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㈠ 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怎么写
你好,根据最新的环评技术导则,目前国家对规划环评中涉及到的各章节、要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参照建设项目环评,未来国家环保部门会根据国家环保发展趋势及要求逐步出台关于规划的各要素的专项评价内容。其中关于生态的环评内容主要有:
一、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1、生态背景调查与评价 ⑴(自然生态-- 植被类型、分布、覆盖率、生物量、多样性、重要值、是否有珍稀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其保护状况要求;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食源地、水源地、繁殖特性、迁徙规律、珍稀濒危物种及国家重点保护种等)⑵农业生态(占地类型、数量、是否涉及到基本农田及数量、经济作物种类、土壤厚度、肥力、成土母质等)⑶土壤及水土流失(侵蚀模数、侵蚀面积、侵蚀量,水土流失与项目的关系、发展趋势等)⑷景观生态(规划项目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等重点保护目标情况及保护状况等)⑸社会生态(规划项目区域内是否涉及到移民拆迁、安置、文物保护等)
2、规划区域及其影响区域内生态问题调查与评价(现存的主要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物种入侵、石漠化、等)
二、规划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影响区域的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因该规划项目实施产生的主要生态影响(涉及到的植被、野生动物、水土、农业生态、景观生态、社会生态影响等)、
三、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效果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植被保护措施、动物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合理进行移民安置、景观保护、文物保护措施等,具体要根据规划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取舍)
㈡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各怎样进行
请参考环保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
㈢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过程是影响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
⒊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很多,有描述性的、非定量的,也有复杂的、定量的,但尚不成熟,应依据评价对象、内容、目的和要求来选择。
⒋ 中国、香港以及美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其基本步骤是一致的,但评价对象、方法以及有关的法规却有各自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美国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
① 识别拟议项目或活动的生物影响;
② 描述现有生物状况,识别濒灭危物种及重要生境;
③ 获取与生物资源、保护物种和生境相关的法律、规定或标准;
④ 影响预测;
⑤ 影响显著性评价;
⑥ 识别和采取减缓措施。
主要的评价方法
⒈ 生境的评价方法(HES)
⒉ 生境评价程序(HEP)
其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⒈ 图形叠置法
⒉ 生态机理分析法
⒊ 类比法
⒋ 列表清单法
⒌ 质量指标法
⒍ 景观生态学方法
⒎ 系统分析法
⒏ 生产力评价法
⒐ 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
㈣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有何区别
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二者的主要目的不同
我国现行环境回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答的是控制污染,主要是为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服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二者的评价因子不同
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主要是水、大气、噪声、土壤污染,是根据工程排污性质和周围环境的要求进行筛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则是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等,根据开发活动的影响性质、强度和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筛选。
3.二者的评价方法不同
现行环境影响评价重工程分析和治理措施,采用定量监测与预测的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4.二者的工作深度不同
现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阐明污染影响的范围、程度、治理措施达到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的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保护措施达到生态环境功能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㈤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9.5.2.1 评价方法
一个群落中的种类多样性是群落生态组织水平的独特的、可测定的生物学特性,是反映群落功能的组织特性,种类的多样性指数能够反映水环境污染造成群落结构的明显变化。藻类的污染指数是从藻类的生态学特性来指示水环境污染程度的,根据需要,这里采用了多样性指数和硅藻指数法进行评价 (叶文虎等,1994; 金岚等,1992) 。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 (Karydis M et al.,1996) 为: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 S 为藻类种群数; N 为藻类总个体数; D 的取值以 2.5 为界,小于 2.5 者为环境受到严重干扰。
硅藻指数 (叶文虎等,1994) 为: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 A 为不耐有机污染的种类数; B 为对有机污染无特殊反应的种类数; C 为污染区内独有生存的种类数。
9.5.2.2 评价结果及分析
由表3.2 可知,春、秋两季大通塘、谢二塘和潘三塘水体的 pH = 7.01 ~ 8.72,表明水都略呈碱性。叶绿素含量的次序为: 大通塘 < 潘三塘 < 谢二塘,这与水域中浮游植物的多少有关,3 个塌陷塘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也证实了这一点。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在温度较高的 9 月份,谢二塘和潘三塘对应的浮游植物叶绿素 a 含量都较 4 月份高 2 倍多,大通塘 9 月份和 4 月份叶绿素 a 含量基本接近 (参见表3.6) ,说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温度的直接影响 (王振红等,2005) 。
氮、磷是浮游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盐,水体中富含磷、氮营养物质会造成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异常繁殖,带来的后果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蒋因梅等,2004) 。
