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斑块理论
1、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
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
2、、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
景观异质性的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和要素,如基质、镶块体、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气、矿质养分等等,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由于生物不断进化,物质和能量不断流动,干扰不断,因此景观永远也达不到同质性的要求。
(1)生态斑块理论扩展阅读
主要表现: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第三种观点是景观为一复合生态系统,这是最为综合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景观是地球表层自然的、生物的和智能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这一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生态系统,它们有着不同的边界。
一般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以及生物各种群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继往开来整体,着重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景观生态系统是地表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作用、制约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B. 斑块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斑块是生物可以生存的环境范围,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
在旅游区,斑块主要指游客的各种消费场所,如景点、宿营地、旅馆等。从旅游景观资源上讲,指自然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如森林、湖泊、草地等。斑块是有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底)在性质上或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斑块还可指在较大的单一群落中散在分布的其他的小群落,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
(2)生态斑块理论扩展阅读: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2、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几千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十分富饶的土地。树木林立,百花芬芳,各种野生动物四处出没。
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及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这里已变成生物多样性十分贫乏的地区,到处是黄土荒坡,遇到刮风的天气便是飞沙走石,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由于人工植树,大搞"三北防护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沙漠化进程得到了抑制,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3、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
如今仍生存在我们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C. 你好,请举例子说明斑块的生态学意义。谢谢。
你好。斑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动物斑块,一种是植物斑块,动物斑块附居于动物表皮,吸收动物体内营养生长,但并不是做为个体存在,植物斑块一般生长于植物茎部,吸收阳光水分。并且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也不是做为个体单独存在。
D. 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说明下图涵义及解释斑块类型及特点
该图示意4种典型斑块类型及其持久性时间、干扰强度、干扰范围。从图中可知4种斑块类型的特点如下:
1.环境资源斑块
这是一种相当稳定且与干扰无关的斑块,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或资源的不同,斑块内的生物与周围基质有所不同。如沙漠中的绿洲,火山口处的天池,甚至海洋中的岛屿等等。确切地说,这种斑块是由于环境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引起的。
环境资源斑块与周围基质之间的交界有时不太明显,如草原上局部的湿草甸斑块就是这样;并且由于资源的分布相对持久,所以斑块的寿命较长,斑块内的物种周转率较低。
2.干扰斑块
干扰斑块主要是由于基质内的局部干扰引起的,如森林火烧、采伐,草原过牧、烧荒,以及局部植被暴发病虫害等。其特点是干扰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往往难以预料,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同,因此造成的后果也就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干扰的发生可能会引起斑块内的物种组成、物种相对丰度和变化速率与基质之间产生明显差异。首先是物种种群发生很大变化,有的会造成个体大量伤亡,有的物种甚至会局地灭绝,而有些物种则在干扰条件下更加繁盛,有时还伴随着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特别是动物物种的迁出。如黄河改道新形成的低湿洼地,使原来的盐生植被大量消失,而以芦苇、香蒲等为主的水生、湿生植被会趁机蔓延;如果再次发生改道,淡水补给量减少,甚至全无,盐生植被又会重新在这里定居。这时就可以认为干扰斑块已经消失。
干扰斑块通常是寿命最短的一类斑块,一般随干扰的消失而消失,但如果干扰反复发生或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干扰过重,以至超过了原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极限,这种斑块往往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毁林开荒、长期过牧、人工采石等活动形成的斑块,持续时间就较长。
3.残存斑块
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正好相反。典型例子就是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植被,这在林区和草原地区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严冬过后在背风区留下的一些草木群落,以及免遭蝗虫袭击的小片农田等等。动物群落也有残存斑块,如棉区未打农药的小块棉田里,就可能残存有大量蚜虫或其它害虫,为下次的虫汛提供虫源。
残存斑块和干扰斑块之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1) 二者都起源于自然或人为干扰;2) 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物种周转率;3) 种群大小、迁入和灭绝的速度都在干扰发生之初变化较大,随后进入演替阶段;4) 当基质和斑块溶为一体时,两者都将消失。
