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水文观测

生态水文观测

发布时间: 2021-03-13 14:22:00

① 水文观测的方法

水文观测直接观测的有降水、水位、流量、土壤湿度、含沙量。你所提问的其他参数都是通过这些实测数据推算出来的。降水是测量雨量器乘水容器在相应时段内承接的液体降水的厚度。水位是观测水面和固定点的高差再加上固定点的高程。流量常规测量是测量断面上合理分布点的流速与各部分断面面积的乘积,累加后就是当时水位下的流量。土壤湿度是烘干法和含沙量是用烘干的原理测量的。
林冠截留、林内降雨,树干截然留,枯枝落叶截留,下渗,土壤含水量,坡面径流,河川径流,(侵蚀量),输沙量都是通过上述实测数据用水文模型或经验方法分析而来的。

② 水文地质观测尺度

描述地下水的学科——水文地质学也有大、中、小三种尺度之分,大尺度依据按气候、水文地质、含水介质、地形、地貌类型等条件综合后进行分区,如西北内陆干旱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黄淮海冲积平原区、丘陵山区和岩溶区等,区内往往包含有多个生态景观类型或生态系统;中尺度通常是指区域地下水系统,如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系统、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系统等;小尺度通常指某一小型河流形成的洪、冲积成因的地下水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水文地质学已有成熟、规范的观测空间尺度。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先后完成了1∶100万、1∶50万全国性的水文地质普查。除青藏高原的部分无人区外,1∶20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调查范围几乎涵盖全国。在一些重要城市还进行过1∶1万~1∶5万的水文地质详细调查。上述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均提供了相应的报告和综合图件,刻画、描述了调查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状况,可基本满足不同尺度的生态调查和研究对地下水因素观察尺度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已开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逐步得到完善,已有中、小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形模型(DTM)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地形图,使水文地质学及其相关问题可以做到可视化和定量模拟。

地下水系统往往与地表水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转化,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的江、河流域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地下水系统,在中、上游地区,大多数情况下,地下水向河流排泄,成为河流径流量的重要组成;在下游地区河流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例如:黄河径流途径五千余千米,流域内涵括多个自然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群落特征复杂,数百个不同介质类型的地下水系统与河流水力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巨大而有序的地表水-地下水-植被生态系统。

黄河主要支流河段上均设有水文站监测水位、流量、含沙量等数据,并且流域内的县、市气象站也不间断地采集降水量、蒸发器蒸发量等气象数据。国内其他地区也相似,水文和气象观测网所提供的数据,基本上可满足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大、中尺度描述和预测的要求。但在西北偏远地区控制程度还比较差。

③ 植被生态的观测尺度

就探讨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的相互作用而言,植被生态观测尺度应与水文地质的观测尺度相适应。虽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水文地质调查曾要求在野外调查中注意:观测植物群落变化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关系;植物根系分布情况及其与土壤水分、地下水水质的关系;植物群落及生态特征,包括植物种类名称、高度、分带特征、覆盖度等(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第四大队1978)。由于当时的目的只是为调查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和水质状况服务,还未上升到生态调查的高度来认识地下水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故在一些调查报告中虽有显示,但对植被生态的描述远未达到尺度要求。

1999年国土资源部下达了《黄河源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000年下达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及《河西走廊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地质或水文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在野外实地调查中,每一个观测点上,对植被生态状态均做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基本满足了对植被生态描述的尺度要求,与地下水系统的尺度描述相匹配。

调查中卫星遥感图像判释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采用TM卫星图像,可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种类植被、覆盖率等要素在图像上的差异显示,不同色调和深浅的斑块或以清晰的界面镶嵌,或呈模糊界面过渡。斑块呈现出的颜色、色调深浅和纹路差异等信息,既反映出不同植被种群和覆盖率的综合特征,也反映出降水量、地形、坡向、土壤类型、包气带含水量等诸多因素对植被生态的影响。通过与斑块相对应地区的地面观察,便能详细描述每块斑块所反映的植被种类、群落特征,从中了解植被生态分布与土壤类型、含水量、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调查,便可揭示地下水系统的水文过程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影响以及相互影响机制。

④ 最新的景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有哪些,具体的都可以监测哪些数据

景区生态环境站抄服务于多种袭生态和自然资源环境领域,可以监测和记录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以及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景区生态环境站观测的要素有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温、土壤温湿度、相对湿度、降水、雪深、大气压力空气环境因子(二氧化碳、负氧离子仪)和水位、水质等环境要素。目前有方大天云景区生态环境站就是专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而设计开发的一套全天候连续监测气象环境的自动监测站。不但可以对生态保护区内的气象环境因子实时监测,也可以为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气象数据资料。

