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水库
Ⅰ 山东临沭的景观
1.苍山叠翠:苍山主峰为苍马山脉的最高峰。它由南、北、中三峰组成,其中北峰最高,海拔394.7米。整个山体松柏掩映,层层叠叠,苍翠欲滴,怪石嶙峋,云雾缭绕,与周围群山相映成辉, 以自然生态优美而著称古今。明代诗人舒祥赞曰:“好山面面削芙蓉,吐月摩云势更雄。数叠好峰青列戟,几层青嶂碧连空。巍峨低度淮阴小,突兀高联泰岳崇。日暮卷帘看昳色,满山佳气雨蒙蒙。”
苍山叠翠有着外界无觅的四奇独在,即奇石、奇草、奇花、奇林。苍马山有其巨大的象形奇石。“老子问天”、“骆驼沐月”、“虎踞龙盘”、“神龟回望”和重约万吨的脚动石、风动石以及赋有灵性的菱角石等,造形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构成了苍马山独特而壮丽的自然奇观。其次遍布于整个景区而流光溢彩的各种山花,最为突出的是狗皮毡子草和野蔷薇。四至十月,晶莹如茵的毡草,刀削般整齐地将山地似绿毯铺就;满山遍野且毫无规则地生长于峻谷峭崖的一簇簇野蔷薇,花如翩翩彩蝶,暗香浮动,令人消魂。再就是生长于苍山之阴,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千亩青檀林,生态景观国内少有,被誉称“苍马山三样宝,青檀、蔷薇、狗皮草”。是苍山叠翠锦秀画卷中令人夺目的看点。
2. 始皇登临处:位于苍山南峰顶,如今高台与颂碑已毁,仅剩遗址。据载,公元前219年,“帝之琅琊,道南郡入。”秦始皇东巡亲临琅琊郡,并筑台以望东海,建碑颂德。方志记载:秦王柱,便是秦始皇筑台望海,建碑颂德之处。经考证,秦王柱即位于苍山峰巅。
3. 青檀谷位于苍山主峰之阴的峡谷地带。南北长近2公里,西邻万木葱郁的响马岭,东连马山,谷幽林秀,终年泉涌汩汩。百年以上树龄的青檀与刺槐将此处覆盖得浓郁清凉;狗皮毡草绿茵如毯,专家称之为中国式高尔夫天然球场。林中百鸟鸣唱;无际的槐花使五月的苍马谷地漫天飘白,风送暗香,令人流连忘返。
4.玉虚仙境在苍山主峰东麓第四峰的陡崖峭壁之上。石洞由两石相叠而成,洞西侧有一巨石,壁上“玉虚仙境”四个汉隶石刻大字清晰可辨。相传为安期生修炼处。《沂州志》记载:“玉虚宫,在州东八十五里苍山之阳,昔人以为安其生修炼处,遗址尚在。月夜常有白鹤反唳,香气扑人。”
5.鬼谷驻迹位于苍山主峰东麓悬崖处,面东而立的绝壁上“鬼谷驻迹”4个汉隶石刻大字,在松柏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而神秘。壁前为一平台,可俯视江淮沃野,平台下行百米有一石洞,即“鬼谷子洞”。相传,这具有梦幻色彩的云雾山中,就是兵祖鬼谷子王禅在此培训孙膑、庞涓的兵学圣地。
6. 叠翠峪与玉虚观苍山与马山之间朝阳地带有一条谷地,北端有一东西山梁连接苍马二山,谷底平旷,北高南低,北窄南宽,呈簸箕状。这条深谷叫叠翠峪,当地人称牛口峪。著名的窦王庙和玉虚观就座落在这幽林深谷之中。
7.草山草山海拔242.3米,与马山欲断还连而耸峰独秀,苍翠涵幽。古时因山临海而立,位于苍山马山之东南,每日最早见到日出而得名,简称朝山。草山系当地百姓上山砍柴的俗称。朝阳山西侧有一泉,冬夏不干,名为“神泉”。
8.五罐鼻位于苍山东北侧的半山悬崖。一块巨石矗立在陡壁上,突兀挺拔,顶上平坦,石下万丈深渊,下视令人目眩。站在这块石头上能看见五个方向的景物,同时可从苍山之外五个方向看到它,所以称它“五罐鼻”。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信息,即每当这块巨石上出现彩云时,一场或大或小的降雨必将来临。
9. 虎踞龙盘在苍山南峰之阳,有一巨石,犹如一只威风凛凛的猛虎正俯视江淮,跃跃欲试。游人立于叠翠峪东侧谷底,抬头向西北上方仰视,其面部斑纹均依稀可见。与之相距二百米的中峰东侧又有一条苍龙拱震北斗,龙虎雄峙,巍巍壮观,自古就有“虎踞龙盘”之谓。
10.窦王庙遗址位于叠翠峪深处。相传当地人为纪念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而建庙于此。该庙是苏鲁地区极有影响的古寺名刹。屡修屡毁,现仅存遗址。庙西侧的石壁上有记载七品芝麻官徐九经当年游山题诗:“远看一座叠翠山,近看一座叠翠山,山前山后转着看,真是一座叠翠山”等摩崖石刻。
11.翠湖即凌山头水库。因近苍山叠翠胜景而得名,因蓄苍源河碧流而成湖。位于苍马山风景名胜区西北侧。是景区重要景观之一,又是县域最大的淡水库。湿地面积近万亩,库容1200余万立方米。其水既可灌溉,又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翠湖碧绿如染,泛金光而含烟波,腾祥云而升霞雾,山水相依,山凭水而叠翠,水因山而秀美。或轻舟荡漾,或闲云垂钓,湖光山色,风情万种,令人流连忘返。
12.马山相连于苍山之东。南北走向,由大小12个峰头组成,雄奇阔大,逶迤连绵,长约5公里,主峰海拔333.5米。其造型恰似亘卧峰巅的巨型神龟,正翘首回望东海,世人称其为“神龟回望”峰。峰巅北侧有一片石重约万斤,游人可用小拇指轻轻晃动;主峰南侧有一巨石重约万吨,可用脚踏动,人称“脚动石”。
