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麦肯齐
1. 社会学中 人文区位学和客体的含义的什么
人文区位学
human ecology
借用生物学进化论原理,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又称人类生态学。它是由美国芝加哥经验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和提出的。人文区位学注重研究区位对于人类组织形式和行为的影响。
区位(生态)一词译自英文ecology,它源于希腊语词oikos,意指或住所。19世纪后期,动植物学家开始使用ecology一词,以描述生物如何在环境中生活,由此产生了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生物生态学,简称生态学。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学家借用该词,用以说明的区域位置,创立了的一个分支学科即人文区位学。
人文区位学研究流派 主要有古典区位学派和现代区位学派,后者又分为社会文化区位学派和新正统区位学派。
古典区位学派 又称。主要代表有帕克、伯吉斯和美国社会学家R.D.麦肯齐等。帕克在《人类社区:都市与人文区位学》(1952)一书中提出,人文区位学是研究人类组成的生命或低于社会层次的科学。麦肯齐则认为人文区位学是研究人类在其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作用下,在空间和时间所形成的联系的科学。古典区位学派强调,人文区位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与动植物不同,人有创造文化并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能力。因此,人文区位学不仅要研究不同群体之间的生物关系,还要研究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区位状况。
古典区位学派强调以社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单位,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早期古典区位学家认为,社区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社区中生活存在着一种关系。人们要生存就要依赖于他人,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后期古典区位学家在作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人类在社区中生活既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中,也处于彼此的状态中。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共生关系的性质。
古典区位学派把区位学的观点运用于都市的分析,认为都市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支配都市组织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在都市环境中,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的个体或群体同时在为匮乏的资源进行竞争,竞争关系的性质因时因地而异。都市区位的形成过程表现为:①浓缩。指既定区域内安置的同类和机构在数量方面增长的趋势。各种区位单位浓缩的程度由密度来衡量。所谓密度是同类单位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数量,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等。②离散。指既定区域内同类人口和机构在数量方面下降的趋势,也由密度来衡量。③集中。指有相同职能的机构在都市中枢地带产生和发展的趋势。④分散。指人口或机构离开都市中枢位置的现象。⑤隔离。指人口和机构分别并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这些地区彼此分离。⑥侵入。指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居住区域的运动过程。⑦接替。指进入另一居住区域的群体取代原有群体之后对这一地区实施的有效统治。都市区位的形成过程反映了都市的竞争和共生的复杂关系。伯吉斯在探讨都市生态秩序时,还创立了都市发展和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即同心圈理论(见)。
古典区位学派在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是没有考虑作为人类行为原因的社会变量和次社会变量;二是有将人类生活的社会方面和次社会方面分割开来的倾向;三是这一学派强调地缘性,但地缘性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区位学原则。现代区位学家对此提出了许多批评,并改进了研究方法,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研究都市结构和土地利用问题的倾向。现代都市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对古典区位学的性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现代区位学的流派。
现代区位学派 主要指社会文化区位学派和新正统区位学派。社会文化区位学派是现代区位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与古典区位学派的不同点在于,它强调文化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既可与土地和稀有资源的合理利用息息相关,也可与此毫无关系。美国社会文化区位学家W.法尔里经过对实例的区域位置分析后断言,除了次社会的自然变量外,文化变量也是区位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C.乔纳森通过对纽约挪威人社区地域流动的分析,也得出与法尔里一致的结论。这说明美国都市中人们的区位行为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