⑤ 景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套价格要多少钱

景区生态环境站服务于多种生态和自然资源环境领域,可以监测和记录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以及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景区生态环境站观测的要素有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温、土壤温湿度、相对湿度、降水、雪深、大气压力空气环境因子

⑥ 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文水质 鸟类环志 气象监测设备

近年来,随着“3S”技术(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其相关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对省级广域进行实时、高精度地快速提取地面变化信息和并进行有效的空间分析,得到准确的环境动态变化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 本文是在“四川省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项目成果基础上完成的。本次研究是在2000年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生态环境本底解译成果数据基础上,利用2004年中巴资源遥感卫星CBERS-02图像作为数据更新的资料,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和信息提取,建成了四川省2004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数据库。利用GPS精确定位功能,对解译的数据进行野外验证并更新数据库。最后利用ArcGis的强大分析功能,提取出四川省2000~2004年动态数据库,对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作出初步分析。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立了2000~2004年以县、地区、省为单位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加现状数据库,2004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数据库,2000~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覆被动态数据库,并修正了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数据库; (2) 对2004年的中巴资源02卫星CCD遥感影像解译成果进行野外验证,并对与野外实际不符的少量数据进行了修改与更新; (3) 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土地的转入、转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分析表明虽然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建筑用地的急剧扩张,造成了耕地的剧烈转出,因此应注意保护耕地,注意经济和环境的协水电工程项目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工程项目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逐渐表现出来,库区原有的生态地质环境必然受到影响。库区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库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与流域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状况、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整个库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变化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二滩水电工程,将库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对反映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本论文以二滩库区雅砻江南岸为研究区,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基础分析数据,为了便于对水库蓄水前后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选择1988年、1999年、2003年美国陆地资源卫星ETM+数据作为遥感解译的基本信息源。采用ERDAS、MAPGIS、PHOTOSHOP等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处理,通过解译二滩库区1988年、1999年和2003年图像上植被盖度、土地利用情况、地质灾害等变化情况,结合所收集资料,对比探讨了水电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二滩水电工程的建成,改善了库区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生物量和盖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农业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水库水体也逐渐变好;地质灾害影响不大。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在总体呈变好趋势。

⑦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1) 雨水(2分);径流量与降水量基本一致 或呈正相关关系( 2分)。
(2)华北(2分);理由:华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集中在7—9月;河流的含沙量大。 (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共4分)
(3)水土流失(2分);河流的含沙量大 (2分)
(4)河流的含沙量大,使河道泥沙淤积,大堤易溃决; 通航能力减弱; 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下水量减少; 河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加大等。(每点2分,任答对2点共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⑧ 水资源监测包括哪些方面

