两费"落实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作了大量的测算和实地调研工作,进行了反复的测评和验证,保证了测算成果的实事求是和准确精细,发挥了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的良好效果。
(四)、试点带动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地区间、工程类别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试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试点取得成功,对其他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是个促进和带动;试点取得的经验,可以保证其他地区和单位的改革不走或少走弯路。
(五)、广泛宣传充分发动,各主体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水管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众多敏感问题的复杂工程,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水管单位职工,乃至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因此,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了解改革、支持改革,让广大水管干部职工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改革的主动性、自觉性,真正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市其他系统的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虽然也在进行,但进展也是比较缓慢,有关部门对分流、下岗职工的安排政策尚未出台或完善,水利部门已基本完成了下岗分流工作,其它部门出台的政策如果比我们的优越,职工都在横向比较,到时可能会对改革成果有所影响。
二、目前水管单位人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我市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要求还不适应,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
三、两座以农灌为主水库管理单位虽然出台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方案,但由于受地方财力的限制,公益性支出未完全补偿到位。
四、下一步的打算
一、我市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工作是要按部里的要求抓紧出台验收办法,完成验收工作,及时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库大坝定期检查、鉴定,及时对其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工程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
(三)、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制度。通过管理考核,促进水管体制改革和水利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迈进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近几年,我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明湖水库获得国家一级水管单位。下一步对其它5座大型水库将按国家一级水管单位要求进行建设管理,以进一步促进水库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研究。到2010年我市将完成对200多座小型水库的"百库保安"工程建设,完善观测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但小型水库工程管理相对薄弱,管理人员、管理经费难以落实,管理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市水利工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及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今后我们要结合我市实际,逐步理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长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