新正统区位学派是现代区位学的另一个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A.H.霍利、J.奎因、O.D.邓肯等。新正统区位学派试图将社会生活的社会因素和次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强调自然经济变量对都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决定作用。奎因认为,人类区位学应该专门研究劳动分工问题及其对空间分布的影响。区位学家应该把他们的研究限制在人类群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上。霍利则认为,区位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境的科学,不能把它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他试图避免古典区位学派将社会性和次社会性截然分开的倾向,把社会文化定义为人类群体努力适应环境的方式,文化适应性应成为区位学研究的合理课题。邓肯等人利用芝加哥都市地区的职业差别、隔离、低价租房的集中与都市中心的距离等统计指数,考察了帕克关于社会地位有明显差异的人们一般在空间上互相分离的假设。指出社会现象职业区别和自然空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非截然分离,提出了的范畴。区位复合体由4个变量组成,即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简称POET变量。一个区位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都可分别归纳到这 4个变量之中,从而能够以简单的形式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邓肯认为,社会性质不能与自然空间相脱离,区位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动,必然会影响、作用到其他部分。整个区位系统结构是建立在社会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的。区位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它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每一次变化之后新的调整便接踵而至。但是,大多数区位系统在调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特征与原则 人文区位学有4个基本特征:①强调环境的重要;②认为人口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③将一个人口单元——社区视为完整的或自给自足的整体;④认为社区区域位置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经常处于不平衡―平衡的变动状态中。
人文区位学的原则是:①相互依存的原则,即共生和共食原则。各个体由相辅相成的区别而共生,又由相辅相成的相似点而共食。一个人口群体往往是由共食和共生两种关系形成的复合体。共生的联合趋向于促进生产效率和创造性,共食联合则趋向于保护或保守行为②关键功能的原则。对于每一个包含不同功能的关系系统而言,只能通过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与环境发生关系。这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被称为关键功能。关键功能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③区别化的原则。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率,由此决定了关键功能分化的程度和人口单元规模的大小;同时,一种文化系统所能供养的人口多少也受生产率的制约;生产率水平是一个生产体系的发展规模和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决定因素。④优势的原则。社区在各个时期形成性质各异的各种部类联合体,如家庭、商业机构、工业和职业协会、宗教团体、工厂联合会等。部类联合的作用主要是维护一个社区的统治功能集团的优势地位。
研究方法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文区位学在理论观点上不断修改,研究方法也有新的发展。这些方法主要表现在定量技术、社会区域分析,以及模型与模拟等方面。
定量技术 指依靠计数和度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理论是30年代社会学向客观性和合理性发展的产物。现代区位学家依靠计算和统计的方法来搜集、分析资料,已经能够进行高度复杂的都市区位资料分析,在统计的数字指标基础上创立新的都市类型学和都市设计的数学模型。
社会区域分析 它是数字计算机对人文区位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社会区域分析是由美国的E.谢夫基和W.贝尔在20世纪40~50年代创立的一种都市区位研究方法。他们通过复杂的因素分析,找到了构成社会区域类型的3项指标。这3项指标是:①社会等级指标。通过对职业和教育的分析获得。②指标。来自妇女与儿童的比例和独家住宅的比例。③隔离指标。来自对人口构成、种族群体隔离的测量。社会区域分析虽然受到许多批评,但这一方法已在人文区位学的大量研究实践中得以成功地运用,并对都市结构的性质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
模型与模拟 模型一词在社会科学中通常指关于规定或说明某一事物基本性质的概括性陈述。当模型被用于人文区位学时,模型的制作一般涉及到现代统计学数学方程式、曲线图、图表和地图等。K.施维里安划分了两类区位学模型,即区域特征区位模型和群体特征区位模型。前者有古典模型(同心圈、扇形和多核心)、因素模型(社会区域分析)和密度型,后者有居住隔离模型和群体位置模型。模拟和模型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都试图对社会状况和社会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加以概括。在模拟中,关键的变量被用来理解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模型中,关键变量则被用来描述实际存在的现象。模拟方法为区位学家探索区位分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预测都市区位结构的未来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参考书目
Amos H.Hawley, Human Ecoloy,Ronald Press, New York,1950.
R.E.Park,Human Communities: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y,Free Press,New York,1952.