关于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及城市水文工作的专题报告 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 林祚顶 (2010年3月27日) 在去年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陈雷部长明确了"大水文"发展理念,强调要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要"立足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并提出了新时期水文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布局、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文发展指明了方向。刚才刘宁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去年水文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水文形势,就贯彻落实陈雷部长对水文工作的要求,提出了要"夯实三个基础、强化五项工作",并强调"大水文"就是"大服务",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等要求。 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和城市水文工作是水文服务民生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今后需要水文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的重点工作。 下面我就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和城市水文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水资源监测 1、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工作,陈雷部长在2009年2月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一是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二是要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三是要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在今年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陈雷部长强调要"全面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等指标体系,做到能操作、可检查、易考核、有奖惩"。经我部协调有关部门,国务院八个部委已经会签同意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关意见。 2、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目前,我部水资源司正在组织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等指标体系。总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到2015年,以2008年《水资源公报》统计的全国用水量5910亿立方米,全国新增用水量按290亿立方米控制,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全国生活用水总量增长控制在105亿立方米,新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123亿立方米,全部用于千亿斤粮食增产区,新增工业用水总量控制在62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1000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965亿立方米,深层承压水35亿立方米。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红线指标分为监督考核指标和监测评价指标两级指标。监督考核指标为:到2015年,万元GDP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下降3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以上,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提高到9%以上。监测评价指标为:到2015年,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量降到370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率提高到90%以上,七大高用水行业(火力发电、石油炼制、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主要产品用水定额年均下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3%以下,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15年,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估达标比例为100%,建制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标准评估比例达到100%;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主要水质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或COD、氨氮)。 3、水资源监测的目标和方法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全国水文系统强化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监测,加强了水资源评价和分析论证等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大量信息,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水资源监测工作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今年年初,我局组织一些专家,根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了《水资源监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将水资源监测目标和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讨论和工作时参考。 (1)水资源监测目标 水资源监测目标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地表水监测目标。2012年前达到全国省界监测断面监测率60%、调查率20%,满足监测率达到80%要求;设区市县行政区界控制断面、敏感地区的监测断面监测率40%、调查率10%,满足监测率达到50%要求;2015年全国省界监测断面监测率85%,调查率10-15%;设区市县行政区界断面监测率60%,调查率30%。断面监测应满足控制70%以上区域水量总量的目标。 ②取水计量监测目标。2012年,实现取水许可的全国非农业取水量监测与资料复核率100%;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取水口取水计量和资料复核率达到60%;取水许可的规模以上非农业取水口门的自动监测率达40%。2015年,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取水口取水量监测与资料复核率达80%,并对斗口以上取水量的监测调查和资料复核率达到50%;缺水地区大中型灌区斗口以上取水量的监测调查和资料复核率达到80%。基本满足各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监测要求。 ③行业用水监测目标。2015年前,对确定的百家大中型灌区、千家重点用水企业和万家生活服务业用水单位作为用水监控单位,重点监控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产品用水定额、节水器具普及率等指标。通过典型监测与调查,基本满足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监督考核和监测评价的有关要求。 ④地下水监测目标。2012年,对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进行监测与调查,监测与调查率达到70%,对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区和水源地等进行地下水水位监测,监测率达到80%以上;2015年,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基本满足对各水资源一级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全面监控,地下水监测基本满足地下水控采要求。 ⑤水质监测目标。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必须设立水质监测站,开展水质监测,包括: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水功能区,国家重点湖库水域水功能区,国家重点保护水域水功能区和重要界河(湖)水域水功能区等。其中,2012年,必须首先开展省界(缓冲区)和下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水利部已核准公布的118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水源地;《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中确定的213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2)水资源监测断面布设和监测方法 ①地表水监测按对省界断面和对区市县行政区界控制断面分别进行布设。其中,在大江大河干流、流域内一级支流(或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河流所涉及的省界、重要调水(供水)沿线跨省界跨流域的、以及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流(或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水事敏感区域)所涉及的省界等应设置监测断面、开展监测;在省界断面中可以兼作为区市县界断面的、大江大河的二级支流(或河流集水面积>500km2)的、重要跨区市县界跨流域(水系)调水(供水)线路上或水系集水面积<500Km2水事敏感区域所涉及的区市县界等应设置控制断面、开展监测。 