13.神龟回望立于马山西侧谷底。举目向东北方向望去,其主峰奇特的造型,令人感叹。一尊巨大无比的神龟恰似刚刚从东海跃上马山峰巅,其翘首回望的神态栩栩如生。相传,东海龙王生有九子,均被派往人间司职。该神龟系龙第九子,被龙王指派去朝庭,司保皇帝江山万年永固之职。途中龙九特立马山回首凝望东海,充满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14. 抗金寨位于马山南端之上。近2平方公里,古寨、断垣、残壁山门、哨台、防守布局等至今仍依稀可辩。据专家评价,此寨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规模最大,且保存尚好的古战场遗址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及观赏价值。据《临沂县志》记载:“马山有故寨,宋滕狄御金兵所建也。”《通鉴》记载:“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沂民避苍山者数十万。金兵围困,久攻不下。寨首滕狄告急于魏胜,胜提兵往解苍山围。”时过境迁,山寨城垣仍给人以英雄往事之遐想。
15.惠民泉抗金寨中东南侧有一泉,水自巨大的岩石下涌出,自成清潭碧流,惠及历代山民百姓,故名惠民泉。《临沂县志》记载,此泉“可饮万人”。当年人们就是靠这山泉生活,靠坚固的寨墙抵御金兵。
16.冠山仙境冠山仙境景区,位于苍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她东邻大海,与连云港花果山相望,西枕沭水碧流,为苍马山群峰之一,主峰海拔288.2米。西邻马山,北依演武山,两峰对峙,呈马鞍状。因主峰北侧有一巨石形成的奇峰,海拔299.5米,若凤凰之冠而得名。人们清晨立于苍马之巅望大海旭日东升,红霞满天,冠山被蒙罩在金光万道的神秘之中,犹如太阳般灿烂,故又曰太山。据东盘观音禅寺庙碑载,清雍正皇帝甲辰年巡游此山,并建有太山行宫,现仅存遗址。冠山仙人洞即是最好的例证。冠山以其优美静雅的环境吸引了道教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传人尹喜和徐则、张良、徐庶等历代数位高人在此修炼成仙而名闻天下。
17.仙人洞 仙人洞即神仙洞。位于冠山主峰北侧,面对东海。“仙人洞”是冠山主要景观。位于冠峰北麓有石洞两穴,上下两洞相距约3米。传因古代张良、徐庶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仙人洞。下洞留有仙人遗迹,《临沂县志》称它“容积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之石榻石椅,滑而光泽,若人常坐卧者然。”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代表刘少奇来山东视察指导工作时,曾住在冠山脚下的东盘村。在山花烂熳的1942年5月,刘少奇饶有兴趣地与大家一道登上冠山仙人洞处。他被眼前的美丽景观深深感动,欣然挥毫写下了“冠山仙境,福地洞天”之佳句,并诙谐地说:“大家齐心努力,等我们的事情办好了,我也来做神仙”。人民领袖的音容笑貌已经与冠山仙境同青共春,永传于世。
18.演武山 位于冠山北侧。与其他诸峰连而不断形成朝阳怀抱之势,别有洞天。主峰海拔284.0米。位于山东南麓有占地不足二平方公里的小平台,世传隋唐时罗成曾率部驻扎于此,辟有场地操练兵马,演习武艺,故称“演武台”。现尚存演武场、点将台等遗址。
19.长春观与古银杏树相传,尹喜修仙传道而建的长春观遗址,位于冠山与演武山之间的向阳深处。面积约百亩,东西北三面依山,谷幽林密。道观临崖而建,即“长春观”。宋元时期著名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曾在观中诵经传道,并自谕长春子。观内有“三清阁”等。《续修临沂县志》记载:“三清阁有银杏二株。”其中,一株在长春观院内,至今保护完好。树龄2100余年, 高24米,主干约7米,最大围粗7.7米,须5人合搂。枝繁叶茂,遮阴144平方米。世传树为徐则所植,晋八年立碑载之,是目前临沂市树龄最长的银杏树。另一株在观前墙外约20米处,古碑记为“尹喜所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此树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战乱。时隔十年后又在根部抽出一枝新芽,即现观前银杏树,高21米,胸径1米有余,挺拔茂盛。此树历风雨沧桑,又印证了道家“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当代画坛泰斗张文俊先生,面对古树,深情而感慨地说:“这就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应当备加保护”。
20.冠山泉林遍布冠山景区内的优质矿泉达28处之多,其中尤以长春观两侧的神泉、龙泉、灵泉等最为著名。泉水清冽甘甜,四季涓涌,碧流成溪,其景观备受游人青睐。
21. 玉圣园 玉圣园景区包括玉圣园、 观音禅寺、玉圣山庄、卧龙池、莲花湾、百鸟村(在建)等,位于临沭东盘莲花湾畔,占地约120亩,系山东宝田石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投资600多万元,在沂阳观音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22.观音禅寺寺院座落于冠山之阳的东盘玉圣园莲花湾内。始建于隋唐,是远近闻名的千古名刹。主要供奉佛祖、观世音菩萨及十八罗汉等。据百姓传说,到该院烧香特别灵验,能达到有求必应的效果。寺院碑载,早在宋元之前,观音禅寺就是鲁南苏北乃至全国佛教界地位显赫的古寺名刹。香火极盛,信徒遍及各地。仅元至正已未年至清光绪十九年的六百年间,官府与民间先后五次重修此院,足见该寺院地位之要。21世纪初始,当地著名人士李培梅先生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和弘扬佛学,自筹资金400多万元,在原址上重修了占地8公顷的
玉圣园观音禅寺,并义捐给临沂市佛协对社会开放。