客体 1·与主体相对应的存在(nonego)
2·对象(coverage●object●objective●subject●subject matter●target)
3·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4·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行为等。
5 。道义上指相对的权利
2. 什么叫人文区位学
human ecology
借用生物学进化论原理,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又称人类生态学。它是由美国芝加哥经验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和提出的。人文区位学注重研究区位对于人类组织形式和行为的影响。
区位(生态)一词译自英文ecology,它源于希腊语词oikos,意指或住所。19世纪后期,动植物学家开始使用ecology一词,以描述生物如何在环境中生活,由此产生了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生物生态学,简称生态学。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学家借用该词,用以说明的区域位置,创立了的一个分支学科即人文区位学。
人文区位学研究流派 主要有古典区位学派和现代区位学派,后者又分为社会文化区位学派和新正统区位学派。
古典区位学派 又称。主要代表有帕克、伯吉斯和美国社会学家R.D.麦肯齐等。帕克在《人类社区:都市与人文区位学》(1952)一书中提出,人文区位学是研究人类组成的生命或低于社会层次的科学。麦肯齐则认为人文区位学是研究人类在其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作用下,在空间和时间所形成的联系的科学。古典区位学派强调,人文区位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与动植物不同,人有创造文化并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能力。因此,人文区位学不仅要研究不同群体之间的生物关系,还要研究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区位状况。
古典区位学派强调以社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单位,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早期古典区位学家认为,社区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社区中生活存在着一种关系。人们要生存就要依赖于他人,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后期古典区位学家在作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人类在社区中生活既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中,也处于彼此的状态中。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共生关系的性质。
古典区位学派把区位学的观点运用于都市的分析,认为都市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支配都市组织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在都市环境中,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的个体或群体同时在为匮乏的资源进行竞争,竞争关系的性质因时因地而异。都市区位的形成过程表现为:①浓缩。指既定区域内安置的同类和机构在数量方面增长的趋势。各种区位单位浓缩的程度由密度来衡量。所谓密度是同类单位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数量,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等。②离散。指既定区域内同类人口和机构在数量方面下降的趋势,也由密度来衡量。③集中。指有相同职能的机构在都市中枢地带产生和发展的趋势。④分散。指人口或机构离开都市中枢位置的现象。⑤隔离。指人口和机构分别并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这些地区彼此分离。⑥侵入。指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居住区域的运动过程。⑦接替。指进入另一居住区域的群体取代原有群体之后对这一地区实施的有效统治。都市区位的形成过程反映了都市的竞争和共生的复杂关系。伯吉斯在探讨都市生态秩序时,还创立了都市发展和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即同心圈理论(见)。
古典区位学派在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是没有考虑作为人类行为原因的社会变量和次社会变量;二是有将人类生活的社会方面和次社会方面分割开来的倾向;三是这一学派强调地缘性,但地缘性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区位学原则。现代区位学家对此提出了许多批评,并改进了研究方法,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研究都市结构和土地利用问题的倾向。现代都市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对古典区位学的性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现代区位学的流派。
现代区位学派 主要指社会文化区位学派和新正统区位学派。社会文化区位学派是现代区位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与古典区位学派的不同点在于,它强调文化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既可与土地和稀有资源的合理利用息息相关,也可与此毫无关系。美国社会文化区位学家W.法尔里经过对实例的区域位置分析后断言,除了次社会的自然变量外,文化变量也是区位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C.乔纳森通过对纽约挪威人社区地域流动的分析,也得出与法尔里一致的结论。这说明美国都市中人们的区位行为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
新正统区位学派是现代区位学的另一个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A.H.霍利、J.奎因、O.D.邓肯等。新正统区位学派试图将社会生活的社会因素和次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强调自然经济变量对都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决定作用。奎因认为,人类区位学应该专门研究劳动分工问题及其对空间分布的影响。区位学家应该把他们的研究限制在人类群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上。霍利则认为,区位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境的科学,不能把它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他试图避免古典区位学派将社会性和次社会性截然分开的倾向,把社会文化定义为人类群体努力适应环境的方式,文化适应性应成为区位学研究的合理课题。邓肯等人利用芝加哥都市地区的职业差别、隔离、低价租房的集中与都市中心的距离等统计指数,考察了帕克关于社会地位有明显差异的人们一般在空间上互相分离的假设。指出社会现象职业区别和自然空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非截然分离,提出了的范畴。区位复合体由4个变量组成,即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简称POET变量。一个区位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都可分别归纳到这 4个变量之中,从而能够以简单的形式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邓肯认为,社会性质不能与自然空间相脱离,区位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动,必然会影响、作用到其他部分。整个区位系统结构是建立在社会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的。区位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它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每一次变化之后新的调整便接踵而至。但是,大多数区位系统在调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特征与原则 人文区位学有4个基本特征:①强调环境的重要;②认为人口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③将一个人口单元——社区视为完整的或自给自足的整体;④认为社区区域位置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经常处于不平衡―平衡的变动状态中。