一般情况下,对水位的监测应采用自动监测记录方法;流量测验主要采取巡测、自动测流等技术。当流量监测断面通过测流断面整治、单值化等技术处理能建立稳定可靠的水位流量关系时,尽量采取自动监测水位以推取流量的方法。 ②地下水监测应依托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提高地下水自动监测能力。对于浅层地下水,长江以北地区每县(长江以南地区每地市)应选择3-5眼地下水监测井为控制代表井,并结合现有监测井,通过点与区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地下水位监督控制。对于深层承压水,长江以北地区每县(长江以南地区每地市)应选择1-3眼地下水监测井为控制代表井,并结合现有测井,通过点、区域和开采量结合方法,实现对承压水监控。对地下水超采区、大中型水源地、海水入侵区、大中城市建成区、大型调水工程沿线等特殊类型区应适当加密监控,满足地下水控采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对地下水开采量的监测,农业用水监测应采用典型监测与调查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工业和居民用水监测宜采用调查统计和综合分析方法,主要进行抽样监测与复核。 ③取用水量监测主要开展对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典型监测与调查,满足对取用水指标的监测监督考核要求。其中, 农业取用水的监测,主要对全国大型灌区斗口以上取水口进行监测与水量复核,并对重要的中型灌区进行抽样监测与统计复核。 工业取用水的监测,主要对工业取水用户进行抽样监测与统计复核。对代表性七大高用水行业(火力发电、石油炼制、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主要产品用水定额进行监测评价,对其用水量的供、用、耗、排等环节监测,开展水平衡测试分析。 居民用水的监测,重点针对居民用水习惯、用水器皿以及节水意识等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核查用水量(水表)。 ④水质监测按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及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开展。其中, 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应按《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进行布设。纳污总量控制断面应实现对所有重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控制,且所控制的纳污量应不小于该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总量的80%;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缓冲区监测断面布设需考虑省际河流的上下游或者左右岸关系。 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的布设中,对于河流监测断面,一般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的,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对于湖、库监测断面,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但每个水源地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采样深度应在水面以下0.5米处。 4、对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监测的要求 (1)加强需求调研。各单位要密切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新需求。同时,要尽快摸清辖区内河湖情况、监测情况、河道污染等情况。 (2)开展站网规划。在需求调研和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水资源监测目标,规划水资源监测站网,统筹完善布设监测站点(断面),加强和提高自动监测能力以及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并纳入"十二五"水文建设规划中。 (3)加强监测工作。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扩大水资源监测范围,在具备条件的水文测站(断面)应首先开展监测,以尽快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4)理顺水文体制。目前的水文机构设置主要是根据流域水系防洪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是以按省、市、县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因此,水文部门要积极推进双重管理体制建设,尽快完善和建立地市级、县级水文机构。 (5)争取经费投入。要多渠道争取水资源监测经费,要将水资源监测分析等业务工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也希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能在水资源费等专项经费安排上向水文倾斜,在水资源费中明确一定比例或一定经费用于水资源监测,保证水资源监测工作正常运行。 二、水生态监测 1、水生态监测的定义及要求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水生态监测则是对环境水因子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1)《欧盟水框架指令》对水生态的要求 2000年10月23日,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2000/60/EC号令)通过了《欧盟水框架指令》,成为欧盟水领域的行动法令。《欧盟水框架指令》划分了地表水生态状况,对河流、湖泊、过渡性水域和沿海水域生态状况进行了定义。其中,"良好状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地表水体类型的生物质量要素值显示出较轻的偏离,但基本符合未受干扰条件下的水体类型质量。 《欧盟水框架指令》认为,可靠的信息是进行有效流域管理的关键,包括流域的地质和地理信息以及物理方面、地形、流量、取水和排放的相关信息。了解掌握这些因素后,结合预测模型,就可以为制订有关流域管理规划等提供依据。 《欧盟水框架指令》还提出了有关河流水生态监测要素。一是河流的生物质量要素,包括:①浮生植物的组成与数量;②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与数量;③鱼类的构成、数量与年龄结构。二是河流中支持生物质量要素的水文形态质量要素,包括:①水文状况,主要指水量与动力学特征以及与地下水体的联系;②河流的连续性;③形态情况。主要指河流的深度与宽度的变化、河床结构与底层、以及河岸地带的结构等。三是河流中支持生物质量要素的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包括:①总体情况,主要指热状况,氧化状况,盐度,酸化状况,营养状态等;②特定污染物,主要指由排入水体中的所有重点物质造成的污染,以及由大量排入水体中的其他物质造成的污染等。 (2)《欧盟地下水指令》的有关要求 2006年通过的《关于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和防止状况恶化的指令》(简称《欧盟地下水指令》) 还提出了地下水良好状态的定义: ①具有良好数量状况的地下水体将:具有稳定的地下水水位,平均年抽取量不减少可用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年补给量;不会对地表水体和依赖于地下水的陆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盐水和其他物质入侵的风险。 ②具有良好化学状况的地下水体将:符合水框架指令和地下水指令及相关指令的质量标准;不会对地表水体和相关陆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没有盐水或其他物质入侵的迹象或影响。 《欧盟地下水指令》明确提出地下水监测结果必须用于以下方面:确定地下水体的化学状况和数量状况(包括对可用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帮助进一步的地下水体特征鉴定;验证特征鉴定中开展的风险评估;估计跨越成员国国界的地下水体的流向和流速;为措施计划制定提供帮助;评估措施计划的效力;论证饮用水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区目标的实现情况;鉴定地下水的天然质量包括自然趋势(基准);确定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及其扭转情况。 《欧盟水框架指令》是近年来国际上享有声誉的水领域的框架性法令,对于指导水生态监测、开展水资源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水利部门重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水生态现状 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问题愈来愈突出,如水体污染、湖泊面积减少、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入海水量减少等等。近十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富营养化发生湖区面积越来越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富营养化发生的现象。如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无锡市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我国湖泊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平均每年消失约20个天然湖泊。此外,由于大量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据统计,全国现有超采区164片,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近19万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约7.2万km2。 (2)水利部门积极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成效显著。如,从2002年起水利部运用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通过冲刷下游河道来实现黄河下游水沙冲淤平衡。开展了黑河、塔里木河调水,使黑河水滚滚不断地涌入东居延海,这个一度消失10年之久的北方著名湖泊,水域面积已达约40 km2,重现了昔日烟波浩淼的秀美景观。塔里木河水进入300多km的下游台特玛湖,使干涸30余年的台特玛湖形成面积达24 km2的水面。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年降水量一直偏少,致使太行山区大中型水库和白洋淀入水量严重不足。从1997年以来,白洋淀已经15次从流域内紧急调水。2006开始实施"引黄济淀"工程,从黄河调水补充白洋淀水量。目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也逐步恢复。从2005年开始,水利部先后确定了江苏无锡市、湖北省武汉市、广西桂林市等12个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今后水生态监测分析的重点 水生态监测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关键、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最近几年,水文系统根据水利部加强水生态监测工作部署,开展了黄河调水调沙、黑河和塔里木河水资源调度、湿地补水等监测,加强了地下水、水质和水土保持监测等,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及时的监测信息。2008年初,部水文局要求加强水生态监测,并要求首先针对我国很多湖库发生藻类污染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及供水危机,开展藻类监测试点。2008年,确定启动了太湖、潘家口水库等16个湖库藻类监测试点工作;2009年扩大至33个区域,21个单位参加。但是,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而言还仅仅是起步,要全面开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开展水生态监测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重要。今后水生态监测分析工作将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河湖流量管理监测 在现有监测的基础上,要根据抗旱及水资源调度的需要,加强干旱期与枯水期旱限水位和流量、生态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的研究确定及监测预报工作等;要重视河流、湖泊、水库流量管理监测,实现常年对重要河湖流量的管理;要加强水工程运行对河湖生态影响监测及调度;要进一步做好湿地补水等监测(扎龙、白洋淀等);要加强水利部水生态修复和保护试点区的监测。 (2)水质(藻类等生物类)监测 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要在常规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监测断面和监测项目。目前水文系统已在全国21个单位、33个区域开展了藻类监测试点工作,我局今年将进一步推进藻类监测试点工作,2010年拟进一步扩大至40个区域,有28个单位参加。监测内容也进一步扩大,要逐步开展对浮生植物的组成与数量、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与数量等方面的监测。要在总结前两年藻类监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监测技术标准(《试点监测技术规程》),组织编制"常见淡水藻类原色图谱"。针对藻类监测缺乏技术力量,今年拟委托长江流域监测中心再举办一期藻类监测技术培训班。各试点单位也应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争取藻类监测经费,争取纳入财政预算,购置必要的监测分析设备,全面提升监测能力。 (3)绿水监测 绿水是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植被蒸散发消耗掉的水资源。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尺度上总降水的65%通过森林、草地、湿地和雨养农田的蒸散返回到大气中,成为绿水流(绿水),仅有35%的降水储存于河流、湖泊以及含水层中,成为蓝水。要研究植被需水及蒸散发情况,积极开展绿水监测试点。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监测,特别要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海水入侵区等特殊类型区的监测;加强土壤墒情监测,要研究分析土壤水,研究地下水、土壤水与植被的关系等;要积极推动水文形态监测,加强河流、湖泊水文及支持生物质量要素的形态情况监测和分析,包括:监测湖流和浪高、河湖的深度与宽度的变化、河床结构与底层、河岸地带的结构等。 三、城市水文工作 1、城市水文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或过程。城市化加速了区域或局部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区域下垫面条件,是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对区域水文规律改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19.4%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近46%。在我国660多座城市中,绝大多数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其中617座有防洪任务,占93%,而达到规定防洪标准的城市只有204座,占33%。此外,我国城市排涝标准普遍较低,一般不足3~5年一遇。近年来,突发性暴雨频繁,由于城市发展,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加,城市内涝灾害日趋严重。缺水也是城市化面临的另外一个水问题。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占城市总数的2/3,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2000年山东烟台、威海大旱,水库干涸,城市供水告急,人均月限供水仅1吨水。2006年重庆和四川东部等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水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水文也是水文工作更深入、更广泛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是践行大水文的重要内容。 2、城市水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特点 城市水文涉及防洪排涝、城市水环境、城市供水、城市给排水、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城市水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综合性。城市水文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领域工作;二是动态性。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文不能只研究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从城市水文的内容与特点看,城市水文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与传统的水文工作有显著区别。 3、城市水文工作现状 近年来,许多水文单位开展并加强了城市水文工作。如: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水文单位,调整城市水文站网,增加市区重要河道、湖泊、水库等监测站点,有的还设立视频监控,及时掌握城市雨水情、水质及地下水情况;开展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场次暴雨洪水水资源分析,参与水资源工程论证,参与编制城市水源可持续利用专项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等,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城市水文工作一直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为此,去年11月,水利部水文局在北京召开了城市水文工作座谈会。邓坚局长在会上强调,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城市发展做好水文工作,是拓展水文服务的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加快推进。 4、下一步工作要求 (1)调查了解,掌握需求。要调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的新需求。水利部水文局也将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学术研讨会等。 (2)加强城市水文站网规划。要根据城市水文工作的特点,统筹与科学布设各类水文监测站点,增加为城市服务的水文站网密度和功能,加强和提高自动监测及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有关内容要纳入"十二五"建设规划。 (3)着力开展城市水文监测。要加强和开展城市水文监测,在传统水文监测基础上,根据城市水文特点,加强水文巡测和自动监测能力,开展对不同量级的暴雨洪水的实时监测,提出城区积水预警,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等。 (4)提高水文水资源分析预测能力。开展对大场次降水的水资源评价,城市水平衡分析,城市水文预报,实测降雨积水模拟预测,建立城市降雨径流相关预测模型等。 (5)积极提供社会服务。要与城市有关部门沟通,为城市防洪、水资源调度等提供决策支持,为城市交通调度、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景观等提供咨询服务。 (6)推进理顺水文体制。要根据城市水文工作特点,加快推进地市级、县(市)级水文机构的建设,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城市水文工作等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