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谢二塘的总磷和总氮都远远超过营养化指标值,处于富营养化水平,而潘三塘总磷和总氮浓度基本在营养化指标以下,大通塘则只有总氮超过营养化指标,并且潘三塘和谢二塘都是中心的总磷和总氮高于边缘的,这是水深不同的缘故。只有大通塘的东岸边采样点的磷和氮的含量高于中心采样点,这是由于附近有小型煤窑、塑料厂等在东岸边排放工业污水的缘故。
对照表9.15 可以看出,大通塘中藻类种类与个数均为中等,浮游植物中硅藻和绿藻较多,还有相当数量的甲藻,浮游动物中常见针棘匣壳虫 C.aculeata,都表现出寡污带的生物学特点。谢二塘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说明该水域中营养物质丰富,含量较多,水中浮游植物以蓝藻、绿藻和硅藻居多,浮游动物中缺刺秀体溞 D.aspinosum、螺形龟甲轮虫 K.cochlearis 常出现,该水域属于中污带—寡污带。潘三塘中藻类种类和数量均较多,绿藻和蓝藻占相当大的比例,浮游动物中萼花臂尾轮虫 B.calyciflorus 较多,呈现出中污带—寡污带的特点。
依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几个指标的标准限值 (表9.16) ,结合 3 个塌陷塘的理化指标数据对评价区进行水质分级: 大通塘和谢二塘属于Ⅴ类水质标准,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潘三塘达到Ⅳ类水质标准,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表9.16 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种类多样性的基于藻类种群数与藻类个体总数的对数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指标 (式 9.30) 。从塌陷塘藻类多样性指数 (表9.17) 可以看出,大通塘、潘三塘的藻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均属轻度污染水域。谢二塘中藻类多样性指数相对偏低,表明此水域污染较重,属于中度污染。根据硅藻指数划分污染带的标准(表9.18) ,结合表9.17 中塌陷塘的藻类硅藻指数,可以将 3 个塌陷塘水体大体划分为两个污染带: 潘三塘和谢二塘属于β - ms (乙型中污带) ,大通塘属于 os (寡污带) 。
表9.17 3 个塌陷塘中藻类多样性指数与硅藻指数
(据辛晓云等,2000)
表9.18 硅藻指数划分污染带标准
叶绿素 a 是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综合指标,是富营养化水体监测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参数。分析其含量则可以了解水域中生物量的状况及其富营养化程度,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基础,对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参照 OECD 湖泊营养状态的chla 的划分 (Environment Assessment Report NO.4,1999) 和选用标准,再结合 3 个塌陷塘中叶绿素 a 的含量 (参见表3.6) ,分析得出: 大通塘属于贫营养化; 谢二塘富营养化状态; 潘三塘属于中度营养型。这与灰色局势决策法对 3 个塌陷塘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通过对 3 个塌陷塘测定指标的纵横向比较分析,得出评价区的水质特征:
(1) 各塌陷塘中叶绿素 a 含量: 大通塘 < 潘三塘 < 谢二塘,叶绿素 a 含量与温度成正比关系,说明适宜的温度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2) 3 个塌陷塘的水质分级: 大通塘和谢二塘属于Ⅴ类水质标准,潘三塘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3) 塌陷塘的污染状况: 大通塘属于轻度污染,谢二塘属于中度污染,潘三塘属于中轻度污染。
(4) 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 大通塌塘属于 os (寡污带) ,潘三塘和谢二塘属于β - ms(乙型中污带) 。
(5) 富营养化程度划分: 大通塘是贫营养型,谢二塘是富营养型,潘三塘是中营养型。
塌陷区水域的水质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矿井报废后的塌陷区水域 (如大通塘) ,受外界的干扰逐渐减少,内含的有机物由于水体的自净作用将有所减少,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将随之减少。而正在受煤矿开采影响的塌陷区水域(如谢二塘、潘三塘) ,由于有生产、生活废水的排入和塌陷前的农田作物腐烂,水中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塌陷区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同塌陷区水域的面积、深度有关。塌陷区水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能有效地治理和利用这一特殊水体,加强对水体的监管势在必行。
㈥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
(一)生态环境监测网站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网站建设是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基本方法为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站,建立相关数据库,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监测网站的布设应符合“控制中心—监测站”的构建模式。监测站和监测点的布设远离控制中心,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响应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命令,及时有效地反馈系统运行的状态。图6-1为生态环境监测网站体系示意图。
生态环境监测站包括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地埋管式地源热泵和地表水式地源热泵生态环境监测站。本书重点介绍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方法。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应根据地层结构、当地水文地质特征安置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液位传感器等,长期监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地温场、地下水水质、水位动态等的变化情况,对传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价各个因素的变化情况。
图6-1 生态环境监测网站体系示意图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根据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结合在施热泵项目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考虑行政区划统一管理以及参考浅层地温能资源适宜性分区特点。典型热泵系统监测点常采用在系统进水、回水总管以及钻孔内安置温度传感器两种方式,监测评价系统所在区域地温场的变化情况。
信息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运作的核心,负责收集各监测站、监测点上传的监测信息。监测站、监测点数据通过GPRS或SMS方式传输到终端处理中心,实时动态监测各个监测站和监测点的数据变化规律。
(二)地下水式换热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地下水式换热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是监测评价整个热泵系统的换热功效,计量评价系统运行能效,监测评价地下水换热系统在运行时对区域地温场影响情况。由于抽水井抽取的是原始地下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重点监测评价回灌井周围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回灌井停运后温度的恢复情况、抽水井与回灌井相互影响情况,长期对回灌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水质变化情况。
