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生态系统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是:d。
a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
b错,环境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
c错,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也是不断变化的;
d正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长的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关键是相对稳定)
2. 环境异常现象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
水华现象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水华现象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水华现象后期,水华现象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水华现象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水华现象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水华现象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3. 环境异常会产生哪些效应
环境生物效应
环境生物效应是环境诸要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这种效应的许多例子是大家所熟悉的,如现代大型水利工程,使鱼、虾、蟹等水生生物的繁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也会使鱼贝类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危害。还有,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增加干旱、风沙等灾害,从而使农业减产、城市受害,而且还会使鸟类的栖息场所缩减,影响鸟类繁衍,增多虫害,等等。
环境化学效应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环境化学效应也有大家比较了解的例子,如环境的酸化和环境的盐碱化等。环境酸化主要是酸雨造成的地面的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增大,使农业和渔业减产。环境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在水体和土壤中长期积累而造成的,这种效应能使农作物因生长受阻而造成减产,还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质量降低。
环境物理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噪声、振动、地面下沉等。噪声与振动主要是由工矿企业的机器和交通道路上的车辆造成的。噪声与振动不仅会干扰人的思维活动和工作休息,而且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另外,地处平原的大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就会引起地面下沉。
4. 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在过去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生态系统在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服务功能也在不断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在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这将严重威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整政策和机制,有可能在增加需求的同时,减缓生态系统的退化。
一般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物系统主要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4个部分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的
简单地说,气候变暖使水汽蒸发量加大而导致洪涝、干旱,破坏了地表下垫面状态使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又反馈变化,使地球水圈的水循环的周期缩短(延长)而导致洪涝、干旱频繁发生和强度加激。因此,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致使原生态系统内物种的重大损失。
全球和我国生态系统现状
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物种的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发生相应的规律变化)每10年提前或延后了2.3-5.1天。仲夏之前开花的物种物候期提前,而仲夏之后开花的物种物候期延迟,导致群落植物物候期出现空白,可能引起其它物种的入侵及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全球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50%为我国特有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目前有15%—20%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我国作为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携带宝贵种质资源的野生边缘种分布,其生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形势十分严峻。
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已发生的变化
上半个世纪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迅速的环境变化之一,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机械性的和严峻的。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栖息地所能支持的物种数量的减少。当栖息地的面积减少到它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时,将最终导致动植物的数量减少一半。
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尽管它们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6%,但热带雨林中的陆地和水生生境生存着人们所知的一半以上的物种。动植物的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极地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高纬海洋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改变;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等。
近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是我国的重要碳汇,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少,荒漠面积增加,各类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整个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潜力,但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未来变化
专家预测2100年,自然界将遭受严重的损害。未开发的森林大都会消失,随同它们一块消失的还有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珊瑚礁、河流及其它的水生生境将会严重受损。随着这些生态系统的消失,地球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将消失,只是在这里或那里留下小片野生生境的残片,随着人类潮流席卷整个地球,它们被明智的且足够富有的政府或私有者迅速保护起来。
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现评估到的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供应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海水酸化,还可能会对一些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珊瑚礁和红树林等沿海生态系统将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的森林影响最大。森林生产力虽呈现不同程度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后病虫害爆发范围可能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因此森林生物量不一定增加,某些树种适宜面积还将缩小。年平均气温增加4℃,降水增加20%时,我国各植被地带都将变得干热,森林地带的水分仍能满足森林生长,西部草原大部将变为荒漠区,荒漠地带沙漠化加剧,青藏高原各植被地带的干旱程度大幅度增加,沙漠化趋势加强;但各植被地带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均有所增加。
生态系统退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应对
近几十年来,许多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靠全球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等。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为: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应;敏感地带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建立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型;提出全球变化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目前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本事实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但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其影响的认识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我国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如建立节水型社会、实施荒漠化治理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东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西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5. 海洋生态系统错误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非生物成分)和海洋生物(生物成分)组成,A正确;
B、海洋中的植物绝大多数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B正确;
C、湿地生态系统有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能力的作用,C错误;
D、海洋生态系统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D正确.
故选:C.