人文区位学的原则是:①相互依存的原则,即共生和共食原则。各个体由相辅相成的区别而共生,又由相辅相成的相似点而共食。一个人口群体往往是由共食和共生两种关系形成的复合体。共生的联合趋向于促进生产效率和创造性,共食联合则趋向于保护或保守行为②关键功能的原则。对于每一个包含不同功能的关系系统而言,只能通过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与环境发生关系。这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被称为关键功能。关键功能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③区别化的原则。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率,由此决定了关键功能分化的程度和人口单元规模的大小;同时,一种文化系统所能供养的人口多少也受生产率的制约;生产率水平是一个生产体系的发展规模和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决定因素。④优势的原则。社区在各个时期形成性质各异的各种部类联合体,如家庭、商业机构、工业和职业协会、宗教团体、工厂联合会等。部类联合的作用主要是维护一个社区的统治功能集团的优势地位。
研究方法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文区位学在理论观点上不断修改,研究方法也有新的发展。这些方法主要表现在定量技术、社会区域分析,以及模型与模拟等方面。
定量技术 指依靠计数和度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理论是30年代社会学向客观性和合理性发展的产物。现代区位学家依靠计算和统计的方法来搜集、分析资料,已经能够进行高度复杂的都市区位资料分析,在统计的数字指标基础上创立新的都市类型学和都市设计的数学模型。
社会区域分析 它是数字计算机对人文区位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社会区域分析是由美国的E.谢夫基和W.贝尔在20世纪40~50年代创立的一种都市区位研究方法。他们通过复杂的因素分析,找到了构成社会区域类型的3项指标。这3项指标是:①社会等级指标。通过对职业和教育的分析获得。②指标。来自妇女与儿童的比例和独家住宅的比例。③隔离指标。来自对人口构成、种族群体隔离的测量。社会区域分析虽然受到许多批评,但这一方法已在人文区位学的大量研究实践中得以成功地运用,并对都市结构的性质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
模型与模拟 模型一词在社会科学中通常指关于规定或说明某一事物基本性质的概括性陈述。当模型被用于人文区位学时,模型的制作一般涉及到现代统计学数学方程式、曲线图、图表和地图等。K.施维里安划分了两类区位学模型,即区域特征区位模型和群体特征区位模型。前者有古典模型(同心圈、扇形和多核心)、因素模型(社会区域分析)和密度型,后者有居住隔离模型和群体位置模型。模拟和模型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都试图对社会状况和社会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加以概括。在模拟中,关键的变量被用来理解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模型中,关键变量则被用来描述实际存在的现象。模拟方法为区位学家探索区位分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预测都市区位结构的未来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参考书目
Amos H.Hawley, Human Ecoloy,Ronald Press, New York,1950.
R.E.Park,Human Communities: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y,Free Press,New York,1952.
客体 1·与主体相对应的存在(nonego)
2·对象(coverage●object●objective●subject●subject matter●target)
3·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4·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行为等。
5 。道义上指相对的权利
3. 求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的个人简历
这个真心不知道。。。
4. 关于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急求
以下是我呕心沥血苦苦搜罗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具体可参照帕克1987年版的城市社会学原书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 2月1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学于密歇根大学 ,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 。自1898年起 ,先后到哈佛大学 、海德堡大学深造 。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主要研究种族和城市问题,在种族研究中 ,提出了表示个人间 、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 、行政管理3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 ,认为城市是 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从城市的人口 、邻里关系 、职业3个方面着手研究 。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竞争 、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著有《社会学导论》(合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合著)、《人种与文化》、《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
R.E.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与社会分析
芝加哥学派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会学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麦凯(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于少年越轨行为(Juvenile Delinqency),发现他们都集中到“转变中区域”。芝加哥学派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研究城市,并认为大部份的贫穷居民都在社会结构和家庭、学校等地方感到挫败。这造成 社会解体,缩小家庭与学校等社会组织控制行为的能力,与及创造偏差行为的环境诱因。其它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也有影响。
现在,历史的聚光灯该将自己的光芒投向罗伯特帕克,这个在1914年已经50岁时才步入芝加哥殿堂的“大器晚成者”。虽然他年近半百才来到芝加哥,但在密执安上大学时,受约翰%26#8226;杜威的影响,已经使他与芝加哥有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大学毕业以后,帕克的经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887-1898年的记者生涯,在这11年里,帕克辗转于明尼苏达、底特律、丹佛、纽约和芝加哥这5大新兴城市之间,并对城市生活有了独特的感受;第二阶段帕克再返校园,先在哈佛大学后赴德国求学,这期间他不仅在柏林的Friederich-Wilhelm大学成为齐美尔的学生(这也是他一生接受的唯一正规的社会学教育),而且萌生了对社会心理学尤其是集群行为研究的浓厚兴趣,1903年帕克凭《群众与公众》(Crowd and Public)一文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手中获得博士学位;第三阶段帕克再度回到社会之中,1905年他结识了黑人领袖B.T.华盛顿,并与后者密切合作了7年,“逐渐了解了黑人的生活、习俗和状况”;第四阶段,因为托马斯的热诚相邀,帕克于1913年来到芝加哥社会学系,为学生开设“美国黑人”的课程。尽管由于社会学系没有编制,帕克是以神学院教授级讲师(professional lecture)的名义进入芝大的,并且在这个几乎无薪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九年,但是凭着对城市生活独一无二的理解,对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近乎着迷般的倾心,帕克于1923年升任正教授,并很快成为芝加哥学派的中心人物。