建立一个理想的监测站,需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对监测对象的影响。所以,监测的范围要固定,监测点的数量要适量,监测元件的测试精度要适当。一个理想的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主要开展以下五项监测评价工作:
(1)在水源井总管上安装流量计。在进/出水总管上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长期记录监测数据,用于计算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的排、取热量情况。
(2)对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设备要安装用电计量装置,评价热泵系统的能效情况。
(3)在回灌井及抽水井中不同深度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评价系统运行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4)在抽水井与回灌井之间布置监测点―温度传感器,监测评价它们相互间影响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监测点要布置在地层的主要含水层中,监测点的间距为10m。
(5)在回灌井的周围按一定间距向四周延展布置监测点―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与井孔的距离远近决定传感器布设的疏密,在至少两个方向的测线上监测评价地下水回灌温度对区域地温场的影响。观测点要布置在地层的主要含水层中,监测点的间距为5~10m。
按照以上布置方式,同时考虑到不同深度的水井,监测点的数量为20~50个。考虑到地下水径流的四个方向,监测点的平面布置如图6-2所示。
图6-2 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由于监测站是用于监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情况及系统连续运行后地下温度场变化的,所以,建立监测站的前提是有长期稳定运行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显然只能依托已建或待建热泵项目建立监测站,而且需要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抽水井和回灌井周围都有足够的区域可布置一定的监测点。但是,多数新建或待建的水源热泵系统项目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比如某一个方向上布设观测点(孔),建立简易的热泵系统监测站。
(三)地埋管式换热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地埋管式换热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在换热孔周围的土壤中布置测温元件来采集其温度场,监测评价土壤温度受土壤换热器、地下水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为土壤换热器的设计及地源热泵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特别是在大型的综合系统中,通过对地温场的监测评价,随时掌握地下地温场的变化,分析冬/夏季取热量与排热量是否平衡的问题,以合理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使系统真正做到安全、可靠、低能耗运行。
建立地埋管热泵系统监测站,同样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监测对象的影响。所以监测的范围要全面,监测点的数量要多,监测元件的测试精度要适当。我们以竖直埋管群监测站为例,介绍地埋管式换热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一个理想的地埋管热泵系统监测站主要开展以下七项监测评价工作:
(1)监测评价土壤换热器对周围岩土体温度的影响情况,包括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水平方向的研究集中在分析单孔换热器的影响半径与土层内的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垂直方向的观测拟在分析不同岩土层、不同深度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2)监测评价埋置的换热孔群对周围岩土层全年温度的影响情况,同样包括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
(3)监测评价地下水流动对土壤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包括地下水对单孔换热器以及孔群的影响。
(4)通过长期对地埋管热泵系统运行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监测评价地下水流动对土壤换热器周围岩土层夏季蓄热、冬季蓄冷的影响。
(5)在热泵机组进水口及出水口安装温度及流量装置,连续记录热量数据,用于计算分析地埋管热泵系统的换热功效。针对热泵机组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监测评价热泵系统能效比。
(6)监测评价岩土体恒温层的深度。
(7)监测评价岩土体冻土层深度。
以上第(6)、第(7)项观测应在换热区域以外布设。
如图6-3所示,需要监测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图中显示的中心区、边缘区(含拐角区)两种区域。这些区里除了换热孔本身兼作观测孔外,还有内部孔间、边缘孔间和外侧三类观测孔。作为孔群内部和边缘上的观测孔,建议放在相邻的两孔中间,或对角线的中点上。因为这里是受埋管温度影响最小的地方,或是受两个孔共同影响的位置。它的温度变化可以反映单孔热影响半径相交的情况和管内外实际换热温差的情况。在换热孔中埋放温度传感器,受埋管内水温影响最大,虽埋放容易但监测意义不大。
图6-3中A1~A2为孔群的中心区的孔间观测孔,可以代表热量最不易散发的区域。分别沿深度30~60m(孔深120m的中上部)范围内的两孔之间(中点上)布置观测点―温度传感器,以研究孔群中部不同深度土壤受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影响。
B1~B4分别为在孔群边缘区和拐角区邻孔之间布设的观测孔,可在中等深度范围布置观测点,这里代表热量较容易散出的地方,以研究埋管群边缘上的地温场受系统长期运行的影响(图6-4)。
C1~C2分别为在距孔群外侧一个孔距处布置的观测孔,代表受换热影响较微弱的地方,用来研究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外围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另外可在C1,C2孔内分别沿深度0.5m,1.0m,1.5m和2.0m处布置温度测点,以监测岩土体冻土层深度及变化;也可在C2孔内5m,10m,15m,20m,25m处布置温度测点,进行全年的定期(至少每月一次)观测,以了解当地变温带的演化过程。
大型地埋管系统的孔群形状可能较为复杂或有很多片,但每片都不外乎中心和边缘这两种区域。对于边缘区除了线状的和外角的,可能还有内角形的,没必要都设观测孔,只要抓住每片孔群中受热影响最强和最弱的两个区就行了。除了专门的科研,一般没必要在距埋管群边缘更远的地方布设地温观测孔,因为这种季节性应用的热影响半径一般不会超过6m。
图6-3 竖直埋管换热系统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6-4 两孔之间不同深度温度的监测示意图
(四)浅层地温的可恢复性与浅层地温场变化趋势评价
1.从地温的可恢复性评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程度
通过长期、大范围的系统监测,可从地温的可恢复性来评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一个连续数年正常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如果提取和分析它的运行数据,它本身就成为处于生产阶段的群孔热响应实验;如果能得到运行期间的温度影响半径,就可以作为资源评价的继续和换热能力的核实。目前这种资料很少,因为大多数热泵系统没有运行记录,或没有安装计量仪表,使得这项工作无法进行。这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叫开采试验法,它可以是单井或多井长时间的有水位影响观测的抽水试验,是最可靠的资源评价方法之一。
