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教育生态
Ⅰ 破坏生态环境的故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动员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制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
Ⅱ 中小学大量私立学校的存在,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你认同吗
对于很多家里面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最关注的就是孩子上什么样的小学升什么样的初中,这往往也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但是现在有一些中小学都是以私立学校的方式存在着的,很多人认为这种私立学校严重的破坏到了教育生态,但我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其实我个人在初中的时候上的就是私立学校,当时的私立学校是我们当地非常不错的一所名校。但是后来进入到这所私立学校之后才会发现,虽然师资力量充足,并且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但是面临的教育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和普通的学校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上到私立学校并不是代表着万事大吉,无论什么样的学校都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的。
Ⅲ 有关破坏生态系统后造成恶果的事例
虽然是抄的但总比没有好吧: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净。
美国人长期从日本进口金鱼,1973年,一些金鱼无意间掉落华盛顿州的水里,然后大量繁殖,几年后,金鱼霸占了10个湖泊;湖中的鳟鱼无法与金鱼夺食物,大量减产,杀鱼剂又杀不死金鱼,渔民叫苦连天。
兔子并不是澳大利亚土生的,在1859年以前,那里还没有兔子。但在那一年,有一个农民从英格兰带来了一群野兔,共有24只。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要引起一场农业灾难。
在澳大利亚,兔子几乎没有什么天敌,所以经过几十年它们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它们吃庄稼,毁坏新播下的种子,啃嫩树皮和牙,并且打地洞损坏田地和河堤。筑篱笆也不能阻止它们侵入农民的田地。在几十年时间里,澳大利亚的农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可以吗
Ⅳ 中小学私立学校很多,会破坏教育生态吗
私立学校是指由个人或私人企业投资兴建的学校,也有人称之为民办学校,随着教育发展形势的持续向好,民办学校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教学硬件设施日趋完善,可以说,这些私立学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压力,解决了部分家长送孩子上学的刚性需求。
再次,部分私立学校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应该逐步淘汰那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多私立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孩子们一天二十四小时在校,老师们为了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都是采取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力争让孩子们的成绩最大化,并且采取熬夜、软磨硬泡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透支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而且也透支了孩子们的学习潜力。
Ⅳ 破坏生态环境犯法吗,判几年啊
小伙子你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Ⅵ 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的恶果的事例
就我国来说,森林破坏:黄土高原,黄河断流,沙尘暴。
世界来说:撒哈拉沙漠。
另外如果在水资源方面说话比较方便:
给你看个帖子: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74.50亿立方米,黄河属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八长河。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黄河文明驰名中外。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黄河也呈现了几多的尴尬与无奈,黄河下游的季节性断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难题。
一、黄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古化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诗仙李白何曾想到,漫漫黄河居然也有“奔腾而不到海”的断流景观。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本世纪70年代之初,从1972年山东利津断面断流开始,至今已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从断流天数看,黄河断流的天数已逐年增多,1972年首次断流仅历时15天,1996年断流136天,截止于今年8月7日,1997年黄河已断流181天(8月7日复流后8月9日再次断流);从断流河段看,黄河断流河道向上游延伸,断流河段逐年增大,1972年断流仅产生于山东利津的下游,1995年断流上溯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683千米;从断流始发时间看,断流时间也逐年提前,过去断流一般始于五六月份,近几年来提前到三四月份,1997年2月7日黄河即开始断流。
水利专家预测,到2000年后,黄河会每年断流,断流最长历时可达140~200天,山东利津水文站每年将有半年左右半涸。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将使黄河演变成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季节河。
二、黄河断流之影响
1.黄河断流对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河断流能够引起河道萎缩,原来输入海洋的大量泥沙只能在沿岸地区沉积,由此抬高河床,不利于汛期洪水下泄,容易诱发更大的洪涝灾害。
干涸河道中泥沙的骤然增多使河道潜在着演变成一条巨大沙带的可能,久而久之,昔日黄河故道风沙弥漫、荒凉凄怆的悲剧就可能会重现,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护,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大。
黄河季节性断流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缺乏足够的泥沙沉积与水量输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土壤盐碱化速度加快,生物种群多样化的优势将丧失殆尽。
总之,黄河断流使黄河下流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黄河断流对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黄河断流,黄河下游地区1972年~1996年累计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每年平均损失14亿元以上,受旱农田累计500万公顷,减少粮食100亿吨,单是1995年的黄河断流就使山东东营3万公顷稻田未能插秧,河南新乡2万公顷稻田改种其他农作物,山东德州100多家企业缺水瘫痪。
黄河断流严重地扰乱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山东境内10万余居民长期供水不足,当地政府被迫限时限量总供水,公用水龙头前排队等水者彼彼皆是。
黄河季节性断流使其下游地区水源减少,而排入黄河的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却逐年增多,黄河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水质恶化,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黄河的季节性断流极大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黄河断流成因探索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候呈现出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的变化规律,到20世纪,我国进入气候温暖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黄河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断流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