残存斑块很难保持未受干扰前的基质状况。在景观基质受干扰后,某些物种会迁移至残存斑块,有的甚至定居下来,从而改变了这里原来的物种组成。随着基质的演替,残存斑块内的物种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但这种新的景观可能与干扰前的景观大相径庭。如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最初会在水源较好的地方残存一些绿洲,但随着风沙推进,水分补给减少,最终绿洲消失,完全变成了沙漠。
还有一种与残存斑块相似的再生斑块,是在大面积干扰区内未受干扰而发生演替的小面积区域,其外貌酷似残存斑块,但演替中物种的动态却与干扰斑块相似。如农业景观中局部的新“天然”林地,以及有些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
4.引进斑块
这是由于人为活动将某些物种(动物、植物或人类自身)引进某一地区时所形成的斑块,实际上也是一种干扰斑块,只不过其分布面广量大,遍及全球,影响深远,故单独划为一类。它主要包括种植斑块和聚居斑块两大类。
种植斑块主要是由人类引种植物形成的,如稻田、麦田、柑桔园、苹果园、人工红松林、人工刺槐林等等。这类斑块的寿命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一旦人为管理停止,野生或半野生物种很快就会侵入这类斑块,从而进入自然演替过程。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干扰斑块,不同之处在于,引进物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优势,如人工林,也可能周转很快,如轮作的农田,这些都延缓了自然演替过程。
种植斑块的形成缘于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所以人类种植之后一般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自然演替的发生,如除草、杀虫、修剪、翻耕、施肥、灌水等等,这样就可以使种植斑块长期延续下去。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斑块有的持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景观生态学研究有着丰富内容,而农田斑块作为最基本的景观结构单元,其形态、功能和变化更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还有一类种植斑块是以刀耕火种的形式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的潮湿热带地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首先在林中开辟一块空地,种植2-3年后撂荒,使之发生自然演替,然后在另一处重复同一过程。这类种植斑块保留期较短,而且周转较快。
种植斑块的物种动态包括与干扰和种植相关的急剧变化的初始时期,管理期间相对稳定的长久时期,以及撂荒和演替期间的又一短暂重大变化时期。当斑块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时,这种变化序列也就结束,但要恢复到斑块形成前的状态是相当难的。
将某些动物引进某一区域也会形成动物引进斑块。比如在广阔的草原地区,原来单一的、散布着野生动物的草地上,可能会由于人为引进畜群而形成动物引进斑块。还有沿海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地方,往往有一系列的鱼塘、虾塘、蟹塘,都可以认为是动物引进斑块。
聚居斑块是当今地球上最明显而又普遍存在的景观成分之一,它是由人类定居形成的,大到城市、郊区,小到村落、庭院及其毗邻环境,持续时间往往较长,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聚居地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几乎全部被破坏,代之以人工建筑物和人工种植、养殖的物种,或者自然富集一些伴人物种,如家鼠、跳蚤之类,有时还会从异地迁入一些物种。
聚居斑块是高度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高度依赖于周围环境。在聚居地内,人类是最大的消费者,所需要的粮食、原材料、能源等绝大部分要靠外界供给,而生产的产品和消耗之后产生的废弃物又要输出到周围环境中去。
聚居斑块大小相差悬殊,大型斑块如城市和郊区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景观,这里人和非当地物种是主体;而大部分小型斑块则以多住所聚居地的形式镶嵌在农业景观中,有些地方,独立房舍、场院形成的斑块也很常见,这种斑块更多地受到周围基质影响,以人和当地物种为主体。
E.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般认为,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比生态系统高一层次,是指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则是研究这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直到80年代景观生态学才在北美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景观生态学用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这些基本模式来对其描述。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的景观要素,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它的大小、数量、形态和起源等对景观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纽带,不同景观有不同类型的廊道;基质是景观中面积较大、连续性高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观的背景。
F. 请问各位高人,斑块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斑块大小与形状的生态学本身没有单体联系,但是在生物学中,有些生物如变形虫等,利用其斑块与其周围的环境的类似性而起到保护作用。
G. 利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分析任何一种景观形式的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内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容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我有参考文章,可以发你。
H. 斑块,廊道的生态学意义
廊道: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又被廊道联系在一起。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内①某些物种容的栖息地,某些物种以廊道作为栖息地,而很少出现在基质中;②物种迁移通道,如河流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迁移通道;③分隔地区的屏障和过滤器,如抵挡自然灾害或外来物种的入侵,与梯田平行的植被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等;④影响周围基质的环境和生物源,如农田林网的防风、改善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廊道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物种上,也体现在能量和矿物质的流动上。如经过廊道的影响,土壤或水域中的养分含量会有明显的差异。
斑块主要对景观的物种流动、演化过程具有较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