帕克这位后来者在1920年代以后能够成为芝加哥学派的掌门人,还与这样一些因素有关:1918年,将他引入芝加哥社会学殿堂的托马斯因“生活不检点”而被迫离开了芝加哥;1925年,芝加哥社会学系的创始人斯莫尔退休,1年后去世;也是在1925年,1919年返回芝加哥接替托马斯的社会心理学教席的埃尔斯沃斯法里斯继斯莫尔之后成为社会学系主任,不知是否与法里斯的儿子罗伯特%26#8226;法里斯跟随帕克攻读博士学位有关,这位新系主任给了帕克更大的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
有关帕克学术贡献的文献称得上汗牛充栋,2000年90岁高龄的费孝通还为自己的这位老师写下了整整100页学术札记(费孝通,2001:133-234)。确实,帕克和托马斯一样,是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从“扶手椅”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现实品格的第一批学者。在1921-1931的10年间,帕克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15项有关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其对象包括非法团伙、流浪汉、职业舞女、妓女、吸毒、青少年犯罪以及犹太移民等等。1932年,即在帕克从芝加哥社会学系退休的前一年,这个来到中国北京燕京大学担任访问教授的老人,还带着费孝通“这批小伙子到北京的天桥去参观‘下层社会’”,他希望学生能够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学习社会学。
在帕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学术著作中,用费孝通的话来说有两部是不能不关注的:其一是他与伯吉斯合作写成的《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导论》(Introction of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1921),其二是他与伯吉斯、麦肯齐和沃斯合作的《城市》(The City,1925)。在前一部长达1000页的教科书中,帕克和伯吉斯共选择了14个主题,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本性、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人的社会化和集群行为,它规整了1920年代后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发展方向;而在后一部200多页的小册子中,帕克和此时芝加哥社会学的另几位主将鲜明地提出,城市决不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区的组合;相反,“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众所周知,正是在这本著作中,麦肯齐提出了后来流传盛广的“同心圆说”,将一个现代都市划分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帕克和伯吉斯都认为,这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地)、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和郊区或往返带(commuters’ zone);也是这本著作连同这些作者的其他文献,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的最初地位。
1933年,帕克从中国返回芝加哥不久就退休了。帕克的退休不仅是其个人学术生涯的结束,也象征着芝加哥学派的衰落。有关芝加哥学派的衰落可以找到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美国整个社会背景的变化,在经历了最初的工业化浪潮之后,美国的移民潮已经回落,城市已经多少变得井然有序,人的边际性也开始减少;包括社会学力量在其他学校的崛起,比如,由索罗金创办的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在战后因帕森斯在理论方面的建树和塞谬尔使得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的布鲁默、里斯曼、沃纳和休斯陆续离去;还包括美国社会学已经从齐美尔的人道主义和解释性传统,转向高度定量化和统计性的,另外美国社会学家对芝加哥社会学家普遍怀有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也开始下降;最后,造成芝加哥社会学衰落的直接原因是1935年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这一反叛的标志是创立了另一本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ASR),它结束了芝加哥社会学家对《美国社会学杂志》(AJS)长达31年的统治。尽管在反叛后的1936年,美国社会学协会的大权又重新落到芝加哥学派的埃尔斯沃斯%26#8226;法里斯手中,但芝加哥社会学君临天下的“霸主”地位已经消失,新的强势集团正在东部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浮现。
1921年美国社会学者帕克((R.E. Park)在《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Humanecology一词(曾译为人文区位学)。1923年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 Barrows)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他在美国地理学者协会会刊上发表了《人类生态学》一文,主张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地理学以弄清自然环境和人类分布、人类活动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作为目标”,“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较诸从环境的影响出发为明智”,人是中心论题,宣称地理学的中心课题是研究特定地区间的“人类生态学”。但当时没有得到地理学家的支持。1924~1926年美国社会生态学家麦肯齐(Me-Kenzin)尝试把植物生态和动物生态的概念运用于人类群落的研究,这一新学科被学术界命名为人类生态学,麦肯齐对人类生态学曾下过经典性的定义,即人类在受选择、分布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下的空间和时间关系。50~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生态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论出发再次引伸出人类生态学概念,认为人类生态学以前的人地关系只停留在地理哲学研究阶段;而现代的人地关系则注重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生态效应研究。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的人类生态学则注重于生态经济学研究。70年代以来有更多的人类生态学论著问世,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为目标的现代人类生态学。
Robert Ezra Park (February 14, 1864–February 7, 1944) was an American urban sociologist,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the original 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Life
Park was born in Harveyville, Pennsylvania, and grew up in Minnesota. He was e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here he was taught by the pragmatist philosopher John Dewey. His concern for social issues, and especially issues related to race in the cities, led him to become a journalist in Chicago.