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
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缺乏统一、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在黄河上中游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预计到2000年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库的总库容量将达到660亿立方米左右,大大超过了黄河河南花园口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上中游巨大的截流能力固然有利于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但也导致了下游地区水量的大量减少,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价格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只能促使人们利用水资源时的放纵、毫不吝惜。
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另外这个地方你可能会用得着:
http://..com/question/6139961.html
Ⅶ 有人说,私立学校的存在,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大家认同嘛
看来你的思想还停留在四十年前。第一,你所说的教育生态,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第二,私立学校的存在与一个国家教育状况的好坏并无负相关关系。
欧美许多名校、新中国之前中国许多名校都是私立,出的能够称之人才的学生并不少。
国家没有强迫谁去上私立学校。我们上不起的、觉得没必要的,完全可以不去上私立学校,但我们也完全不必嫉妒人家。
《圣经》第一个英文版翻译者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
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
神学家兼数学家怀特海(Henry Whitehead)
知名的无神论者、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政治野心爆棚的英国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
摘自张力奋《牛津笔记》
我们现在许多事情急功近利,这才是我们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包括家长、包括学校和教师。
Ⅷ 代表:教育商业化严重破坏教育生态,教育界应该有啥风气
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报课下辅导班,但正是因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才导致教育商业化越来越严重,有很多人打着教育孩子的名义开辅导班,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谋取巨大利润,而且现在教育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也破坏了教育界的生态,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我觉得教育界的风气应当是一切以教育孩子为主,这不是反对利用教育来赚钱的意思,而是在利用教育赚钱的时候,也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开设教育机构的时候可以打广告,但是拒绝虚假宣传,拒绝夸大宣传,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机构,在宣传的时候都是请演员来扮演老师,这样浮躁的风气是千万不行的,会给家长错误的引导。
随着不负责任补习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也不大相信补习机构了,因为补习机构里不负责任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因为有的家长非常容易相信培训机构,所以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了个培训机构,这样的培训机构都是非常不专业的,也希望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不要选择这种小作坊,也不要一味的听信培训机构的宣传,还是要靠自己判断才能够选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又或者问一问有经验的人,通过他们的经验来判断自己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培训机构。
Ⅸ 生态环境破坏带给我们的教训
如果人类再破坏资源(水资源 森林资源 矿物资源 等等)受到破坏之后,人类无法移民到其他星球去,至少以地球为40亿万公里的远方没有适合人类的星球.比如科学家曾经说:”如果移民到火星或者是月球上去,就算能去,但是有多少人去的到喃?再说我们地球拥有的资源到40亿万公里的地方就找不到了.”所以大家不要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使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可爱,不容易破碎.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生活在这可爱的地球上面!!```````````````
另外给你个小知识哟!!!!!_
地球自我调节假说简介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绵延了约35亿年,但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金星与火星却不存在任何生命,这以基本被各种探测器证实,这样的现实难道真的是 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正合适吗?在30多年前,英国大气化学研究者洛夫 洛克对此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地球自我调节假说,简称Gaia。Gaia是 希腊神话中的地母神。地球自我调节假说将生命和全球环境视为一个系统 内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生命不断地自动调节地球的环境以适合自己 的生存。而火星上从未有过生命,因此,今天也不会有生命存在。 35亿年前,生命首次出现时的地球完全不同于今天的地球,那时,地球刚 刚从气体、尘埃和岩石构成的气云中脱胎出世,虽然当时大气成分不能确 定,但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气体则是无疑的,浓密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有 甲烷,根本没有氧;那时的太阳也和现在的太阳不一样,按恒星演化理论, 当时太阳的温度应比现在的太阳温度低25~30%。早期地球周围空气中二氧 化碳的温室效应使地球保持温暖的状态,生命得以延续,但随着太阳温度 的升高,海水变热,越来越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加上若干亿亿吨蕴藏在 碳酸盐岩石中的二氧化碳,持续下去的话,温室效应最终将失控,地球会 象金星现在的情况那样,表面被浓厚的二氧化碳气体笼罩,高温可以把铅 融化。幸运的是,大约在20亿年前,海洋中开始出现蓝藻,它们通过光合 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碳的化合物。亿万年来,蓝藻及其演 变成的植物已经大大进化和繁衍了,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的幅度恰 好与太阳变暖的速度保持同步。该理论认为:正是生命本身拯救了整个生 命世界。另一方面,地球从诞生之日起,从来就没有平静过,除各种旱涝 灾害、飓风、海啸、地震及火山爆发等外,它还不断地被来自空间的岩石 碎块所轰击。大多数的陨石个头不大,成为无害的流星,极少数较大的能 够到达地面。平均大约一亿年,有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地球,在地球大气 中注入大量的尘埃和气体,遮蔽住阳光,使地球遭受极大的劫难,大量的 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并使当时统治地球陆地的 恐龙灭绝。地球自我调节假说的支持者们认为,恐龙灭绝后新物种的出现 是支持此假说的证据。他们认为,地球上生命和环境结合起来的系统是强 健的并能很快地修复自己的创伤。虽然灾难发生时生命对全球环境的控制 会暂时中断,但在事后,生命会迅速恢复控制并重新开始起调节功能。但 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没有变化,物种更新了,也是环境有所改变。总之,按 照这一假说,地球上的生命与环境这个大系统一般来说是稳定的,变化不 大,但当系统处于超越其自身调节能力的非常状态下时,也会发生突变。 人们对此假说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有些人认为它跟本不是科学,而是哲学, 甚至有人说它是一种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