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1. 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有何不同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截至2014年,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30多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森林城市建设成为林业发展的又一引擎。
国
家森林城市创建极大地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成为全社会办林业的有效载体。据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介绍,全国58个国家森林城市,在“创森”的头3
年,年均新增造林约占市域面积的1%,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都在98%以上。2012年,全国64个“创森”
城市完成新造林面积1880万亩,占全国总量的21%;共投入林业和生态建设资金800亿元,相当于中央林业当年总投资的60%。全国已有75个城市被授
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情风貌。园林城市创建,就是要彰显城市固有的特色、个性。中国四大园林城市分别是南京、长春、杭州、昆明。
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什么时候启动的
答:(1)省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报告及初审意见;(2)申报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报告;(3)申报城市需提供的有关材料:①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技术报告(文本和多媒体音像);②城市概况、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环境状况等有关情况的说明;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批准文件及实施情况,城市绿线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的说明;④按《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逐项说明材料;⑤城市园林绿化机构设置与行业管理情况说明;⑥创建工作影像资料、城市绿化现状图等。
3. 湿地系统对构建生态园林城市有作用吗
湿地对于城市生态园林的意义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1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2增强城市生态园林的景观多样性。
3改善城市生态。
4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4. 贵州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功的市县有哪些
贵州省创建来国家园林自城市成功的市县是:遵义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遵义市依托良好的生态,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产业基地,打造了190多万亩茶海、300里生态竹廊、药材基地、金银花基地、乡村旅游等项目,在形成一批生态优势产业的同时,也形成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丹霞地貌、乡村旅游、国酒文化、消夏避暑、茶海竹海等旅游品牌,遵义市已经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炙手可热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5.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拟命名名单有什么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园林城市名单:
1992—2015年历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 171个城市(区)
第一批(1992年):北京、合肥、珠海 3个城市
第二批(1994年):杭州、深圳 2个城市
第三批(1996年):马鞍山、威海、中山 3个城市
第四批(1997年):大连、南京、厦门、南宁 4个城市
第五批(1999年):青岛、濮阳、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岛、烟台、上海浦东区(国家园林城区) 8个城市(区)
第六批(2001年):江门市、惠州市、茂名市、肇庆市、海口市、三亚市、襄樊市、石河子市 葫芦岛市 常熟市、长春市、上海市闵行区(国家园林城区) 12个城市
第七批(2003年): 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绍兴市、桂林市、绵阳市、荣成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富阳市、开平市、都江堰市 17个城市
第八批(2005年):
1、嘉兴市(浙江省)2、泉州市(福建省)3、武汉市(湖北省)4、湛江市(广东省)5、库尔勒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徐州市(江苏省)7、安宁市(云南省)8、乐山市(四川省)9、吴江市(江苏省)10、长治市(山西省)11、遵义市(贵州省)12、郑州市(河南省)13、伊春市(黑龙江省)14、宝鸡市(陕西省)15、许昌市(河南省)16、宜昌市(湖北省)17、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18、淄博市(山东省)19、廊坊市(河北省)20、镇江市(江苏省)21、宜兴市(江苏省)22、安庆市(安徽省)23、岳阳市(湖南省)24、寿光市(山东省)25、邯郸市(河北省)26、南阳市(河南省)27、日照市(山东省)28、新泰市(山东省)29、胶南市(山东省)30、漳州市(福建省)31、晋城市(山西省)
第九批(2007年):
石家庄市、迁安市、调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阴市、衢州市、义乌市、淮南市、铜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莱芜市、胶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乡市、济源市、舞钢市、登封市、黄石市、株洲市、广州市、东莞市、潮州市、贵阳市、银川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奎屯市、天津市塘沽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渝北区 37个城市(区)
第十批(2008年):
辽宁沈阳 、湖南长沙、吉林敦化、江苏淮安、浙江上虞、江西赣州、湖北宜都、四川南充、青海西宁 第十一批(2015): 河北省沧州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辽宁省鞍山市、吉林省集安市、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省同江市、黑龙江省黑河市、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东台市、江苏省大丰市、江苏省扬中市、江苏省靖江市、浙江省临安市、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龙泉市、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宣城市、安徽省宁国市、山东省枣庄市、山东省滕州市、河南省开封市、河南省林州市、河南省邓州市、湖北省大冶市、湖北省孝感市、湖北省应城市、湖北省松滋市、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赤壁市、湖北省潜江市、湖北省天门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川省阆中市、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大理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玉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
6. 如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上进行编制
1、 生态园林及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
关于生态园林的概念,我国著名园林专家程绪珂等都阐述了自
己的观点,我个人浅识为:生态园林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单个有机体和整个群落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关系,同时研究植物群落的发展,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扬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规律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以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具体在城市中,城市生态园林就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和谐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类型,建立与地方气候相适应,相当稳定,结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和而成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网络.