⑨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与遥感探索监测途径

近来来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海面上升、森林锐减与物种灭绝、耕地草场退化、干旱沙漠化和淡水资源乏缺、海洋开发与海域环境动荡、人口过速增殖和资源耗损、工业社会与现代农业污染加剧以及频繁的地质、海洋、水文、气象、生物灾害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地球可居住性和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等严峻的战略性科学问题。联合国国际科学联合会组织各地区的科学家、科研机构正在开展宏伟的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计划(即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由于这一课题牵涉地球科学的很多专业学科,需要进行深入的综合解析,甚至有待发展一系列边缘交叉和渗透衍变的基础理论学科,目前的单学科理论水平和地球科学结构都还不适应这种严重的局势,有待有关学科联合攻关,才能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奥秘和各圈层的内在联系作深刻探讨,更好地规划开展全球变化与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从而找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纵观以往的研究工作,其中地质环境的研究显得薄弱了些,其实自有人类以来的250万年内,地球环境变迁留下了广泛的迹象,内容很丰富,例如塔里木盆地中的罗布泊湖岸的萎缩过程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154个韵律条带;第四纪以来的冰川、河流、湖泊变迁、地貌定量形态分析都可以找到很可贵的依据;海岸带活动、古地震、古洪涝、古干旱等也有待深入研究,总之从地质学范畴对地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遥感技术的应用则更显不足,急待加强。以往地质环境的研究多偏重于表浅、外生条件的分析,对于更重要的地球内部原因则很少讨论,为了扭转这种舍本求末的趋势,寻求以地质学为“砧木”广泛与其他学科的“嫁接”发展,我们需要从地球整体结构着眼,综述地内热动力为本的观点,从而再构建新的地球科学大体系与技术监测系统。

目前由于学科体系发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综合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只从现有学科出发注意到某几个方面,忽略了整个太阳系、地球内部高能级自然本底的运动(变化),过高地估计并夸大了人类社会的低能级可察觉影响,抚片舟而论沧海,推导出一些耸人听闻的危机和警告,人云亦云,传真导谬,很难说全是扎实可靠的科学结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领导决策部门却出于惜世忧民的良好愿望,闻风而搏,推出这样那样的行动与承诺,盖世之举如因科学依据欠妥,必将劳民伤财,甚至人为地加剧环境恶化,自绝良好发展的路径。追溯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教训,评估科技现状,只能说是全球变化的研究刚刚起步,而且是较低水平的开始,切不可作出过早、过偏的结论,更不可轻举妄动,而要深思熟虑地将重点调整到认真深入发展地球科学大体系的基点上,探索理论、发展探测技术,以期尽快形成与擎天任务相适应的科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测量能力,为确实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谋求更大持续发展作出更有效的科学贡献。