After being a journalist in various U.S. towns 1887-1898, he then studied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for an MA at Harvard 1898-9, being taught by another prominent pragmatist philosopher, William James. After graation, he went to Germany, studying in Berlin, Straßburg (Today Strasbourg, France) and Heidelberg between 1899 and 1903,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in 1899-1900 with Georg Simmel at Berlin, spent a semester in Straßburg 1900, and took his PhD in Philosophy in 1903 at Heidelberg under 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 and Alfred Hettner (1859-1941); Dissertation: Masse und Publikum. Eine methodologische und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He returned to the U.S. in 1903, briefly becoming an assistant in philosophy at Harvard 1904-5.
Park taught at Harvard, until Booker T. Washington invited him to the Tuskegee Institute to work on racial issues in the southern U.S. He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14, staying there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36. He continued teaching until his death, however, at Fisk University. Park died in Nashville, Tennessee at the age of seventy-nine.
"The marginal man...is one whom fate has condemned to live in two societies and in two, not merely different but antagonistic cultures....his mind is the crucible in which two different and refractory cultures may be said to melt and, either wholly or in part, fuse." [Robert E. Park, 1937]
During his lifetime Park became a well-known figure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 At various times from 1925 he w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of the Chicago Urban League, and was a member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Go and sit in the lounges of luxury hotels and on the doorsteps of the flophouses; sit on the Gold Coast settees and on the slum shakedowns; sit in the Orchestra Hall and in the Star and Garter Burlesque. In short go and get the seat of your pants dirty in real research." [Robert Park, 1927]
[edit] Work
Park was influential in developing the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s it pertained to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argued that there were four steps to the Race Relations Cycle in the story of the immigrant. The first step was contact then followed by competition. In the third step each group would accommodate each other. Finally, when this failed, the immigrant group would learn to assimilate. "Park probably contributed more ideas for analysis of ra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contacts than any other modern social scientist."[1]
What is more important, this theory of four steps (or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its author, may be applied not only to immigration, but also to all other dynamic social processes.
During Park's tim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ts sociology department began to use the city that surrounded it as a sort of research laboratory. His work – together with that of his Chicago colleagues, such as Ernest Burgess, Homer Hoyt, and Louis Wirth – developed into an approach to urban sociology that became known as the Chicago School: "I have been mainly an explorer in three fields: Collective Behavior; Human Ecology; and Race Relations."[1]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American sociology became involved more with people than with methodology, Robert Ezra Park developed the idea of a marginal personality (Park & Burgess, 1921). He postulated that the loyalties that bind persons together in primitive societies are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fears and hatreds with which they view other societies. This concept is developed as theories of ethnocentrism and in-group/out-group propensities. Group solidarity correlates to a great extent with animosity toward an out-group." Billie Davis, Marginality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Park's introction of the term ecology into sociology came via inspiration from one of the founders of ecology, the botanist Eugen Warming,[2] but also from geographers such as J. Paul Goode who developed a first version of human ecology before WW I.[3]
[edit] Bibliography
1903: Masse und Publikum. Eine methodologische und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Ph.D. thesis) publ. Berlin: Lack & Grunau, 1904
1912: The Man Farthest Down: a Record of Observation and Study in Europe with Booker T Washington, New York: Doubleday
1921: Intro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with Ernest Burg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1: Old World Traits Transplanted: the Early Sociology of Culture with Herbert A Miller, & Kenneth Thompson,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22: 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25: The City: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with R. D. McKenzie & Ernest Burg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 881-893
1932: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of Rac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32: The Pilgrims of Russian-Town The Community of Spiritual Christian Jumpers in America, by Pauline V. Young Ph.D. with an Introction by Robert E. Pa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Cultural Conflict and the Marginal Man in Everett V Stonequist, The Marginal Man, Park's Introction,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9: Race relations and the Race Problem; a Definition and an Analysis with Edgar Tristram Thomps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40: Essays in Sociology with C W M Hart, and Talcott Parsons et al.,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46: An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with Samuel Smith,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1950: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ISBN 0-02-923780-7
1952: Human Communities: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1955: Societies,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1967: On Social Contro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1-135-54381-X
1969: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in The 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Ed. Richard Sennett.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9, pp.131-142
1975: The Crowd and the Public and Other Essays, Heritage of Society
[edit] Notes
^ a b Robert E. Park, President 1925 at www2.asanet.org
^ Gaziano, Emanuel (1996) Ecological Metaphors as Scientific Boundary Work: Innovation and Authority in Interwar Sociology and B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4): 874-907.