23.夹谷山位于苍马山风景名胜区的最东部,是鲁苏两省的界山,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文化名山。史书《春秋》详载,公元前500年,由孔子主持鲁定公与齐景公举行会谈,从而奠定两国称雄政治基础的重大历史事件——夹谷齐鲁会盟就发生于此山。明代大理寺正卿裴天佑登临赋诗:“翠微西进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幽洞云深人已去,左坛松老月还明”。逝者如斯,青山依旧。孔子及两国郡主在此从事重大政治活动的祭坛及书院、圣庙等历史遗迹仍依稀可辨。游人至此仍能感觉到2500年前的历史气息。
24.玉山海拔304.6米,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这里山林植被茂密,自然生态良好,环境优雅静美,一派桃花园里人家的意境。据传说,早在远古时代,玉山山脉的大小山头都是显露于汪洋大海与陆地过渡段的仙山群岛,后因地壳运动,海水退却,才成为今日的形态。玉山顾名思义玉皇山也。自古就有:“玉山仙都”之美誉。相传,这里乃是八仙中铁拐李和曹国舅的故乡。八仙就是自此山出发过海的。拐老随身使用的宝葫芦即为玉山所生长。他临行前对山主说是借用,但从未听到归还的信息。玉山是齐鲁夹谷会盟之地,更是明太祖朱元璋发祥地。他早年隐居玉山韬光养晦时的金銮殿龙墩,铸剑池等遗址及传说,家喻户晓。玉山树高林森,山青水秀,物产丰优。生长于涧边溪旁、岭上崖下的玉山甘露青茶,因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早就蜚声海内外。
25. 羽山以禹王父子治水的故事而闻名天下,位于县城东南31公里的苏鲁交界处。海拔269.5米,东西走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势挺拔,景色秀丽,有“殛鲧泉”、“禹王庙”、“出云洞”、“凤凰石”等名胜,自古为游览胜地。古诗云:“羽山一点青,海岸杂花碎。日暮千里帆,楚色有微霭”。相传,夏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力,被舜帝正法于此山,后在鲧死处涌出一山泉,谓之“殛鲧泉”,泉水终年不涸。明《隆庆海州志》载:“羽潭在羽山下,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即此”。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山西南有渊水即羽泉也,俗谓此山为惩父山”。此山旧称禹山,后因山石多羽毛状,更名羽山。亦说因山上古有一种珍鸟,羽毛甚美,得名羽山。羽山是中华民族的史前文化名山,也是远近闻名的温泉之乡。据地质专家分析断定,羽山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温泉。目前已正式列入开发规划,一个环境优美的温泉休闲度假区,即将在风光秀丽的羽山脚下诞生。
Ⅱ 求一个200~300字的名人故事
1.艰辛的留学生活: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2.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3.应蔡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4.地震预测
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导我们”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周总理说过:“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文中用了一连串的“要注意”,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Ⅲ 浔州的历史沿革
浔州是公元633年至1944在今桂平境内存在的一个州(道、府、区),存在时间长达1311年。 浔州(桂平)的历史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因此,浔州(桂平)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秦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以其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郡领十二县:布山、安广、河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其中布山县(县治在今桂平蒙圩一带)和阿林县(县治在今桂平东南一带)的县治所均在今桂平。
南越国 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桂林郡改名为郁林郡,后又恢复为桂林郡,布山县仍然作为桂林郡的郡治。
汉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击灭南越国,原来南越国的三郡增至九郡,桂林郡更名为郁林郡,郡治在布山县。
三国 县境为吴国属地,隶广州郁林郡,仍称布山、阿林县,郁林郡治在布山县。
晋 仍沿三国旧制。
南朝 公元502年,南方的梁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郁林郡郡治设在郁林县,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今西山大窝坪,即功德山庄附近),“桂平”之称,始于此时。