为了思考全球变化地球内因、热动力为主的观点,不妨列述一下地球各圈层的一些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地球各圈层的基本参数

续表

从表内数据可知,地球的质量、蓄能主要聚集在固体地球之中,而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只是内热外温大球体表层的一层附着薄膜,从质量、能量分布看来作为生态环境(水圈、大气圈)的下垫面的固体地球的主导地位就很明显了,温床上的薄被,我们能体察到的沧海桑田、风霜旱涝、生物兴衰、环境变迁都离不开地球这个母体,依附于地球的热动力场,大自然的综合运动可以概括为低能级、长周期的缓慢演变和高能级、急剧明显的灾变,就其本质而言,强烈的灾变事件是主要形式,而缓慢的演变则是主运动的低能级蕴成和事件后的平衡协调,无论从地球地质历史和现态看来都是被大量遗痕和现实所证明,特别是近代人类观测能力的提高,这种本底与环境、内因与外果、灾变与演化的主从关系愈来愈清楚了。同时发现地球各圈层之间、各类事件之间存在系列的相关性,称为辐向深源热动力地质、环境、生态动力链 ,地球不同时期发生过若干点状热活跃中心,主要由地内放射性高热能形成热反应中心,大体上分布在上地幔到下地壳界面上下,岩浆体剧烈热熔,成为热根,或称岩浆灶、岩浆房,即地球表面的灾变点、敏感区,热能-物质交换通道。一个岩浆中心的演化期可长达几千万年到1亿年之久,在其发生、演化过程中存在比较独立的热动力体系,从弱到强,由强转弱迭替兴衰,形成强旋涡式的热熔物质分异中心,自创通道向地球表浅部上涌、喷射热动力-物质流(固塑态、固液气混熔、气液混合态),在热力-物质外散过程中形成矿床,导致地球表面的环境变化,深部形成岩浆岩的上涌侵入,形成潜火山、火山喷发、热力-气液喷射,岩石圈加温,水圈和大气圈升温,海底局部加温、喷涌热的气液,引起地震、海啸和海水强烈涡流、强风场、强磁场变化,产生强粒子射束流、地内强热爆炸、地面急剧增温、强湍流,百慕大型海空灾难点等现象。不断改变着地壳表浅处的热力、物质加注,导致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变和环境突变。地球上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地质结构和强旋涡气液运动中心,它们多属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的残留继续,即现实的地内热活动中心,“活地球热动力喷口”。这些埋藏在地壳中的“烟囱”时强时弱地向地球水圈、大气圈喷射热力-物质流,主要形成为气液热上涌。近年来在大洋深海沟、裂谷系中发现很多个高温富含金属的气液泉,例如东太平洋南部海膨在520km2之内发现26个上涌热通道,推动本地段每年隆升15cm以上,喷出物包括了高热流、水汽、H2S、CO2、氯气类、烃类和大量金属元素。这样的现象在红海、太平洋东西火山带都有大量的发现报道。实际上大陆内部也有很多的隐火山、气火山、气液高金属涌泉、地震、陆内飓风、强高地热点、奇异突变点的活动,不过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和组织系统观测而已。1908年举世闻名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尽管对其成因揣测纷纭,但确属地球上的一次大型自然热动力试验,估计中央地带温度在105℃以上,总热能为1030J,喷出的可燃天然气数亿立方米,还有大量放射性粒子,铂铱微粒自上地幔喷射出来。人类历史阶段地球内部向地表、水圈、大气圈喷射的热能总量约为5.6×1020J/a,排放的固、液、气热物质总量为9.5×109t/a,远远超过人类社会能耗和形成物质产品的总量,相当全球2000年总能耗量加储备的核能总和。

再从地质历史上追溯,这种事实就更明显了,在8亿年前,地球上并没有大量水体,气体也很稀薄,在8亿~6亿年前的两亿年期间固体地球向地表喷射了大量的水气,才形成海洋,出现了生物,目前地内每年要向地表释放30~50km3的水分和其他气体,以弥补水分和气体向地球外层空间的散失量,如果补给小于向外弥散量,地球的水圈、大气圈就在几亿年前消失了。