^ M., Gross (2004). "Human 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Sociology: The Unfolding of a Human Ecology, 1890 to 1930--and Beyond" (full text). Social Science History 28 (4): 575. doi:10.1215/01455532-28-4-575.
他,是一个当过11年Reporter的Sociologist .
他,虽然是一个Sociologist,但只学过一门社会学Course,老师是Georg Simmel.
他,在德国念了博士,写了德文Dissertation,也去过澳洲、南非、印度、巴西,还有我们中国。
他,认为The sociologist is very much like the reporter.
他,对社会生活熟悉,能把整个Chicago作为Research Laboratory.
他,曾因为sick and tired of the academic world,而想要get back into the world of men.
他,将Sociology当作The outcom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他,说过Science is not knowledge. It i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5. 区位理论的城市利用
城市利用结构理论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是指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使用和保护的全过程,或者说是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果反映城市空间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城市区域内各功能的地域差异。
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与农地、林地等相比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城市土地除了具有数量上的有限性、位置上的固定性、供给上的稀缺性、使用上的永续性等土地资源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用地类型上的多样性、使用功能结构上的复杂性、土地区位上的极端重要性和利用上的高度集约性等特殊性。因此,如何最佳最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形成合理的有机联系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就成为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科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早从理论和原则上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是区位论的先驱、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冯·杜能(J.H.Von Thünen)。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建立了以市镇为中心,围绕其安排乡村土地使用的同心圆理论模式,为以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本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迅速向外扩展,针对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欧美学者从区位、空间结构、土地租金和价格等方面展开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假设,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地域空间结构的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
下面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和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
(一)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由伯吉斯(E.W.Burgess)于1925年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后总结出来的。他是基于社会生态学里的入侵和承继(Invasion-succession)概念来解释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排列形态。基本模式为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作环状扩展,共形成5个同心圆用地结构(图(a))。从城市中心向外缘依次顺序为:第一环带是中心商业区(CBD),包括大商店、办公楼、剧院、旅馆,是城市社交、文化活动的中心。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Zone of Transition),是围绕市中心商业区与住宅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绝大部分是由老式住宅和出租房屋组成,轻工业、批发商业、货仓占据该环带内一半空间,其特征是房屋破旧,居民贫穷,处于贫民窟或近乎贫民窟的境况。第三环带是工人住宅区(zone 0f Workingmen’s Homes),这里租金低,便于乘车往返于市中心,接近工作地,工厂的工人大多在此居住。第四环带是高收入阶层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散布有高级公寓和花园别墅,居住密度低,生活环境好。第五环带为通勤人士住宅区(Commuter’s Zone),约距中心商业区30~60分钟乘车距离范围内。
伯吉斯对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进行的动态分析,仍然是从生态学“入侵和承继”的观点出发。他认为,当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第一个内环地带必延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外环地带,产生土地使用的演替。如商业中心区的进一步发展,入侵过渡地带,吞没贫民的住房,迫使住在这里的低收入居民不得不向外环地带转移,致使高收入居民把其旧的住房转给低收入居民,搬人新的高档住宅中。英国城市经济学家巴顿(K.J.Button)将此现象称为“渗透”;伊文思(A.W.Evans)则称为“过滤”(Filter Down)。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美国在60年代和70年代里,以此作为城市更新政策的基本原则,把过渡地带的一部分扩展为商务用地,而陈旧的低收入住房改建为中产阶级住宅区,改善了各阶层的住房条件,而位于该区域的大部分工厂则跃过以前限制制造业扩展的居住区,搬迁到被伯吉斯称为通勤人士住宅区中,形成新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的弱点同冯·杜能理论一样,忽略了交通道路、自然障碍物(河、湖等)、土地利用的社会文化和区位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1932年巴布科克(Babcock)考虑到交通轴线的辐射作用,将同心圆模式修正为星状环形模式(图(b)),使这一理论更接近单中心小规模城市的真实情况。