隋 开皇10年(590年),废桂平郡,先后置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大宾5县,桂平、阿林、皇化、武平4县属郁林郡;大宾县属永平郡,其中武平、皇化两县分别于大业元年(605年)和二年废,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置绣州,属岭南道。 唐 公元633年置浔州,领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浔州”之称,始于此时;公元638年浔州被撤销,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隶属龚州;公元692年复置浔州,以桂平、大宾、皇化来属;公元742年,浔州改为常林郡,后复为绣州;公元758年,复名浔州。
五代 浔州管辖桂平、皇化两县。
宋 公元972年废浔州,其辖地并入贵州(今贵县)。973年复置浔州,领桂平县。县境内之阿林、罗绣、常林、皇化等县统一并入桂平县。县治从西山大窝坪迁到今城区地,今桂平市境内长期分置多县的局面至此结束。
元 置浔州路,路治在今城区。浔州路辖桂平、平南两县。
明 置浔州府,府治在今城区。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三县。
清 沿明制属浔州府,府治在今城区。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四县;
民国 初袭清制。公元1913年废浔州府,由省直辖;公元1916年置浔州行政区,公署设桂平;公元1917年废浔州行政区,改属苍梧道;公元1926年改置浔州区,公署在桂平;公元1944年废浔州区,改属梧州区,“浔州”作为地名之称从此退出历史。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经109°41′55〃-110°22′48〃,北纬22°52′02〃-23°48′04〃之间,东和东北邻平南县,东南近容县,南界北流市、玉林市,西连贵港市,西北靠武宣、金秀县,是广西一区(北部湾经济区)一带(西江黄金水道)的最佳结合部。
境内有西江的干流黔江和西江最大支流郁江在市境交汇,另有45条重要支流,主要河流长度为992.95公里全部河流均属西江水系;有南梧二级公路、玉桂二级公路、武平二级公路3条二级公路。
正在修建的经桂平的铁路有——南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有——苍梧~龙邦高速公路(贵梧高速公路)、三江~北海高速公路(来宾至桂平高速公路、桂平至兴业高速公路)。
列入规划修建经桂平的铁路有——柳肇铁路、桂林至玉林铁路,高速公路有——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桂平至宾阳高速公路,二级公路有——贵港至岑溪二级公路。
列入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桂平市区上游12公里处,是红水河综合利用第十个梯级水利枢纽,设计正常蓄水位61米,校核洪水位62.02米,库容25.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5亿立方米,全部设置在正常蓄水位以下,与发电结合,装机160万千瓦,年发电量71.96亿千瓦小时,水资源配置兴利库容15亿立方米,形成279公里深水航道、枢纽设置千吨级船闸,是一个集防洪、水资源配置、发电、航运,灌溉为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投资超过240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下游的桂平市浔江5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20~30年一遇以下,将下游的梧州市1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以下,将流域型和上中游2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以下,受益地区包括浔江、西江、西北江三角洲防洪保护区1586万人、635万亩耕地,多年平均防洪效益6.24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桂平地处岭南,地势西北、东南高,中间低,略呈马鞍形。平原与盆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1.55%,丘陵占52.29%,山地占6.16%。主要山脉有北部的大瑶山的南端海拔1313.6米的紫荆山,南部海拔1206米的大容山,西北海拔1158.2米的大平山,西部的五指山等。东南部是大容山的余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江平原的主体在本市境内。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4°C以上,一月平均气温为12.4℃,七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3.3℃,年均降水量1726.70毫米,全年无霜期337天。
