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保育

生态保育

发布时间: 2020-11-22 21:21:18

1. 农家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

对农家生态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划分可以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过渡区、农耕区、居民生活与旅游服务区四个部分。

(1)生态保育区。主要是对区域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支撑与维持作用,对生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维持作用的区块,如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生态保育区的面积应足以构成有效的保护单元和缓冲单元。保护单元即为核心保护区,一般既是该旅游区当地物种的衍生源地,又是该旅游区体现生态旅游基调的背景区,因而在农家生态旅游的规划中一定要突出保护核心生态源地,保护或建立一定面积的纯自然斑块。缓冲单元即为生态缓冲区,其主要功能是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即使进行轻微的分散旅游活动,也可能给缓冲区带来破坏,进而危及核心区的生态稳定,所以这一区域不宜开展密集的旅游活动,不过可以有效安排观光型活动,通过设计来有效限制人为活动对本区的影响。

(2)生态过渡区。这部分位于生态缓冲区的外界,有利于核心区的保护与稳定。由于多样性对确保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稳定性,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性,提高景区观赏性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一带可以考虑提高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美化景观。

(3)农耕区。该区域位于过渡区的外缘,是当地居民开展耕作活动的主要场所,一定程度上也是游客活动的区域。

(4)居民生活与旅游服务区。此区是居民最主要的生活活动区,同时也是旅游服务区,可以为各客源层次的旅游者提供当地特色的旅游服务,如特色餐饮、住宿等。在接近旅游路线的地方适当增加一些旅游服务,丰富地域性旅游供给;在面积较大的自然植被斑块和建筑斑块之间增加一些农业小斑块,如果园、花圃等,并采取列植、丛植或群植等手法构成不同的景观小区,形成以村庄为中心的林农间作模式与居民点四周的庭院经济树种网点模式相结合的结构图式。

2. 生态保育的其它衍生的概念

由生态保育所衍生的重要概念,包括永续生物资源的利用、生态活动与减少干扰生态系统等,其中永续资源利用的概念很快地便扩展到农业与工业方面,包括永续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工业上则渐渐重视原料的反复利用与减少制造过程所对周遭环境的干扰等。而生态活动的推广则更为多元,其推广不仅包含教育性质、休闲性质,也同时有助于观光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包括观鸟活动、生态旅游与生态导览等。

3. 生态综合体有哪些功能

生态综合体的每种功能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律,它将不同产业链与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使其各部分的活动组织有序,共生共赢,使其保持繁荣昌盛,提高了生态综合体的使用效益。远景设计院指出其主要功能如下:
1.生态保育:生态保育Ecosystem Conservation,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单一物种群体单位,乃至数个生物所依存的栖地,至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维护,甚至栖地原住民文化维护的学门。生态保育主要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其它学门的技术已进行对于生态系统的维系,“保育”二字其实包含 “保护(protection)”与“复育(restoration)”这两个内涵,前者是针对生物物种与其栖息地的保存与维护,而后者则是针对濒危生物的育种、繁殖与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改良和重建工作。由于生态保育关系到人类对于生物行为、食物链乃至整个栖地环境的了解也关系到人类在环境经营上的模式与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因此生态保育需要众多的学门参与,诸如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等学门都是生态保育上所需顾及到的层面。
2.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3.绿色工业:绿色工业是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其实质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因为一切工业污染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不当或利用不足所导致。
3.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4.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及生产利用和生态保育方向

东部季风区
地形地势: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10月
植被: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
土壤:林下发育,淋溶性强
水文: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
人类活动:广泛而深入,主要农耕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地势: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植被:荒漠,部分为草原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
水文: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
人类活动: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
气候:高寒,风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植被: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
土壤:土层浅薄,多冻土
水文:内流河,大河源头,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业为主

5. 围堰捕鱼的生态、保育功能是什么

这就是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多繁殖。

6. 生态保育的国际上从事生态保育的机构

国际上从事生态保育的机构甚多,当中有各国政府相互合作发起的组织,也有由民间公益筹款所发起的团体。其中有的机构以生态系统中特定族群如鸟类、犀牛或昆虫为主要关注的目标,有的机构则以特定生态环境如湿地或海洋为研究的焦点。例如:华盛顿公约组织(CITES)、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FP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国际昆虫生理生态中心(ICIPE)、国际湿地组织(又称为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国际海洋科学组织(international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s)、国际两生类保育委员会(Declining Amphibians Populations Task Force)、国际犀牛基金会(IRF)、国际鸟类联盟(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CI)、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CI)、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ICF)、世界森林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CFSD)、亚洲动物基金(Animal Asia Foundation,AAF)、野生救援协会(Wild Aid)、物种生存委员会(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SSC)等。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日益关注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类机构的分工与整合工作也变得日益频繁。