晚古生代以来伴随剧烈的全球地质运动带来全球性的生物大绝灭灾殃,如2.47亿年前(晚二叠世)、1.63亿年前(中侏罗世)、1.44亿年前(晚侏罗世)、1.25亿年前(早白垩世)、9100万年前(晚白垩世)、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的恐龙绝灭事件)、3800万年前(始新世)、1100万年前(上新世),每隔2600万年就全球性地剧烈变动一次,期间当然也有局部地段和较低能态的变异。人类社会存在的250万年期间尽管未出现过全球性的剧变,但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局部性古人类群落夭亡的惨剧,其生态效益急待重新评估。例如迄今各大地构造学派多只限于表浅地壳的研究,对于更有活动意义的百十千米岩石圈几千千米深的地幔、地核却甚少考虑,就连最流行的板块学说很多结论与地壳、岩石圈的结构运动并不相符。近年来古老结晶地块、大陆火山学、遥感所发现的环形结构和旋涡状运动、海洋与大气层中的旋涡运动、类地行星、月球上发现的环形构造就很有助于岩石圈、壳幔交界、地幔与地核交界不同形式的流变运动,热湍流等机理的探索,也具体发展了热点和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热对流学说,使地球演化与太阳系演化研究相应深化,引出天体地质学、比较行星地质学的新概念。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超深钻探、卫星测地、大陆与海洋火山学、地震学、太古宙、元古宙早期岩系的研究,太阳系类地星体、特别是月球、火星的遥感资料,以及海底热旋涡流的发现、强气旋的多年遥感记录,地球强烈的气液迸发动摇了地质构造的传统概念,进一步表明地球大系统的主导物质运动形式是比较急速的、强劲的热旋涡流。固体地壳中表现为环形结构与强爆喷射,地幔的上涌热柱(热力物质筒状喷射流),岩石中的垂直热力-物质流变上涌(包括流体和气体析离),海洋中的热旋涡、大气层中的强气旋运动,由此导引出地球不同圈层的统一深源岩浆热动力学理论,揭示出地球生态环境的热动力链背景、垂直热动力灾害系列链(源、根、树)的高层次概念。根据现代高技术观测手段所提供的深部多层次、宏观资料已初步展示新的理论趋势,如岩石圈结构和动力的不均匀性、突变与蠕变、主动与随动、固体与液态气态共系、表浅与深源耦合等。从而为全球和区域性对比、时序分析、历史迹象与现实地球运动对比提供了新的可能。如果有意识地开发现代化观测技术的潜力,设计新的仪器,建立多源地学信息系统,就可能提供更齐备的新科学信息。逐步探索支配能源-资源形成和分布、环境变迁、自然灾变的地内和天体热动力机理,促进地球固态、液态、气态各圈层的总体解析,建立地球大系统的热动力学基础理论,在新的理论指引下活化各分支学科的交流、渗透、融汇贯通,形成各组学科更深广的理论综合,诸如地球动力学、理论地质学、理论地理学、灾害动力学等,从而综合出地球科学的大理论体系,海洋学、气象学、环境灾害学、生态环境学方面也有很多新的发现表明热动力现象是主导的物质-能量运动形式。

地球科学大体系将来可能有更高深的发展,仅从现阶段认识到的纵向强热动力理论出发,就可以带来各分支学科的理论跃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经济效能。例如根据深源岩浆热动力理论,矿产资源的聚集形成有很强的中心式时空规律性,矿产系列严格按温压条件呈垂直、水平分带,有较固定的通道和容矿构造空间,金属矿床、内生非金属矿床、沉积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均受控于统一的岩浆热动力场,克服了仅限于表浅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的分析,因而就大大提高了矿产的探索预测能力,扩大了大型、特大型系列矿床的发现几率,将低水平的描述性搜索提高到理论预测的新水平。如果投入系统试验复原,有望取得多种矿产资源的重大突破。根据深源岩浆热动力理论新创建的灾害学则可以与生态等类台站结合,规划一次全球性的三年大搜索行动,奠定基础后台站可以大量归并减少,以后可分年总结一次。集中一批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关的科学家,从而建立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科学队伍和科研数据网络。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各国家、各地区领导人和公众的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未来环境科学的繁荣,遥感学界要充分利用遥感科技的优势和信息储备,不负时代的使命,调整好方向,发挥遥感等高科技的潜能,开拓遥感科技的揭示、综合能力,全面介入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开拓遥感技术应用的新前景。

———录自:CNC-IGBP学术交流论文集,1984(10)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