桂平主要河流长度为992.95公里,年径流量40.56亿立方米,全市河网密度为0.24千米/平方千米,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总量为38.5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0.73亿立方米;建有水库、水渠、堤、排灌等配套水利工程网,其中中、小型水库146座,总库容量34629万立方米(不包括达开水库),灌溉面积4.64万公顷。土壤质地有壤土、粘土和沙土,其中浔、郁江沿岸的冲积平原多为沙质红壤土,山区多为红壤土,大平山区为丹霞地貌,属泥盆系莲花山组。市内土壤肥沃,水、热资源充足,是水稻和甘蔗的产区,兼种玉米、大豆、红薯、木薯、芋头、黄麻、花生等。
山林类型繁多,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树蕨和樟、格木、紫荆、楠、观光木、猪血木、华南五针松、锯叶竹节树以及大平山动植物保护区。用材林以杉、松为主,经济林有肉桂、八角、乌桕等,果树有荔枝、龙眼、柿子、柑、橙、桔、香蕉、菠萝等。 2010年末总人口185多万人,其中市城区人口25万人,有汉、壮、瑶等12个民族,辖21个镇5个乡,是广西最大的县级市。
桂平土地总面积4074.51平方公里,全市农用地面积352690.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6%。
1、耕地
面积为138757.23公顷,其中水田80235.86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7.82%。灌溉水田为79902.58公顷,占全部水田面积的99.58%;旱地面积为58521.3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18%;水浇地面积为3.91公顷,占旱地面积的0.007%。主要分布在:①南部郁江两岸平原地带,主要是寻旺、蒙圩、社步、下湾、白沙、大湾、大洋、厚禄等乡(镇);②北部大藤峡出口处的黔江以北及浔江两岸,黔江支流南木江两岸的平原地区,即石咀、马皮、江口、金田、思宜、南木、木圭等乡(镇)。耕地中坡度大于15°的占总耕地面积的0.92%,坡度大于25°的几乎没有,可见在现有耕地中因坡度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所占比例很小,地形因素并未成为现有耕地生产的制约因素。
2、园地
面积为8772.70公顷,其中果园面积为8416.52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5.94%。茶园面积为148.96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1.70%,桑园面积为94.06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1.07%,其他园地(主要是剑麻园)面积113.16公顷,园地总面积的1.29%。果园主要分布在:①桂(平)—玉(林)公路沿线乡(镇),以麻垌为中心的低坡地旱地区,其中麻垌果园面积占全市果园面积的37.30%;②平(南)—玉(林)公路沿线乡(镇)。桑园主要分布在木圭、江口和罗播等乡(镇)。则其他园地则主要分布在江口镇和石龙镇。
3、林地
面积为177364.4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09335.5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1.65%,森林覆盖率达26.88%(以有林地占全市面积计),灌木林面积9832.5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54%,蔬林地面积6299.9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55%,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1758.0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9.2%,迹地面积113.51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07%,苗圃面积24.9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01%,是自治区造林灭荒达标合格市。林地主要分布在金田林场以及垌心、紫荆、石龙、西山、理端、寻旺、社步、油麻、罗秀、木根、罗播、中和、中沙等乡(镇)。
4、牧草地
面积为6370.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6%。全部为天然草地,且主要是河漫滩及低洼地的天然草地,部分为旱地撩荒地,面积较多的有白沙、厚禄、大湾、下湾、麻垌等乡(镇)。
5、水面
面积21425.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6%,其中河流面积10597.05公顷,占水面总面积的49.46%;水库用地面积5218.08公顷,占水面总面积的24.36%;坑塘水面5610.37公顷,占水面总面积的26.18%。河流水面及坑塘水面主要分布在木圭、石咀、寻旺、社步、下湾、大湾、白沙、白龙、蒙圩、西山、南木、江口等乡(镇);水库则主要分布在紫荆、南木、马皮、理端、寻旺、社坡、油麻、社步、麻垌、木根、大洋、下湾、石龙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