7. 河南省"四区三带"区域生态格局中的"三带"指的是什么

三带指的是:平原生态涵养区和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和沿淮生态保育带。

8. 生态保育的定义与内涵

生态保育Ecosystem Conservation,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单一物种群体单位,乃至数个生物所依存的栖地,至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维护,甚至栖地原住民文化维护的学门。生态保育主要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其它学门的技术已进行对于生态系统的维系,“保育”二字其实包含 “保护(protection)”与“复育(restoration)”这两个内涵,前者是针对生物物种与其栖息地的保存与维护,而后者则是针对濒危生物的育种、繁殖与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改良和重建工作。由于生态保育关系到人类对于生物行为、食物链乃至整个栖地环境的了解也关系到人类在环境经营上的模式与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因此生态保育需要众多的学门参与,诸如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等学门都是生态保育上所需顾及到的层面。
许多原住民不仅能够长期居住于荒野中,在长期使用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之同时却能保持自然资源的不余匮乏。例如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印地安人所对于森林的非破坏性采集利用,非洲、东南亚、及新几内亚等热带雨林区域原住民部落传统上非商业破坏性的狩猎活动等。同样是利用资源,但他们的利用行为常常制约于部落社会组织的规范,运用神话、传统宗教与禁忌等作为告诫子孙不至于过度开发山林并且尊重大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族群透过数千年的部落经验与特殊的生活习惯,而使其和生态系统间达到动态平衡。这也是现代工业文明所必须重新借镜的地方。因此广义上,现代的生态保育也常涵盖对于自然生态保护区域境内的原住民文化与传统生活习惯的保护与维系工作。
生态保育的概念又可约略区分为物种保育、栖地保育、迁地保育与环境复育等不同的策略和实务工作。由于生态保育牵涉到人与生态系统关系之维护,而在世界各地以较为原始或以较为传统生产方式栖息于山林中的原住民,由于其生活习惯与文明资产等具备了人类文化遗产上重要的组成分,甚至是人类学、文化学、与生态资源学上重要的研究对象。
物种保育(Species Conservation)
包括早期生态学中所针对特定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保护及复育的工作,以及维护近代保育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中所重视的保护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如濒危动物的圈养、饲育与野放的过程,以及珍稀植物种子与植株的保护、育种等。 西方物种保育的策略最早初始于十九世纪北美限制森林开发与禁止过度捕猎动物的诸项措施,后来逐步将焦点摆放在濒危物种的保护事项。物种保育的概念发展至二十世纪中叶曾经作为生态保育的主流策略。其中针对濒危物种的限制买卖、限制进出口、限制利用与圈养复育等至今仍旧是各国在生态保育中重要的管理方式,其中包括北美地区所对于猛禽类的保育工作,中国所对于熊猫、虎的保育工作,非洲地区所对于非洲象、犀牛的保育工作以及澳洲地区所对于鲸豚的保育工作等都是有名的范例。其中又以国际自然与天然资源保育联盟(IUCN,现已改名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所签订的华盛顿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CITES)为物种保育中最重要的国际公约,许多国家以此公约的观念做为制定其境内动植物保护规定的重要参考。
栖地保育(Habitat Conservation) 栖地保育乃是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因此其眼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种,而是整体性的保护。大约在物种保育观念最为盛行的二十世纪中晚期,栖地保育的观念也逐渐发展,并逐步取代而涵盖了物种保育的精神,以栖地保育为架构最重要的几项国际公约包括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所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该公约明定保护地球生物物种多样性与栖地多样性,其中最主要规范保护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四个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珊瑚礁生态系、深海生态系与土壤生态系。以及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所于1971年拉姆萨尔签署的拉姆萨尔公约(又称为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以及之后几年国际所对于森林、水域等各类生态系统所签定的保护性约定等。在栖地保育的观点下,保育生物学所重视的生态保育也是整体性的,包含对于生态系统的监测管理、生态系统模式建立、生物族群动态调查、基因库建立、水域环境调查、土壤调查、地质景观纪录、植被相监控、物种分类与演化树模式建构等。而栖地保育的重要措施乃是设立自然保留区,而这观点其实延伸于二十世纪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但是二十一世纪的自然保留区有着更为丰富而多样的保护方式,其中包括维系城市近郊植被区域(即所谓的绿带)与湿地的自然公园、生态步道与绿色走廊等。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等,而这些保护区域内可随物种濒危的尺度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等作管理上的调整。
移地保育或迁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将生物种原材料在原栖地以外之地区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以进行繁殖并保存。二十世纪后期由于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栖地已经遭受破坏,因此在对于这些已破坏栖地的物种收容,乃至于迁移可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当中也包括了对于正在严重破坏中的栖地物种进行基因库、种子库与部分族群的收集或收容工作,以及评估后续可迁移这些物种居住的试验区、生态区域等。其中针对已不可救援的物种或暂时找不到栖身之所的物种,及早建立其物种数据更是极为重要,以备在迫不得已时展开备份的工作。例如植物诺亚方舟以及各国的种子库、种子银行的建设等,这些工作除了是生态保育所进行的工作以外,也同时牵涉到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的交互合作。
环境复育(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针对已受破坏或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重建的工作,以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生态学当中关于环境复育有一特殊的学门称为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而近代环境工程学界则在相关领域中有所谓的生态工法、生态工程等学门,这些都是希望透过跨学门的整合,来拯救已经受损伤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环境复育可说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交互学门,也是环境生态学所重视的科研项目。其中环境复育中特别重视对于一切复育工作中所可能带给生态系统的风险度。这当中包括人类设施干扰的强度,乃至于复育工作进行中所可能衍生对于其它重要生态资源破坏的可能性等。因此环境复育中特别重视这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工作。这一评估工作需要许多科研领域与工程领域的人员共同参与,包括灾害分析、错误模式、事件树型分析等,同时需考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族群不适应性、外来族群的干扰、当地生物物种的忍受极限、以及其它关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背景值建立等。而环境复育的过程必须达到可预测或可量测的要求。其最终目标也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规划之下。由于晚近以来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污染不断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人类原先应用于城市环境保护上的技术如环境评估、水质检验、空污颗粒收集、水污染整治、土壤污染整治等也逐渐投入对于已受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复育工作,环境科学技术所对于污染的检测和处理,配合生态学技术所对于物种健康、族群繁衍、族群迁徙情形等监测工作,透过尽可能对于生态系统诸般变异因子的了解和量化,以期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9. 请问世界上有哪些保护大自然或保育生态的官方组织(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记得要官方的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简称 UNEP) 成立于1972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其宗旨是:促进环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在联合国系统内提供指导和协调环境规划总政策,并审查规划的定期报告;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可能出现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适当考虑;经常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和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和费用增加的问题;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和情报的交流。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前身是纽约动物学会 (The 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成立于1895年,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市,是一个致力于保护野生生物及其所栖息生境的非盈利性的国际性组织。WCS在全球范围同许多政府机构和当地自然保护组织建立许多的关系。他们通过教育,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动物园等行动,改变人们对自然的态度,让人们意识到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同样的生存权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减少商业剥削和野生动物交易, 保护动物栖息地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来提高野生与伴侣动物的福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积极寻求途径,唤起公众参与,制止对动物的残酷虐待,推动政府机构制定使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动物福利和保护政策。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以宣扬公平,仁慈对待一切动物为宗旨。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濒临灭绝的种群,杜绝对动物的残暴虐待,倡导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全球基金