经过连续多个运行季的监测,可以从运行记录中求出该地区浅层岩土单位体积可提供的热量。如果某系统在已知换热强度和总换热量情况下,地温在运行季之前可以与往年同期相同,特别是和运行初年相比变化不大,说明其实际开采量适当。如果有持续变化,说明某个季节的开采量偏大,超出了地层单位体积的承受(恢复)能力,需要调整开采强度或总换热量。用这种以实际运行为基础的计算量可以进一步评价资源能力,指导本地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工作。这就是通过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监测得到的浅层地温能可持续利用量。只有在这个开采强度限度内开发利用,地温资源才是可再生的。
2.从地温场的变化评价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长期、大范围的系统监测,可监测评价地温场变化对换热区土壤和地下水中微生物的影响,开展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评价开发浅层地温能的过程中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影响,评价循环介质泄漏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及回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总体思路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是: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换热方式的热泵系统,通过在地下换热器周围埋置一定的传感器,对该地区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长期监测。主要采用滤波法、平均值及误差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的处理、分析,研究浅层地温能开发过程中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热平衡,分析浅层地温场变化趋势,评价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㈧ 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及其后果
如前所讲,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害
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颗粒物和SO2浓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腐蚀材料,给人类社
会造成损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体质量恶化,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体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和使用价值。环境污染除了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外,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② 环境污染的原因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称为污染源。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将在第四节讲述。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③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并通过这种迁移和转化与其他环境要素和物质发生化学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和范围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的变化。污染物迁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迁移、化学迁和生物迁移。化学迁移一般都包含着物理迁移,而生物迁移又都包含着化学迁移和物理迁移。物理迁移就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机械运动,如随水流、气流的运动和扩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等。化学迁移是指污染物经过化学过程发生的迁移,包括溶解、离解、氧化还原、水解、络合、螯合、化学沉淀、生物降解等等。生物迁移是指污染物通过有机体的吸收、新陈代谢、生育、死亡等生理过程实现的迁移。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机氯等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难排出生物体外,这些物质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中该污染物的含量达到物理环境的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百万倍,这种现象叫做富集。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外的不同物质的过程。污染物的转化必然伴随着它的迁移。污染物的转化可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物理转化包括污染物的相变、渗透、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化学转化则以光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水解反应和络合反应最为常见。生物化学转化就是代谢反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迁移的速率、范围和转化的快慢、产物以及迁移转化的主导形式等都会变化
㈨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现状评价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应用,为人类开发活动提供指导依据。
2、环境现状评价:是根据近两、三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对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所进行的评价。一般以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或环境背景值作为依据。评价范围,可以是一个行政区域、一个自然区域或一个功能区。
二、要求不同
1、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2、环境现状评价:要求阐明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整体性特点、稳定性等),评价区内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或生态功能规划、自然资源赋存和优势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等。
(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扩展阅读:
一、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环境影响后评价。
二、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㈩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怎么定
关于生态评价范围,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规忠“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