(二)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扇形理论是霍伊特(Homer Hoyt)于1939年创立的,来自于他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华盛顿、费城等城市和住宅区的趋势分析。该理论的核心是各类城市用地趋向于沿主要交通线路和沿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图)。
他认为,由于特定运输线路线性可达性(Linear Accessibility)和定性惯性(Directional Inertia)的影响,各功能用地往往在其两侧形成。他还把市中心的可达性称为基本可达性,把沿辐射状运输主干线所增加的可达性称为附加可达性。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可达性最为敏感,多沿铁路、水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扩展;低收入住宅区环绕工商业用地分布,而中高收入住宅区则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或河岸、湖滨、公园、高地向外发展,独立成区,不与低收入的贫民区混杂。
当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需要扩大,高收入的人就从原居住区搬迁到新的声望更高的地方,原来的高收入住宅区的房产变为低租金的住宅,供贫民居住,出现土地利用的演替。但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理智的内聚力,很难进人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居住,只能在原有贫民区的基础上向外作条带扇形状延伸发展,因此,城市各类土地利用在空间上呈现出扇形结构。
(三)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最先是由麦肯齐(R.D.Mckenzie)于1933年提出的,然后被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54年加以发展。该理论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图)。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
哈氏和乌氏还指出,城市核心的数目多少及其功能,因城市规模大小而不同。中心商业区是最主要的核心,另外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大学聚集中心以及近郊的社区中心等等。并进一步指出形成城市多中心的因素有四个:
1.某些活动需要彼此接近,而产生相互依赖性;
2.某些活动互补互利,自然集聚;
3.某些活动因必须利用铁路等货运设施,且产生对其他使用有害的极大交通量,因此就排斥其他使用而自己集结在一起;
4.高地价、高房租吸引较高级的使用,而排斥较低品质的使用。
多核心理论模式虽然复杂,但仍然基于地租地价理论。支付租金能力高的产业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其余是批发业和工业以及高密度的住宅区。多核心理论没有假设城区内土地是均质的,所以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无一定顺序,功能区面积大小也不一样,空间布局具有较大的弹性,尤其是那些由几个小市镇扩展合并而成长起来的城市。
(四)土地利用研究
自伯吉斯在他的同心圆理论中提出中心商务区(CBD)的概念后,很多学者从地价、交通便捷性等方面对CBD中的地价及土地功能布局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1954年墨菲(Murphy)和万斯(Vance)在对美国9个城市CBD的土地利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后,认为地价峰值区(PLVI)是CBD最明显的特点,在PLVI内的用地称为商务用地。并提出界定CBD的两项重要指标:
中心商务高度指标(CBHI)=
中心商务强度指标(CBH)=
把CBHI>1,CBII>50%的区域界定为CBD。
赫伯特(Herbert)和卡特(Carter)进一步提出中心商务建筑面积指数比率(CBI)的概念。并于1966年与罗利(Rowley)综合应用CBHI、CBII和CBI三项指标对英国加的夫市的CBD进行分析,收到较好效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CBD内部土地结构研究方面,墨菲、万斯和爱泼斯坦(Epstein)认为,由于不同土地区位的便捷性不同,获得的产业利润相异,因此地价不同,是造成CBD中商务活动空间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并把CBD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为四个圈层:(1)以大型百货商场和高档购物商店为主的零售业集中区;(2)以底层为金融、上层为办公的零售服务业多层建筑集中区;(3)以办公为主的区域;(4)需要占用较大面积低价土地的商服活动区,如家具店和超级市场。
1970年,斯科特(Scott)运用报价地租(Bid-Rent)曲线的概念进一步说明了CBD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空间分布。
1972年,戴维斯又对CBD中的零售业布局提出了一个结构模式(图),认为零售业为主的区位用地选择除了空间距离的影响外,还受三个相互独立的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即:城市中心区传统性的购物活动受一般可达性影响,因而它们的区位常与顾客的分布有关;其他商务,如汽车修理厂、咖啡馆等受交通干线可达性的影响最大;一些特殊性功能受特殊可达性的影响最大,如娱乐设施、家具展销店等的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有关。
以上各种观点都从某一侧面分析并解释了CBD的内部空间结构,但实际上,影响CBD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复杂多样,特别是在现代大都市的CBD中,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金融贸易、办公事务、信息服务占据更重要地位,人流、信息流、物流的交换在此更加频繁,这都引起CBD内部结构的分化和重组。因此,还需从动态的多元的角度去分析CBD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