“全球基金”(The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一个政府与民间合作创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基金在机构及个人捐款的支持下,在全世界开展抗击最恶性疾病的工作,其业务目前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红十字会

国际红十字会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组织,其使命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国际法赋予国际红十字会的永久职责是为受到冲突影响的被关押者、伤病人员和平民采取公正行动。
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在大约80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员工总数超过12,000名。从一个人自发地帮助受伤士兵的行动开始,国际红十字会已经成长为一个帮助世界上数百万战争受害者的组织,在过去140年中,国际红十字会参与了人类历史上的多数重大危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命是保护全世界儿童的权利。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对这些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儿童权利公约》是人类历史上受到最广泛认可的人权协议,也是指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行使自己使命的工作指南。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要着眼于拯救儿童生命,并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儿童的权利将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并使我们的人口更健康、更具有创造力。因此,维护儿童权利不仅仅是一个道义上的选择,同时也是对未来的一个明智的经济投资。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共同努力,通过支持改善健康与教育等各项基本服务实现儿童的权利。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国际地球之友
国际地球之友(英语: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FOEI)是一个国际间70余国环保组织组成的网络,如英国地球之友、韩国环境保护运动联盟、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地球之友拥有一个小型秘书处,位于阿姆斯特丹,协助此联盟体系运作与协调共同行动。执行委员会乃由各成员团体选出,参与制订政策并审查秘书处工作。其愿景为根植于与自然合谐共存的社会的一个和平与永续的世界。

世界宣明会
世界宣明会是一个国际救援及发展机构,旨在为贫穷的儿童、家庭及小区带来长远的改变,援助不分宗教、种族或性别。自1950年成立至今,世界宣明会一直积极回应世界各地贫穷人的需要,并透过开展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救灾及重建、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环保、孤儿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服务,以及城市事工等发展项目,协助贫穷人摆脱贫穷,达致自力更生及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宣明会在全球约100个国家地区工作,帮助超过一亿人,其中240万人是资助儿童。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