6. 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和我国生态系统现状
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物种的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发生相应的规律变化)每10年提前或延后了2.3-5.1天。仲夏之前开花的物种物候期提前,而仲夏之后开花的物种物候期延迟,导致群落植物物候期出现空白,可能引起其它物种的入侵及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全球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50%为我国特有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目前有15%—20%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我国作为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携带宝贵种质资源的野生边缘种分布,其生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形势十分严峻。
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已发生的变化
上半个世纪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迅速的环境变化之一,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机械性的和严峻的。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栖息地所能支持的物种数量的减少。当栖息地的面积减少到它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时,将最终导致动植物的数量减少一半。
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尽管它们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6%,但热带雨林中的陆地和水生生境生存着人们所知的一半以上的物种。动植物的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极地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高纬海洋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改变;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等。
近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是我国的重要碳汇,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少,荒漠面积增加,各类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整个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潜力,但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未来变化
专家预测2100年,自然界将遭受严重的损害。未开发的森林大都会消失,随同它们一块消失的还有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珊瑚礁、河流及其它的水生生境将会严重受损。随着这些生态系统的消失,地球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将消失,只是在这里或那里留下小片野生生境的残片,随着人类潮流席卷整个地球,它们被明智的且足够富有的政府或私有者迅速保护起来。
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现评估到的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供应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海水酸化,还可能会对一些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珊瑚礁和红树林等沿海生态系统将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的森林影响最大。森林生产力虽呈现不同程度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后病虫害爆发范围可能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因此森林生物量不一定增加,某些树种适宜面积还将缩小。年平均气温增加4℃,降水增加20%时,我国各植被地带都将变得干热,森林地带的水分仍能满足森林生长,西部草原大部将变为荒漠区,荒漠地带沙漠化加剧,青藏高原各植被地带的干旱程度大幅度增加,沙漠化趋势加强;但各植被地带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均有所增加。
7. 脆弱生态系统和退化生态系统的异同
一、脆弱生态系统是指表示一个种群,生态系统对来自外界施加胁迫或干扰的抵抗力较差,生态脆弱指数较低。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物种间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功能下降以及演替阶段时间延长有着密切关系。
二、退化生态系统是由生态基质、内在的动能因素和外在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态系统内在的物质与能量匹配结构的脆弱性或不稳定性以及外在干扰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两大驱动力。从自然的角度来讲,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的异常变化是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和退化的自然成因。人为因素往往叠加在自然因子之上,对生态退化起着加速和主导的作用,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农业活动工业与城市化活动政治与战争,文化与旅游等,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不确定的。
8. 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的
简单地说,气候变暖使水汽蒸发量加大而导致洪涝、干旱,破坏了地表下垫面状态使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又反馈变化,使地球水圈的水循环的周期缩短(延长)而导致洪涝、干旱频繁发生和强度加激。因此,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致使原生态系统内物种的重大损失。
全球和我国生态系统现状
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物种的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发生相应的规律变化)每10年提前或延后了2.3-5.1天。仲夏之前开花的物种物候期提前,而仲夏之后开花的物种物候期延迟,导致群落植物物候期出现空白,可能引起其它物种的入侵及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全球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50%为我国特有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目前有15%—20%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我国作为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携带宝贵种质资源的野生边缘种分布,其生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形势十分严峻。
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已发生的变化
上半个世纪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迅速的环境变化之一,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机械性的和严峻的。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栖息地所能支持的物种数量的减少。当栖息地的面积减少到它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时,将最终导致动植物的数量减少一半。
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尽管它们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6%,但热带雨林中的陆地和水生生境生存着人们所知的一半以上的物种。动植物的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极地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高纬海洋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改变;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等。
近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是我国的重要碳汇,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少,荒漠面积增加,各类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整个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潜力,但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未来变化
专家预测2100年,自然界将遭受严重的损害。未开发的森林大都会消失,随同它们一块消失的还有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珊瑚礁、河流及其它的水生生境将会严重受损。随着这些生态系统的消失,地球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将消失,只是在这里或那里留下小片野生生境的残片,随着人类潮流席卷整个地球,它们被明智的且足够富有的政府或私有者迅速保护起来。