2、 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特征
城市生态园林与一般城市绿化的差别,在于它改变了过去孤
立的,狭窄的公园绿地设计,主要要解决了游览、休息、观赏、美化、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观点,而以生物工程技术措施为主,利用生物及其群体的发展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及效益,它具有多属性、多功能、多效益,综合使用价值观的特征.
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角度看,它就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同步发展,达到最高水平.为人类创造清洁、舒服、优美、文明的最佳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传统园林与生态园林的不同(差异)
生态园林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世界各地重视以来,发展较
快.我国1986年5月中国园林学会在温州召开的《城市绿化系统植物造景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上提倡在我国建设“生态园林”以来,十多年来,生态园林建设无论在布局,设计上都发展较快.生态园林是当今最有长远性、方向性、开创性、实现性和普遍意义的城市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是实现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传统园林和生态园林的园林绿地都是人工生态系统,传统园林绿地也有生态效益.但生态效益的发挥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生态园林是能够使园林绿地按照人的要求去发挥作用的目的系统.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生态园林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并不降低对园林审美质量的要求,生态园林在继承造园意境,植物造景等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上,把园林绿化推向更加齐全、高效、经济更加合理,形式更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阶段.
4、 生态园林的作用
(1)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视率,降低眼疾发生率,消除疲劳.
生态园林的目标是扩大绿地面积和绿色空间,绿地面积及绿
色空间面积越大,它的优越性也越大.据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M2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棵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出健康生存.为此,大力提高城市各类土地及空间的绿色覆盖水平,尽量在绿地中少建小品,假山、喷水池,少塑雕像,提高绿地率.
绿色植物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反射出适合于视网膜的绿光,所以绿色对人的视觉神经最适宜,它对视力起到了维持和保护作用.据日本科学家研究指出,当人们视野里绿色占25%时感觉到最舒服.所以,日本要求工厂和机关的环境中保持20%~25%的绿地.据报导,绿化好的城市,眼疾的发病率在2%以下,而绿化差的城市眼疾的发病率达22%左右.绿化的校园里,学生学习眼睛感到疲劳时,看看窗外的绿树或草坪,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道路两旁的树林,可以减少疲劳,能使司机专心驾驶车辆.绿色对人的眼睛有益,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合适的绿色环境.
(2)提高单位面积植物的叶面积系数
植物叶绿素能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加大叶面积系数(植物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覆盖面积之比)是提高光合作用率的有效途径.而植物吸毒抗污染的作用与叶面积多少成正比.所以,生态园林根据乔木叶面积系数比灌木草本大得多的特点,多种乔木,配以藤灌草相结合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可以尽量扩大叶面积系数.
(3)发挥以间接效益为主,直接效率为辅的综合效率.
据美国一资料记载,绿化的间接效益是它本身直接效率的18-20倍.苗木从种植成活到成林成材,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贡献价值,除本身生产大量的氧气外,还有防止大气污染、截流储水、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栖息鸟类、旅游保健、陶冶人们情操等作用,其间接效益是相当大的.因此,由于生态园林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其综合效益比一般园林绿化为高.
(4)提高景观价值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组建的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具有千姿百态或灿烂的色彩,或发出浓郁的芳香,展现出神妙的风韵,形成良好的景观,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有机结合,提高了景观观赏价值,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和审美情趣.
7. 目前国家园林城市有哪些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哪些
国家生来态园林城市,自是由国家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每年进行一次,采取城市自愿申报,建设部组织专家评议。申报城市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首批试点城市:青岛、扬州、南京、杭州、威海、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
2016年1月29日,住建部首次命名徐州、苏州、珠海、南宁、宝鸡(地级市);昆山、寿光(县级市)7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7年10月27日,住建部决定命名杭州、许昌(地级市);常熟、张家港(县级)4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8. 园林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多少、建成区绿地率不得低于多少
GB50563-201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取值:Ⅰ40%,Ⅱ36%,Ⅲ、Ⅳ34%。
建成区绿地率(%)取值:Ⅰ35%,Ⅱ31%,Ⅲ、Ⅳ29%。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指标 基本项 提升项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6% ≥40%
建成区绿地率(%) ≥31% ≥35%
敬请您及时采纳,非常感谢!!!!!!!!!!
9.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生态建设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多少以上
公园绿地覆盖率标准是100%因为既然是统计公园绿地,按规定和规范统计的话,统计过程中已经把不符合公园绿地标准的部分扣除或者移出公园绿地类,所以公园绿地绿地覆盖率就是100%。已经采信的????有吗?这不是。。。!
10.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指标
(一) 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
指 标
标准值
1
综合物种指数
≥0.5
2
本地植物指数
≥0.7
3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50%
4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2.5
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6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
≥12
7
建成区绿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环境指标
序号
指 标
标准值
8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年
≥300
9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
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
11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95
12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85
(三) 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
指 标
标准值
13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85
14
自来水普及率(%)
100,实现24小时供水
15
城市污水处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18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90
19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
≥40km/h