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现评估到的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供应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海水酸化,还可能会对一些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珊瑚礁和红树林等沿海生态系统将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的森林影响最大。森林生产力虽呈现不同程度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后病虫害爆发范围可能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因此森林生物量不一定增加,某些树种适宜面积还将缩小。年平均气温增加4℃,降水增加20%时,我国各植被地带都将变得干热,森林地带的水分仍能满足森林生长,西部草原大部将变为荒漠区,荒漠地带沙漠化加剧,青藏高原各植被地带的干旱程度大幅度增加,沙漠化趋势加强;但各植被地带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均有所增加。
9. 环境异常的概念是什么
环境异常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受到威胁或被灭绝的现象。通常,发生环境要素的改变,使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即靠自然能力不能使环境恢复原有状态,或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按照其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全球环境异常、区域环境异常和局部性环境异常。例如,如今世界范围内温度增高,就是全球异常,又如我国西南地区pH值普遍降低,酸雨问题严重,就是区域异常,再如因某地或某区建设新企业基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废水或废气,构成局部异常。环境异常在程度上有别于环境灾害,但是环境异常现象的加剧,可能导致环境灾害的发生。
10. 名词解释: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如各种化学物质、气候因素等;生物环境又称有机环境,如不同种群的生物。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它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种类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培养着细菌的平皿、小沟、小池、花丛、草地,大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以至包罗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生物圈。按类型则有水域的淡水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陆地的沙漠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等。此外,按由来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极地、原始森林);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薪炭林、养殖湖)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工厂、矿区、宇宙飞船和潜艇的载人密封舱)。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具有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以及相应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和途径。地球上无数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汇合而成生物圈的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整个自然界就是在这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生物有机体为了进行代谢、生长和繁殖都需要能量;一切生物所需要的能源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将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即转化为贮存于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能。这种化学能以食物的形式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也就是在各个营养级中依次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要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掉,这种消耗是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还有一部分能量则作为不能被利用的废物浪费掉。所以处于较高的各个营养级中的生物所能利用的能量是逐级减少的。可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是不能一成不变地被反复循环利用的。一般来说,食物的化学能在各个营养级流动时,其有效率仅为10%左右。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向性可用生态金字塔的图示表示。生态金字塔分为数量金字塔(以生物个体的数目为单位绘图),生物量金字塔(以生物有机体的重量为单位)和能量金字塔(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所积累的能量为标准),下面引用的是1959年E.P.奥德姆所提出的关于生态系统的理想模式图。这个生态系统可归结为一简单食物链:苜蓿→牛犊→小孩。其生态金字塔的图式中,A为理想生态系统的数量,B为生物量,C为能量。如果一个小孩一年内仅以牛犊为食,则需4.5头牛犊,这样就需种4公顷的苜蓿喂养牛犊。
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约由 4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碳、氮、氢、氧、磷、硫。它们来自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并经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化,从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最后归还给环境,构成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同,前者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地运行,能被反复利用。
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有机物总量称为总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由呼吸作用而消耗的有机物的重量称为净生产量。绿色植物(生产者)的生产量为第一性生产量,其他营养级(消费者、分解者)的生产量则是第二性生产量。目前研究得较充分的是第一性生产量。各种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量举例如下:公海和沙漠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最低,每昼夜约为0.1~0.3克/米²;高山、海涂和深湖泊生态系统的生产量约为每昼夜0.5~3克/米²;森林、浅湖泊和灌溉农田生态系统的平均生产量每昼夜约为3~10克/米²;河口海湾、冲积平原的植物区系和集约程度高的农田(如甘蔗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最高,每昼夜约为10~20克/米²。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取决于太阳能的强度,水和营养物质的存在量,气候条件以及生态系统利用现有物质的能力等因素。施肥、灌溉、耕作等虽能增加生产量,但如果采取的措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也会带来污染或破坏物质循环而引起不良后果。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沟通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各种群生物之间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这些信息最终都是经由基因和酶的作用并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体现出来的。它们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态的能力。系统的组成成分愈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愈复杂,这种调节能力就愈强;反之,成分愈单调,结构愈简单,则调节能力就愈小。然而这种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幅度,超过这个幅度就不再能起调节作用,从而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生态系统失去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三种:一是种群成分的改变。例如由于人类的干预,使一种控制草食动物的肉食动物消失,从而引起草食动物大量繁殖,最后可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单一种植业的农田生态系统也正是由于缺乏多样性而易受昆虫破坏。二是环境因素的变化。例如湖泊富营养化可使水质变坏,同时由于藻类过度生长所产生的毒素,以及由于藻类残体分解时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中溶解氧大大减少,从而又会引起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死亡。三是信息系统的破坏。例如石油污染导致回游性鱼类的信息系统遭到破坏,无法溯流产卵,以致影响回游性鱼类的繁殖,从而破坏了鱼类资源。
研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为人类制订环境标准和对环境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生态演替 在同一环境内,原有的生物群落可暂时或永久消失,而由新生的群落所代替,这种交替现象称为生态演替或生态消长。新生的生物群落在其发展初期具有生长迅速的特点:生产量(P)与呼吸量(R)的比值(P/R)高,净生产量高,食物链短,缺少多样性,生物个体小,稳定性低。这种生物群落在发展趋于成熟时则显示下列特点:生物量(B)与呼吸量的比值(B/R)高,食物链发展成为复杂的食物网,净生产量低,富于多样性,稳定性高。这就是说,当生态系统趋于成熟和稳定时,其能量流动由供应生产转为供应维持(由呼吸作用体现)。
现存的生态系统是自然历史发展、演替的产物,今后它还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生态演替主要由于生物(包括人类)的行为所引起,物理环境虽然可以影响生态演替,但并不是导致演替的原因。因此人类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一切活动对生态系统所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